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與羅振宇:誰帶給你更大的力量?

2020-12-20 鄧先生有話說

一、張小龍《2019微信公開課》演講

這幾天,朋友圈一直被張小龍的演講刷屏著。

張小龍一手締造了微信,被譽為中國最牛的產品經理。1月9號晚,張小龍在廣州舉辦的微信公開課上,壓軸登場演講。

原計劃2小時的演講,被張小龍拖堂成了4個小時,而臺下的觀眾在瑟瑟風中,不離不棄地聽了4個小時。

從設計原則、微信的歷史、初心/原動力,到小程序、小遊戲、公眾號、社交、閱讀、信息流、AI,到關於善良、支付、企業微信、人口紅利,直到說道以及微信的夢想。

這位講話略帶靦腆,骨子裡流淌著程式設計師血液的中年男人,一直在從容地講著大白話。

沒有一句煽情、沒提到過一個2018年所謂的流行詞,比如「趨勢」、「底層邏輯」、「認知」、「思維方式」等等。

然而,張小龍的野心,藏在謙遜的表達之下。

2019年,是微信誕生的第八個年頭。早在2018年8月,微信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了10億,是中國第一款DAU過10億的超級APP。

張小龍要用未來的時間證明,微信不僅是一個生活方式,更是一個有助於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的生活方式。

4個小時的演講內容很長,如果你時間充裕,想通讀演講原文,騰訊官方的演講稿完整版連結在這裡:張小龍4小時「拖堂」演講,全面總結微信8年(官方完整版)

二、羅振宇《2018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2018年12月31日20:30,深圳春繭體育館,羅振宇《2018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華麗上演。

在歷時4個小時的演講中,羅胖通過對2018一整年的回顧和未來的展望,揭示出「小趨勢」這個主題。並且用「扎心五問」,引導出個體如何抓住小趨勢的行動策略。

小趨勢是什麼?是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小趨勢,沒法跟,也不用跟,需要我們隨時感知它,然後激發那些你早已準備好的力量,去抓住它。

要抓住小趨勢,怎麼準備呢?大致五個方向:

1、首先要了解事實的真相,基於多元思維模型。

2、掙脫觀念的枷鎖,創新,感知非共識。

3、把生命的時間拉長,重新定位生命的坐標。

4、學會從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5、有一套長期主義的人生算法。

通過以上五條,當小趨勢來的時候,把自己像子彈一樣射出去,從而抓住小趨勢。

演講內容很長,如果你時間充裕,想通讀演講原文,邏輯思維官方的演講稿完整版連結在這裡:首發|羅振宇2018「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未刪減全文

三、關於兩場演講的感悟

(一)

不得不說,羅振宇老師口才真是了得,後臺撰稿團隊的實力也不錯,預測趨勢、指點未來的宏大敘事,豐富的案例,或激情、或有趣的表達,真可謂口燦蓮花、情緒感人。

但是聽過以後,大腦興奮了一下,有些許像喝了一大碗雞湯的感覺,當時挺鮮的,後來似乎也沒有太多實質的收穫。當然這僅僅是個人微觀體驗,不代表其他人哦。

相比之下,張小龍並沒有去盤點跟10億人有關的大趨勢、小趨勢,只是專注在一個「小」話題,始終在談他做的產品。儘管這個產品,每天也有10億的用戶在用。

我們甚至可以猜測,它的後臺有10億用戶大數據,是可以通過算法推導出一些趨勢的。

另外,見過不少口才一流、能把人說暈的「演說家」,我本能地更喜歡「做事的人」清晰、平實的表達風格。有道是:

「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二)

關於演講內容方面,知乎大V@採銅作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他把張小龍的演講稿做了下檢索,統計了詞頻,結果是這個樣子的:

思維模型 0次

底層邏輯 0次

商業模式 0次

認知升級 0次

流量池 0次

黑天鵝 0次

灰犀牛 0次

大局觀 0次

全局觀 0次

宏觀 0次

乾貨 0次

策略 0次

戰略 0次

復盤 0次

焦慮 0次

口碑 0次

願景 0次

原理 0次

效應 0次

模型 0次

以上2018年度熱門詞彙,張小龍一個都沒說。他說的最多的是:

用戶 114次

朋友 105次

時間 43次

希望 37次

問題 30次

真實 18次

原動力 18次(指代初心)

原則 16次

善良 12次

堅持 8次

勇敢 6次

美 9次

答案 6次

耐心 5次

慢 4次

底線 4次

我們做的不夠好 3次

......

(三)

對於羅振宇老師的知識付費,網上曾有人說:「中年人看羅胖跨年演講,就跟老年人買權健的保健營養品是一樣的」,我並不贊同這樣的說法。

實事求是的說,羅振宇今年的演講,還是比較務實、接地氣兒的。他明確地提出,是為「做事的人」服務的。

聽朋友介紹,得到APP上很多課程也是不錯的,在這時間碎片化的時代,作為某門專業知識的快速入門的課程,還是有它的價值。

而且據說,得到對課程的品質把關很嚴,他們的團隊和許多優秀的作者一起,精心打磨好課程才上線。

199元就可以聽到一門專業課,如《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劉潤《5分鐘商學院》等,還是很划算的事。當然,不能指望花幾百元,就能系統的學習一門專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有那樣的好事,還要上大學,讀本科、碩士、博士幹什麼呢?是不是?

如果要深入地學習,入門之後,還需要去讀經典,系統化地學習,並且通過刻意練習的方式,把這些知識內化,才能真正掌握,運用於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去。

當然,相比於趨勢、方向,這些宏大的東西,我個人對如何堅持產品設計的原則,洞察用戶的需求,解決用戶的問題,一點一點做出產品,一點一滴優化體驗,讓產品一步一步地成長,更加有興趣。

(四)

關於做好產品,我最有感觸的,有這麼幾點:

(1)價值觀決定產品的未來

微信的原動力之一: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什麼是好的工具?用戶體驗好,比如用完即走、而不是拖住用戶時長,啟動頁不放廣告,廣告不能干擾到用戶等等。

好的產品省時間,幫助用戶提升效率。

反之,當下有的產品,以算法推薦之名,向用戶推送低俗、垃圾內容;有的產品用精心的模式和技術設計,誘使用戶不停地刷、刷、刷,製造沉迷,讓用戶忘記感知時間。

不好的產品殺時間,讓用戶沉迷,浪費用戶寶貴的時間。

微信的原動力之二:讓創造價值者體現價值。

這一點在微信公眾平臺和小程序上體現的很明顯,微信公眾平臺的Slogan: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公眾號就是個體的品牌,而且這個品牌是基於關注和認可的。

微信公眾號讓一大批的原創內容作者,獲得了流量支持,一批優秀的自媒體作者從平臺成長起來,獲得了收益。

包括後來推出的小程序也是,讓不少優秀的小程序開發者,獲得了很好的回報。

(2)守住好產品的底線,堅持設計原則

做好產品的底線,是產品把自己當產品看待,把用戶當用戶看待。

好的設計原則,如德國產品設計師Rams總結過的好設計的十個原則(蘋果公司特別推崇):

第一個原則是好的產品富有創意,必須是一個創新的東西;

第二個是好的產品是有用的;

第三個是好的產品是美的;

第四個是好的產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個是好的產品是很含蓄不招搖的;

第六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誠實的;

第七個是好的產品經久不衰,不會隨著時間而過時;

第八個原則是好的產品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第九個是它是環保的,不浪費任何資源的;

第十個是儘可能少的設計,或者說少即是多。

看似簡單樸素的產品設計原則,卻被絕大部分做產品的人所忽視,有幾個能真正做到呢?

(3)慢即是快

張小龍在演講中提到「耐心」5次、「慢」4次,體現出做產品當中巨大的耐心,這是做好產品非常重要的一種心態。

君不見太多的企業,動輒制定KPI要求員工,要流量、要下載、要速度。「蘿蔔快了不洗泥」,一味奪命狂奔,而不顧團隊、產品的基礎是否牢固,結果適得其反,欲速則不達。

(4)看一個人怎麼說,不如看他怎麼做

從微信產品以及微信生態體系的發展來看,確實是在踐行兩個初心/源動力。一個好用的工具,一個能給創造者帶來價值的大平臺,成為我們離不開的超級APP。

(四)小結

羅振宇的「小趨勢」演講,告訴我們什麼是小趨勢、怎樣抓住小趨勢的理念。而張小龍的「微信公開課」演講,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怎樣做一款好的網際網路產品。

正確的產品價值觀,堅持好產品的底線和設計原則,為用戶提供真正的價值等等。

我所從事的工作跟微信關聯度較高,對張小龍的思想也更有共鳴,因此可以說,張小龍帶給我更大的力量。

那麼,對於你呢?張小龍與羅振宇,誰帶給你更大的力量?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知識就是力量》不止是羅振宇的「知識solo」
    《知識就是力量》不止是羅振宇的「知識solo」,更是一檔主動「挑」觀眾的電視節目文|秦明(珞思影視研究組)在今晚收官一期節目的開場,羅振宇主動提及這道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在他看來,「有沒有用,關鍵是看這些知識有沒有穿過你的身體」。事實上,當江蘇衛視最初宣布將《知識就是力量》定檔於暑期檔周五晚間黃金檔時,就有過一輪對「知識力量」的猶疑:在競爭激烈的暑期,一檔知識脫口秀可能撼動大局嗎?
  • 羅振宇自信「叫板」娛樂節目,為什麼說《知識就是力量》是一檔別開...
    「如果你覺得隔壁臺的娛樂節目比咱們的知識節目好看,你現在就可以換臺,但是你心裡得清楚,這個損失實在是太大!」7月27日晚,羅振宇一句喊話振聾發聵,自信氣場可見一斑。《知識就是力量》開播前,羅振宇用60秒短視頻對大眾有過這樣一番「問候」,這其實不僅僅是製作方的疑竇,在真正一睹節目「芳容」之前,行業與大眾也十分好奇:一檔知識脫口秀節目,會怎樣贏得電視受眾的芳心?
  • 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 用知識分析時代熱點
    別人都在製造熱點,《知識就是力量》卻教你分析明白每個熱點和事件。自7月27號播出以來,羅振宇的《知識就是力量》受到了各界好評,針對於生活難題的知識點和金句更是被網友和自媒體人自發傳播,形成了多個熱點。在親密關係這件事上, 《知識就是力量》的確通過第一期的話題和知識點,做到了「接地氣」地解決網友的生活難題,在話題的傳播過程中完成了知識的普及和傳達。
  • 《知識就是力量》今晚開講 羅振宇教你擺脫衝動的魔鬼
    今夏唯一一檔為你解決生活難題的硬派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今晚(8月10日)即將為你定製一堂「情緒管理課」,羅振宇將結合科學知識和自己的人生智慧,為你提出衝動情緒的解決方案。  ​與「衝動」鬥爭本質上是一場「腦內戰役」  衝動的原因其實就是腦海中的魔鬼戰勝了天使,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羅振宇解釋道:大眾生活裡常常發生的這些失控時刻,其實都是大腦裡「杏仁核寶寶」惹的禍。
  • 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振宇談「長大以後」力量從哪來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31日晚8點半,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行,深圳衛視和愛奇藝進行全球直播。在這場長達4個半小時的演講中,羅振宇圍繞「長大以後」分享了過去一年收穫的啟發,以及對如何開啟2021年的思考。「長大以後」,我們從身邊獲得力量演講開場,羅振宇向著觀眾席深鞠一躬。
  • 職場新人生存法則 《知識就是力量》羅振宇傾力教授
    本周五22:05愛奇藝、21:15江蘇衛視,羅振宇將在全新一期《知識就是力量》中為大家講解「怎樣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人」。「狹窄框架」揭露現實標準 「五層臺階」實現時間增值基於理察·塞勒及其團隊關於「狹窄框架」的研究,羅振宇表示,人生價值的確立,某種程度上是遵循「錨定效應」的體現:一個錨一樣的東西或觀念,會成為你判斷所有事情的標準,所以如果只盯著錢就太狹隘了。
  • 羅振宇給青年人的書單
    以上是百度羅振宇的時候,詞條跳出來的信息。 關於羅振宇當導師,找到了一篇10萬+的文章——《羅振宇為什麼討人厭?》,大家有時間可以讀一讀,這篇文章作者主要說的就是羅振宇在2017年《奇葩說》裡表現的屬實「不地道」,原文是這樣形容的: 「這個人目的性太強,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顧及別人感受。」
  • 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關注人生難題 向學界智慧致敬
    原標題: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關注人生難題,向學界智慧致敬 上周五,中國首檔硬派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在江蘇衛視首播,「中國最好的知識轉述者」羅振宇首次打通學界以日常生活的「次元壁」,暢聊現代婚姻關係,在第一期播出之後,「協同進化」和「互相馴養」的關係也收到了微博網友和自媒體人的強烈點讚
  • 致敬張小龍:守住內心深處的堅硬和柔軟
    雖然對於微信,我也有很多不滿和不解,但我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我已經離不開的軟體,帶給我的騷擾和不悅是最少的,而這確實要感謝和有賴於張小龍有些近乎固執和任性的堅守。深受當下網際網路惡劣環境之害的我們深知,在廣告彈窗恨不得霸屏我們的視線,搜尋引擎搜出來一堆「垃圾」的今天,這份堅守是多麼的不易和可貴,難怪張小龍會說:「微信的與眾不同,不在於想特別的辦法去與眾不同,而是守住產品的底線,就能達到與眾不同。」
  • 羅振宇吳曉波跨年演講帶給家居行業的六大啟示
    2021年伊始,筆者化石哥認真仔細地把兩位知名知識大咖:羅振宇的跨年演講《長大以後》和吳曉波的跨年演講《勇敢者的心》研讀多遍之後,結合對家居行業的理解和應用,二次消化吸收後總結出對家居行業的六大啟示,以饗家居行業人士。
  • 羅振宇硬派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收官,知識類節目首戰告捷
    10月12日,由得到APP、江蘇衛視、愛奇藝和深圳衛視聯合出品的硬派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順利收官。這檔「沒有流量明星,沒有泛娛樂話題」的節目在暑期檔的語言類節目中獨佔鰲頭。在最後一期裡,主講人羅振宇真誠分享了讓自己的受益匪淺的三條的人生建議,留下了圓滿的尾聲。
  • 《知識就是力量》本周挑戰高難度任務:在孔子誕辰日,羅振宇勸每一...
    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日,這一天在江蘇衛視21:15、愛奇藝22:05播出的硬派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中,羅振宇將挑戰一個高難度的任務——勸每一位觀眾讀《論語》。為什麼今天我們還要讀《論語》?羅胖用他的方式告訴你,讀懂《論語》就是讀懂人生的智慧。
  • 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給出答案
    然而,站在今天研究兩千多年以前的這位聖賢,我們需要知道的絕不僅僅是「孔子是誰」,更應該了解「孔子留下了什麼」,以及「與我有何關係」。我們是否能在《論語》及孔子智慧的指導之下,活的更好,更通透——讓孔子的形象突破以往的標籤,是這期節目的宗旨所在。《知識就是力量》這期孔子誕辰特別節目,第一個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其艱難而誠懇地嘗試回答了後兩個問題。
  • 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長大以後我們從身邊獲得力量
    這場演講以「長大以後」為主題,羅振宇提出:「長大以後」都意味著很多問題和挑戰都是新的。如何去解決問題?羅振宇分享了一種「不遠求」的方法:從身邊找資源、從身邊獲得力量。羅振宇講述了北京的一所山村小學:九渡河小學的故事。九渡河小學坐落在北京懷柔區的深山裡,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山村小學。學校僅有23名當地教師,師資嚴重缺乏。羅振宇形容:要想將一名外地畢業的大學生或是名師留在九渡河小學教書,無疑困難重重。如果名師才是學校的資源,那九渡河小學的難題註定無解。然而,這個問題終究是被巧妙地解決了。
  • 六個核桃攜手羅振宇跨年演講 做時間的朋友感受堅持的力量
    2020年歲末,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如約而至。羅振宇說過:跨年演講要連辦二十年。今年是第六場,恰逢今年也是六個核桃作為2020-2021年羅振宇跨年演講的獨家冠名合作夥伴,兩位如此契合的好友將一同攜手「時間的朋友」告別拼體力時代,開啟拼腦新生活。
  •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PPT超級搶眼!
    很高興遇見你,在這裡,每周定期更新PPT原創設計教程。「中國首檔硬派知識脫口秀」—— 知識就是力量。邏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主講。這次的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幻燈片由業內著名的幻燈片公司AbleSlide設計,張張精品,構思巧妙,設計獨到,不失為每一個喜歡幻燈片設計朋友借鑑和學習的難得機會。總計十二期,本篇文章分享第四期的幻燈片高清大圖和課程大綱。
  • 羅振宇跨年演講金句集錦:不要忽視「慢變量」
    6.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五、教育在發生什麼變化21. 假如你覺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德裡克·博克30. 真實世界裡,沒有輸贏問題,只有貢獻大小問題。31. 希望不是未來的東西,它是看見此刻的方式。——W·S·默溫
  • 再談拆書:羅振宇搶了誰的飯碗
    其中分成了大咖解讀、整本聽讀、電子書、紙質書這幾個部分,如果你想「高效吸收這本書」,可以購買下面的相應產品。如果你想「深度學習這本書」,也可以付費購買配套產品。下面甚至還有其他人的讀書筆記。可惜的是,有書APP體量太小,做不了這些事情。是的,全產業鏈和難很難。
  • 羅振宇在武漢舉辦的這場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 致敬了不起的平凡人
    羅振宇的看法是:「生命是那麼甜蜜,就像糖果。但生命終會流逝,就像糖果總會被人拿走。但最重要的是不管發生什麼,愛他的人,總會讓他一次次重生。這個故事像極了過去一年間武漢人所經歷的那些美好、流逝和重生,也見證了愛的力量。」這段話之後,羅振宇鞠躬向1500萬武漢人和當時3萬多名「逆行」援鄂的醫護致敬,還特別感謝了呂曉靜和她的家人。
  • 說說微信:半成品設計師張小龍
    也有直接把張小龍吹得上了天,居然有位做微信自媒體的朋友直接寫了篇文章,問張小龍能不能成為賈伯斯……我真不知道,對於張小龍來說,在騰訊帝國做移動網際網路面向未來的核心產品,微信做到現在這個地步,有什麼值得鼓吹的?作為從TalkBox到米聊,從微信到Line,再從KakaoTalk到微信的灰飛煙滅級用戶,同時作為認真勤奮的自媒體運營者,我用微信常常用到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