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碩士生殉情:評論區留下了10000條惡評

2020-09-05 彌生錄

貧困碩士生殉情:評論區留下了10000條惡評

作者:彌生微樂

前天,一條新聞上了熱搜,轉發近1萬次,評論3萬多條。

事情是這樣的:

7月6日,廣東廣州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


他的日記裡面,記錄著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

記者採訪時,他的父母望著滿地的榮譽證書嚎啕不止。

留言區超過一半以上的評論是指責性的、道德綁架的、諷刺性的或者充滿惡意的。

比如:

「你都對不起給你捐錢的愛心人士......」

「教你怎麼寫題目:威脅女生不成最後自殺」

「沒點出息,為了一個愛情放棄所有,沒點責任心,為了愛情不顧年老父母,善良資助人的恩情」

「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

還有很多人認為這種男生極端偏執性格,就算在一起,遲早也得被他殺死。

看到這些的時候我挺為這個男生感到心痛的,特理解他。

我也曾經深愛過一個人,為他付出了所有,但卻遭到了背叛,甚至他在背叛我之後還依然在騙我。

發現事情真相之後我就覺得活著沒意思,因為一直以來對方都給我構建關於未來的設想,我也按照這個設想在為兩個人的共同未來奮鬥。

發現真相之後我就覺得天都塌下來一般。

想過自殺,不僅僅是因為愛情,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加之當時對人生比較迷茫,看世界的眼光總是悲觀的,說形象點就是好像鑽進了一個牛角尖,怎麼也出不來,在裡面太痛苦了。

我用了三年時間才能走出來,再回頭看會發現那時候自己很傻。

這個男生的日記我去看了,並沒有那麼發現那麼極端,有些地方還挺感動。

他就像當時那個身陷在牛角尖的我,如果有人能拉一下的話,或者熬過去的話,再回頭看會發現不過小事一樁。

可在當時,那是他的全部。

不求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情別人的遭遇,但求「嘴下留情」。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那些對不起這個人,對不起那個人的道德衛士們,你們大概從來沒體會過出生到成年一直被絕望、壓力,自卑籠罩的人生,也不知道愛情對於這個可憐人身上意味著那唯一的『美好與希望』又有多沉重,所以如果不能奉獻出您的同理心,請停止您高貴的指責吧。」

01

已經發生的,再也無力回天,想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再聯繫近來看到的很多大學生自殺的新聞,不禁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我認為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父母要告訴孩子,有什麼事不要自己扛,你們會一直在。

很多孩子長大了之後就不願意跟父母訴說心事,怕父母擔心和操心。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賀子秋也這麼幹過。

他讀高三那年,親生父親趙華光屢次來找他,想要認回他做兒子。

這事嚴重幹擾了賀子秋的生活和學習,可他不想讓李海潮擔心,一直瞞著。

直到趙華光找上家來了,李海潮才知道兒子一直受著委屈。

他來到賀子秋的房間,跟子秋談心,講到收養他的事情,說本來尖尖也渴望一個哥哥,是老天幫忙,又提到,「這世界上的事啊,不一定怎麼著呢,這也許你就碰著好事了,也許就碰著壞事了,可是這壞事它保不齊就又能變成好事。」

最後又說「子秋,不管遇到什麼事,你放心,有爸在。」


因為這句話,賀子秋心裡有了底。

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知道家裡父母辛苦,更不願意跟父母溝通,懂事的過火。

但很多問題和情緒積壓在心裡,也沒處宣洩。

所以父母不能想著孩子大了就不用管了,而是要學會既能像朋友一樣多找孩子們聊天和溝通,也讓孩子知道,不管什麼事,你們都會在。

正如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的父親所言:「兒女就是咱前世的債啊,沒本事咱們就當好那渡人的船,閉眼之前能送到哪兒是哪兒,有本事他們自己就是那條大郵輪,那咱們也得當好那上邊的救生艇,萬一出什麼事,咱們就是那個最後把他們送到岸邊上的人。」


02

從學校層面而言,是不是也可以設置更多的心理類課程呢。

有些大學都有大學生心理輔導機構,但我們也不得不認識到這樣一個現實:就像很多人不願意跟自己的父母溝通一樣,他們也往往不擅於(或者說不情願)主動尋求心理機構或者他人的幫助,而令自己陷在象牙塔中,獨自痛苦。

有調查顯示,63%的自殺者有心理衛生問題,但是這些人中只有7%的人尋求過精神衛生專業幫助。

想到自己在德國讀碩士的時候,學業壓力大,又身處異鄉,孤獨異常,尤其冬日的時候,早上八點起床天還是黑的,下午16點下了課出來發現天又開始黑了,特壓抑,那種環境下,不得抑鬱症也困難,有時候就覺得活著沒意思。

也是那樣想的時候,當時慕尼黑領事館負責留學生事務的老師竟然專程跑到學校來,讓學聯主席把所有中國學生召集在一起,給我們講述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故事,還有他自己曾經的留學經歷和困難,還邀請了德國一位教授給我們講一些心理上的基本知識,如何應對等等,當時就覺得,哇,雪中送炭啊。

就在撐不住的時候,有人能夠來關心你,鼓勵你,告訴你堅持下去的方法,特別有幫助。

回憶起這段經歷,再聯想到之前那位有輕生念頭獨自踏上可可西道路的女孩,我就想,大學不能等著學生自己去心理輔導機構,還要主動及時幫助學生。

有的人會說都大學生碩士生了,那麼大一個人竟然心理承受能力那麼小嗎?

其實人真的挺脆弱的,一個一直堅強的人,說不定哪個時刻因為一件小事就崩潰了。

大學生處於人生的過渡期,從稚嫩到成熟,從校園到社會,難免有些人會變得憂慮焦灼,迷失惘然。

我們能做的,便是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和處理自己心理問題,而不是等著事情發生了,來指責他們的不懂事和輕生。

03

個人又該如何應對痛苦呢?

這裡有個小技巧,不妨試一下:學會「自我分離」。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在其著作《思維的囚徒》中提出了七個原則,分別是:

自由地選擇你的態度;實現有意義的目標;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千萬不要違心做事;從遠處審視自己;改變你的關注焦點;要敢於超越自己。

其中,在「從遠處審視自己」這個原則當中,他提到了「自我分離」這個技巧。

在一次演講中,他是這樣講述自己如何使用分離技巧的。

「我反覆嘗試暴露自己的痛苦,以此與痛苦保持距離。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從集中營往工地走,饑寒交迫。我的腳被凍爛了,由於營養不良,它們已經腫的不成樣子,它們被塞到鞋子裡,讓我走起路來疼痛難忍。我感覺前途渺茫,絕望之極。然後我就想像自己站在一個寬敞明亮、漂亮溫暖的大廳的講臺前,正準備給興致勃勃的觀眾做一個題目為『集中營的心理治療經歷』的講座。」

知道麼,後來他真的在講臺上給觀眾們做這樣一場講座。


集中營裡的生活無疑是讓人恐懼和絕望的,有的人在被納粹殺死之前就放棄了對生的信念。

弗蘭克爾使用「自我分離」,轉移了很多壓力,與痛苦保持距離,讓自己能夠堅持下來。

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大膽勾畫自己的生活藍圖

所謂自我分離,有點類似將自己從沼澤中抽離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較遠的距離審視自己和痛苦保持距離,這有助於我們度過難關。

寫在最後:

柏拉圖曾建議:「要心存善念,因為你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都在打一場硬仗」。

願我們能夠以更多的善意對待別人,少些指責,也願我們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能伸出手,我們自己也要堅強面對。

往往是這樣,走著走著,天就亮

相關焦點

  • 受資助貧困碩士生投江殉情,誰之過?
    7月份發生的貧困受資助碩士生陳陸洋投珠江殉情事件最近在自媒體平臺上有重新被提及,網友各種評論不一,總體就是不值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社會之類的討論。 可是人性的脆弱不知道什麼的時候就會凸顯,一句話,一個舉動對於敏感的人來講等候是一種折磨,一種不可接受的狀態;不得不承認,他是優秀的,他是值得當做榜樣的,對於一個從小生活在貧困家庭
  • 29歲湖大貧困碩士生殉情:父母崩潰、愛心人士心寒,懦弱自私
    29歲湖大貧困碩士生殉情跳江:父母崩潰、愛心人士心寒,既懦弱、又自私自利近日,一名剛被資助上完學的29歲湖大碩士畢業生跳入珠江自殺。29歲湖大貧困碩士生殉情跳江,讓父母崩潰、愛心人士心寒,父母還沒養,恩情還未報,一跳死之,既懦弱、又自私自利!
  •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為愛殉情,窮苦父母痛哭暈厥,只留下滿屋獎狀
    近日在湖南就發生了一起剛剛畢業的貧困碩士為愛殉情的悲劇,他剛剛畢業入職了大型的國企,沒有給貧困的家庭帶來任何改變,只留下了滿屋子的獎狀,他窮苦的父母聽說此事之後痛苦昏厥。讓我們具體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只留下一地的榮譽證書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只留下一地的榮譽證書。一路走好,願天堂無怨,珍愛生命!看到這裡,我十分的痛心,為什麼一個貧困的研究生的心靈這麼脆弱,要這麼想不開。
  • 貧困碩士生殉情:寫下18篇日記,為何女友並非壓垮他那根稻草?
    媒體報導:殉情大學生的父母崩潰大哭近來,一個碩士畢業生跳江自殺觸發媒體輿論的廣泛關注其實他的前女友挺冤的,就因為他留下18篇日記,就好像永遠要跟他綁定在一起。可事實上,我們知道促使一個人自殺的因素是複雜的,可能失戀只是呈現出來的基本邏輯。據悉,這位碩士畢業生自幼家貧,靠愛心人士資助完成本科學業,之後還較為幸運地考上研究生。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他也算是整個家庭的希望。
  • 家中困難,29歲湖大碩士生跳江殉情,年輕人心理素質有點令人擔憂
    家中困難,29歲湖大碩士生跳江殉情,新一代的年輕人心理素質有點令人擔憂原生家庭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原生家庭越幸福會使得孩子成長過程中越好,可是,又會有幾個人會有那麼好的運氣,會有一個一帆風順的家庭呢?
  • 被資助碩士生剛畢業就跳江殉情:孩子不懂這3點,讀再多書也沒用
    剛被資助上完學,碩士生留下18篇日記後跳江殉情2020年6月28日凌晨,陳陸洋(化名)從廣州獵德大橋上一躍而下,在美麗的珠江中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然而,2020年,碩士畢業僅一年的陳陸洋,還沒有來得及為貧困的家庭
  • 湖南大學貧困碩士為愛殉情:剛畢業入職國企,窮苦父母痛哭暈厥
    近日在湖南就發生了一起剛剛畢業的貧困碩士為愛殉情的悲劇,他剛剛畢業入職了大型的國企,沒有給貧困的家庭帶來任何改變,只留下了滿屋子的獎狀,他窮苦的父母聽說此事之後痛苦昏厥。讓我們具體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父母崩潰大哭 全家人的希望破滅了
    最近,網上一則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的事情,引起了諸多關注。死者曾是全家人的希望,因為他學習成績比較好,一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但是現在人突然沒了,只留下了18篇日記,全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尤其是死者父母的精神一下子垮了。
  • 剛畢業碩士生含恨殉情跳江,曝光生前18篇日記,並且揭露原因
    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長時間資助的學生陳某某因殉情自殺了。對此深感悲哀,感謝你近些年來對我們村兒優秀的學生資助。以上均是林總2020年7月6日接到的一個電話。根據有關人士了解,為殉情跳江的陳某某自幼家庭貧困
  • 貧困碩士生為愛殉情,空留父母腸斷天涯,無處話悽涼
    直至看到這條新聞,改變了些許看法,當然這只是個例。貧困人家孩子的內心一般是敏感而自卑的,這和他所成長的環境有很大原因,的確,貧困讓人底氣不足,尤其是一位風華少年。然而,他縱身一跳,萬千世間再與他無關,留下的只是對父母無盡的傷悲。父母的含莘茹苦,好心人的慷慨解囊,終不敵愛情所帶來的愁腸百結!
  • 張亮自曝離婚後首更新,評論區卻驚現網友惡評?本人一句話回懟
    隨後評論區竟然驚險惡評,有網友留言這是對張亮的報應,認為他「活該」。面對這條評論,張亮直接霸氣回懟:「腦子是個好東西,真希望你也有。」據悉,之所以有網友對張亮惡語相向,是因為前段時間張亮突然發文自曝已經與妻子寇靜離婚兩年,引發大眾熱議。因為張亮和寇靜自無名時期就在一起了,彼時的寇靜無論是哪方麵條件都比張亮好,卻願意陪著他一起住地下室。
  • 殉情?貧困碩士畢業生跳江,父母崩潰大哭,網友對他的死爭論不休
    近日,一名貧困碩士畢業生因為愛情的失意,走上輕生的道路。陳陸洋殉情的背後,其身份也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陳陸洋小時候家裡很貧困,考上大學後受到愛心人士的特別資助,順利的讀完大學本科和碩士階段,雖然出身沒那麼好,但是還是很幸運的遇到了愛心人士的幫助,我覺得他應該很感恩才對。
  • 「湖大碩士畢業生珠江殉情」後續,他的女友發聲了
    這名碩士生才子從小家中非常的貧困,在他上大學期間的學費和一些生活費都是一些好心人的資助。生活如此艱難,成績卻依然如此優秀,也是非常值得人們稱讚,而寒門出才子也就是這個說法了。在前段時間這位碩士生才子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但是對於這位碩士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悲劇是如何造成的?分析貧困家庭的教育問題
    2020年8月26日,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豐田鄉,父母看著陳陸洋生前留下的滿地獎狀證書崩潰大哭。他們至今都想不通,在別人眼中聰明絕頂的兒子為何會做傻事。2020年6月27日,湖大碩士畢業生陳陸洋在獵德大橋跳入珠江自殺,從他留下的18封遺書得知,他是為情所困,只是因為接受不了女友提出的分手。陳陸洋出生在一個極為貧困的家庭,稱得上家徒四壁。9年前,在一次結對幫扶的活動中,林鋒和陳陸洋結成了幫扶對子。
  • 泰星Taew曝光Jamesj女友照片,網上惡評不斷
    泰國三臺女星因為一件無心的事,現在遭到了網絡上許多噴子的惡評。道妹挺困擾的,因為她的無心之舉,曝光了三胖女友的照片,然後網絡噴子開始攻擊道妹,評論區下面各種惡評不斷。道妹對網上她曝光Foam照片,從而受到了很多惡評,也回應了。道妹說她覺得自己發遊玩的照片沒什麼,Foam是自己的朋友,她本人對自己發她的照片沒什麼意見。道妹說自己在自己的INS上分享出遊照片,這並沒什麼錯,Foam是她想在INS上保存的人。道妹和Foam現在也是好朋友,在INS上分享朋友間的合照,真的沒什麼。
  • 湖大碩士生跳江殉情,為什麼有勇氣戰勝貧困的命運,卻敗給了愛情
    陳陸洋出身湖南農村,家境貧困,但學習刻苦努力,家人和社會愛心人士資助他順利完成了大學本科,後來他又考上了國內有名的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去年,陳陸洋碩士畢業,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後來調查發現,陳陸洋因與女友感情破裂後,多次挽回失敗,殉情身亡。
  • 湖大碩士生跳江殉情,為什麼有勇氣戰勝貧困的命運,卻敗給了愛情?
    陳陸洋出身湖南農村,家境貧困,但學習刻苦努力,家人和社會愛心人士資助他順利完成了大學本科,後來他又考上了國內有名的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去年,陳陸洋碩士畢業,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如果後面的事情沒有發生,陳陸洋的經曆本應是農村窮小子發憤圖強,用知識改變了命運,終於可以回報家人、光宗耀祖的勵志故事。
  • 醫學生救人被惡評?我認為這條評論很現實
    多家媒體認為這句是惡評。 我想提醒常德火車站,經歷過如此轟動網絡的急救事件之後,你是否認識到無論是淚水還是惡評或者是好評,都不能救人。能救人的唯一路徑是工作人員進行急救培訓,並配置AED。 這才是該事件最值得引起關注和討論的關鍵點。你說是吧?
  • 《貧困碩士研究生殉情》
    中南大學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一躍跳入珠江,結束了自己花一樣的生命,原因是搞對象失敗了,殉情自殺。拋下了含辛茹苦把他扶養成人的爹娘,視頻中,一對老人白髮蒼蒼,面對兒子的決絕無情,悲傷不已,號啕大哭。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候,家人發現了他自殺前寫下的 18篇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無法接受和女友分手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