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齡女性非常關心自己的身體,很多人因為各種情況擔心能否順產、擔心能否懷孕,而有一類情況很典型,就是先天或者從小就確診了有心臟疾病的,還能做媽媽麼?
近10年的數據表明, 先天性心臟病所佔比例最高,幾乎能佔所有妊娠合併心臟病人數的一半,各種類型和不同嚴重程度的先天性心臟病不下幾十種; 其次為風溼性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圍生期心肌病、各種心律失常、以及高齡孕產婦妊娠合併冠心病等等。
醫生的回答很明確:分情況!
有基礎心臟疾病,需要進行綜合的心臟評估來確定。
如果基礎的心臟疾病並沒有導致出現心臟功能受損害,或者受到輕度傷害,沒有嚴重的心律失常,一般都是可以懷孕生育的。
如果基礎的心臟疾病,導致出現了心臟功能嚴重損害,那麼懷孕生育有一定風險,需要慎重。
因為,孕期要承擔兩個人的心臟供血,如果本身有心臟基礎疾病,就會更加困難,孕晚期,血容量和心輸出量都要增加30%-50%,產婦心率增快、耗氧增加。這些都可能讓本身已經很脆弱的心臟功能不堪重負,發生心衰造成母胎風險。但是,經過嚴密的孕期監護和科學治療,大約60%-80%的病人順利渡過孕期擁有自己的寶寶。
1、規律作息、充足睡眠:生活健康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情緒過於激動。
2、飲食均衡、控制鹽攝入:宜高蛋白、豐富維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孕婦體重增加不宜過快,且鹽攝入要遵醫囑。
3、定期產檢:孕早期開始規律產檢、定期產檢,必要時需要增加監護次數,病情加重,隨時就醫。
4、防止感染與感冒。
懷孕過程要配合醫生,一旦有危害自己身體乃至生命的情況發生,必要時候需要終止妊娠。
我是成都米諾娃婦女兒童醫院的婦產科吳醫生,如果你有其他什麼問題,歡迎留言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