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閱讀怎樣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020-12-17 說語文

能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高考考查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前幾年,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試題直接設置為客觀題第一題進行考查,現在雖然不直接設題考查選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但是無論是讀懂選文,還是做後面的翻譯句子,都離不開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

一般來說,文言實詞應注意平時積累,每一篇古文都有需要掌握的重點實詞,尤其需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的歸納積累。在此基礎上加以遷移理解,選擇符合語境的義項。

那麼,在考場上,針對文言選文中的實詞,我們怎樣理解其含義呢?下面我們來結合高考真題加以分析。

(2011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為府州、火山軍巡檢。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灌迎高射之,發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後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蕭矍然起拜。為河東將,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後騎,羌懼而引卻。(節選自《宋史·何灌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遼人常越境而汲:取水

B.灌高射之,發輒中 迎:面對

C.敵驚以為神,逡巡去 斂:躲藏

D.鐵騎來追,灌射皆甲 徹:穿透

【分析】汲,根據構字法,與水有關;根據語言環境,連詞「而」應該連結兩個詞性和結構完全相同的短語或詞組。故「取水」是正確的。迎,聯想到現代漢語中的「迎接、迎客」,不難理解為「面對」。斂,根據構詞法,攵與手有關,收拾起來,如斂財;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逡巡是來回走走,去是離開,顯然解釋為「躲藏」是矛盾的,應該是「後退、收縮、撤回」之義。徹,我們聯想到現代漢語中的「透徹、響徹、徹底」,不難理解為「穿透」。答案C。

(2012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進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節選自《宋史·蕭燧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 屬:託付。

B.檜懷之,既而被檄秀州 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 易:更換。

D.察官闕,朝論多屬燧 闕:失職。

【分析】屬,《嶽陽樓記》中:屬予作文以記之。可確定釋義正確。懷,常說懷恨在心,根據語言環境,秦檜後面的行為是報復蕭燧,顯然解釋正確。易,古文中最常見兩個意思,一個是更替: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另一個是交換:易子而食。結合語言環境,釋義正確。闕,《燭之武退秦師》: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闕通缺:損害。結合語言環境,這裡,闕通缺,應該解釋為:空缺。

(2013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饑民,撫安流移。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滽罷,倪嶽代滽,嶽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筵,絕遊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於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節選自《明史馬文升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景泰二年進士 登:升職。

B.錄功進左副都御史 錄:記載。

C.振鞏昌、臨洮饑民 振:救濟。

D.勒石紀之而還 勒:銘刻。

【分析】登,根據傳統文化常識,進士類似於今天的學位等級,是考取的,而不是官階,不能用「升職」。故釋義錯誤。錄,我們知道「記錄」這個詞,這是同義複詞,根據構詞法可以確定釋義正確。振,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針對「饑民」應該想到賑濟,其實課文中也學過通假,故此處「振」通「賑」:救濟。勒,這個字義雖不常見,但我們把釋義代入原文,與其後的語言環境協調一致,故可確定釋義正確。

技巧歸納】綜上所述,正確理解實詞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考慮:

1,調動所學古文,聯想遷移確定詞義。

2,根據傳統文化知識確定詞義。

3,根據構字法推定詞義。

4,根據構詞法推定詞義。

5,根據通假字確定詞義。

6,將釋義代入確定詞義。

這幾種方法都必須結合具體語言環境進行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保準確無誤!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題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閱讀《你每天都很努力,為啥成績卻還是沒法上去?原因在這裡!》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高考頻度:★★☆☆☆  ┇   難易程度:★★★☆☆【2017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上池州李使君①書杜  牧僕與足下齒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故處世顯明無罪悔。
  • 高考文言文必備解題技巧:語法分析法解決文言文實詞含義問題
    大家好,我是幫助高考學子考取高分的米飯老師,我們繼續學習如何解決高考文言文實詞解釋的第三種方法:語法分析法解決文言文實詞含義。語法分析法解決文言文實詞含義的理論依據:漢語的使用歷史雖久,但語序較固定。這種語序的穩定性為我們推斷高考文言文實詞含義提供了理論依據。如名詞、代詞常常充當主語、賓語;動詞、形容詞充當謂語;副詞充當狀語等。
  • 文言實詞之通假字
    高考《考試大綱》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總體要求—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 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項——常見文言文實詞的含義
    考點解析「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這一考點一般直接獨立設題,是文言文閱讀的基礎,是不可忽視的考查重點。(3)常與文言文翻譯放在一起考查,且實詞往往是得分點。2.從考查內容方面看,「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主要涉及五個考查點: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偏義複詞等現象。其中,前三種是重中之重。3.從文言實詞的根本來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實詞基本上都在課本中出現過,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 從近五年高考了解高考文言實詞複習重點
    摘要:歷年高考對於文言實詞的考查都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而這主要體現在詞語解釋和句子翻譯中。這部分內容的考查往往佔到全篇試卷文言文分量的一半左右。一篇文言文能否讀通的關鍵在於對實詞的理解和把握。因而歷年   摘要:歷年高考對於文言實詞的考查都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而這主要體現在詞語解釋和句子翻譯中。
  • 高考文言文試題特點探究文言文閱讀應對策略
    高考文言文試題特點探究文言文閱讀應對策略 2017-04-05 17:33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講義4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講義4 2009-08-22 20:06:38 來源:高考網
  • 得到120個文言實詞
    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120個文言文實詞》,材料簡單,解釋清楚,PDF可以下載和列印。在「愁啊!文言文怎麼學啊?」初高中學習階段,我總能聽到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學好文言文是初中生最頭疼的問題。平時看書很難靜下心來看書,更要別提讀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文言文閱讀在語文試卷中佔很大比例,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高分都是個大問題。
  • 高考文言文實詞百題訓練含答案(內部資料)
    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四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見的實詞的含義有幾種方法。
  • 怎樣快速讀懂文言文?掌握好實詞、虛詞的用法才是關鍵!
    哈嘍大家好,我是專注於分享語文閱讀方法的辣辣。在前幾天的文章中,辣辣給大家講解了如何翻譯文言文,除了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文言文能否正確的將實詞和虛詞理解準確,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文言實詞和虛詞。如果你正好需要,就請接著往下看吧!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82)|2020年高考文言閱讀題實詞填空(新高考全國卷(山東省))(第1087期)
    《高考文言文語法知識13講》全書共74頁,44442字。以高考必備的文言文詞法和句法知識為主線,採用「1+1」的點對點的「精講+精練」高效訓練模式,「精講」是全面梳理某個文言詞法或句法上所有知識點,分類講解,列出知識清單;「精練」是在認真理解記憶知識清單基礎上,做鞏固對應知識點的訓練題,以題帶知識,夯實基礎知識。
  •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應對三步走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策略:應對三步走 2013-02-07 11:27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知識錦囊 | 文言文類文章,閱讀理解方法
    首先要準確把握文言文的內容, 這就需要我們準確地理解重點詞語,翻譯文章。 一、 常見的文言實詞用法。  1.通假字。古漢語中, 有些字可以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 這種語言現象叫 「通假」。如:要, 通 「邀」,意為「邀請」。
  • 文言文真不難丨文言實詞的特點
    學習文言文的障礙,常常是因為不懂得其中一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才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文言文。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也是實詞佔絕大多數。文言實詞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單音節詞佔多數。如古代「冠」,現在叫「帽子」。古代說「湯」,現在說「熱水」。
  • [中考語文篇]文言文:「咬」定實詞不放鬆
    荊楚網(楚天金報) 受訪者:武漢市中考語文中心備課組成員、武珞路中學高級教師劉英採寫:本報記者趙莉通訊員石世雄[問題現狀中考語文卷有一篇文言文閱讀,要求學生閱讀後,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並翻譯句子,在B卷中佔10分。
  • 教師招聘文言文複習指導:文言實詞詞義判別方法
    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文言實詞的考查範圍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複詞、通假字等。中公教育講師提醒廣大考生文言實詞一方面要注重積累,認真歸類整理;另一方面要從中找出規律,巧釋詞義。下面中公教育講師幫大家總結了文言實詞詞義判別的方法,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 一篇文言文就能搞定高考文言文知識?
    「——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知識《吳樘傳》系由哈爾濱教師吳韻汐女士為高考複習仿古自編。吳韻汐女士說——本文虛構,個別事件為史實。編寫本文,目的在於用一篇覆蓋面比較廣的文言文來給學生講知識點以及試題中文言傳記的特點,也以此鼓勵學生動手寫一寫文言體文章。文中有很多句子、情節來自二十四史,以《明史》居多,純文版字數 3178,覆蓋文言傳記近百篇。
  • 高考文言文300實詞表格記憶法,詞義+例句+出處,共287頁
    實詞真的巨多啊,很單獨,古漢語詞典把少數的虛詞刨過去剩下全是實詞文言文學習的核心在於實詞的積累,想要學好文言文,就要積累文言實詞。因為,文言實詞的積累是寫入高考大綱之中的。考綱裡規定,有120個必考實詞,和18個必考虛詞。其實,現實的操作中,往往比這個要多。因為,沒有一篇文章,能夠正好在這個範圍內。 有的學生渾渾沌沌,一直到高三,才知道所謂120個實詞究竟是哪120個。有的學生到了畢業,也不清楚這120個實詞到底是什麼鬼。
  • 文言文閱讀理解知識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文言文閱讀是古詩文閱讀的重頭戲,考查內容以課內基本篇目為主,同時兼顧課外文言片段。文言字詞依舊遵循「避虛就實」原則,以考查實詞為主,動詞尤其是考查的重點。其中,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是歷年考查的熱點。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2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詞語解釋題解題方法2、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及思維導圖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