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安東尼·布朗的繪本,今天就分享一本《走進森林》。
這是一本隱藏很多小秘密的繪本,我們一起挖寶吧!
一個小男孩在森林中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孩子一起來尋寶。
翻開書,大紅色的環襯,我說看到大紅的顏色,你能想到什麼?
「太陽」「為什麼一下子就想起太陽」
嗯,期待陽光能給予小男孩一些溫暖。
扉頁,孩子一眼便看到了「爸爸,回家吧」,這張貼在窗欞上的紙條,預示著什麼?爸爸不在家。
一天晚上,我被一陣可怕的聲音驚醒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佔據著一整張紙,很驚悚的感覺!孩子說,嚇得腦袋一片空白。
是被什麼聲音驚醒了呢?
夜半三更,窗外電閃雷鳴。「我」獨自一人在房間裡,該多麼的恐懼啊!
第二天早,家裡很安靜,爸爸不在家,我問媽媽他什麼時候回來,可是她好像不知道。
沉悶,壓抑!媽媽面無表情,很憔悴,面前只有一杯水,連早餐盤都沒有,小男孩子也充滿憂傷。
我想爸爸。
四格小圖,小男孩子在桌子上寫著「爸爸,回家吧」紙條,貼在門窗上,這說明什麼?
「說明孩子很想念很想念爸爸,期盼爸爸回家」
第二天,媽媽讓我去給生病的奶奶送一個蛋糕。我愛奶奶,她總是給我講非常神奇的故事。
去奶奶家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繞遠的大路,要走很長時間;一條是捷徑,但是要穿過森林。
「不要走進森林,」媽媽說,「走那條繞遠的大路。」
孩子說,他一定會走森林。「你怎麼知道」
「封面上說了,走進森林」「嗯,標題就是主題,如果是你,你怎麼選擇」「我也選森林,近路啊」
不過那天,儘管是第一次,我還是選擇了走那條捷徑。我想在爸爸回家時能在家裡等他。
果然,小男孩選擇了森林。
「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條危險的路」
「他想儘快到奶奶家,回家等爸爸」
(爸爸到底去哪兒了,我自己暗暗在想,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故事嗎?先壓著這樣的疑問)
孩子說「這森林好陰森,枯樹蒼涼」,周日去爬山時看到的枯樹正好應了景。顯然是秋冬季節,陰森,寒冷。
這樣的森林,讓我想起兒時獨自去外婆家走的那段路,也要穿過一片森林,雖然是綠樹成蔭,但總感覺有什麼妖魔鬼怪出沒。憶及此,突然懂了。
「為什麼遇到的這個小男孩和奶牛都是灰色的呢?」
「不知道,我們往下看」
其實,這個小男孩和奶牛是《傑克和魔豆》故事中的角色,傑克和媽媽在一起生活,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貧困。他們養了一隻山羊,可是這隻羊卻不產奶。媽媽讓傑克把山羊給賣掉,傑克很不舍但還是去了,與一個好人換了些魔豆,媽媽很生氣把魔豆扔進了花園,結果,豆苗一直長一直長,衝上雲端,傑克爬了上去,在一朵很大的雲上,看到一個城堡。老奶奶告訴他說城堡裡住碰上一個巨人,還把他爸爸的錢給偷了。傑克決定去把爸爸的錢要回來,在老奶奶的幫助下,傑克成功的把爸爸的金幣要了回來,戰勝了巨人。
看這張圖片的後面,是不是有根很高很高的魔豆莖呢,這個是不是巨人的腳呢,孩兒說,這是狠牙棒,有狼出沒。
看到遠處的一座熊屋了嗎?
知道這是哪個故事裡的元素嗎?
嗯,《金髮女孩和三隻熊》,這個金髮女孩是個沒有禮貌,自以為是的姑娘,在一次去買鬆餅的路上,遇著小熊的家,連門也沒有敲就進去把熊寶寶晾著的粥給喝了個精光,還睡了小熊最舒適的床,這次,她竟然又看上了蛋糕,是準備去小熊家呢,還是剛從那裡逃出來呢?
這一頁,孩子一眼就看到了一把斧頭,鴿子,還有遠處的小屋。
沒錯,這就是格林童話《糖果屋》的故事。講述的是韓塞爾和格雷特兄妹被繼母扔在大森林中,迷路的他們來到了女巫的糖果屋,被抓並差點被吃掉,但憑藉機智與勇氣,兩人最終脫離魔掌的故事。
一把斧頭,是說兄妹的爸爸是個樵夫,遠處的糖果屋裡住著女巫,提著蛋糕的小男孩兒會麼遭遇到女巫?
讀到這裡,孩子說「他一定是都看過這些書,所以,一邊走一邊想著裡面的畫面,他害怕遇到女巫,遇到巨人,害怕金髮女孩吃他的蛋糕」
「媽媽,那些地上的魔菇是什麼意思呢」
「你說呢」
「看著像草莓,說明他們很餓了」
嗯,有點上道了。自己在圖片上一點點看,希望能發現點蛛絲螞跡。
哈哈,這裡一下子就能想到《小紅帽》了,是吧,看那後面一雙陰森的眼睛了麼,一個兇惡的狼正等著小男孩落網呢。
這是最豐富的一張圖片了。
能看到什么元素。我們一起找呀找呀,《灰姑娘》的水晶鞋,《穿靴子的貓》、《長髮姑娘》城堡窗口垂下的長髮與遠處騎馬前來的王子,大南瓜,獨輪車……
越找越有勁兒,怪獸,樹幹的箭羽,順著箭羽的方向往前翻找箭射出的位置,巨型鸚鵡,這個小男孩兒去遭遇《小紅帽》一樣的結局嗎?
哎呀,好緊張,奶奶會不會被兒狼給吃掉了。
不好了,奶奶的小房子都長出了狼耳朵了。
注意,這裡「推開一條縫」和「慢慢挪進屋」說明了什麼呢?
「好害怕,怕裡面是一隻狼,可就慘了」
是奶奶。竟然是奶奶,是不是舒一口氣
紅外套哪兒去了?
「媽媽,媽媽,你看床頭上的影子,分明一個六隻手指的狼爪。太恐怖了。
「爸爸」
原來爸爸在這裡。
「媽媽,你看爸爸身後是一隻大熊的影子」
「嗯,翻開前面看看,陰影由深到淺,說明什麼」
「恐懼在減少」
「對,雖然見到奶奶,但心依舊撲通撲通在跳著呢,害怕極了。」
張開懷抱的爸爸媽媽,有沒有想起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媽媽》?
後封。
一個張大嘴巴的樹洞,像一個怪獸一樣。
看第一遍,覺得這就是一個小男孩從森林去奶奶的故事。
仔細讀下來,發現孩子的內心波瀾壯闊,恐懼感由淺入深,到最後孩子發現,那些灰色的畫面,正是男孩心裡的恐懼,由恐懼衍生出的畫面,看到的故事人物一一展現在腦海,越怕越胡思亂想,越想越恐怖,以至最後都跑出邊框外了。
一個人的恐懼,一個給自己幻化出來的恐懼,和小時候的我一樣,和獨自面對恐懼的孩子一樣,演繹著一個人的恐懼片。
專心帶娃,用心生活的全職媽媽,如果你也喜歡和寶寶親子閱讀,分享育兒知識,或者一起互動成長,關注我吧,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