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父母的這些細節,才是他走向深淵的原罪

2020-09-05 君心微暖J

心理暗黑劇《隱秘的角落》,以豆瓣9的高評大火。

此劇跌宕起伏的情節的確很吸引人,但劇裡一些微小的細節也能給人以深刻的反思。

劇中,有這麼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

一次家長會後,學霸朱朝陽的母親被老師叫到一旁談心。

老師認為朱朝陽的學習成績雖好,但性格卻過於內向,希望家長多鼓勵他與同學交往。

然而,這位母親卻說: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圖:網絡

現實中,亦有很多這樣的父母。說著愛孩子,卻把孩子圈禁在一個他們認為對孩子好的大牢籠裡。

那些說著為孩子好,卻不懂尊重孩子,對孩子所遭受的傷害視而不見的父母,真的愛著孩子嗎?

其實,父母這種「圈禁式的愛」,正在一步步殺死自己的孩子。

因為那些你認為不重要的,有可能卻是孩子最需要的。


交到好朋友,遠比好成績更重要

一個學習成績很好,性格孤僻,沒有自己的目標和愛好,不願與人交流和交往的孩子。

一個雖然學習不是很好,卻性格開朗,有自己的愛好,大膽自信,且會處理自己交際圈的孩子。

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呢?

劇中的男孩朱朝陽是前者,公認學霸,性格孤僻,甚至沒有一個可以稱為是朋友的同學。

他在球場自己打球,會被同學排擠;課間,水杯裡還被同學放入橡皮屑,卻無一人站出來為他句公道話。

這樣一個被孤立的存在,他的母親卻覺得無所謂。

圖:網絡


很多父母一定不認同這位母親的做法,但你是否也曾沒有商量的就「命令」自己的孩子,不準做這個,不能幹那個。

不久前,一位25歲女研究生,因為延畢,被打擊到生無可戀。

很多讀者認為,這不過是個小挫折並沒有什麼。

但請聽一下,這位女研究生的心聲:

「當了一輩子的乖乖女,終於還是鬧出了笑話。你不知道我每天活在怎樣的地獄裡,怎樣才能解脫?」

圖:網絡


還沒有步入社會,她卻覺得這已經是她的一輩子;

還沒有體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她卻覺得已經活在煉獄之中。

為什麼呢?

因為她活的是一個被「圈禁」的乖乖女的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甚至曾經那些對她「優秀」的讚賞,可能都不是她想要的。

沒有人可以體會到她的痛苦,那些優異的成績,無法彌補她心靈上的缺失。

孩子那種「優秀」到沒有朋友的人生,真的是父母渴望的嗎?

美國心理學家哈瑞斯認為,影響學習者的社會因素是同伴群體,比父母、老師和書本影響更大。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朋友和夥伴比父母還要重要。

德國哲學家卡西爾也曾說:

「沒有朋友的人,只能是半個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伴群體對孩子的影響會逐漸增加。

圖:網絡

這也是為什麼朱朝陽會接受兩個突然到來的小夥伴,從最初的防範,到信任,到最後敢和他們一起去犯罪。

他希望自己的世界不再是孤獨的,與好的成績相比,他更需要的是幾個可以說話的朋友。

相對於好成績,擁有一個好朋友對孩子的心靈更重要。

有了可以分享的朋友,才有更寬廣的世界,在面臨挫折和失敗時,才有更加強大的抗打擊的能力。

良好的溝通,比嚴格的控制更有效

朱朝陽的成績優異,母親周春紅並沒有給予任何肯定和表揚,還認為兒子的優秀成績,都是因為自己管教的好。

她每天機械般的命令兒子,從不徵詢他的意見,甚至她認為牛奶不燙,兒子就必須得一飲而下。

圖:網絡

兒子只能無條件接受「命令」,如果有絲毫自己的意見,她會歇斯底裡的拷問兒子,是不是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他,然後使盡手段讓兒子承認自己的付出,以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正是這種嚴格的控制,讓朱朝陽內心的掙脫也變得越發不可控制。

看到周春紅掐著兒子,強迫兒子屈服的情景,讓我不禁想起,那些對我抱怨為了讓孩子寫作業,只有狠狠打孩子一頓才肯聽話的家長。


圖:網絡

打孩子真的有效嗎?

這樣的方法,除了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外,沒有一點好處。

契訶夫說:

「一個人如果用溫和的語言制服不了對方,那麼即便使用嚴厲的話也無濟於事。」

孩子表面有多順從,內心就有多叛逆。

我問那個家長抱怨不聽話的學生,為什麼他不願意寫作業?

學生卻說:「我不是不願意寫作業,我就是煩我媽命令我,她越是想讓我幹什麼,我就越不想做什麼?」

深聊後才知道,他明明更喜歡跆拳道的輔導班,可母親不知道聽誰說的,活躍的孩子需要靜心,沒有商量就直接給他報了學圍棋的輔導班。

最終導致,孩子與母親天天處在情緒對抗之中,誰也不理解誰。

傅首爾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父母眼中的完美,並不一定是孩子眼中的完美。」


圖:網絡

這種「命令式」交流,只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被尊重和不被認可,因而出現叛逆和對抗。

而那些不懂反抗的孩子,則會在這樣的溝通中慢慢失去自己。

經過溝通後,學生的母親決定下學期給孩子報他喜愛的跆拳道班。

孩子一臉歡笑,家長臉上愁容也不見了,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一次有效的溝通。

作家林格倫說:

「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製和自我指導的。」

比起控制,良好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手段,更能讓孩子有面對和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管教,是做好榜樣

塞萬提斯說:「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母親「強迫式的愛」讓朱朝陽變成了性格孤僻的「乖孩子」,而朱朝陽父親的行為,則是讓他墜向深淵的推手。

離婚後,朱朝陽的父親不僅沒有真正的關心過兒子,甚至在外面還讓兒子管自己叫叔叔,不能叫爸爸!

這種無責任的虛偽愛,哪還有一點父親的樣子。

在朱朝陽遭受妹妹的擠兌和繼母的辱罵時,父親沒有絲毫的感觸。

但在懷疑妹妹的死和兒子有關時,作為父親的他卻可以毫不掩飾的問出那句:

「你妹妹的死,到底和你有沒有關係?」


圖:網絡

並在包裡帶上了錄音筆,完全沒有考慮到面前這個是自己的親兒子,他同樣也需要自己的父愛和關心。

美國著名作家珍妮·艾裡姆說: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那些嘴上說著愛孩子,卻給孩子展示著最虛偽的一面的父母,如何讓孩子成長為善良純真的人。

發現錄音筆的朱朝陽,看著父親的「算計」,他心灰意冷,否認了妹妹臨死前見過自己,甚至說了繼母的不好。

圖:網絡

一面給孩子做著壞榜樣,卻一面要求孩子活成美好的人,是不少父母的現狀。

美國科學家維克勒馬曾做過一個試驗:

他曾訪問330名美國中西部的青少年及他們的父母,從中了解他們在飲食、運動、吸菸、喝酒和睡覺等方面的習慣。

結果發現,那些有著吸菸、酗酒、不自律等不健康行為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往往都會效仿父母的行為。

維克勒馬由此得出結論:

孩子是父母的反光板,父母的行為決定著孩子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是父母品行的最好映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身教勝過任何言傳,未來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把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人。

只有自己做到了,孩子才能從中獲得認知,甚至做得更好。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為孩子做好的榜樣。

每個孩子最初都是一張白紙,就像劇中三個孩子唱的那首《小白船》: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 有隻小白船...」

孩子就像乾淨的天空中,那艘純潔的小白船,承載著希望,來到這世間。

圖:網絡

你是想讓孩子成為一幅毫無意義的塗鴉,還是想讓他成為一幅擁有燦爛生命的畫作,都有你做主。

泰曼·詹森說:「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說到底,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見識世面的邊界。

如果愛孩子,請為他打開一扇充滿陽光之門。

也許會歷經波折的人生,但生命裡有裂痕,陽光才能照得進來,才更精彩。

願每個父母給孩子做個光明的引導人,願你的孩子有個燦爛的人生!



作者:君心微暖

願我的文字,溫暖君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人悄悄的愛著你。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父母對朱朝陽的忽視,使他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岔了
    網劇《隱秘的角落》裡的朱朝陽,在校的學習對他來說很輕鬆,並不算什麼大事情,考試對他來說,更是信手拈來,視頻截圖這其實就是在給兒子朱朝陽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教會了他「生存之道」,在朱朝陽這個年紀,雖然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但是對於「是非曲直」的判斷,還並不成熟,他會以身邊父母的言行作為榜樣
  • 《隱秘的角落》:究竟是誰殺死了純真善良的朱朝陽?
    《隱秘的角落》,絕對的一部非常優秀的懸疑小說改編劇。朱朝陽的黑化,是一種必然,他由最初沉默寡言穩重的學霸到後來借刀殺人的壞小孩,令人震驚的同時又覺得或許理應如此。如同劇名隱秘的角落,整起謀殺案中,真正躲在角落的不是張東升,反而是默默不語的朱朝陽,他一步步將妹妹,普普,甚至是嚴良推向了死亡的結局,那麼究竟是誰殺死了朱朝陽呢?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 朱朝陽用謊言編織了一個美麗童話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最後說了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話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什麼,很多人可能是雲裡霧裡聽不懂,小編經過多方求證思考,得到了下面結論:其實張東升這個角色我覺得刻畫的很好,他最開始殺人是為了挽留愛人,但是發現愛人出軌又選擇了殺掉她。
  • 陽光自信愛表達的朱朝陽是怎麼一步步走向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角落裡,那個總考第一名、杜絕幫助同學考試舞弊、被全體同學排擠、愛運動愛奧數的初中生,是如何一步步從陽光自信愛表達轉化成全班同學的欺凌和惡意打壓的對象?原生家庭不背鍋有人說是因為朱朝陽的原生家庭不幸福,他看不到父母是愛他的。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隱秘的角落》是近期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主要有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講述的是三個孩子暑假時去景區遊玩,無意中拍下張東升的犯罪記錄,然後由此上演了三個孩子和數學老師的一場愛恨糾葛的暑期懸疑大作戰。
  • 《隱秘的角落》作者紫金陳:我是朱朝陽原型,但不是他
    別人羨慕他出名,他卻覺著當名人的體驗也不是那麼好,「生活變得很忙,打亂了我創作的節奏,我希望這種狀態快點過去。」  一波三折的奮鬥之旅  幾天前的一條熱搜,把紫金陳這位年輕的推理小說作家帶入公眾視線:《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原型,就是他自己。  9歲的時候,他的父母離異了。父親很快再婚,又有了一個女兒。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但朝陽也可以東升這就看內心的選擇了隱秘的角落中,隱秘的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困難和細節朱朝陽的父母離異,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同父異母的妹妹,對於他很是排斥,甚至搶奪了他的父親造成朱朝陽父愛一部分的缺失
  • 《隱秘的角落》:沒人會是贏家,包括朱朝陽(含彩蛋)
    但是當看完《隱秘的角落》,我發現有那麼點意思了。隱秘的角落,它可以是城市之中的街角一偶,它可以是人群裡面的一兩個人,它甚至可以是我們每個人心裡的陰暗面。好的作品,連它的名字都會讓你想起很多事情,幫助讀者理解這一部作品的大概涵義。
  • 隱秘的角落:缺席的父愛,窒息的母愛,是什麼讓朱朝陽變壞?
    要說最近讓大家上頭的劇,肯定少不了《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隱秘的角落》自開播以來廣受好評,在豆瓣也收穫了8.9的高分。缺位的父親朱朝陽的父母離婚了,母親周春紅獨自帶著他生活,而父親朱永平則早已組建了新家庭,還生下了一個女兒。從各種細節我們可以看出自離婚後,朱永平對朱朝陽鮮少過問。
  •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什麼情況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是誰
    自《隱秘的角落》開播後,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分,可以說是國產劇之光了。劇中的朱朝陽、嚴良、普普,特別是朱朝陽的形象氣質,很契合原著——一個因為父母離婚而極度敏感又壓抑的小孩,聰明絕頂,心思縝密無人能及。那麼,你知道朱朝陽的原型是誰嗎?
  • 《隱秘的角落》結局什麼意思?解讀大反轉隱藏的細節
    《隱秘的角落》結局什麼意思?《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部劇不僅講述了一個懸疑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多引人深思的部分。《隱秘的角落》結局什麼意思,最終結局到底如何呢?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日記有什麼深意 結局有什麼大反轉?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日記有什麼深意沒有經過任何宣傳《隱秘的角落》就這樣上線了,一經播出就在豆瓣飛升到9.2分,這個分數在國劇裡面簡直屈指可數。《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懸疑推理小說《壞孩子》,書中全員作惡,最惡是孩子的設定是一定不能過審的,所以劇中對三個孩子的身份及其故事做了改編,反而更加出彩,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本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就像張東升的反問:你們有沒有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有時候為了這些東西,我們會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 三刷《隱秘的角落》,終於明白把天才少年朱朝陽逼向深淵的人是誰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完了爆火網劇《隱秘的角落》,對於這部劇中的許多人物,晴晴我都有過具體分析,但是唯有一個人物的動機,始終是讓我不明白的。那就是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另一個細節就是朱永平在朱朝陽家樓下等他們的時候,和樓下的鄰居聊了一會兒天,聊的什麼,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會聊到這麼一個細節,那就是有一個男孩,還有一個女孩,總是會來找朱朝陽玩。畢竟朱朝陽和嚴良和普普見面,從來都沒有避諱過樓下的鄰居!
  • 深挖《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扮演者,小演員榮梓杉,他的家庭不一般
    文 | 時光漫漫車馬遠《隱秘的角落》系列我寫了很多文章,基本上劇中的每一位人物我都涉及到了,但是我一直留著一個人物沒有去詳細展開來寫一寫,因為我想把他留在最後。他就是這部電視劇的主角朱朝陽的扮演者榮梓杉。
  •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 紫金陳是誰?《隱秘的角落》為什麼火?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 紫金陳是誰?《隱秘的角落》為什麼火?談及原著小說的創作,他透露,「除了犯罪的情節之外,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自己。其實除了犯罪的情節之外,朱朝陽的遭遇基本是按照我本人的情況寫的。離異家庭,在學校成績很好,被同學孤立。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原生家庭怎麼了 朱朝陽日記寫了什麼
    在《隱秘的角落》一劇中,張東升老婆徐靜死了,她是怎麼死的引討論,關於徐靜的死因,與其丈夫張東升有關,甚至於徐靜父母的死也是張東升下的殺手。那麼,張東升為什麼要這麼殘忍殺死自己的妻子以及嶽父母呢?據悉,這從某種情況來說也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只是,張東升的確是太心狠了些!太可怕了!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樣的 朱朝陽日記都寫了什麼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樣的由秦昊、王景春、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主演的《隱秘的角落》已經於近日迎來了超前點播大結局,在結局中,暑假結束,朱朝陽回到學校繼續上課,嚴良被陳冠聲收養,開始新的生活,普普沒有出現,張東升被警方打死,看似是完美大結局,但其實,這個結局並沒有那麼簡單,你是怎麼理解這個結局的呢?
  • 《隱秘的角落》:毀掉一個乖孩子,就讓他活在這樣的「假愛」裡!
    可隨著劇情的推進,慢慢浮現出另一個人,他以學霸人設出場,來自單親家庭,懂事又獨立,無論生活還是學習,從不讓媽媽操心。而這個處處閃著「別人家小孩」光環的朱朝陽,才是這部劇的核心人物。在這部基調非常陰鬱的懸疑劇裡,一個好孩子,如何一步步走向黑化,或許才是原著的作者最想表達的東西。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 朱朝陽日記裡寫了哪些東西
    《隱秘的角落》開播後便收穫無數好評,在豆瓣更是獲得9.0以上的高分,而這部劇也在近日通過超前點播播出了大結局,不得不說,這部劇的結局實在太高能了,一切的美好都是假象,朱朝陽才是真正的大boss。
  •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3個壞小孩的原罪,讓所有父母細思極恐
    要說最近的熱劇,《隱秘的角落》當之無愧了。豆瓣30多萬人評價,評分高達9.0,朋友圈裡也很多人安利。電視劇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 ,講了3個孩子「行差踏錯」的故事,情節精彩,細節滿分。一口氣追完12集,做為父母,為這3個孩子的經歷唏噓的同時,也不免產生了許多反思。相比原著的暗黑,電視劇裡的小孩被美化了不少;但其實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呈現了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裡,一些不為人知的負能量,怎麼漸漸被激發,從而改寫了孩子的人物性格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