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懷孕前期或者在做試管嬰兒移植後,下陰會有少量出血,這時候往往都擔心焦慮,是不是妊娠有什麼問題?
早期懷孕出血
懷孕期間,準媽媽們最害怕看到的恐怕就是陰道出血了。其實自打進入青春期,月經已經來了多年,按說早應該對出血習以為常。有些姑娘面對恐怖片裡血絲呼啦的場景,也都能談笑風生。可是一旦懷孕後看到出血,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完蛋了,完蛋了,孩子保不住了……其實,這多半是因為你們看了太多影視作品中流產的鏡頭。
懷孕前三個月出血(第一孕期),常見因素如下:(一)子宮頸糜爛發炎、病變、息肉等,這些須以鴨嘴內診檢查其嚴重度,再給予有效的追蹤治療。(二)迫切性流產、子宮外孕、葡萄胎、妊娠滋養層絨毛細胞疾病,這些疾病就須配合病史,超音波及血液等檢驗來確立診斷並給予適當治療。
末期懷孕出血
懷孕後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兩者都是嚴重的妊娠晚期併發症,直接威脅孕婦及胎兒的生命。
正常的胎盤應附著在子宮體上,當胎盤部分或全部附著在子宮下段或蓋在子宮頸內口上,則稱為前置胎盤。此病的發生與多次刮宮有關。胎盤位於子宮下段。當懷孕後期和分娩期時,子宮下段被拉長,但胎盤不能同時被拉長,使前置部分的胎盤與子宮分離而出血。往往多次反覆發生出血,一次比一次多,或一次大出血而休克。有時患者半夜睡醒,發現自己睡在血泊中。
出血過多,產婦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可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因此,當發現無緣無故陰道出血時,無論量多量少,有無腹痛,都應到醫院就診。B型超聲波能準確地檢查出胎盤位置,以利得到及時治療。必要時刻腹取胎,挽救母嬰生命。
生產及產後出血
懷孕,分娩是女性朋友一生重要的時刻。家人重視,自身也十分緊張。來自臨床的數據表明,不少產婦,會出現產後出血不止的情況,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產後出血?有什麼辦法來控制呢?
晚期產後出血的病因各種各樣,常見的病因主要是胎盤胎膜殘留、蛻膜殘留,宮縮乏力及子宮復舊不全,生殖道下段損傷,胎盤異常,子宮異常,剖宮產切口裂開或手術損傷,絨癌,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和抗凝劑的使用等。
按照產後出血的預防和管理的明確責任,記住:「一到位:失血量評估要到位。兩重視:重視高危產婦,重視團隊協作。三個正確:正確按摩子宮,正確使用藥物,正確選擇手術」,提高產後出血救治水平。
結論:綜合以上孕期出血發生的可能性,重要的是要仔細詢問病史找出那些是危險因子,早期內診與抹片檢查排除子宮頸、陰道可見之病灶,再加上超音波診斷,以做正確之診斷及適當之處理,提供孕婦適切的衛教知識,與產科醫師維持最好的互動,讓懷孕的媽媽與胎兒得到最完整且安全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