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2020-12-23 人民網

近日,巴勒斯坦工程師尤斯裡·塔爾德研發出一種「快遞機器人」,可為在醫院隔離治療的新冠病人提供快遞食物和藥品服務。該機器人由傳感器、攝像頭、GPS定位追蹤器、雷達等部件組成。圖為尤斯裡·塔爾德操作「快遞機器人」。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應急響應方式紛紛出現,助力各國防控疫情。分析認為,未來,數位技術在優化公共衛生安全體系、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改善社會治理等領域將釋放更大潛力。

全球有28國推出應用程式追蹤病毒密切接觸者

近日,美國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宣布,將共同推出一款名為「接觸追蹤」的應用程式,供公共衛生機構用於追蹤新冠病毒的密切接觸者。它可以安裝在蘋果iOS和安卓兩大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上,利用短距藍牙信號,收集與用戶密切接觸過的其他手機的數據,在人們靠近新冠肺炎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時發出警報。

據英國年利達律師事務所統計,全球已有28個國家推出了類似應用程式,包括中國、新加坡、印度、挪威、以色列等,另有11個國家正在開發基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或藍牙數據的應用程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拉梅什·拉斯卡爾表示,截至4月10日,美國已有3個地方政府籤署了使用該校開發的「PrivateKit」應用程式的協議,另有17個州和市政府正考慮是否使用。韓國推出的應用程式「新冠100米」可以讓用戶看到新冠肺炎患者被確診的日期、就診地點等信息,以及用戶與患者的距離,以幫助用戶避開患者所在區域。美國《科學》雜誌發布研究報告稱,人工排查通常需要一周時間完成的程序,定位追蹤技術能在瞬間完成。

據韓聯社報導,從4月27日起,韓國政府要求違反居家隔離相關規定的人員必須佩戴電子手環。電子手環通過藍牙裝置與手機上的應用程式連接,當隔離人員離開限定範圍或手環受損時,有關信息將自動傳送至負責人員。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將向所有進入該州的人發放二維碼腕帶,佩戴者需要通過掃描腕帶二維碼,每天兩次提交位置信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衛生部聯合推出「合力追蹤」手機應用程式。當兩個用戶在兩米距離內、接觸時間超過30分鐘時,就會被記錄下來,數據將保存21天。

數位技術可以為診療提供決策依據。1月底,「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評價系統」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線。該系統利用創新的人工智慧全肺定量分析技術,為臨床專家提供基於CT影像的智能化新型冠狀病毒性病灶定量分析及療效評價等服務,能夠更為高效、準確地為臨床醫生提供決策依據。

數位技術有助於可靠疫情信息的傳播。聯合國日前推出非洲新冠肺炎疫情網上知識中心,非洲國家民眾可在線查閱疫情匯總信息。歐盟資助建設了驗證插件「我們核實」,可以幫助新聞從業者驗證視頻和圖片的真偽。美國亞馬遜公司為旗下語音助手應用「Alexa」開發了疫情防控期間健康指南功能,幫助用戶掌握疫情發展情況、個人防護措施和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等信息。奧地利維也納市、林茨市推出的「Corona—Bot」聊天機器人可以回答奧地利政府疫情防控政策方面的問題,如交通、公共場所運營等。

數位技術也是疫情研究和防治的重要手段。4月20日,歐盟委員會啟動「歐洲新冠肺炎數據平臺」,為研究人員提供面向歐洲和全球的開放性數字平臺,用以快速收集、存儲和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蛋白質結構等研究數據和相關研究文獻等。義大利CINECA國家超算中心高級研究員卡洛·卡瓦佐尼介紹說,該中心正藉助超級計算機對新冠病毒展開模擬計算,從數以百萬計的化合物中篩選出最有可能遏制病毒傳播的1000個甚至更少的化合物,以供實驗室測試哪種藥物最有效。IBM的超級計算機「頂點」已在幾天內為研究人員模擬了8000多種藥物的化合物,如果使用傳統計算機則要耗費數月時間。

美國IBM公司的快速供應商連接網絡使用分布式記帳技術,可幫助救援物資的生產企業與需求方建立聯繫。荷蘭的分布式記帳技術公司Tymlez正與荷蘭政府合作成立一個技術聯盟,利用其網絡建模技術來繪製和分析醫療供應鏈。

在追蹤效果與保護信息安全之間謀求平衡

在追蹤新冠病毒接觸者方面,應用程式固然有效,但也有民眾擔心: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歐盟委員會4月16日發布指南,規定歐盟成員國的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在使用應用程式的數據時,都須遵循《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個人自願安裝應用程式、分享個人數據。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應堅持數據最小化原則,不建議使用非必要數據。同時,嚴格限制數據存儲時間,並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

很大程度上,應用程式的追蹤效果取決於用戶覆蓋率。歐盟表示,要充分發揮應用程式的作用,需要歐盟國家民眾最大程度地參與、信任並接受這種創新數字解決方案。

目前,「數據孤島」現象依然存在。「數字歐洲」協會總幹事塞西莉亞·波妮菲爾德·達爾表示,歐洲在共享和分析健康數據方面仍存在巨大障礙,「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有時甚至在一個國家內,都存在不同的格式和規則」。由於擔心違反相關隱私保護條例,很多健康數據尚未得到開發。未來幾個月裡,需要增強視頻諮詢、高級診斷、開發新療法等數字健康服務。公共部門、研究人員和企業應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共享對追蹤和治療至關重要的數據。各國之間統一數據保護規則,增加對人工智慧和數字醫療的資金投入。

為行業發展和建立新商業模式提供空間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發表的一篇評論稱,運用數位技術抗擊疫情,可能會提高公眾和政府對數位技術應用於醫療保健其他領域的接受度。美國智慧城市服務商Quantela執行長斯裡達爾·加迪稱,雲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為行業提供了發展和建立新商業模式的空間。這些商業模式有助於讓民眾理解流行病的嚴重程度,並確保採取預防措施。各國除了加快重要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應加快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分析指出,數位技術可以指導各國制定衛生政策,提高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未來,在優化公共衛生安全體系、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改善社會治理等方面將釋放出更大潛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表示,企業應通過數位化物流網絡調配資源,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數位化進程。打造開放的數據共享平臺,促進政府、企業之間的數據流動和整合,將顯著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數位技術更緊密地嵌入社會管理,蘊藏著數字經濟發展的更大增長點。

(本報布魯塞爾、曼谷、華盛頓、北京電)

相關焦點

  • ICT技術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多家科技企業通過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協助政府在疫情防控、城市管理、社會安全、網絡通訊等方面迅速響應,有效管理,展現了科技抗「疫」的硬核實力。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主辦針對信息通信行業ICT新技術在新冠肺炎防控與復工復產中發揮支撐作用的典型案例與解決方案徵集活動已順利結束, ICT企業積極參與、踴躍報名,通過近百個生動案例呈現了ICT新技術、新方案以及新應用在新冠肺炎防控、助力復工復產中為政府、行業、客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電信湖北分公司只用3天便完成了黃岡市遠程醫療平臺建設。
  • 內丘:「數字大喇叭」硬核出擊 助力疫情防控
    連日來,每天上午九點,內丘縣西關村支部書記焦俊清就會準時打開村裡的大喇叭播放有關疫情防控知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打通全縣疫情防控宣傳的「最後一米」,助力群防群守、聯防聯控工作全覆蓋,內丘縣公安局充分發揮10個鄉鎮(工業園區)309個行政村「數字大喇叭」全覆蓋優勢,循環播放通俗易懂的防疫宣傳內容,引導居民群眾科學防範疫情。
  • 數位技術提高疫情防控科學性有效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浙江依託數字經濟優勢,快速構建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指揮系統和應急響應機制,充分展現了數位技術對疫情防控科學性有效性的賦能作用,數字戰疫效果顯著,為保駕護航「重要窗口」建設作出了積極探索。    總結浙江數字戰疫的實踐經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數據整合共享是數字戰疫的重要基礎。
  • 京東方海外項目正常運轉 研發創新產品助力全球多地防控疫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瞿文斌):全球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顯示屏來自中國企業京東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京東方的海外項目正常運轉,中外方員工都對企業的海外銷售目標充滿信心。作為一家大型科技企業,京東方積極研發生產了多種創新產品,助力全球抗擊疫情,海外客戶積極下單的同時,還對中國企業的及時出口表示感謝。
  • 醫渡雲數據智能化技術助力疫情防控實現「三早」
    醫渡雲首席AI科學家閆峻受邀參加此次會議,並通過題為《疫情常態化防控新形式下的數據智能》的特邀報告,深度講解了如何通過數據智能化技術對疫情的傳播進行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阻斷;以及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在降低疫情死亡率同時,有條件保障社會生產生活的恢復及正常運轉等內容。
  • 軍工央企航天系統公司「硬核」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中新網2月20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信息技術被普遍應用於疫情防控並在其中發揮威力。軍工央企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持有多項「硬核」技術,為各方面提供了多種信息化產品,助力疫情防控,受到各方肯定。圖為8511所研製並投入交管使用的疫情防控移動信號歸屬判定系統移動信號歸屬判定系統助力疫情防控針對各地復工潮的到來,航天系統公司所屬8511所研製疫情防控移動信號歸屬判定系統並投入防疫一線,助力交管部門開展疫情科學防控。
  • 助力全球疫情防控,平安好醫生上線英文版全球抗疫諮詢平臺
    港股研究社4月8日消息,據36氪報導,平安好醫生今日宣布,該公司英文版全球抗疫諮詢平臺(Ping An Good Doctor Global Medical Consultation Platform)正式上線,將為全球用戶提供7X24小時新冠肺炎在線諮詢。
  • 李德仁院士:北鬥系統可助力疫情防控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趙芙瑤)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發表了主題為「產業數位化 數字產業化」的演講。演講中李德仁表示,此次演講的幾大板塊對於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態化疫情防控服務體系可以讓城市更智慧。未來,可實現精準定位的北鬥系統可以代替物理空間的封城,在網絡空間建設基於時空大數據的國家級疫情防控服務體系。李德仁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疫情蹤」APP。
  • 疫情之下的數字居民 LEBEN將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區域人群防控系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對世界各國的政策、防控、響應、組織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面對區域人群防控難題,LEBEN目前正在開發針對個人的數據共享技術及匿名數字身份技術,該項技術可以為政府和疾病控制部門提供區域人群防控解決方案。
  • 兩院院士李德仁:北鬥時空體系精準助力疫情防控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湛奕)圍繞新基建、5G/6G、北鬥+與+北鬥、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四個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13日在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論產業數位化與數字產業化」的主旨演講。
  • 中金:後疫情時代科技如何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投資摘要後疫情時代科技如何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這篇報告是中金自2017年的《人工智慧時代:10年之後我們還能幹什麼?》;(2)平臺經濟、零工經濟、共享經濟等基於數字產業技術的數字經濟;以及(3)電子商務、工業4.0、精準農業等數字產品及服務使能增值的數位化經濟。
  • 戰略| 搜索背後的人工智慧,如何讓百度助力疫情防控?
    這三大產品和中國科協、中國抗癌協會、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等 7000 多家權威機構建立合作,並先後投資果殼、知乎等頭部優質垂類內容,內容品質大大增加。03利用AI助力企業復工2月中旬以後,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復工的問題,這個時候百度利用AI系統,一方面知道企業的復工,一面助力中小企業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
  • 後疫情時期數字政府助力復工復產成效調查
    作者:中國軟體評測中心 崔雪峰 王慶蒙 仵海燕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已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各地政府根據風險級別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穩步有序復工復產,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 數位技術如何助力全球抗疫?鍾南山等專家這樣說
    來自數字經濟和生命健康領域的十餘位國內外專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一起聽聽專家說了啥?鍾南山院士: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詳情》》塞爾維亞部長塔蒂亞娜·馬蒂奇:感謝中國人民 你們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 中國平安:助力全球疫情防控,期待早日取得抗擊疫情全面勝利
    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平安全力應對,從保險保障、公益捐贈、醫療服務等方面,持續推出各項舉措,為全社會抗擊疫情貢獻平安力量。截至目前,中國平安累計在國內捐贈各項物資及現金超過1.5億元(逾2000萬美元)。
  • 新智認知:助力昆明公安構建疫情防控體系
    原標題:新智認知:助力昆明公安構建疫情防控體系    中國
  • 玩具廠轉產紅外線體溫計 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位於湘潭綜合保稅區的湖南桑尼森迪玩具製造有限公司利用現有產能和技術優勢轉產生產紅外線體溫計,助力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位於湘潭綜合保稅區的湖南桑尼森迪玩具製造有限公司利用現有產能和技術優勢轉產生產紅外線體溫計,助力疫情防控。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3月6日,湖南桑尼森迪玩具製造有限公司工人在車間查看紅外線體溫計外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位於湘潭綜合保稅區的湖南桑尼森迪玩具製造有限公司利用現有產能和技術優勢轉產生產紅外線體溫計,助力疫情防控。
  • 山東學子三下鄉:參與疫情防控,助力復工復產
    2020年暑期,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得益於政府有力的防控政策,我國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已基本實現疫情防控常態化。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助力防疫小組」暑期社會實踐隊,選擇通過以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研活動。
  • 永洪科技創始人&CEO何春濤:積極應變,以大數據技術助力疫情防控
    作為2012年創立的大數據公司,永洪科技致力於提供大數據技術產品及服務,依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站式大數據平臺形成完善的產品及服務體系,業務涵蓋金融、製造、零售、能源、政府、教育等行業。永洪科技營收早已破億,目前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現有員工300多人。
  • 姜家營村:「圖卡表+信息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姜家營村:「圖卡表+信息化」助力疫情精準防控 2020-02-2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