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同8月25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賈凌田 王堯)秋風送爽農家忙,恆山腳下黃芪香。近日,「野生黃芪」生態原產地保育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來自中科院、中國中藥協會、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院校、協會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行業嘉賓齊聚大同,共話黃芪產業發展之路。
大同黃芪具有條長而直、皮光纖細、色澤黃亮、粉性大、空心小的特點。近年來,通過固守傳統、擴大種植、強化品質、科學管理,大同市黃芪產業有了較快發展,全市黃芪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開發了黃芪葉茶、黃芪羊肉、黃芪雞蛋等一批衍生產品,開展了黃芪現代科學藥理研究,恆山黃芪遠銷日本、韓國、加拿大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研討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赴廣靈白羊峪野生黃芪撫育基地、南村鎮恆廣北芪加工車間等黃芪生產基地及加工企業考察,並圍繞進一步推進大同黃芪產業發展,分別從生態原產地保育、產業鏈延伸、品牌文化挖掘、產品研發推廣等方面作了專題發言,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