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5日上午,「科學家在身邊」成長計劃公益講座第六期特邀中國顆粒學會秘書長、中科院過程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科普研學聯盟副秘書長、中科院科教聯盟講師王體壯博士,為中學生朋友分享了題為「『小顆粒,大智慧』之科學魅力,文明階梯」的科普講座。
講座伊始,王體壯博士從一個復活節島興衰演變的故事講起,以復活節島的發展歷史作為一部人類發展史的縮影,向同學們闡述了如果人類文明不依靠外來資源和能源的發展規律。
復活節島是一個位於東太平洋上遠離大陸的火山島,由於其地質和地形特性,以及遠離赤道的緯度位置,讓復活節島的自然資源相對貧乏。人類移居復活節島之後,利用島上僅有的自然資源進行發展,但僅僅過了幾百年的時間,島上的自然資源便被日益增長的島上人口消耗殆盡。文明逐漸退化,復活節島逐漸退變成荒島。最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一同到來的傳染病將島上最後的居民趕盡殺絕。復活節島文明最終消逝。
王博士隨後將復活節島的案例類比到我們所生活的整個地球,乃至人類所生活的整個宇宙。由於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如果僅僅依賴有限的自然資源,我們總有一天會將地球上的資源耗盡,隨後人類也會面臨著同樣的文明衰退的結局。
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在近200年間快速發展,卻沒有重演復活節島上人類的悲劇結局。原因正是人類利用科學技術不斷嘗試突破文明發展的瓶頸。
隨後,王博士向同學們介紹了科學的發展邏輯和思維方式。王博士勉勵同學們,要學習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科學興趣、點燃科學激情、融通科學文化,做一個真實、善良的智識分子。
王博士的講解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同學們反響熱烈,備受鼓舞。至此,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劍橋國際課程中心策劃發起的「科學家在身邊」成長計劃公益講座第六期圓滿結束。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內容!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UCAS),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任務的重要承擔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戰略使命的重要依託。學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臺,遴選中國科學院最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貢獻。
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劍橋國際課程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劍橋國際課程中心作為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正式授權設立的課程教學及 A-Level 課程考點,目的是藉助國科大豐富的科教資源,讓學生在國際化的課程中體驗世界文化的交融,培養敢於挑戰自我、尋求創新、具備大學視角和國際視野的優秀學生,同時搭建一個教考合一的平臺,使所有參加課程學習的學生在課程中心即可參加 A-Level考試並能獲得相關證書,與全球考生在同一平臺獲得申請國外大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