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如何助力全球抗疫?鍾南山等專家這樣說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1-23 18: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王一川

11月23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主論壇之一「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數字經濟和生命健康領域的十餘位國內外專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一起聽聽專家說了啥?

鍾南山院士: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

鍾南山說,當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詳情》》

塞爾維亞部長塔蒂亞娜·馬蒂奇:感謝中國人民 你們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塞爾維亞貿易、旅遊和電信部部長塔蒂亞娜·馬蒂奇通過視頻連線發表演講:「我想代表塞爾維亞人民感謝中國人民在我們國家的危急時刻提供的寶貴幫助。你們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必要的防護用品和醫療設備,而且還委派醫生和專家,冒著生命危險、無私地與我們分享你們的救治經驗,這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團結與友好。你們幫助我們提高了抗擊疫情的效率,也挽救了無數的生命。」詳情》》

思科執行長羅卓克:實現繁榮 合作與創新同樣重要

「今天我們在這裡討論數字經濟和科技抗疫。毫無疑問,這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在此之前,我們從沒有過像現在一樣有著卓越的科技來幫助我們抗擊疫情,支持並重建經濟。」羅卓克說,來到中國近30年,技術與創新早已成為思科的價值觀的核心。詳情》》

阿里巴巴張勇談數字經濟:每1元消費券拉動10元消費

張勇說:「通過阿里平臺可以看到,在3月份從地方政府開始發放消費券以後,各方協同合作,形成網際網路平臺、銀行、媒體、商家和消費者的共振,最後共同參與,也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每1元的消費券可以帶動超過10元的消費目標。」詳情》》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我國抵禦網絡攻擊的基本能力已初步形成

「數字時代,打造網絡安全底板,要靠數據驅動的內生安全框架。」齊向東表示,網絡安全是數位技術的底板,沒有網絡安全,數位技術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詳情》》

1606127031000

相關焦點

  • 科技抗疫,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的專家企業家們怎麼說?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通過視頻發表演講。23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本次主題為「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齊心集團布局防疫物資海外營銷業務,助力全球抗疫
    同時,境外疫情持續擴散,義大利、英國、塞爾維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抗疫物資告急,多個國家出現防疫物資短缺的現象。近期,中國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也在助力全球戰疫。疫情期間,一部分中國企業快速響應國家的號召,推動企業積極轉型生產防疫物資,為海內外的一線疫情地區輸送防疫用品,充分展現中國民族品牌的使命與擔當。
  • 阿里數字基礎設施讓全球抗疫不必「從零開始」
    海內外抗疫形勢倒轉,凸顯全球化時代的疫情,絕非一城、一國之事,全球已是命運共同體。此前,全國馳援武漢、世界援手中國;如今,中國相助近鄰遠邦。阿里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數位化抗疫實踐,也從服務中國走向馳援全球。
  • 數位技術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新華社發核心閱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應急響應方式紛紛出現,助力各國防控疫情。分析認為,未來,數位技術在優化公共衛生安全體系、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改善社會治理等領域將釋放更大潛力。
  • 鍾南山院士最新研判: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檢驗人如何應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冬春季還是流感高發季節,鍾南山說,這對醫生準確鑑別和診斷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出現的挑戰面前,需要研發出更加高效、精準的檢測技術。 加緊研發快速檢測技術 回顧這一年中國的抗疫經驗,鍾南山院士提到,關鍵還是做到了四早:早防護、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其中早診斷、早隔離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 美國專家連線鍾南山:35年從業經歷中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專家連線鍾南山:35年從業經歷中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3月27日,鍾南山院士與美國專家團隊視頻連線,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經驗和診療情況進行研討。此前,鍾南山院士團隊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合作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堅小組,雙方就致病機理、流行病學研究、疫苗攻關以及臨床重症治療方面開展合作,進行了多次視頻連線,共同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來自美國天普大學醫學院的傑拉德·科瑞納教授講述了團隊的抗疫經驗。
  • 鍾南山、馬化騰:這事,十分重要!
    當時83歲的鐘南山,也是17年前抗擊非典時,高喊「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的抗疫英雄,這一年,他再一次站出來,奔赴武漢,中國的抗疫從此有了一根定海神針。 鍾南山關注的問題,就是全國人民共同關注的問題——人類究竟如何面對疾病?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同時強調,進入冬季流感高發季,流感、新冠在症狀上相似,診斷上如何快速將兩者區分開,也給醫務人員帶來新挑戰。
  • 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 鍾南山院士發表重要演講
    2020年11月19-21日,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會成功舉辦。大會以「5G融入百業,數智引領未來」為主題,誠邀各界領導和眾多業內外合作夥伴共同研討交流,進一步推動5G的創新應用,加速5G新生態的構建,共同助力數字經濟社會的發展。
  • 聚焦|幹細胞與中醫藥,鍾南山院士這樣說
    大會特別邀請鍾南山院士為本次高峰論壇致辭,邀請鍾志強院士等國內外頂尖專家作幹細胞與中醫藥發展、腫瘤營養及精準治療的主旨報告。探討後疫情時代幹細胞與中醫藥發展策略,將幹細胞技術和精準醫學技術與中醫藥有機整合,構建幹細胞與中醫藥、腫瘤營養與精準治療產學研平臺,多學科、多領域、通力合作,集智攻關,推動新時代幹細胞與中醫藥事業的融合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和「人類健康共同體」建設。
  • 鍾南山要買2000隻口罩,廠家居然說:不好意思,不賣!
    「這個創始人和我透露說,鍾南山是他們專家平臺的發起人。最近鍾南山團隊要出國,總共去7個國家考察調研,幫助全球抗擊疫情,所以急需口罩2000個,託姚女士來詢問,能否代買。
  • 《開學第一課》明晚開播,鍾南山攜手「抗疫天團」開講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將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以及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上臺授課,帶領孩子們重溫感人的抗疫故事,感悟北鬥衛星的科學力量。
  • 科技抗疫,離不開這支抗疫戰線背後的「技術力量」
    技術人如何讓公眾快速或者疫情數據和防疫知識?且聽小編一一道來。科技抗疫,他們在行動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在防疫早期,由於信息不透明、對病毒了解不夠,各種不實傳言、謠言頻發,給防疫抗疫帶來許多挑戰, 也讓傳統治理方式的短板日益凸顯。如何在更大程度激活社會力量,特別是調動專業人士參與抗疫行動的凝聚力與協同力,成為科學防疫抗疫的又一重要路徑。
  • 「全程英語」分享中國抗疫經驗,鍾南山是怎麼學習英語的?
    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網友紛紛說:太帥了!辛苦了!也有不少孩子問:鍾南山爺爺是怎麼學習英語的?鍾南山從小就耳濡目染在濃厚的醫學氛圍中,傳承了父母優良的品質,父親鍾世藩是上世紀著名的兒科專家,在75歲高齡下,他依然完成了《兒科疾病鑑別診斷》。鍾世藩常對鍾南山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能夠在這世界上留下點東西,他就不算白活。」鍾南山的母親廖月琴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之一,她善良的品格影響了鍾南山一生。
  • 疫情下,鍾南山除了抗擊肺炎,對莘莘學子這樣說
    這段時間裡,相信大家聽得最多的一個名字就是鍾南山。這位年過八旬的醫學專家,如同17年前抗擊非典疫情時一樣,在今年這場肺炎疫情中一直奮戰在公共衛生事件的第一線。鍾南山的名字,仿佛就是安全感的代名詞。鍾南山在忙於指導抗擊肺炎的同時,也深知這次疫情對全國學生們的影響之大。
  • 數位技術點亮智慧之光_人民日報評論_新聞中心_瀋陽網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科技抗疫成效顯著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位技術快速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論壇上,「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 抗疫英雄中,鍾南山等4人獲最高榮譽,那個提出封城的李蘭娟呢?
    雖然是首個爆發疫情的國家,但我國在政府、專家團隊和公民的密切配合下,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不少國家在進行防疫工作的時候,都選擇效仿中國。當下,國內疫情局勢穩定,國家特意組織榮譽表彰,抗疫英雄中,鍾南山等4人獲最高榮譽。但奇怪的是,這次的表彰卻沒有李蘭娟,那麼那個提出武漢封城提議的李蘭娟怎麼樣了呢?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鍾南山塑像揭幕。「當然,我也希望我們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 鍾南山說,今年廣東高考生選擇醫學專業人數增加了將近4000人,分數高了很多,學生們看到全國的抗疫精神,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轉變。「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學醫是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有這樣的精神的話,我們的同學是一往無前的,一定是這樣。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一個精神,這個精神是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有追求,要爭氣。」鍾南山說。「華附的同學們,現在我們正逢盛世。我們更要發奮圖強,更要努力奮鬥,我們要有這樣的精神,以後盛世會更好。
  • ...和社區支持是中國「抗疫法寶」,鍾南山喬傑張文宏等連線哈佛...
    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為世界範圍內公共衛生系統帶來巨大挑戰。5月8日,全球抗擊新冠病毒肺炎聯盟首場研討會「抗擊COVID-19一線經驗與戰略的多邊分享」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等「硬核」專家,連線哈佛耶魯紐約大學學者,共同為全球抗疫支招,並對下階段全人類抗疫建言獻策。
  • ...鍾南山等九位院士出席 頂級智庫齊聚廣州 打造「中國醫檢」新名片
    ,共同探討科技抗疫與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的當下與未來。會上,被譽為中國醫檢界「最強大腦」的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再次擴容,再有2位院士、7位專家加入。同時,金域醫學「醫檢4.0」正式發布。鍾南山院士表示,醫學檢驗行業發展,需要更多醫檢和臨床專家一同努力打造精準診斷、針對性治療、預後判斷全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