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易捷開始售賣口罩。北京50家加油站便利店自3月3日開始,實現3萬隻口罩日供應能力。
用戶通過下載易捷加油APP完成線上購買流程,履約則為到加油站易捷便利店現場提貨,可以做到「一鍵到車」無接觸提貨。
每人每周則限購一次,一次一盒(10隻),單只均價3.5元。從購買頻次看,差不多就是用戶加油頻次(城市居民一般一周加一次油)。
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總裁陳誠告訴《商業觀察家》,口罩供應當下階段仍需要由國家統一調配。因此,中石化易捷的口罩零售,每天的準確供應量無法確定,因為每個地方政府的資源不一樣,有的地方資源足夠,會調配一些口罩商品,缺少資源的地方則沒有辦法調配。
「中石化易捷現在主要在北京、廣東的加油站便利店售賣口罩,兩地每天供應量差不多。未來,中石化易捷的口罩供應量肯定會增加,因為市場整體的口罩供應越來越多了。」
根據早前新聞,中石化新增了10條熔噴布生產線,口罩日產能則能達到1800萬隻。
聚酯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來自於石油煉化工業,而包括紡織服裝、無紡布等產業的纖維使用,當下中國,聚酯纖維等化學纖維能佔到總纖維使用量的80%左右。因此,中石化是中國紡織品最上遊重要原料供應商之一,在特殊環境下,它有足夠條件來擴充口罩產能、穩定原料價格,進而實現穩定供應。
這些構成了易捷便利店的優勢,背靠中石化,及將門店落地於全國28000家中石化加油站。易捷便利店的經營擁有很多獨特、稀有資源。
體現在零售端,易捷便利店的優勢在於:1、服務的用戶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現在車主的年齡層結構基本可以確定為社會主力消費階層。目前,中石化每個加油站每天會進入1000臺車,因此,中石化每天的用戶量就近3000萬臺車。
2、油品的剛需消費特徵可以讓易捷便利店實現目標用戶的穩定「接觸」,一個月可能會有4次。(城市生活車主一般一周左右加一次油)
3、油品的「硬通貨」屬性則意味著會員開發價值較大。
一方面,中石化加油卡、充值卡在市面上廣泛流通,加油卡的禮品屬性很強,很多單位等的福利是送加油卡,這些卡主其實就是源源不斷的優質會員來源,易捷可以低成本獲客、經營會員。
另一方面,加油卡不會「貶值」,於市面上的價值幾乎等同於「現金」。如果易捷能構建出完整消費場景的話,「加油卡」就可以在易捷的線上線下零售平臺上,購買到任何所需商品與服務了,就相當於「現金」了。
因此,服務好這些車主、這些會員、這些加油卡主,構建消費場景,持續開發會員商業價值,是易捷便利店的重要工作。
一直以來,我們則看到易捷便利店在延申業務,從線下延申到了線上。商品品類層面,之前做了生鮮,而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易捷加油APP現在賣家電、賣美妝、賣家居廚具、賣母嬰童裝、賣箱包、賣3C、賣運動戶外、賣汽車用品、賣商超日用品、賣車險、賣自駕遊旅行產品、經營全球購,甚至,還和叮噹快藥合作,賣藥品保健品。
推行的服務,則有代駕、ETC、違章代辦、維修保養、道路救援、洗車等等。
這些商品與服務的購買,很多都可以通過中石化的「加油錢包」支付,而「加油錢包」又可以通過中石化發行的加油卡、充值卡來進行充值。
這其實就有點類似超市、商場的儲值卡業務了。
從超市等的過去經營看,很多消費者所擁有的儲值卡內的金額是比較大的,這些儲值卡在超市如果只買生鮮食品等商品,可能一年都用不完。所以,超市過去都經營大件高單價商品,比如大家電。儘管超市在大家電這一塊業務並沒有價格成本優勢與更強的服務能力,但由於單價高能「消化」儲值卡,這一塊業務一直也都有銷量,只是當下普通超市的禮品、福利儲值卡銷售越來越弱了。
加油卡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油品是「硬通貨」,送油卡還是很有「排面」的。
所以,構建完整消費場景也可以幫助消化油卡金額。做大會員、單客產值。
過去來看,中石化易捷的大件商品銷售其實是不錯的。比如大米,2018年據稱也銷售了14億元。
包括最新推出的生鮮商品,在加油站門店這個物理空間內,市場其實是很難做大的。但如果是通過到農產品原產地,做原產地品牌禮品等,通過線上方式銷售高品質商品直接配送到家,以平臺方式構建整個配送鏈和產地資源,做產銷協同,這個沒準有較大空間。
陳誠告訴《商業觀察家》,易捷加油APP現在在全國大概有7000萬用戶。
以上,談的是中石化易捷的資源優勢,以及油卡的會員價值。
下面,拋開中石化的優勢基礎,再談下具體到加油站易捷便利店的線下門店經營,《商業觀察家》認為,現有的加油站便利店有三個場景值得開發。
一、社區場景。
即消費者回家,或者出門時為車加油時的消費場景。
這一塊更有服務空間的是「回家加油」,可以配套提供更多社區服務內容。
挑戰則在於人們城市生活的加油頻次最多一周一次,每次加油停留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因此,提供的服務需要契合這個消費頻次。
太高頻的商品,如生鮮在這個門店場景可能做不出太大市場,因為人們買生鮮更頻繁,且加油站空間內也沒有太多面積做足夠多的生鮮豐富度展現。但米麵糧油等更長消耗周期、且克重大的社區生活商品,卻比較適合加油站的回家消費場景,契合度比較好。
回家加油場景,消費者可以不用離開車,讓加油站服務人員直接將商品裝進車的後備箱,這可以幫消費者節省時間,帶來更好的購物便利性。所以,這一塊,中石化易捷重要的發展方向也是線上線下一體化、數位化,能讓消費者不用離開車,就能線上下單,「自動履約」。
二、離開型消費場景。
即高速公路、國道等服務區加油站消費場景。
人們來到這裡是為了離開,呈現出了一定的離開型消費特徵。加油站便利店這塊往常主要都是賣些食品、水飲、咖啡因、尼古丁(香菸)等商品。
但由於做不到機場等離開型消費場景的購物環境、空間,與用戶停留時間等。加油站的這塊零售業務也一直沒有做出很大的市場規模出來。
挑戰可能主要在於供應。離開型消費會賣更多本地特產、特色商品、禮品。但每個高速公路加油站的間隔卻都是縣與縣的距離,不像機場等是城市與城市,國家與國家間的間隔。因此,要做出本地特色商品供應出來更困難。
一方面很難挖掘「特色」。另一方面,要足夠特色,就需要非常靈活的供應,越特色的供應往往會越分散、很難大規模、穩定性補貨。
這塊對供應鏈的挑戰比較大,很多商品可能適合平臺方式來做,而不是自營。需要構建非常靈活的機制,且有足夠能力與工具,來進行有效連鎖管理。
「千店千面」是不容易的。
這個場景如果做高頻消耗的商品(盒飯等),由於高速公路等的加油站之間相隔距離較長,配送補貨存在效率問題。
如果要像國家間的機場那樣賣奢侈品、輕奢等商品,加油站則可能需要提升空間的整體品質品級形態,這個又非常難。
整體來說,要做好這塊市場,是需要提升整個數位化能力和供應鏈能力的。這個也是中石化易捷當下正在做的事情。
三、商務場景。
消費者外出辦事臨時發現缺油,在城市隨機找地方加油,衝動性購買。除了水飲等便利性服務,與車、油相關的商品與服務外,還可以做些禮品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