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通訊員 白洋 潘奕含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在學校教育當中,這也是成長的重要一課。在建德中小學,學校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們養成「光碟」的良好習慣。
今天(9月1日)中午11點20分,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初級中學九年級的學生來到食堂就餐,學生們排著隊伍魚貫而入。學生餐每天是兩菜一湯,菜由工作人員打,米飯由自已打。記者觀察了一下,孩子們餐盤裡的米飯都打的不多,杜絕浪費,光碟行動也就是從這個細節開始的。
九年四班的賈惠喧同學說,學校開展過關於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的教育 ,吃多少兜多少,然後做到不浪費,「第一遍先自己估計下,能吃多少打多少,第二次不夠的話再加,這樣不會浪費,又能吃飽。」
學校裡每天都有1150餘名學生用餐,食堂根據用餐人數定人定量,安排每天的飯菜數量。與此同時學校也推出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級為區域用餐,將每個班光碟情況進行評分,納入到年終優秀班級考核中,讓每一個學生的良好習慣都成為班級的加分項。
開學第一天,建德市明珠小學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徐美娟在新學期的第一頓午飯開餐之前,給班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簡短的班課。
相比以往由食堂阿姨打飯,三年級的孩子們從本學期起,開始了在自己的教室用餐。現在孩子們自己也參與到了打飯分菜當中來,吃多少盛多少,如果有魚蝦過敏就分給身邊的同學吃,孩子們的開學第一餐,就這樣開始了。
分完了菜,孩子們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的吃起來,有不夠吃的就舉手示意老師再添一些。不一會兒,大部分的學生就吃完了自己「份額」,做到了「光碟」。
「如果浪費,就是辜負了農民的辛苦勞動。吃多少打多少更好,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再打一些。」明珠小學的謝土霖同學說。
方菡同學則告訴記者,現在跟爸媽一起去飯店,發現菜點多了,就會提醒他們說,實在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浪費。
為了更好的引導、培養孩子們的節約意識,徐美娟老師將班級的五角星作為孩子們的用餐獎勵,能做到光碟的學生就能夠獲得這枚五角星,「光碟」的廖一言將這學期收穫的第一顆五角星開心的貼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原來是作業認真、上課認真、愛樂於助人的小朋友會獎一顆五角星,今年我們又加了一條,中餐吃完,能做到光碟行動的孩子加一顆五角星,促使他們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