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兒性教育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話題,先是中小學性教育試點校將在年內擴至45所,緊接著80萬冊中學生性教育讀本將發放至學生手中。相較於以介紹生殖健康為主要方向的中學生性教育讀本來說,包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內容在內的性教育模式試點工作,顯得更加紛繁蕪雜。
去搜狐教育微博看看吧>>
近日,少兒性教育成為家長關注的焦點話題,先是中小學性教育試點校將在年內擴至45所,緊接著80萬冊中學生性教育讀本將發放至學生手中。
相較於以介紹生殖健康為主要方向的中學生性教育讀本來說,包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內容在內的性教育模式試點工作,顯得更加紛繁蕪雜。目前,小學生性教育面臨「三無」窘境:一無教材,二無教師,三無課時。然而經過兩年的摸索,少兒性教學模式已初見雛形。
課堂現場
擬人方式道出精子卵子
為了引發孩子們對於生命誕生的興趣,和平裡一小的馬老師以種子發芽、雞蛋孵化小雞等動植物誕生的短篇為引子,引發孩子們提問。短篇剛一結束,一些孩子的問題就脫口而出,「小動物是怎麼出來的?」「我是從哪來的?」
隨後,五花八門的答案就接踵而至,有的學生說「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有的說「是從石縫裡蹦出來的」,還有些略知一二的小朋友更是語出驚人,「是從受精卵裡出來的!」「從媽媽的精子和爸爸的精子裡出來的!」
引起孩子們興趣後,馬老師趁熱打鐵,開始介紹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精子和卵子。為了讓孩子們不至於混淆,馬老師用精子(sperm)和卵子(ovum)英文第一個字母的諧音,給他們取了個暱稱,精子叫小思,卵子叫小歐,並以擬人的方式講起了故事。馬老師講道,「小思是一個精子,他就住在爸爸的身體裡,還有其他3億多個兄弟和小思住在一起。他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長,小偉擅長奧數,小威擅長繪畫,主人公小思雖然奧數不好,唱歌走調,但它卻是個遊泳高手。這個長得胖乎乎的可愛小傢伙是卵子小歐,她不像小思有個大家庭,而是和大家一樣,是家裡唯一的嬌寶寶。因此她特別渴望能和小思他們做好朋友,但是他們想要見一面可不容易,因為相見的路途既遙遠又艱險,甚至還要通過考試喲!」聽到這兒,孩子們立刻來了興致,著急地問,「要通過什麼考試?怎麼見面啊?」於是,馬老師順水推舟,讓孩子「體驗」了一把。
角色扮演體驗受精過程
角色扮演遊戲是由男孩子們來做精子,並由一個女孩來做卵子。馬老師用課桌碼成一條細長的跑道,跑道上設置了兩個障礙圈,扮演精子的男孩子們需要順利鑽過這兩個障礙圈,並第一個答對由扮演卵子的女孩提出的問題,才算獲勝。撞倒障礙,或碰到跑道兩邊課桌的男生均被淘汰;回答問題只有一次機會,答錯者也將被淘汰。
遊戲一開始,扮演精子的男孩們都爭相搶著鑽圈,有的兩個人擠到一個圈裡被卡住了,立即被淘汰出局;有的一邊鑽,一邊抱怨,「圈真小!真難鑽」;還有的衝勁過猛,直接撞倒了障礙圈……最終,有近一半的男孩通過了障礙,來到第二關答題環節。沒想到「關底」淘汰率更高,前三名均告失敗,當第四名闖關成功後,男孩感嘆「真不容易」,另外幾名失敗者也嘟囔著,「太艱辛了!」
遊戲結束後,馬老師播放了一段卵子受精過程的視頻,當孩子們得知歷盡千辛才見到面的小思和小歐,還要經歷四天的時間才能安全抵達他們的家——子宮時,都驚訝得張大了嘴,體會到生命來之不易。
(責任編輯:鄧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