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 日前,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活動在京圓滿落幕。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以「新亦求新 尋教動能」為主題,聚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四大領域,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尋教育發展新動能。論壇現場,同濟大學經管學院MBA項目在本次活動中榮獲「2019年度•品牌影響力MBA院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書記兼副院長施騫接受了採訪,向外界分享了同濟MBA的辦學經驗。
打造同濟特色品牌,設置科學課程體系
據施騫教授介紹,自1993開辦以來,同濟MBA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在打造同濟特色MBA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目前,同濟經管學院及MBA項目已獲得AACSB、EQUIS、AMBA等國際權威認證及中國高質量工商管理教育認證(CAMEA認證)。同濟大學經管學院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作為人才培養目標,並實實在在落實到實際辦學當中。
就課程體系來說,同濟MBA有多層面的科學設置。其一,緊密聯合外界,增強實踐。同濟MBA注重與社會各界的交流,「我們會邀請包括企業界,社會界的專業人士參與一些課程體系的設置,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施騫教授表示,同濟MBA有著虛懷若谷的態度,虛心接受社會各界專業人士的有利建議,從社會實踐層面設置特色課程。其二,依託強勢學科,突出核心模塊。同濟大學是擁有著理、工、醫、文、法、經、管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充分發揮同濟強勢學科優勢,實現MBA教育的跨界融合也是同濟經管學院在辦學模式創新的重要一步,如開設「大道融合,名家講堂」等,獲得了強烈反響。在此基礎上,同濟MBA注重核心課程的建設,如運營管理,供應鏈等,專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其三,培養全球視野,深化國際化辦學。同濟MBA一直立足於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社會責任感及創新精神,掌握現代經濟管理知識和技能,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業界精英。根據市場需求,結合同濟優勢,同濟經管學院先後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開展項目管理方向雙學位MBA項目;與凱斯西儲大學合作,開展金融方向雙學位MBA項目,與明尼蘇達大學合作,開展關於醫療技術管理和管理方向的MBA項目等。與此同時,為了滿足不同學生職業發展需求,同濟MBA拓寬選修課的範圍,學生可以結合實際需要和學習精力進行自由選擇。其中雙學位項目的某些選修課學生可以選擇到海外就讀,能夠最直接地感受國際文化,培養全球視野。
立足國家戰略招生,考量學生綜合素質
提及對報考學生的能力考察,施騫教授表示同濟MBA會同時平衡考試成績與工作經驗。他認為,考試成績與工作經驗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二者都會體現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兩者並重是考察的基本原則之一。
此外,因為同濟MBA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根本任務,所以在吸納MBA學生的整個過程中,同濟MBA會立足國家戰略,釐清應當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等重要問題,然後才開始招生統籌。當下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就需要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同濟MBA會在招生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考察;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對於具備全球視野商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濟MBA則會在招生過程中考察學生的全球視野思維。
搭建校友互動平臺,整合同濟優質資源
同濟MBA的學習也不止步於畢業,施騫教授表示,學校持續服務校友,校友畢業後反哺項目建設,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據施騫教授透露,基於校友互動的同濟MBA校友互動平臺正在籌劃當中,旨在促進校友互相交流,資源共享。
同濟MBA會定期開設專題講座,滿足離校校友持續學習的內在需求;提供人才支撐,助力校友企業發展,打破校友發展過程中的「瓶頸」。而同濟MBA也會在課程設置中徵求校友的合理建議,以使課程體系設計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邀請校友參與MBA招生,協助「選才」,推動項目發展;邀請優秀校友重回課堂,向學弟學妹們分享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