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喉舌《華爾街日報》社論正式勸退川普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艾森看天下 艾森看天下 收錄於話題#選舉政治 26#川普42#美國大選41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星期天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2% 的登記選民認為選舉已經結束,勝負已定。但值得注意的是,75% 的共和黨人表示,他們認為選舉還沒有結束,仍然應該進行競爭。在2020年投票給川普的選民中,只有18% 的人認為拜登是合法的贏家。

因此,自詡擁有超7000萬選票的川普堅持說,即使周一在美國50個州首府舉行的選舉人團會議上,各州代表們按照選民投票意願,正式選舉拜登為當選總統,他仍將繼續挑戰2020年大選的結果。

對此,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代表保守派立場的《華爾街日報》刊發社論「川普的挑戰已經結束」,鄭重勸退川普說,「在最高法院敗訴後,他沒有其他合法的選擇,應該退讓」。這可能也意味著保守派精英陣營與川普的正式切割。同時,這篇社論,也解釋了美國社會備受黨派政治困擾,2016年希拉蕊敗選後,民主黨人發動持續四年之久的「通俄門」攻擊,也令川普及其支持者拒絕做任何政治讓步。

《華爾街日報》在美國精英階層影響力很大,其社論「川普的挑戰已經結束」可以視為保守勢力的正式切割聲明

美國選舉人團於本星期一開會投票選舉總統,正式標誌著拜登成為選舉的贏家。川普總統面臨的法律挑戰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和共和黨的其他成員可以通過承認結果並繼續前進來幫助這個國家和他們自己。

周五晚上,川普先生做出了最後的法律決定,最高法院拒絕聽取德克薩斯州的訴訟,該訴訟試圖推翻喬治亞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選舉結果。正如我們預測的那樣,最高法院以德克薩斯州缺乏法律地位為由,挑戰另一個州如何管理其選舉。

一些右翼立場的人士認為,最高法官塞繆爾 · 阿利託和克拉倫斯 · 託馬斯持不同意見,但這是錯誤的。法官們表示,當一個州起訴其他州時,他們會將德克薩斯州提起的訴訟視為「控訴法案」。

這是一個涉及到最高法院案件管理的技術問題,這兩位大法官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最高法院應該接納更多這類直接的州上訴。但在目前情況下,德克薩斯的上訴超出了憲法的界限。阿利託法官(和託馬斯法官一起)補充說,他「不會給予其他救濟」,這並不是對德克薩斯主張的是非曲直的異議。

川普先生和他的陣營正在攻擊最高法院,而川普則嘲笑「圍觀」是一種迴避。遠不止這些。對起訴權的限制,對於保守地理解美國《憲法》第三條規定的適當司法作用,至關重要。如果任何人可以在沒有可認定的損害和補救的可能性的情況下提起訴訟,法院就會被瑣碎的要求淹沒。

最高法院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無情攻擊川普先生任命的司法官員的政治左派,如果可以承認他們錯得有多離譜,那將令人欣慰。人們已經忘記了民主黨人和媒體的許多說法,即川普任命最高法官艾米 · 科尼 · 巴雷特,無疑是要竊取選舉。她和川普先生親自任命的另外兩位法官(布雷特·卡瓦諾和尼爾·戈薩奇),都沒有對德克薩斯案提出異議。

川普提名的三位大法官,在選舉後的聯邦法官爭議中表現出色,令人欽佩。法官根據法律審查了事實,駁回了沒有證據支持的申訴。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意見已經枯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該法院的黨派性很強,在政治案件中對民主黨人的規則一貫如此。

這又是一個例子,證明川普先生會以某種方式劫持美國民主的說法是錯誤的。總統吹噓和推特,但他從來沒有打擊國家的核心機構下來。美國的民主制衡已經發揮了作用。

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都拿川普親自任命的三名最高法官做文章,但三位聯邦法官都拒絕政治化介入黨爭

如此多位國會共和黨人支持德克薩斯訴訟案,場面令人沮喪,但他們無知者無畏,也不是絕無僅有。如果他們的對手,民主黨議員四年來沒有持續宣揚俄羅斯「勾結」的謊言,如果民主黨人不是縱容希拉蕊直到今天仍然宣稱俄羅斯在2016年操控了美國大選幫助川普「勝出」,那麼民主黨人的批評意見可信度就會更高。這是數千萬美國人傾向於相信川普先生的競選訴求的原因之一,儘管他們在法庭上損失慘重。

川普的支持者看到,民主黨人和主流媒體從未接受川普先生在2016年獲勝的合法性。回想一下,2017年1月,民主黨舉足輕重的大佬約翰 · 劉易斯(John Lewis,美國民權運動先驅)說,「我不認為這位當選總統是一位合法的總統」 ,因為俄羅斯選舉了他」。他和其他民主黨人在就職典禮上作秀以示抗議。這是對民主的攻擊嗎?

當然,所有這些理由,都不能成為川普的藉口,不能削弱拜登先生在11月3日大選勝利的合法性。毫無疑問,大規模郵寄投票會導致更多的選舉問題,比如賓夕法尼亞州不同縣對籤名認證的規定不同。改善郵寄選票的完整性應該是未來兩年美國各州立法的優先事項。

但是,這些違規行為,並不意味著在美國多個州進行了一場「偷來的選舉」。即使拜登先生的微弱勝利在競爭激烈的搖擺州之一被推翻,拜登也將擁有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如果克裡(2004年)和戈爾(2000年)沒有分別以微弱差距輸掉俄亥俄州和佛羅裡達州,他們都會贏得大選,但是他們都承認敗選了(戈爾經過長時間的重新計票訴訟鬥爭)。1960年,理察•尼克森承認敗選,儘管有證據表明在伊利諾州的計票有問題。所有這些舉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避免美國陷入無法彌補的政治分裂。

無法預測川普先生會如何表現。他很少接受我們的建議——我們曾在2017年1月表示,他應該在上任後解僱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 · 科米——也許川普會在1月20日(新總統拜登履職日)之後繼續提出「偷來的選舉」主張。也許他不能承認自己輸了。也許他希望在2024年再次參選。

作為一種政治策略的怨恨,很少能經得起考驗。如果共和黨人在1月5日的喬治亞州參議院選舉中失利,川普先生將承擔大部分責任。如果選舉抗議活動演變成街頭暴力,就像上周末在華盛頓發生的那樣,他將受到指責,而不管他是否真的罪有應得。2016年大選的四年後,希拉蕊仍然聲稱自己被通俄門「做掉」的例子,並沒有提高她的政治聲譽。

有爭鬥的時候,也有退讓的時候。川普先生已經在法庭上糾纏了無數的日子,但最終還是輸了。他現在最好是吹噓自己在總統任期內的成就,可以列舉很多,並接受自己完成第45任美國總統的命運,至少還不算太差。

原文據《華爾街日報》12月14日社論

原標題:《認輸吧,川普先生!一錘定音,保守派喉舌《華爾街日報》社論正式勸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華爾街日報》社論:全球新冠疫情捲土重來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28日發表題為《全球新冠肺炎捲土重來》的社論,文章提到多個國家出現了病例激增的情況,文章編譯如下:還記得有報導指責新冠病毒在美國捲土重來是因為各州重新開放的速度太快,並讚揚其他國家通過封鎖措施消滅了病毒嗎?然而,一些最近放鬆了封鎖和旅行限制的國家現在也出現了病例激增的情況。
  • 川普擬提名大法官的巴雷特,是何許人也?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來自未具名的消息人士稱,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對共和黨的國會議員和其他相關人士表示,他打算提名擁有共和黨強大支持的保守派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選。
  • 《華爾街日報》這標題又搞事情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專欄給一篇文章取名為「哈佛大學的『中國病毒』」,仔細一看,文章卻是在講哈佛大學招生程序歧視亞裔的問題。這波「標題黨」,匪夷所思。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華爾街日報》「觀點」欄目又發新文,取名時使用了川普之前掛在嘴邊的詞——「哈佛大學的『中國病毒』」。
  •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奢華人生」頻道正式上線
    北京2012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 --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網站正式推出全新奢侈品頻道「奢華人生」,以契合中國讀者以及廣告主對國內奢侈品市場持續上升的關注。
  • 川普提名巴雷特為大法官,保守派再添一員
    時代周報記者 羅晶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提名女法官埃米·科妮·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以接替近日去世的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 《中央日報》社論:南朝鮮組建首屆國家調查本部由青瓦臺出身人士任本部長職務
    南朝鮮保守派喉舌《中央日報》2月24日發表題為《南朝鮮組建首屆國家調查本部由青瓦臺出身人士任本部長職務》的社論,以下為全文:在經過檢警調查權調整後
  • 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會正式決裂嗎
    【關鍵詞】川普  美國黨派  分裂    【中圖分類號】D73    【文獻標識碼】A2017年1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第13769號行政命令,官方名稱為《阻止外國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國家保護計劃》。對川普第13769號行政命令,大多數民主黨議員表示反對,但大部分共和黨議員保持沉默。
  • 《華爾街日報》:這是美國的恥辱
    【文/華爾街日報編輯部 編譯/觀察者網 白紫文】本周三,在有關「選舉舞弊」的謊言推動下,抗議者們碾壓了警察,席捲了美國政府所在地,迫使美國國會封鎖,並於下午6點實行城市宵禁——這聽起來像是某個身處不幸之地的駐外記者發出的急件。然而,它卻是川普總統留給華盛頓和這個國家的臨別贈禮,因為這個國家拒絕讓他連任。
  • 美國大選後調查:97%的保守派基督徒支持川普
    在受訪者中,有6000人為「屬靈上主動參與政府治理的保守派基督徒」(Spiritually Active Governance Engaged Conservative Christians,簡稱SAGE Cons),2000人為「半SAGE Cons」,餘下的1000人為隨機選擇的公眾人士。
  • 《華爾街日報》,你可能病得不輕...
    《華爾街日報》,你可能病得不輕...公開資料顯示,他是美國保守派外交學者、巴德學院教授。米德不僅是《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者,還是《美國利益》雜誌的總編輯,老本行是外交戰略政策研究。針對報導辱華的行為,米德不僅沒有採取正確的行動,還甩鍋給編輯。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文章內容有問題可找作者,但若標題有爭議,煩請去找編輯理論。」
  • 美國大法官金斯柏格癌逝 川普:2保守派女法官擇一接任
    (圖/聖母大學官網、美聯社) 文/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可能會從兩名保守派女性之中,選擇一人接替昨天辭世的金斯柏格,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川普說,他下周就會宣布人選。 川普今天在華府告訴記者:「我們很快就會有被提名人。」
  • 川普一發話美元就大跌,華爾街開始研究川普語言學了
    川普一發話美元就大跌,華爾街開始研究川普語言學了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蔣夢瑩 2017-01-18 15:22 來源
  • 距美國大選僅剩6天,川普贏得關鍵優勢,民主黨人集體「炸鍋」
    環球時報消息稱,美國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女法官巴雷特已正式通過美國參議院的確認。而且,她此前曾被川普提名。 在表決會議中,只有一名共和黨參議員投出反對票。在巴雷特就職儀式上,川普也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這已經成為美國歷史性的一天。
  • 川普:我2016年本可贏希拉蕊更多,谷歌「操縱」選舉應被起訴
    這些爆料提供給保守派議員更多攻擊黑幕的「彈藥」。德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早已質疑包括谷歌在內的科技公司,通過有偏見的演算法,壓制保守派聲音。不過,除了愛潑斯坦研究,《華爾街日報》此前也曾做了谷歌在2016年大選期間偏袒希拉蕊的報導。報導說,谷歌的僱員曾向希拉蕊·柯林頓的競選活動捐贈160萬美元,比任何其他公司僱員所捐數額高出約80%。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還曾幫助組建為希拉蕊競選團隊分析政治數據的公司。
  • 木已成舟:川普火速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解析背後的大選之爭
    作者:一界·從零 26日,川普正式提名芝加哥聯邦第7巡迴上訴法院法官艾米·巴雷特,接替去世的金斯伯格擔任美最高法院大法官。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參議院將為此啟動快速確認程序。 提名當天,川普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稱: 「今天,我榮幸地向最高法院提名我們國家最傑出和最有才華的法律思想者之一進入最高法院。
  • Facebook精心制定政策,為允許川普在其平臺上發表煽動性言
    Facebook新聞將出現在Facebook應用程式的一個新的專門板塊中,它將提供來自多種出版物的報導,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以及其他純數字媒體的報導。據報導,Facebook負責全球政策的副總裁喬爾·卡普蘭說服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不要刪除該視頻,媒體的大部分報導都是針對卡普蘭的。
  • 美媒社論:中國史無前例崛起讓世界受益
    參考消息網10月2日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30日發表社論稱,中國史無前例的崛起讓世界受益。這篇社論指出,中國的崛起幾乎史無前例。社論稱,許多中國人認為,這一切意味著中國重返其在全球事務中應有的重要地位。社論指出,不認為中國經濟必須與美國經濟脫鉤,也不認為中國必須像蘇聯一樣「受到遏制」。社論稱,中國經濟如果陷入衰退,不可能不給美國工人和企業造成破壞性後果。
  • 華爾街日報展示武漢複課,感嘆中國取得象徵性勝利
    武漢學生開學(圖源:新華社) 川普政府一直罔顧事實力推複課,現在到了開學季,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社長鄭子揚(Jonathan Cheng)於3日,在該報網站上用視頻展示武漢開學的景象。《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社長鄭子揚 視頻截圖 鄭子揚提到,「學生需要保持1米距離、在消毒墊上擦鞋、測量體溫、洗手,之後才能進教室。」
  • 川普授予「忠犬」議員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德文·努內斯(Devin Nunes)(資料圖)文章指出,努內斯是川普在國會中最忠誠的「攻擊犬」之一,多年來一直在協助宣傳放大來自川普的各種陰謀論。在美國眾議院針對川普進行彈劾調查期間,努內斯也是川普最堅定的捍衛者之一。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努內斯不斷受到批評,因為他試圖找出最先披露川普相關做法內幕的舉報人,儘管這個人的身份受到了聯邦法規的保護。
  • 《華爾街日報》承認錯誤?中方回應
    答:近日,《華爾街日報》通過不同渠道同中方溝通,承認發表辱華文章是錯誤的,表示會從中汲取教訓。但該報迄今仍沒有對中方要求作出正面回應。《華爾街日報》發表辱華標題文章根本不是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問題。任何有良知、有底線的人都應該堅決反對和抵制這種種族主義錯誤言行。連《華爾街日報》都已經承認錯誤並在進行反思,蓬佩奧先生為何置國際公論和民意不顧,一再為該報撐腰打氣,對中方妄加指責,讓人不禁要問《華爾街日報》是不是美國國務院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