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對話商學院》是央廣網通過零距離接觸商學院負責人,為考生詳細解讀招生政策、報考流程、考試信息、錄取規則、課程設置,幫助廣大考生全方位了解商學院的一檔對話訪談欄目。近日,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主任徐勤做客央廣網教育頻道《對話商學院》,接受央廣網獨家專訪,詳細介紹同濟經管專業學位項目,並對獨具同濟特色的「3D實踐坊」培養方案做了深入解讀。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主任徐勤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央廣網教育《對話商學院》欄目,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的是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主任徐勤,徐老師,您好。
徐勤:你好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做客央廣網教育《對話商學院》欄目,我是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主任徐勤。
主持人:歡迎徐老師做客我們節目,我們知道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是全國最大的經管學院之一,接下來請您為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以及我們專業學位項目的基本情況。
徐勤:好的,眾所周知,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成立的德文醫學堂,距今已有整整112年的歷史,是一所特色鮮明且享譽海內外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類教育始於1956年,是我國最早開辦此類專業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1984年,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1998年與商學院合併為現在的經濟與管理學院。
六十餘載春華秋實,碩果纍纍。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金融時報》亞太商學院排行榜中位列前10強,其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也名列教育部學科評估A+檔。作為全國最大的經管學院之一,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囊括了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應用經濟學在內的4個一級學科,憑藉紮實的學科建設支撐著本碩博教學以及專業學位項目的發展。同濟經管的專業學位項目已經走過了1/4世紀。1993年,同濟經管啟動MBA(工商管理碩士)辦學,立足社會需求,銳意進取,十餘年後,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應運而生;2001年,又開辦MPA(公共管理碩士)項目;如果說前三個項目是穩紮穩打,那麼2010年同濟經管則實現了專業項目的飛躍,這一年,MEM(工程管理碩士)、MF(金融碩士)、MPAcc(會計碩士)相繼開設。至此,同濟經管擁有了針對不同群體、滿足不同需求的六大專業學位項目。這是目前我們學院和專業學位項目的情況介紹,謝謝。
主持人:剛剛徐老師的介紹,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同濟經管的基本情況,那我們同濟經管專業學位的各大項目,又是怎樣依託學院的平臺傳承、迭代和提升的呢?
徐勤:現在提到同濟經管,被貼上的第一個標籤就是國際化,其實這只是同濟經管的優勢之一。經過幾代學院領導和員工的努力,我認為現在同濟經管的特色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第一是國際舞臺,第二是學科平臺,第三是服務理念。正是立足於學生需求,提供了廣闊的國際舞臺、紮實的學科平臺以及優質的服務理念,同濟經管的六大專業學位項目建設才能不斷發展,形成了系統的「五大協同」培養生態。
「五大協同」是同濟經管從多方著手,充分將專業學位教育與社會各界、各方資源相結合的辦學特色,分別為國際協同、科教協同、院政協同、學科協同和院企協同。
其一,國際協同。同濟經管目前已經獲得EQUIS, AACSB, AMBA, CAMEA, PMI-GAC五大國內外的權威認證,同時,以同濟經管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的三個MBA雙學位項目和EMBA曼海姆雙學位項目為窗口,踐行國際化培養理念,落實國際化培養舉措,將國際化辦學的精神發揚光大。如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的項目管理方向雙學位MBA項目、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合作的MBA/金融碩士雙學位項目、與美國明尼蘇達合作的醫療技術與管理雙學位MBA項目,以及與德國最好的商學院——曼海姆商學院合作開設的EMBA雙學位項目,生源組成為中、德兩國學生各佔50%,中國本土學生能夠直接與國際學生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構建學生國際化思維,開拓國際化視野。
其二,科教協同。工程碩士(MEM)以項目管理為基礎,其中,同濟經管的工程項目管理團隊在國家基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體現在重點項目的保駕護航中。如上海的世博園區建設、上海迪士尼建設,都有同濟工程項目管理團隊的身影;舉足輕重的交通樞紐建設如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亦有著同濟工程項目管理團隊的身影。這些實務案例是老師們產學研相結合,同濟經管科教協同的直觀體現。
其三,院政協同。以公共管理碩士(MPA)為代表,MPA的學生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對於該項目學生的培養,除了系統理論知識的構架外,同濟經管推出「紅五月」系列講座,特邀各級政府官員走入課堂,分享從政經驗,使學生與公共事業管理人員面對面,找到突破職業發展瓶頸便捷之路。這種教學模式是MPA辦學的品牌亮點,也是院政協同舉措之一。
其四,學科協同。金融碩士(MF)項目是學科協同的典型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建設打破了學院界限,由同濟經管和數學學院聯合舉辦,使學生具備數理金融和科技金融等多方面能力。
最後則是院企協同,以會計碩士MPAcc為代表。會計碩士(MPAcc)是一個實務性極強的項目,鑑於此,院方會邀請在各個國家會計師公會獲得資格證書的企業高管,尤其是財務高管來做該項目課程的嵌入式嘉賓和企業案例分析。
五大協同落地在六大專業學位項目,充分體現著同濟經管國際化、實務化以及專業化的培養生態,也詮釋著同濟經管專業學位建設的精神傳承、方法迭代和能力提升。
主持人:非常感謝徐老師剛剛的這些介紹,我這邊有了解到我們同濟MBA在今年推出了「3D實踐坊」創新培養方案,您能和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什麼是「3D實踐坊」以及創新培養方案嗎?
徐勤:我想同濟經管專業學位項目與普通學碩項目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更加務實,更注重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有了這個培養理念做前提,就不難理解同濟經管「3D實踐坊」創新培養方案了。
今年5月,在同濟經管2020年專業學位招生政策發布會上,我提出「3D實踐坊」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內容發布。「3D實踐坊」本質是以學生為中心,致力於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儘量縮短學生理論知識向實踐轉化差距的全新MBA培養方案。其中的三個「D」分別指案例開發(Case Development)、企業診斷(Business Diagnosis)及創業設計(Entrepreneurship Design)。特別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個「D」是層層遞進的關係,要想獲得實踐能力的提升,紮實的基礎必不可少。因此,案例開發為基礎,企業診斷和創業設計則為過渡和進階。
根據「3D實踐坊」培養方案的設定,MBA學生剛入學後開始企業實地參訪,與知名企業高管面對面,探討如何做大做強企業,領悟企業家精神、情懷和管理理念。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有效地進行案例開發和編寫。以此為基礎,學生還可以把自己在企業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帶到課堂,與大家一起診斷,並根據老師的指導形成案例,使得學生在成為優秀職業經理人的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3D實踐坊」同時也為有志於創新創業的MBA學生提供了有利條件。針對有創業理想的MBA學生,同濟經管學院和同濟創新創業學院聯合開設創新+創業的雙創班。雙創班中,不同領域但有相同理想的同學之間可以進行思維碰撞,同時雙創班整合同濟優勢創業資源,第一時間接收科創前沿知識。從最初的商業計劃書開始至最終創業項目的孵化落地,導師將全程跟蹤,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建議。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創業大賽或者其他形式的創業模擬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
可以說,同濟MBA「3D實踐坊」創新培養方案,打通了理論與現實,貫通了學術與實踐,「3D」中的三個模塊立體交互、全方位的化學反應,更快完成了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滿足了學生需求,助力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以上是同濟經管MBA「3D實踐坊」創新培養方案的概念。
主持人:我們同濟經管專業學位項目開辦至今,應該也積累了很多的資源和平臺,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學生來到同濟經管專業學位以後,會擁有哪些資源和平臺嗎?
徐勤: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同濟經管的專業學位項目從第一個MBA項目開設到現在已有26年了,在這1/4個世紀的發展當中,不斷完善和開拓前行,不斷為社會各界輸送人才,累計校友近10000人。因此,如果打通同濟經管所有的專業學位項目,學生平臺、校友平臺、師資平臺將共同形成同濟經管專業學位的良性生態系統。
首先一流的師資力量構築了一流的師資平臺。正因為有了專業、務實的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學生才能在各類賽事中脫穎而出,學院及項目也能在諸多評比中屢獲佳績。如在2019年第十七屆中國MBA創業大賽中,同濟大學MBA代表隊榮獲亞軍佳績,在第七屆全國管理案例精英賽中,同濟大學MBA代表隊斬獲季軍;同濟公共管理碩士項目(MPA)獲得了中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優秀獎」和卓越大學MPA聯盟公共事務虛擬大賽「團隊領導力遊戲卓越團隊」一等獎;同濟金融碩士(MF)獲得了全國和上海市金融碩士的優秀論文等等,這些都依賴於一流師資的支撐。
其次是以俱樂部為代表的學生平臺。同濟經管專業學位的汽車人俱樂部、科創投俱樂部、職業發展俱樂部等,吸引著廣大學生互通有無。除此之外,同濟經管六大專業學位項目的資源及平臺是相互打通和共用的,最大程度完成了資源整合以及共享,幫助學生更好地自我提升。
主持人:2020年的招生面試應該已經接近尾聲了,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我們2020年招生政策是什麼樣的嗎?並為我們今年的考生送上一些祝福。
徐勤:在招生政策上面,MBA和EMBA項目是採取全年提前批的滾動面試,其他四大項目都是在聯考後再進行複試的。我今天的主要任務是溫故而知新、拋磚而引玉,具體每個項目的招生政策,我們後面會推出項目主任的系列訪談,幫助大家詳細了解同濟經管六大專業學位項目及各自招生政策,敬請期待。
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我想對大家說,同濟經管的專業學位項目隨時歡迎您的到來,但是我更想說,考試也好,讀書也好,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更重要的是祝福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能夠身體健康,生活幸福,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徐老師今天做客我們節目,然後為我們帶來這麼精彩的分享,今天的節目就到這了,感謝您的收看,再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