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問題是網絡空間治理中的一大難題,其巨大的殺傷力堪稱是威脅網絡安全秩序的頭號殺手。前段時間一場燕窩事件風波把頭部主播辛巴辛有志直接推上了風口浪尖。最終,辛巴辛有志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主動提出替品牌方退一賠三,自掏腰包墊付6000多萬來兜底。
自從今年直播電商行情越變越好以來,各大主播「翻車」現象也屢見不鮮,但主播主動替品牌方「退一賠三」的情況還是第一次,按理說辛巴辛有志這種對粉絲負責主動解決事情的態度應該值得我們鼓勵,這件事也應該推動行業積極向上的發展。但事實並非如此,網絡輿論不減反增,熱浪真是一波又一波,各大營銷號、自媒體在沒有搞清楚事實的情況下就隨意散播:「辛巴辛有志售假」「辛巴辛有志被立案調查」「辛巴辛有志或被判刑15年」。
首先要說的是,這款產品經檢測是完全符合出售標準的合格燕窩風味飲料;立案調查的謠言更是離譜,幸好新華社等媒體發文闢謠,「所謂的調查只是履行其正常的行政管理職能,與刑事立案程序分屬不同的法律範疇。」
長時間以來,很多人已經習慣把喜怒哀樂表達在網絡上,任何情緒都可以通過鍵盤毫無忌憚的展現出來,當然這其中也摻雜著許多居心不良的人。作為幾億網民中的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情緒固然需要渠道排解,但也可以選擇積極正面的方向,去消除不滿情緒,而不是一味跟風、助長網絡暴力,願未來的網絡環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