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關注並置頂我 #
《這些神奇的效應/原理,你聽說過嗎?》
每周日效應欄目準時等候大家!
這周給大家介紹兩個關於概率學的假設。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講訴一下你對這個現象的理解或親身經歷!!
如果有想讓我們說的效應或原理也可以留言互動,如果覺得這個效應挺有意思的話,可以給我們點個好看哦!
第二十期的欄目,給大家介紹兩個關於概率學的假設——分別是無限猴子定理和錢包悖論!
無限猴子定理,出自E.波萊爾在1990年出版的一本關於概率的書籍。它大體的意思就是,一隻猴子可以在無限長的時間內打出任何文章,而無限只猴子則可以隨時產生所有的文章。
從該理論的角度來看,讓無數隻猴子打出一本書這件事感覺可行性很大。但現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來想想,首先,一個有意義的單詞它是有一定的字母排序。例如:cat、man、girl等,它們都是有固定的順序的,也就是說,猴子想打出有意義的單詞,它必須按照這個順序打出來。
第二,如果猴子要打出一句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單詞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排列的。這種概率真正發生的可能性更低,就像要打出 you
are my sunshine.(你是我的陽光) 這個句子,猴子需要先隨機打出you,緊接著它要隨機打出are,並且先後順序不能亂,對於一隻猴子來說,要求會不會太高。
最後,一篇文章是需要很多有意義的句子連接而成,而且它需要這些句子有序的排列。
只有經過這三步,猴子才能打出一本書。
這樣聽起來,好像給無限只猴子無限長的時間,它們仿佛就真的能打出一本《哈姆雷特》。
2003年有一群英國科學家終於坐不住,他們嘗試去試驗了一次「無限猴子定理」。他們把一臺電腦和一個鍵盤放在靈長類園區,可惜,猴子們並沒有按照定理的假設,打出有意義的句子或單詞,反而打出了5頁幾乎都是「S」的紙。
因此,無限猴子定理看似很有道理,但現實中卻不會發生。
錢包悖論,是比利時數學家莫裡斯·克萊特契克在1953年提出的一個關於概率論的悖論。
它說的其實是一個遊戲。A和B兩個人之間將進行一個賭博,賭法是,由第三方計算A和B錢包裡的錢,誰錢少的可以贏走錢多者的錢。
基於這種賭法,A或B可能會想:如果對方的錢比我少,那麼我就會輸掉現在所有的錢,但只要我的錢比對方少,那麼我就可以贏走對方的錢。所以這場賭博對我是有利的。
那麼我們假設雙方都是這麼想,並且這個想法沒有任何邏輯問題,那麼是不是也就意味著,這個遊戲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遊戲呢?
很明顯,這不可能存在。
這個悖論存在的問題有兩個:
第一,雙方都太樂觀了,缺乏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
第二,思考是否參加這場賭博的出發點,不應該是「可以贏得更多的錢」。
所以,從這個悖論中,我們可以得知處理每件事情:
首先我們需要客觀、理性地去分析這件事的可行性,不要代入太多的個人情緒,不要只被有利的觀點吸引。
其次思考這件事是否可行的出發點,不應該是結果獎勵,而是自己勝任或勝出這件事的可能性多大。
希望今天這兩個關於概率學的假設,可以帶給你新的思考事情的角度。
如果喜歡,請一定要給我們一個好看!
現在掃描下面海報二維碼,
即可收聽課程!
老胡我在等著你!
☟☟☟
作者介紹
湯湯和爆米花,胡慎之公號電影專欄作者,愛養羊,愛吃爆米花的電影愛好者,公號:胡慎之(hushenzhixl)。
就算年過半百,我們仍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 點擊原文連結,即可收聽課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