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covid- 19種病毒已經升級,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截至2020年3月9日,中國報告了80735例確診的COVID-19和3119例死亡人數。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COVID-19更可能感染成年男性,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合併症的成年男性,迄今為止,關於兒童SARS-CoV-2感染的信息很少。
2020年3月13日,廣州醫科大學龔世堂,張康,唐金陵及夏慧敏共同通訊在Nature Medicine 在線發表題為「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otential evidence for persistent fecal viral shedd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10例小兒SARS-CoV-2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這些病例已通過SARS-CoV-2 RNA的實時逆轉錄PCR檢測得到了證實。這些病例的症狀是非特異性的,沒有兒童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監護, 胸部X光檢查缺乏明確的肺炎體徵。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鼻咽檢測為陰性後,仍有八個孩子的直腸拭子檢測結果仍為陽性,從而增加了糞便傳播的可能性。
2019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確認了一群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這是以前在人類或動物中未發現的。流行病學證據提示大多數這些患者去過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並且從這些患者中獲得的病毒的基因序列與蝙蝠中鑑定的高度相似。由於相似,該病毒隨後被重命名為SARS-Cov-2,它是Sarbecovirus亞種(Beta-CoV譜系B)的成員。一些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對人類呼吸道受體具有很強的親和力,這暗示了對全球公共健康的潛在威脅。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covid- 19種病毒已經升級,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
截至2020年3月9日,中國報告了80735例確診的COVID-19和3119例死亡人數。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此外,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也出現了新的COVID-19 病例。迄今為止,關於兒童SARS-CoV-2感染的信息很少。該研究報告了十名感染SARS-CoV-2並通過胃腸道和呼吸道進行病毒排洩的兒童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
10例確診SARS-CoV-2感染的兒科患者的主要流行病學事件的時間順序和分子檢測結果
到2020年2月20日,總共745名兒童和3,174名成人通過鼻咽拭子實時PCR篩查,其中大多數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在過去2周內有家庭成員報告家族性暴發。總體而言,有10名兒童(1.3%)和111名成人(3.5%)呈陽性。所有十名兒童患者均入院。在十名兒童患者中,男性為6名,女性為4名,年齡從2個月至15歲不等。有4名患者與確診患者有明確的接觸史,7名來自一簇感染家庭,7名在感染開始前2周曾到湖北省流行地區旅行。
入院時,有7人發燒,但溫度均未超過39°C。其他症狀包括咳嗽(五個孩子),喉嚨痛(四個孩子),鼻充血(兩個孩子)和腹瀉(三個孩子)。一個孩子完全沒有症狀(病人4)。沒有患者有其他成年人症狀常見的症狀,例如嗜睡,呼吸困難,肌肉疼痛,頭痛,噁心,嘔吐和迷失方向。實際上,他們都沒有尋求醫療服務。由於他們的接觸史,他們都被識別和診斷。
這些患者的胸部X線檢查正常或僅表現出粗大的肺部痕跡,無單側或雙側肺炎。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顯示5例患者出現孤立的或多處斑玻璃樣混濁,但其他5例均在正常範圍內。入院時進行全血細胞計數,尿液和糞便分析,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和感染生物標誌物檢測。除9號患者外,其他患者幾乎所有測試結果均正常。很少有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減少症或轉氨酶升高的病例,而在成年患者中則很常見。所有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H7N9),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SARS-CoV和MERS-CoV的病毒檢測均為陰性。
在9例患者中(第十例患者從入院時未進行細胞因子測試),其中7例顯示白介素(IL)-17F升高,其中5例同時出現IL-22升高。5例患者IL-6升高。
所有患者入院後均接受α-幹擾素口服噴劑的抗病毒治療(8,000 U,兩次噴劑,一日三次)。患者1是廣州診斷的第一例小兒SARS-CoV-2感染病例,每天接受阿奇黴素10微克/千克-1克/天,持續5 dd;靜脈輸注300微克/千克-1克/天,持續3 dd。沒有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監護室護理。
研究人員採用實時RT-PCR,按時間順序排列了一系列鼻咽和直腸拭子樣本,追蹤了所有十名患者從呼吸道和胃腸道排出的病毒的情況。患者4無症狀,但多次測試均為陽性。患者6在其鼻咽拭子測試呈陽性的當天無症狀,然後在第二天出現鼻充血和鼻漏。其餘八名患者在症狀發作後不久便獲得了陽性檢查。此外,十名患者中的八名還具有實時RT-PCR陽性直腸拭子,提示潛在的糞便病毒排洩。此外,十名患者中的八名(患者1-6、8和10)表現出對直腸拭子的實時RT-PCR持續陽性,但是他們的鼻咽測試是陰性。
經過連續兩次實時實時陰性RT-PCR檢測(間隔至少24小時)後,患者2、4、7和10出院。出院後每周重複一次鼻咽拭子和直腸拭子。患者4和7在隨訪期間仍為陰性,但患者2在出院後13 d直腸拭子再次呈現陽性。有趣的是,患者2的母親因SARS-CoV-2感染(COVID-19)而住院,並且在同一時間從另一家醫院出院,她的孩子在同一天的直腸拭子測試也呈陽性。在患者10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他於1月27日至2月11日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住院,因連續24h鼻咽和直腸拭子兩次連續陰性結果出院。但是,儘管他的鼻咽拭子測試仍為陰性,但他的直腸拭子測試於2月17日再次變為陽性,因此再次入院。截至2月20日,所有其餘患者(患者1、3、5、6、8和9)的直腸拭子檢查仍呈陽性,儘管他們都已康復並且無症狀,但仍繼續接受醫院隔離和觀察。
研究人員使用連續直腸和鼻咽拭子測試的周期閾值(Ct)來大致指示這些患者的病毒載量(與Ct值成反比),以顯示其隨時間的變化。病毒RNA的測量表明,消化系統中的病毒可能比呼吸道中的病毒持續時間更長。
已在其他地方報導了成年人SARS-CoV-2感染的臨床特徵。但是,很少有兒科病例被發表,其臨床特徵尚未得到證實。與成年患者相比,此處報告的十名兒科患者臨床症狀較輕,並且放射學和實驗室測試參數的改變較少。例如,十名患者中沒有一個顯示出與肺炎一致的明確臨床體徵或胸部X線表現。兒童感染的輕度和非典型表現可能難以檢測。
另外,該研究還觀察到十名兒童患者中有八名直腸拭子的實時RT-PCR陽性結果,在鼻咽拭子變為陰性後仍可很好地檢測到,這表明可能經糞便傳播。這些發現還表明,直腸拭子測試可能比鼻咽拭子測試在判斷治療效果和確定檢疫終止時機方面更有用。
參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0-0817-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