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助力縣域轉型發展 山西沁源打造綠色生態治理名縣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長治8月4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梁譽凡)在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智庫機構、智力資源如何幫助縣域蹚出一條新發展路子?近日,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專家調研組一行趕赴長治市沁源縣,就縣域治理與創新能力建設進行調研。

在長治市沁源縣箭杆村林溪中藥材種植加工公司、程壁村連翹藥茶加工廠,調研組發現這些藥材、藥茶生產企業,深挖當地山區、丘陵地帶特有的沁黨參、綿黃芪、黃芩、野生黨參等資源,採取多種方式抓好道地藥材的種植、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工作,目前藥茶產品已初具規模,成為全縣產業扶貧的龍頭項目之一。沁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宏斌介紹,沁源縣擁有近700種道地中藥材,加上全縣森林覆蓋率高,水源充足,氣候適宜,縣裡已鼓勵創建起十多家藥材生產加工企業,這些企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缽缽,是全縣轉型發展的一道風景線。

調研組建議,依託當地優勢農特資源,沁源縣應該加大科技支持三農的力度,在技術革新、提高產品附加值、物流園、資金池、風險控制、品牌推廣等方面,為農民和農業企業提供支持,變弱質農業為優勢產業,尤其要藉助山西藥茶產業發展思路,走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在長治市沁源縣琴泉村、韓洪溝村、閆寨村,由清華大學團隊設計的鄉村民宿,藝術感強烈,備受遊客青睞。近年來,沁源採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辦法,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長久聯繫,大力度吸引專業人才進入沁源。沁源縣委書記金所軍說,沁源的發展離不開智力支持,更離不開高層次、高等級、高技術人才支持。他說,「一些大城市的人才受各種限制,不能紮根沁源工作,我們就請人家來當『客座』人才,不固定時間,不設定限制,根據這些人才的實際情況,不定時地來沁源指導工作,或擔任項目負責人」。

調研期間還召開了「智力支持沁源轉型發展研討會」。沁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胡亞明,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副秘書長吳修明,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副會長宋瑞卿表示,立足綠色,沁源要找到縣域經濟和文化特色,要打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的特色,持之以恆去打造、去踐行、去傳播,才能形成特色沁源的亮麗名片。

相關焦點

  • 智庫專家沁源下鄉記
    調研組成員、全國工商聯旅遊業商會監事長崔樹民認為,沁源既要做森林康養文章,包括簡單的運動康養、精品民宿、有氧運動等,更要深挖一步甚至幾步,以打造「中華太嶽綠谷」為最高品牌,創建全國一流綠色經濟強縣、全國縣域高質量綠色發展樣板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全國縣域綠色治理標杆縣。
  • 沁源:請來智庫專家為發展把脈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借力高端智庫,發展縣域經濟。近日,沁源縣傳來好消息,由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與沁源縣人民政府籤署的合作協議的第一批合作項目,已進入調研規劃階段,全國首家「縣域治理研究院」呼之欲出。  此前,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專家調研組一行8人,趕赴沁源縣,就縣域治理與創新能力建設進行了全面調研。
  • 從煤炭大縣到生態畫卷的啟示:沁源,蹚出一條綠色轉型之路
    企業家既要履行社會責任,也要考慮到長遠的發展;既要考慮到當前的經濟效益,更要考慮到我們子孫後代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也是下定決心在轉型發展上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來推動這項工作。」 煤炭資源是大自然的厚賜,在當地人心目中,礦山就是他們祖祖輩輩賴於生存的「金山銀山」。
  • 寧願犧牲速度也要把準方向——「一煤獨大」的沁源如何轉型發展走...
    編者按山西沁源與江蘇溧水,一個地處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一個地處東部發達地區;一邊脫貧攻堅壓力重重,一邊生態保護壓力超過發展壓力。由於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發展理念,並因地制宜融入本地特色、經驗和精神、文化,如今,窮的變富變綠,富的更富更綠。
  • 綠色,已成為沁源發展最美底色!
    旨在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和行動自覺,呼籲全民參與、社會聯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讓綠色成為沁源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 評論員楊禹用三個字點評山西這個縣……
    戳視頻↓CCTV—13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標題: 山西沁源:煤炭大縣蹚出一條綠色轉型之路(時長6分39秒)新聞標題: 煤炭大縣蹚出一條綠色轉型之路 關閉「黑色」礦產 開啟「綠色近幾年,曾經的「煤老大」地區,也在逐漸打破延續幾百年的煤炭為主體的產業模式,認真踐行兩山論,堅持走綠色轉型之路,我們看一看山西省的煤炭大縣沁源縣的轉型之路。沁源縣是一個「生在煤炭上的縣」,全縣含煤面積達80%,是全國重點產煤縣和山西省主焦煤基地縣。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日照市東港區、臨沂市蒙陰縣、濱州市惠民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榮譽稱號,青島萊西市、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威海市環翠區威海華夏城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今天為你介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堅持生態優先 加快綠色發展 蒙陰縣「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 聚才引智助力轉型發展 大同市與58同城籤約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聚才引智助力轉型發展一切為了轉型、一切服務轉型,打造轉型人才新高地。12月19日,在大同未來能源館,市政府與58同城籤署大同轉型匯智創新城管理運營項目,揭牌運行58同城轉型匯智創新城創新工作室,開展匯智聚才大型專場招聘活動,標誌著雙方共建大同轉型匯智創新城、打造全國一流的人才交流服務平臺翻開了新篇章,將進一步強化崗位與人才對接的精準性,讓人才在大同紮根更有信心、在大同發展更有動力,為大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
  • 生態遠安奏響「綠色交響曲」
    近年來,遠安立足良好的生態優勢,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和新發展理念,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文章,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走出了一條「優質產業+優良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路。省委、省政府給予遠安「綠色湖北美麗荊楚典範、全省全面發展綜合發展典型」的高度評價。
  • 山西8縣8區被國家看中,將大力發展!快看有你家嗎?
    
  • 「網紅教授」鄭強誓言打造沁源百年遺產 !剛剛,太原理工大學鄉村振興出大招
    1月31日,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率領團隊走進沁源,感受綠色沁源冬日暖陽的山水之美,見證英雄沁源轉型發展的蓬勃之力,籤訂共建太原理工大學太嶽(沁源)鄉村振興研究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鄉村振興發展研究、人才培訓、科技服務等領域開展全面務實合作,力爭將太原理工大學太嶽(沁源)鄉村振興研究院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研究基地、決策諮詢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學術交流中心、成果轉化中心。
  • 【綠色沁源】世界森林日 | 奇妙森林王國歡迎您
    2019年中國山西「綠色沁源·鳳舞太嶽」觀鳥節 閻崇年先生《森林帝國》綠色沁源新書發布會
  • 縣域經濟發展論壇
    [ 2017-01-07 09:16 ] [主持人孫博]2016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論壇,匯聚縣域經濟發展領域前沿政策與資訊,傳播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與發展理念。今天我們要請在座的各位嘉賓分享縣域經濟發展觀點與研究成果,助力中國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 聚才引智助力轉型發展
    一切為了轉型、一切服務轉型,打造轉型人才新高地。12月19日,在大同未來能源館,大同市人民政府與58同城籤署籤署轉型匯智創新城管理運營項目,揭牌運行58同城轉型匯智創新城創新工作室,開展匯智聚才大型專場招聘活動,標誌著雙方共建大同轉型匯智創新城、打造全國一流的人才交流服務平臺翻開了新的一頁、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進一步強化崗位與人才對接的精準性,讓人才在大同紮根更有信心、在大同發展更有動力,為大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
  • 2019年度山西市域、縣域經濟轉型升級誰最強?排名出爐!
    4月10日,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山西省政府獲悉,山西公布《關於2019年度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結果的通報》,晉城市、太原市在全省11個市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中排名領先。 省政府組織對2019年度全省市域、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情況進行了考核評價。
  • 莆田聯通:以數位化轉型助力打造城市智慧治理新範本
    數字時代風起雲湧,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引領著企業向數位化轉型進發,也推動著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朝著現代化方向不斷探索升級。在「混改」中激發活力,在「全面數位化轉型」中實現突破,作為不斷在銳意進取中尋求突破的通信運營商,莆田聯通始終思考如何將自身體制機制改革、數位化轉型有益探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之中。在莆田聯通總經理周偉龍看來,助推智慧城市建設,以數位技術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就是莆田聯通助力地方發展,彰顯央企擔當作為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 「國土文苑」楊曉升:沁源綠
    地處山西省中南部,太嶽山東麓,沁源縣森林覆蓋率超過56.7%,居山西省之首,是全國「油松之鄉」,沁源也因此被譽為山西最綠的地方。2019年5月底,正值山西的初夏時節,我隨中國作家沁源採風團,平生第一次來到沁源。沁源縣為沁河的發源地,因沁河而得名。沁河為黃河的一級支流,屬山西省境內第二大河流,僅次於汾河。
  • 文旅奏凱歌,全球共譜沁源賦 ——「沁源賦」文學大賽採風活動在...
    全球共譜沁源賦——「沁源賦」文學大賽是由山西文學院、山西晚報社、沁源縣文聯共同主辦,沁源縣作家協會、山西老家研學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徵文活動。徵文以《沁源賦》《靈空山賦》《沁河賦》《沁源圍困戰賦》為主題,旨在對外宣傳沁源,對內挖掘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代創新元素,打造沁源的現代名片。
  • 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綠色發展項目啟動
    中國環境報訊 長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研討會日前在武漢召開,30多家第一批企業綠色發展踐行者共同啟動了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綠色發展項目,40多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長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進行了交流討論。
  • 石門交出綠色生態與經濟發展共贏高分答卷
    ,國家生態環境部、財政部日前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石門縣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為1.19分,管理評分連續三年獲全省第一,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較好的縣,並獲得中央生態轉移支付資金1.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