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又復陽?龔世堂等揭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的臨床特徵

2020-12-20 網易新聞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covid- 19種病毒已經升級,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截至2020年3月9日,中國報告了80735例確診的COVID-19和3119例死亡人數。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COVID-19更可能感染成年男性,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合併症的成年男性,迄今為止,關於兒童SARS-CoV-2感染的信息很少。

2020年3月13日,廣州醫科大學龔世堂,張康,唐金陵及夏慧敏共同通訊在Nature Medicine 在線發表題為「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otential evidence for persistent fecal viral shedd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10例小兒SARS-CoV-2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這些病例已通過SARS-CoV-2 RNA的實時逆轉錄PCR檢測得到了證實。這些病例的症狀是非特異性的,沒有兒童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監護, 胸部X光檢查缺乏明確的肺炎體徵。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鼻咽檢測為陰性後,仍有八個孩子的直腸拭子檢測結果仍為陽性,從而增加了糞便傳播的可能性。

2019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確認了一群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這是以前在人類或動物中未發現的。流行病學證據提示大多數這些患者去過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並且從這些患者中獲得的病毒的基因序列與蝙蝠中鑑定的高度相似。由於相似,該病毒隨後被重命名為SARS-Cov-2,它是Sarbecovirus亞種(Beta-CoV譜系B)的成員。一些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對人類呼吸道受體具有很強的親和力,這暗示了對全球公共健康的潛在威脅。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covid- 19種病毒已經升級,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

截至2020年3月9日,中國報告了80735例確診的COVID-19和3119例死亡人數。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此外,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也出現了新的COVID-19 病例。迄今為止,關於兒童SARS-CoV-2感染的信息很少。該研究報告了十名感染SARS-CoV-2並通過胃腸道和呼吸道進行病毒排洩的兒童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

10例確診SARS-CoV-2感染的兒科患者的主要流行病學事件的時間順序和分子檢測結果

到2020年2月20日,總共745名兒童和3,174名成人通過鼻咽拭子實時PCR篩查,其中大多數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在過去2周內有家庭成員報告家族性暴發。總體而言,有10名兒童(1.3%)和111名成人(3.5%)呈陽性。所有十名兒童患者均入院。在十名兒童患者中,男性為6名,女性為4名,年齡從2個月至15歲不等。有4名患者與確診患者有明確的接觸史,7名來自一簇感染家庭,7名在感染開始前2周曾到湖北省流行地區旅行。

入院時,有7人發燒,但溫度均未超過39°C。其他症狀包括咳嗽(五個孩子),喉嚨痛(四個孩子),鼻充血(兩個孩子)和腹瀉(三個孩子)。一個孩子完全沒有症狀(病人4)。沒有患者有其他成年人症狀常見的症狀,例如嗜睡,呼吸困難,肌肉疼痛,頭痛,噁心,嘔吐和迷失方向。實際上,他們都沒有尋求醫療服務。由於他們的接觸史,他們都被識別和診斷。

這些患者的胸部X線檢查正常或僅表現出粗大的肺部痕跡,無單側或雙側肺炎。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顯示5例患者出現孤立的或多處斑玻璃樣混濁,但其他5例均在正常範圍內。入院時進行全血細胞計數,尿液和糞便分析,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和感染生物標誌物檢測。除9號患者外,其他患者幾乎所有測試結果均正常。很少有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減少症或轉氨酶升高的病例,而在成年患者中則很常見。所有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H7N9),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SARS-CoV和MERS-CoV的病毒檢測均為陰性。

在9例患者中(第十例患者從入院時未進行細胞因子測試),其中7例顯示白介素(IL)-17F升高,其中5例同時出現IL-22升高。5例患者IL-6升高。

所有患者入院後均接受α-幹擾素口服噴劑的抗病毒治療(8,000 U,兩次噴劑,一日三次)。患者1是廣州診斷的第一例小兒SARS-CoV-2感染病例,每天接受阿奇黴素10微克/千克-1克/天,持續5 dd;靜脈輸注300微克/千克-1克/天,持續3 dd。沒有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或重症監護室護理。

研究人員採用實時RT-PCR,按時間順序排列了一系列鼻咽和直腸拭子樣本,追蹤了所有十名患者從呼吸道和胃腸道排出的病毒的情況。患者4無症狀,但多次測試均為陽性。患者6在其鼻咽拭子測試呈陽性的當天無症狀,然後在第二天出現鼻充血和鼻漏。其餘八名患者在症狀發作後不久便獲得了陽性檢查。此外,十名患者中的八名還具有實時RT-PCR陽性直腸拭子,提示潛在的糞便病毒排洩。此外,十名患者中的八名(患者1-6、8和10)表現出對直腸拭子的實時RT-PCR持續陽性,但是他們的鼻咽測試是陰性。

經過連續兩次實時實時陰性RT-PCR檢測(間隔至少24小時)後,患者2、4、7和10出院。出院後每周重複一次鼻咽拭子和直腸拭子。患者4和7在隨訪期間仍為陰性,但患者2在出院後13 d直腸拭子再次呈現陽性。有趣的是,患者2的母親因SARS-CoV-2感染(COVID-19)而住院,並且在同一時間從另一家醫院出院,她的孩子在同一天的直腸拭子測試也呈陽性。在患者10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他於1月27日至2月11日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住院,因連續24h鼻咽和直腸拭子兩次連續陰性結果出院。但是,儘管他的鼻咽拭子測試仍為陰性,但他的直腸拭子測試於2月17日再次變為陽性,因此再次入院。截至2月20日,所有其餘患者(患者1、3、5、6、8和9)的直腸拭子檢查仍呈陽性,儘管他們都已康復並且無症狀,但仍繼續接受醫院隔離和觀察。

研究人員使用連續直腸和鼻咽拭子測試的周期閾值(Ct)來大致指示這些患者的病毒載量(與Ct值成反比),以顯示其隨時間的變化。病毒RNA的測量表明,消化系統中的病毒可能比呼吸道中的病毒持續時間更長。

已在其他地方報導了成年人SARS-CoV-2感染的臨床特徵。但是,很少有兒科病例被發表,其臨床特徵尚未得到證實。與成年患者相比,此處報告的十名兒科患者臨床症狀較輕,並且放射學和實驗室測試參數的改變較少。例如,十名患者中沒有一個顯示出與肺炎一致的明確臨床體徵或胸部X線表現。兒童感染的輕度和非典型表現可能難以檢測。

另外,該研究還觀察到十名兒童患者中有八名直腸拭子的實時RT-PCR陽性結果,在鼻咽拭子變為陰性後仍可很好地檢測到,這表明可能經糞便傳播。這些發現還表明,直腸拭子測試可能比鼻咽拭子測試在判斷治療效果和確定檢疫終止時機方面更有用。

參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0-0817-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為什麼「復陽」?是否傳染?答案看這
    最近,廣東化州市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近2月後 「復檢核酸呈陽性」 (簡稱「復陽」),湖北一高三學生復學後也出現了「復陽」,在復學複課的推進階段,隨著全國多地出現「復陽」現象,「復學安全」成為近期疫情新的關注點。於是,許多家長開始擔心:「『復陽』患者有傳染性嗎?
  • 廣州13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陽?官方:初步判斷是炎症還在吸收
    2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情況。重點介紹當前廣東省疫情形勢,以及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後如何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記者問:廣州有13例出院後復陽,請問是為什麼?以及有傳染的風險嗎?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回答: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我們在不停認識它。肺炎是潛伏性比較長的疾病,有些老年人或者身體差的人肺炎恢復比較差,我們觀察到新冠肺炎也有類似情況,一大部分復陽病例是炎症在吸收過程中,不是臨床的痊癒,所以產生間歇性排毒現象。
  •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為什麼會復陽,原因找到了,並不是疾病復發
    大家都知道,很多新冠肺炎的患者,出院後,複查病毒核酸,又陽性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也許被新加坡的醫生找到了。出院標準太鬆了!「我們的出院標準太寬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張旃日前表示。最近,成都、武漢與廣東等多地出現了出院患者復檢呈陽性的情況,其中廣東14%的出院患者都存在復檢陽性現象。
  • 新冠肺炎「復陽」機率有多高?誰更容易「復陽」?治癒後抗體持續...
    近日,湖北荊州及上海地區接連通報兩例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檢測復陽的案例,其中一名患者第二次被查出核酸陽性的時間,距離第一次治癒出院已過去6個月。由此,有人擔心,曾罹患過新冠肺炎,在治癒後,到底還有多少感染的機率?對此,紅星新聞對話兩名專家,深入分析新冠肺炎復陽的原因及誘發因素等情況。
  • 吉林延邊再現「復陽」案例 專家:二次感染概率低
    吉林延邊再現「復陽」案例!專家:二次感染概率低,傳染性不強11月18日,吉林延邊官方通報一起從日本入境的夫婦二人,在確診治癒出院後,出現再度「復陽」的情況,而兩次確診時間僅隔了19天。接受治療後,夫妻二人於10月29日治癒出院並進行醫學隔離。11月9日再次進行核酸檢測,其結果同樣呈陰性。到12日,夫婦二人從上海乘航班抵達延吉機場,隨即開始居家隔離管控。然而,在11月16日,夫妻中的男子因腸梗阻原因擬入院治療,其妻子陪同前往醫院。在醫院進行核酸檢測時,發現結果再度呈陽性。經專家會診,二人均再度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復陽」病例。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還會再次感染嗎?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儘管新冠肺炎的治癒率迅速提高,在中國達到94%以上,但是,人們還是普遍關心,新冠肺炎康復後會不會再次感染。這個問題其實指的是,人們感染新冠病毒(包括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後獲得的免疫力是否強大和持久,足以在未來的生活中抗禦新冠病毒的再次侵襲。
  • 新冠肺炎患兒治療有了「廣東經驗」
    廣州市婦兒中心新冠肺炎患兒治癒出院 羊城晚報記者 周巍 攝「在醫院住了51天,肛拭子核酸檢測終於轉陰,患兒目前在醫院醫學觀察14天。」近日,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專家分享兒科抗擊新冠肺炎的「廣東經驗」的媒體見面會上,專家對新冠肺炎患兒的病情特點以及治療經驗做了詳細介紹。
  • 兩地現新冠復陽患者,專家:核酸陽性不等於體內一定有活病毒
    健康報微信公號8月14日消息,一些符合出院標準、核酸已經陰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後複查,呼吸道標本核酸又陽性了,人們將此種現象叫做「復陽」。這幾天,上海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患者,湖北省荊州市也發現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數月後再次復陽。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多地出現治癒患者復陽現象,會加重?會傳染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陽的新聞備受關注,許多人擔心治癒出院的病人仍然有傳染性,或者可能再次發病?目前多地報導了治癒患者復陽現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發現多例出院患者復陽;廣東省最早於2月25日通報,省內有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現象;3月3日天津通報新增2例確診病例出院後核酸復陽,天津已累計通報5例復陽病例;北京市3月7日通報,有患者多次核酸檢測為陰性,但兩周後病毒核酸複查又轉為陽性。全國現有8萬多病例,出院後檢測出復陽的比例大概為0.1%。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來源:21新健康 id:Healthnews21 過去兩個月,新冠肺炎患者「復陽」的消息不時傳出:有些病人核酸檢測陰性、宣布治癒後沒幾天,再次檢測又呈陽性了。早在3月就有媒體報導稱,武漢醫生發現,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約有3-10%在出院後會被再次檢測出陽性。武漢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表示,在一個小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147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有5位(略高於3%)在康復後核酸檢測再次呈陽。這些人都沒有任何症狀,其家人和親屬朋友也都沒有被感染。
  • 新冠肺炎第七版指南發布,肺炎診斷標準變了,但是出院標準沒變
    6、 新增診斷標準,抽血可以診斷新冠肺炎了新冠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多在發病3-5天開始出現陽性,IgG抗體滴度恢復期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如果新冠病毒特異性IgM和 IgG抗體陽性;血清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可以診斷新冠肺炎。7、 新增兒童重型的標準這次的指南,單獨將兒童重型的診斷標準列出來,兒童的重型標準與成年人有所不同。
  •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是什麼情況?
    徐州新冠肺炎患者王先生2月24日解除隔離回家時,受到小區居民的歡迎。兩天後他復檢測出核酸陽性。視頻截圖除了江蘇,湖北、廣東、天津、四川、海南等地近期也出現患者「復陽」現象。3月1日,海南首例新冠肺炎「復陽」患者易某從海南省人民醫院出院。據新華網報導,易某是2月19日出院的,而在隔離觀察期間,其咽拭子檢測呈陽性,於是再次入院治療。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視覺中國 過去兩個月,新冠肺炎患者「復陽」的消息不時傳出:有些病人核酸檢測陰性、宣布治癒後沒幾天,再次檢測又呈陽性了。 早在3月就有媒體報導稱,武漢醫生發現,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約有3-10%在出院後會被再次檢測出陽性。武漢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表示,在一個小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147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有5位(略高於3%)在康復後核酸檢測再次呈陽。這些人都沒有任何症狀,其家人和親屬朋友也都沒有被感染。
  • 獨家|武漢一線醫生解讀治癒者「復陽」:新冠病毒會變成B肝或C肝...
    21新健康:新冠病毒的毒力是不是會逐代減弱?吳超:有些病毒感染的疾病是有逐代減弱特徵的。比如通過蜱蟲傳播的布尼亞病毒,一代病人很重,死亡率很高,也確實有通過接觸、黏膜感染和家庭聚集性的感染,但是二代病人的症狀基本上都很輕,很少有死亡病例。
  • 鍾南山回應患者出院後復陽:治癒患者一般不會出現再感染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回應出院患者復檢核酸呈陽性:如果病人體內出現足夠量的抗體,治癒患者一般不會出現再感染。這是規律。至於它的腸道糞便裡有殘餘,還會不會再傳染其他人,這是我們有待觀察的。
  • 吉林一對夫妻新冠治癒出院後復陽 倆人從日本入境
    原標題:吉林延邊一對夫妻確診治癒出院後復陽新京報快訊 據延邊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8日,延邊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一對從日本入境的夫妻在確診治癒出院後復陽。
  • 香港又一名女患者出院後檢測「復陽」
    原標題:香港又一名女患者出院後檢測「復陽」香港今日(4月26日)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為過去一星期內第3次「零確診」,累計確診個案維持1037宗,目前有262名確診患者在醫院留醫,當中4人情況嚴重。
  • 瀋陽兩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但不離院!聽聽權威專家怎麼說
    1月9日,記者從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了解到,當天,瀋陽中心有兩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其中一名是新冠肺炎重型患者。此次治癒出院的重症患者為女性,年紀較大,70歲,因新冠病毒呼吸道標本(咽拭子)核酸檢測陽性於2020年12月25日轉至瀋陽中心接受治療。
  • ...上海發布:本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
    【上海新增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上海發布:本市中山醫院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經調查,該病例曾於今年4月在外地被診斷為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經隔離治療後出院。
  • 復陽後還會傳染嗎?官方回應
    針對這種情況,在3月3日第七版診療方案中強調在採集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時,最好選擇下呼吸道標本,包括痰和下呼吸道的肺泡灌洗液等,出院標準是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出院以後,還要求患者居家觀察14天,這14天也是避免復陽可能造成再傳染、疾病發生發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