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禁用他人帳戶交易動真格,分倉打新有風險:多家券商開始監控
一臺手機上登錄多個帳戶會被凍結帳戶?這成為近期不少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多方採訪後發現,確實已經有部分券商先行採取限制措施,對單臺設備登錄多帳戶的情況進行監控,以避免帳戶出借的違規情況。
有採取控制措施的券商業務部門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監控主要是為了配合新證券法的施行。
3月1日起正式推行的新證券法第58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出借自己的證券帳戶或者借用他人的證券帳戶從事證券交易。
對於違反這條規定的後果,新證券法也在第195條中明確表示:「出借自己的證券帳戶或者借用他人的證券帳戶從事證券交易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到底一臺設備能夠登錄多少帳戶?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大中型券商中,採取監控措施的不少。
一家大型券商人士對記者稱,正是因為證券法的這一規定,各券商開始從嚴監控同一設備登錄多個以上帳戶交易的現象,超過一定數量的帳戶使用同一設備將觸發預警。
「一定數量」具體是指多少呢?
上述人士透露,各家券商對此的要求並不一致,目前較為普遍的一道門檻是5個帳戶。
另一位大型券商經紀業務部門的從業人員這樣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果你在一個手機上同時登錄五個我們公司的帳戶,會引起關注,主要是因為現在有規定不能代理操作他人帳戶,親屬的也不行,所以我們這邊會進行一個控制,券商現在有一部分開始要求要自查,比如超過五個帳戶是同一臺設備登錄的,我們的系統裡會跳出來一個警示。」
超過限制帳戶會被凍結?應該是少數情況,業內普遍只是監控
在採訪中,多位受訪的券商人士都表示,券商內部的監控警示並不會導致客戶帳戶直接被凍結或者限制交易。不過,也有媒體報導稱,已有投資者因在同一臺設備上登錄兩個帳號就被凍結帳戶。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真正採取限制措施並非業內普遍現象,在採訪中,更多券商表示是會進行內部監控,對客戶並無前端限制措施。
「我們在App後臺有實時監控,但目前還沒有對客戶做前端控制。如果出現監控異常,會安排對客戶進行電話回訪。」某大型券商網金部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記者這樣表示。
澎湃新聞記者也就此詢問了自己的券商客戶經理,對方表示,確實是會在內部進行監控,來防止帳戶出借的情況,這主要是為了避免一些違規操作,比如利用多個帳戶互相抬轎子操縱市場。
不過,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針對券商的這一舉措,也有不少股民見招拆招,在股吧論壇中表示多買幾個手機就好。
限制多帳戶登錄,是否會影響打新?
在由此引發的討論中,是否會影響分倉打新的策略,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
在過去,不少投資者喜歡將帳戶進行分倉,例如,投資者小明擁有100萬元市值,希望去網上申購一隻頂格申購需配市值20萬元的新股,拆成五個帳戶後獲配的籤數就翻了五倍,可以提高中籤的概率。
簡單來說,就是單個帳戶的中籤率乘以帳戶數目,所以理論上來看,帳戶數目多的話確實中籤的概率會增加。
按照現行的打新政策,網上申購獲配的籤數是按照市值多少來分配的,那麼如果資金量較小,分拆後不能頂格打新,分拆還是否有意義呢?
有投資者認為,如果用一個帳戶打新,分配的籤號是連續的一段,比如28000000-28000100,而分拆後,分配的籤號就是分散的,如果28000000-28000010、43000000-43000010、67000000-67000010……而由於中籤號碼是按照末尾位數來確定的,例如末4位數為6747、9247、4247、1747,也就是不會出現連續的數字,所以還是分拆以後的中籤希望更大。
不過,在採訪中,也有券商人士用「玄學」來形容這一打新策略,稱即使採取限制帳戶數量的措施,對客戶的影響實際上也不會太大。
也有券商人士建議,為規避法律風險,建議投資者還是要控制分倉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