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見急 症之一,好發於秋冬乾燥 季節,各年齡段均可發生。多 由於外傷或者長期鼻炎、鼻竇 炎導致鼻腔黏膜長期充血腫脹 引起,控制鼻炎後,出血頻率 可明顯下降甚至不發。
中老年人鼻出血多伴有全 身疾病,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尤以 高血壓導致鼻出血最多見,且 患者鼻出血後精神緊張,更易 導致血壓上升,造成鼻出血與 血壓互相影響的惡性循環。當 全身基礎性疾病導致鼻出血情 況發生時,往往控制原發疾病 比單純鼻腔止血效果來得更加 穩定持久。 中醫稱鼻出血為「鼻衄」, 認為鼻衄主要為實證、熱證, 如肺經風熱、胃火熾盛、肝火 上炎、心火亢盛,多因火熱氣 逆,導致血液妄行而致,症狀 多表現為出血量多、血色深 紅、鼻黏膜充血腫脹明顯。肺 熱為主者多有鼻塞流膿涕、咳 嗽痰少症狀;
胃熱為主者表現為口渴欲飲、口臭、大便秘結、 小便短赤等;肝火為主者多伴 有頭暈頭痛、耳鳴、口苦咽幹、 胸脅苦滿等;心火為主者多伴 有面赤、心煩失眠、身熱口渴、 口舌生瘡等症狀。以上實熱證 引起的鼻出血患者,平常應多 吃新鮮果蔬中偏涼的食物,如 白菜、絲瓜、梨和蘿蔔等,避免辛辣、油炸、酒等刺激性飲食。 虛證引起的鼻出血比較少 見,如肝腎陰虛、脾不統血。
肝腎陰虛,導致陰虛火旺,病 機虛實夾雜,多有口乾少津、 頭暈眼花、耳鳴、五心煩熱等 症狀,需滋陰清熱。 脾不統血證多由脾氣虛 弱、氣血生化不足,或出血較 多、氣隨血脫、氣不攝血,患者 可伴有面色無華、少氣懶言、 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 白等症狀。治療多用健脾益氣 止血藥物,主要以黃芪、白朮、 黨參等為主,配合藕節碳、側 柏葉或碳等止血藥。 此外,常 出鼻血的人要注意休息,清淡 飲食,不要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