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

2020-12-20 錦鯉媽咪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出品

從寶寶咿呀學語開始,不少家長就已經發現,寶寶變得越來越有趣了,總是會出其不意的冒出很多的想法。

但有時候做的事情也會讓大人發怒,比如總是喜歡亂拿東西,在牆上塗鴉等等,這些行為父母都會覺得孩子又開始調皮欠收拾了,可是事實上,家長真的誤解孩子了。

寶寶藏錢,差點惹出家庭糾紛

這個家庭是個三口之家,孩子平時都是媽媽一個人帶,為了帶孩子,媽媽辭去了工作,老公也很體諒,每個月的工資都會上交給老婆。

老婆會留出一部分作為公共資金,作為家庭每個月的開支,剩餘的也都會存起來。平時的公共資金老婆都會放在柜子裡面,因為錢不是很多,所以從來也不鎖。

這個月已經快到月末了,兩個人錢花的也差不多了,本想緊著幾百塊錢混過這個月,可是意外卻發生了。

這天早上媽媽準備帶著孩子去買菜,打開抽屜突然看到一分錢都沒有了,非常詫異,明明記得還有幾百塊零錢的,竟然一分錢都沒有了。

於是打電話質問老公,老公說沒有拿,老婆想想也沒再去追問,直接用微信裡僅剩不多的錢買了菜。

晚上老公下班回家,老婆就對老公說了這件事,老公堅決否認,兩人也疑惑,家裡又不可能出賊,突然眼神齊刷刷的看向了兒子,兒子則眨著大眼睛一臉無辜。

妻子突然就明白了十之八九,循著孩子的習慣,很快就發現了端倪,原來是在沙發裡!

當丈夫一張一張的把錢從沙發縫隙中抽出來,十塊,二十塊,一百塊,掏出的紙幣簡直讓人看呆了,這其中不僅包含這個月的錢,之前經常丟失零錢也都一併找到了,妻子突然笑著對丈夫說,這裡不會有你的私房錢吧。

寶寶這種看似「偷竊」的行為其實是好事,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此外還有一些讓家長頭疼的荒誕行為也是如此。

寶寶愛做的四類奇怪的事情

寶寶在漸漸長大之後,都喜歡做一些大人不認同,甚至特別奇怪的事情,其實不要小看這些事情,其實就是聰明的表現,家長應該理性對待。

1、 撕紙、扔玩具

寶寶大概在七八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看到紙抽會不停地抽,或者是把紙撕碎,又或者是不斷地扔玩具,聽玩具發出的聲音。

在家長眼裡或許覺得不可理喻,但是這卻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開始。

因為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在探索其中的因果關係,來回不停地去做這件事情,實際上在試驗和確認,所以家長不要輕易打斷,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對待。

2、 爬到床邊

當寶寶會爬之後,家長就比較擔心,怕寶寶爬到床邊掉下去,而事實上,大多數的寶寶都喜歡爬到床邊,而且還不停下來,因為寶寶這時候好奇心很強,並不知道什麼是危險。

這時候家長要隨著看著寶寶,如果有事必須離開一會,家長可以在寶寶的床邊放上一個毯子,防止寶寶意外摔傷。

3、 穿大人的鞋子

很多家長都可以發現寶寶在會走路之後,自己的鞋子不穿,反而就喜歡穿著大人的鞋子走來走去,明明不太適合,卻高興得手舞足蹈。

其實這是寶寶在模仿大人的行為,其實只要不影響到安全,家長都可以不用理會,讓孩子自我去探索。

4、 藏東西

寶寶們都有藏東西的愛好,有時候家裡的遙控器,梳子,家長都會發現莫名其妙的不見了,大多都是孩子故意將東西藏起來了,家長不需要過多的去限制孩子。

對於一些貴重的物品,家長可以收起來,不讓孩子觸碰到。或者是平時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如果下次有東西不見了,家長就可以知道,東西被孩子藏在哪裡了。

寶寶和成年人的想法並不一樣,有時候或許家長覺得就是無理取鬧,不可理喻,實際上卻是孩子好奇心作祟,自我探索的過程。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應該學會穩定自身的情緒,然後試著蹲下來,去了解孩子當時的想法,全面綜合的去處理孩子所做的事情,對孩子的成長會非常有利。

相關焦點

  • 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
    導讀: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4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其實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多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內寶寶這3種行為,其實是變聰明的表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
    其實兩歲內的寶寶愛亂丟東西,是他們在變聰明的表現,亂丟東西是在驗證自己的發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然後訓斥孩子,這可不好。」知道小姨是幼師的小薇,也靜下心來聽小姨的話,聽完之後恍然大悟,忙說:「原來是這樣的,難怪孩子會突然變得這麼調皮。」很多家長都頭疼要怎麼去教育孩子,尤其是2歲以內的寶寶,突然會變得「無法無天」,家長罵不聽,又打不得。
  • 兩歲寶寶這3種表現令人頭疼,其實是聰明的徵兆,家長偷著樂吧!
    尤其是寶寶有這3個表現的話,更說明寶寶是十分聰明的,看看你家寶寶是這樣嗎。1、什麼都要自己做很多家長會發現,以前給寶寶餵飯很輕鬆,到兩歲左右時,怎麼給寶寶餵飯都不吃了,非要自己拿著勺子才肯吃,而且吃又吃不好,弄的滿桌子、滿地都是飯,打掃起來就要半天,可寶寶實際吃到的飯卻沒多少。氣得家長非要給寶寶餵飯,而寶寶卻是一百個不願意,弄的家長也很無奈。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對於鋼鏰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發火,累了一天,一進家,好好的地面亂七八糟,心情基本都會糟糕。其實,家長們先別急著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還有很多讓家長「生氣」的行為,都是如此呢。其實亂寫亂畫是孩子一種變聰明的表現,這是他們對於外界認知的一種手段,也是他們內心世界的一個展現。很多孩子還會拉著家長、朋友觀看自己的大作。孩子畫得越早,就越早展現了他們的繪畫天分,雖然是簡單雜亂,但也展示了他們內心的想法。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行為,多數是高智商表現,家長別誤認成壞習慣
    專家指出:孩子在睡覺時的一些行為表現,往往暗示著寶寶的智商很高。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既聰明又可愛,其實聰明的寶寶在很多方面都是有體現的,只是這些表現很細節,粗心的父母自然難以發現
  •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寶寶也很聰明哦
    你不也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聰明伶俐嗎?要知道0到2歲的寶寶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感知都來源於運動,寶寶是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所以寶寶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與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寶寶撕紙是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完成的動作。
  • 寶寶變聰明的幾種行為表現,第一個常被家長制止,這樣做巧增智商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機靈聰明,其實,孩子是否聰明是有跡可循的,在幼兒的發育過程中,他們的某些行為表現都暗指在變聰明,作為父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不要扼殺寶寶的「天賦」。孩子的幾種行為表現,暗指智商高當幼兒身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會有相對應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產生,當孩子有如下表現時,父母要暗自竊喜咯,寶寶是在努力提升智商呢!
  • 聰明寶寶的4種表現,寶媽:不好意思,我家寶寶全都有
    前幾天,有寶媽在文章下的評論裡求助,說她家寶寶5歲了,但是學任何東西都比其他孩子慢,顯得很遲鈍,她感到非常害怕,想問問是什麼情況。其實也不能怪這位媽媽大驚小怪,因為家長總是對寶寶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關注,總是害怕出了問題沒有及時發現,從而影響孩子一生。
  • 聰明寶寶的4種表現,寶媽:不好意思,我家寶寶全都有
    其實也不能怪這位媽媽大驚小怪,因為家長總是對寶寶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關注,總是害怕出了問題沒有及時發現,從而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聰不聰明不能光從他的學習能力上來判斷,通過孩子這幾個表現也能夠展示出來,家長們看看自家孩子佔了幾個。
  • 擁有這3種「壞習慣」的孩子,家長不要擔心,是聰明的表現
    孩子的成長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有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會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甚至這些舉動在家長眼中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壞習慣」,於是家長就會擔心起來。但事實上這種行為其實是孩子正常發育的表現,甚至還是聰明的象徵,如果家長反覆的對孩子進行制止或者嚴厲的批評,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 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媽媽就偷著樂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十分聰明,這樣美好的未來才能夠實現,並且聰明的寶寶更容易招人喜愛,所以聰明就成了媽媽除寶寶的健康問題外最大的問題。但是有些寶寶還小,怎麼看出聰明不聰明呢?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有的寶寶對於外界傳來的刺激能夠很快的做出反應,但是有些寶寶都快1歲了還非常木訥,要你說,哪個寶寶更聰明一點。
  • 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媽媽就偷著樂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十分聰明,這樣美好的未來才能夠實現,並且聰明的寶寶更容易招人喜愛,所以聰明就成了媽媽除寶寶的健康問題外最大的問題那麼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1、模仿能力很強有時候寶媽帶娃的時候就發現寶寶會跟自己「鸚鵡學舌」,這其實是寶寶學習的一個階段,在寶寶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模仿能力達到最高,你幹啥寶寶跟著你幹啥,這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一個方式。
  • 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長大智商很高,家長可別阻礙娃變聰明
    導讀: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長大智商很高,家長可別阻礙娃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長大智商很高,家長可別阻礙娃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睡醒後有這4種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你家寶寶中了沒?
    根據生物學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睡醒後往往會有這4種表現。所以,通過觀察孩子睡醒後的表情和行為,就能判斷孩子的智商。孩子睡醒後有這4種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我家寶寶小時候睡醒就喜歡對著我笑,每次看到寶寶的笑容,我感覺心都要化了。
  • 寶寶一歲前這4種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再煩也要慣著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生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這樣他日後上學的時候,就能夠成為學霸,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成功。而孩子的智商,大約有30%到80%是受父母的基因遺傳,剩下的部分是靠後天的開發,所以孩子的智商,不是一出生就固定的。
  • 這3種孩子其實是「假聰明」,將來難有出息,家長可別沾沾自喜
    執筆:麗麗編輯:萌萌定稿:楠楠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能夠領先其他孩子於起跑線的,而且家長也會根據寶寶的一些行為表現來判定孩子的聰明程度。但是我們看到的「聰明」究竟是否是真實的呢?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身上一些看似好的行為其實是壞事呢?
  • 寶寶2歲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孩子很聰明,家長可別輕易扼殺
    也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智力有飲食有關,自孩子出生開始,這些家長就喜歡給孩子吃各種補腦食物,也不管這些食物到底有沒有效果,只要「聽說好」,就會給孩子買來吃。可事實上,與寶寶智力有關的因素非常多,就比如寶寶2歲前,經常有這3種行為,說明孩子的智力不低,而且以後會越來越聰明,家長可別輕易扼殺。
  • 寶寶這4種「招人煩」行為,實際上是愛媽媽的表現,家長別總拒絕
    但實際上卻往往相反,媽媽們不僅變得脾氣越來越壞,而且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們的一些行為總是讓自己很難接受,內心簡直糟糕透了。例如說孩子們對自己的一些「人身攻擊」行為,動不動就拽頭髮、捏臉,但你知道嗎?寶寶常做的這4種「招人煩」行為,實際上卻是愛媽媽的表現,所以家長別總想著拒絕孩子。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