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對於保留小寶寶的準媽媽生活上特別注意,這是必須的。因為一些異常的表現是很危險的,可能危及到準媽媽和胎兒的生命安全,比如孕期出血。無論在那個孕期,陰道出血都是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的。現在呢,婦科專家們給準媽媽們介紹一下孕期出血的幾個常見的原因:
1.流產 由於胚胎發育不良、孕媽媽本身因素或外界環境等因素,造成孕周不滿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的,就是流產。
2.異位妊娠 就是大家熟知的宮外孕,主要是胚胎著床的地方是在子宮腔以外,而是著床於輸卵管、卵巢、腹腔、闊韌帶、宮頸等地方,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宮外孕是造成陰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胚胎著床在子宮以外的位置,血液及養份的供應不足,胚胎的成長不如預期,分泌的胎盤激素人絨毛膜促性激素的量就不夠,但卵巢的黃體需要靠胎盤激素來刺激,才會分泌出足夠的黃體素。胎盤激素不足就會導致黃體素分泌不夠,而子宮內膜得不到足夠的黃體素的支持,就像水泥不加水塗在牆上,很疏鬆就會脫落下去,所以子宮外孕才會導致陰道出血。
3.葡萄胎 這是異常的懷孕,主要是滋養層細胞異常增生,造成胎盤發育的太快.絨毛細胞水腫,因此形成像葡萄一樣充滿在子宮內。其主要症狀為出血。
4.胎盤早剝 胎盤和臍帶是胎兒與母體之間維繫生長、提供養分的重要橋梁,而胎盤早期剝離顧名思義就是說,胎兒還沒出生,胎盤就開始剝離,導致無法胎兒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氧氣給從而導致胎兒生長遲滯或死亡。因此,必須重視胎盤早期剝離。
5.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是由於胎盤位置太低,覆蓋到宮頸內口的位置。前置胎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無痛性出血」。
6.宮頸糜爛、息肉宮頸糜爛則是指子宮頸的內頸腺狀上皮生長到子宮頸外口,由於腺狀上皮在肉眼下觀察有如糜爛的組織,所以稱為「子宮頸糜爛」,其實是正常組織,不需特別處理。少部分人會有分泌物較多的情形,也有人會在行房後出血。宮頸息肉是生長在子宮頸上的小肉粒,子宮頸內管黏膜不斷增生堆積,向子宮頸外突出而形成息肉,大多屬於良性,形成原因不明。懷孕時很常見,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的結果,特別在性行為後可能造成出血。一般而言,息肉是個良性病變,如果已經懷孕先觀察就可以了。
關注婦產,關注健康
婦產科電話:029-34423137
孕產婦保健門診:029-344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