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今年對於我國乃至全世界各國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堪稱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病毒挑戰賽,通過這場博弈,我國的實力再一次得到國際上的高度認可。雖然是首個爆發疫情的國家,但我國在政府、專家團隊和公民的密切配合下,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不少國家在進行防疫工作的時候,都選擇效仿中國。當下,國內疫情局勢穩定,國家特意組織榮譽表彰,抗疫英雄中,鍾南山等4人獲最高榮譽。但奇怪的是,這次的表彰卻沒有李蘭娟,那麼那個提出武漢封城提議的李蘭娟怎麼樣了呢?
據中青網報導,為了表達出對專家團隊的重視和尊敬,此次的表彰大會特意選擇在最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內部舉行,不少小夥伴都先後觀看了直播新聞。除了鍾南山,還有張伯禮、張定宇、陳薇被頒發了「人民英雄」的國家榮譽稱號,場面十分壯觀而又感人。這些專家都是在此次抗疫行動中的核心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們的付出,抗疫不會這麼順利。鍾南山院士雖然已經84歲,但在接受領導人頒獎時,他健步如飛,器宇軒昂,還開玩笑稱,自己特意走得快一些,就是為了證明自己還不老,還可以繼續為國家醫療事業做貢獻,隨後贏得一片掌聲。
不少網友都發聲,提出武漢封城的李蘭娟,她貢獻也是很大的,為什麼沒有獲得共和國勳章呢?其實李蘭娟和鍾南山院士的工作性質有很大差異,她主要負責的是臨床科研教學領域,並不是臨床李蘭娟也獲得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提名。這個獎項的份額與共和國勳章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是領域不同,在過去,袁隆平也曾獲得過這個榮譽,所以國家並沒有忘卻每一位抗疫英雄。
武漢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如果不是李蘭娟提出封城策略,相信病毒已經侵害各個城市,對整體抗疫工程造成不少的麻煩,這個決定的實施,也是疫情得到控制的核心要素。李蘭娟已經72歲,在整個疫情期間,也是絲毫沒有休息,直接參與到防疫工作中,並一直獻身於疫苗研發項目,這些國家都是看在眼裡, 如今雖然只是提名,但相信不久後,會成為該獎項的擁有者。
回顧整個疫情期間,對於我國公民來講,鍾南山院士的話就是權威。爆發初期正逢春運高峰期,我國公民聽聞不明病毒蔓延的消息,完全處於慌亂的情緒中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鍾南山院士直接買了站票連夜趕赴武漢,參與病毒研究工作,並向公民們發出警告,最好進行居家隔離,外出必須佩戴口罩,還教大家如何自測是否被傳染,當時公民們紛紛表示,有了鍾南山,中國就有希望。果不其然,我國的疫情很快就遏制住了,這個共和國勳章,鍾南山完全是實至名歸。
令人感動的是,鍾南山院士在發言中卻沒有獨攬功勞,而是指出中國抗疫獲得勝利,青年科學家和醫護人員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醫療、科技領域,青年群體佔據了60%-70%的比例,其中大數據、人工智慧、抗體分離技術等等都是科技人才提供的先進技術,另外我國的疫苗項目、咽試紙、藥物研發等等領域,都是離不開青年醫療和科技團隊的力量。總之,這次的勝利是國內團結的結果,不單單是醫療機構,還有公民群體,也都是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