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錶產業起步於 20 世紀 30 年代,起步之後發展極為緩慢。直至 20 世紀 80 年代初,我國才根據當時水錶的國際標準 ISO4040 的要求制定了統一的標準。到 20 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行業內企業數量、產品質量、產品種類均得到了明顯增長,水錶行業進入了黃金髮展時期。自使用機械水錶計量用水流量開始, 人工抄表便是我國水錶數據抄錄的主要方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力成本逐年增加及誤抄、漏抄、估抄情況的出現,傳統抄表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相應需求。人們轉而探究代替人工抄錄的技術,最初的抄表技術是抄錄人員在工作時隨身攜帶數據錄入工具, 將機械水錶顯示的數字手動輸入到該工具內,在一個固定時間段內將該器具與終端計算機相連結,進行數據的傳輸與測算。
一、家用水錶怎麼看
第一種:數字水錶怎麼看
這個水錶前4個數字是黑色的,第5個數字是紅色的,並且只有3個紅色的指針。紅色指針旁邊的「×0.1」就表示「用指針指著的數字×0.1噸」;紅色指針旁邊的「×0.01」就表示「用指針指著的數字×0.01噸」……因此上表度數應該為0.3485噸。
第二種:指針式水錶怎麼看
水錶讀數
大家知道圖1的指針式水錶怎麼看嗎?
水錶讀數
第一步,先看千噸位(見圖2),千噸位的指針在0和1之間,所以千噸位的讀數為0;
水錶讀數
第二步,再看百噸位(見圖3),百噸位的指針在7和8之間,所以百噸位的讀數為7;
水錶讀數
第三步,再看十噸位(見圖4),十噸位的指針在6和7之間,所以十噸位的讀數為6;
水錶讀數
第四步,最後看個噸位(見圖5),個噸位的指針在8和9之間,所以個噸位的讀數為8;
經過以上幾步後,最後我們就得出圖1的水錶數為768噸。
第三種:智能水錶怎麼看
近年新建樓房以及更換水錶用戶基本全部使用IC卡智能水錶,它的盤與數字水錶基本一致,這裡不再贅述。IC卡智能水錶充值後使用,用戶用水更加節約、方便,如卡內金額用完,水也同時停止供應。
提醒用戶在使用此種水錶時,注意及時充值,並在充值後正確方法向水錶輸入,以保障水錶正常工作。
二、水錶怎麼看的常識
水錶的百位在2跟3之間,快接近3的邊的,是讀2對嗎?什麼情況讀3,一定要完全過了3的邊嗎,如果正對著3的話,是讀2還是3?
其實跟手錶一樣,時針和分鐘是有關聯的,只是水錶的多條指針在不同的轉動軸上。當指針在兩個數字之間則要讀小的一個數字,水錶的百位在2跟3之間,快接近3的邊的,是讀2,接著看十位數必定是在8左右,因為等十位數的8走到10,百位就會指正3。
對於水分表計讀出的耗水量與總水錶有誤差時,應根據有關規定酌情補加用量。如果在不用水時,紅色指針仍旋轉走動,則表明用水設備有滲漏現象,應及時修理。另外,安裝水錶必須在水平方向保持平正。並應避免火烤、熱燙,水淹和劇烈震動,以延長水錶使用壽命,保證計量的準確。
三、水錶常用術語
1、速度式水錶:安裝在封閉管道中,由一個運動元件組成,並由水流運動速度直接使其獲得動力速度的水錶。
2、容積式水錶:安裝在管道中,由一些被逐次充滿和排放流體的已知容積的容室和憑藉流體驅動的機構組成的水錶,或簡稱定量排放式水錶。
3、過載流量(qs):水錶在短時間內,且無損壞的情況下,最大的使用流量,其值兩倍於常用流量。
4、常用流量(qp):水錶在正常工作條件即穩定或間歇流動下,最佳使用的流量。
5、分界流量(qt):流量範圍被分割成兩個區處所出現的流量。「高區」和「低區」各自由一個該區的最大允許誤差來表徵。
6、最小流量(qmin):在最大允許誤差限之內要求水錶給出的最低流量。它與水錶代號的數值有關。
7、壓力損失:在給定的流量下,管道中水錶的存在所造成的壓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