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選戰|李顯龍之後,新加坡還會有下一個Mr.Lee嗎?

2020-12-25 澎湃新聞

在7月10日結束的第13屆新加坡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新加坡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

但就具體得票率而言,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為61.24%,低於上屆大選時的69.86%。在全國31個選區中,行動黨贏得28個,比上屆大選減少1個。

在選後新聞發布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坦言大選結果不如預期理想。

這樣的選舉結果,或將給一周前仍信誓旦旦「有決心把運行良好的新加坡,完好地交棒給下一屆團隊」的李顯龍增加難度。

在這場於7月6日通過網絡直播向新加坡民眾發表的演講中,李顯龍保證,他將同國務資政張志賢和尚達曼等資深同僚及第四代部長共同確保國家渡過危機。這場網絡直播是李顯龍從政以來的第七場浮爾頓午餐群眾大會,這是人民行動黨(PAP)多年的選舉傳統,但因疫情關係,李顯龍此次不得不改用網絡直播發表講話。

現年68歲的李顯龍曾表示他將於70歲前「退休」。多家媒體報導指出,10日正式舉行投票的新加坡國會選舉不一定是李顯龍最後一次參選,但很有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參與大選。據《南華早報》6日報導,李顯龍在直播講話過程中一度哽咽,懇求跨越不同世代的選民繼續給他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強有力的委託」。

從2004年起,李顯龍已擔任總理16年。從1984年李顯龍加入人民行動黨並當選國會議員開始,他已參與政治36年。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廈門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於文軒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總結說:「在李顯龍2004年就任總理前新加坡已實現經濟騰飛,所以他的政治遺產主要體現在執政風格上。相比追求政府主導權、作風強硬的李光耀,李顯龍身段更柔軟、更親民。」

不過,短期內李顯龍還不會告別新加坡政治舞臺。據《南華早報》報導,李顯龍稱未預料到自己任期的最後一段會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危機,可能會在疫情危機得到解決後才正式交棒。新加坡隨筆南洋網創辦人及主編、《聯合早報》特約撰稿人李葉明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則表示,新加坡總理在卸任後擔任國務資政已成慣例,李顯龍卸任後若擔任國務資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於文軒強調,目前尚無法確定李顯龍是否會於卸任後擔任國務資政。

2020年6月23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總統府發表講話。 新華社 圖

經驗豐富的二代政客還是個學霸

1952年2月,李顯龍出生於新加坡,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據《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資料,李顯龍在學術上表現出色,被劍橋大學數學系錄取並於1974年獲得數學一等榮譽與計算機科學優異文憑。1980年,李顯龍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在1984年正式投身政治前,李顯龍曾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1983年,李顯龍成為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準將。1984年,李顯龍加入人民行動黨並於國會選舉中當選議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李顯龍剛加入政壇幾個月,新加坡便於1985年陷入經濟衰退。李顯龍隨即成為政府組織的經濟委員會主席,負責應對經濟衰退,建議大幅減稅、實施消費稅等政策,並取得一定成效。1987年,李顯龍成為政府內閣正式成員,同時出任貿工部部長和國防部第二部長。

1990年李光耀在擔任總理31年後辭職,吳作棟接任總理,李顯龍也同時升任副總理。上世紀90年代初期李顯龍曾確診淋巴癌。為了治療,李顯龍保留了副總理一職而辭去貿工部長,於3個月內通過化療成功緩解癌症。重返政治生活的李顯龍於1998年至2004年期間擔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2001年至2007年期間擔任財政部長。

見招拆招,身段柔軟

2004年,李顯龍正式接任總理職務。李葉明向澎湃新聞介紹說:「李顯龍總理任期內遭遇了許多挑戰。他上任時新加坡仍未走出2003年『非典』(SARS)危機困境,還需負責經濟檢討委員會的工作。後來新加坡又遭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2011年國內反對派取得突破的『在野政治分水嶺』,以及如今仍正在應對的新冠病毒疫情。」

除此之外,據《聯合早報》報導,李顯龍的政治生涯裡還應對了「9·11事件」、恐怖組織「回教祈禱團」威脅等危機。李葉明稱,李顯龍任內處理了不少的問題,大部分也都得到了解決。

除了解決具體問題外,李顯龍的執政風格對新加坡政治生態產生了影響。李顯龍所屬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長期執政,自獨立以來未曾丟失過政權,因此人民行動黨內部的政治基本決定了新加坡的國家政治。但與李光耀執政時期相比,新加坡的政治生態已有了很大變化。

「1988年大選是李光耀擔任總理期間人民行動黨得票率最低的一屆大選,從那以後政府風格就開始向親民與民主化方向發展。繼任總理吳作棟開始軟化身段,開啟了所謂的『協商型治理』。」於文軒向澎湃新聞分析說。

「李顯龍相比前任風格更加柔軟與親民。他是網絡紅人,鼓勵同僚使用社交媒體。他熱愛攝影,喜歡展示自己的攝影作品,還會『秀恩愛』。李顯龍改變了領導人高高在上的形象,更加顯得平易近人。」於文軒說。他認為相比於經濟績效,親民的執政風格是李顯龍更重要的政治遺產。

李葉明也認為,李顯龍對李光耀時期的強勢領導作風做了很大幅度的調整,新加坡政府如今在跟選民的溝通方面更賣力、更認真。

與李光耀相似,李顯龍也在國際事務上積極發聲,近年曾多次對中美貿易摩擦與中美關係發表個人看法。但總體而言,李顯龍並未如李光耀那樣產出諸如「亞洲價值觀」那樣的國際政治論述。

於文軒表示,這是因為新加坡與國際社會的關係已發生改變。如今,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取決於全球化下的人才與財富流動,這需要新加坡提升自己的可見度與識別度。與之相應的是,李顯龍領導下的新加坡依然在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運作並與不同國家合作。

用「狗的忠誠」回應反對黨的崛起

據《南華早報》6月30日報導,許多政治觀察家預計人民行動黨將輕鬆地獲取7月10日大選勝利,但本屆國會大選也是反對黨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第二次在所有國會議席上挑戰人民行動黨,選情顯得十分激烈。

新加坡的反對黨已在政治上崛起。老牌反對黨工人黨已連續兩屆拿下有五個議席的阿裕尼集選區,本屆大選前擁有6個選區議席和3個非選區議席。由人民行動黨前重要成員陳清木於2019年創立的前進黨也來勢洶洶,還獲得了李顯龍弟弟李顯揚的支持。

為喚起選民對人民行動黨的感情,7月6日,李顯龍在網絡直播中引述了李光耀的話,稱人民行動黨提供的是「狗那樣的忠誠」,而不是「貓那樣的忠誠」。他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人民行動黨與選民之間的關係,強調人民行動黨對選民的忠誠不會輕易改變,而「貓的忠誠不是針對特定個人,一個人走了,貓也覺得無所謂」。

舉行此次大選的新加坡仍未擺脫疫情陰霾,這也讓反對黨批評執政黨甘冒讓選民感染的風險也要提前舉行大選,以「保住權位」。有分析稱,危機中人民求穩定的心態對執政黨有利,反對黨因此擔心他們將於大選中「全軍覆沒」。

人民行動黨則將反對黨的這一擔心歸結為謀取民心的「話術」,強調非選區議席的設置已保障反對黨在國會的存在。根據《新加坡憲法》,如果新加坡國會選舉中當選國會議員的反對黨候選人少於下限,選舉官就可以按照得票率的高低邀請若干得票率超過15%、卻在大選中落敗的反對黨候選人加入新加坡國會,成為非選區議員。

2016年底新加坡國會修憲後,非選區議員的人數上限增至12人,並享有和民選議員相同的投票權利,包括對修憲案、財政法案和不信任動議等事項進行表決。李葉明認為,這也是李顯龍任內顯著的政治遺產,會有長遠的政治影響。

新加坡政治會向Mr.Lee們告別嗎?

在7月6日的直播中,李顯龍細數自己自1984年參政以來新加坡發生的「戲劇性變化」,稱新冠疫情危機比過往任何一次危機都更複雜和危險,強調「我們必須擁有同樣的堅定意志,調動我們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共同努力、取得勝利並變得更加強大」。儘管李顯龍曾強調自己將於70歲前退休,但已68歲的他未於本屆選舉中就交棒事宜做具體表態。

資深東南亞政治觀察家布裡奇特·威爾士(Bridget Welsh)對《南華早報》表示,李顯龍以他對選民發出的呼籲來消除民間對第四代領導團隊的疑問,重申新加坡政局仍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威爾斯形容,李顯龍是在「冒險」,讓這場選戰更多地聚焦於他對新加坡政府的繼續領導,而非他的離開。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則向《南華早報》表示,「儘管李顯龍的權力交接可能會延遲,但我認為延遲時間不會太長。」他認為,儘管新冠疫情危機導致的經濟下滑和有關的抗疫行動可能會持續數年,但若將權力交接推遲到經濟復甦時,將導致民間對第四代領導班子的嚴重懷疑。

選前高調宣布加入反對黨新加坡前進黨的李顯揚此次並未下場參選。李顯揚解釋說:「新加坡不再需要另外一個李家人(Mr. Lee)。」話雖如此,新加坡政治顯然還未能與李家人告別。

據《聯合早報》7月9日報導,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2019年初的一段內部講話近日外洩,新加坡政論網站截取錄音稱陳振聲承認人民行動黨利用國家危機贏得選舉,其中就包括了2015年3月李光耀去世。當年9月舉行的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得票率相比上屆上升了9.7%。分析認為,李光耀逝世喚起了選民對人民行動黨的情感。

去世後,李光耀仍在影響新加坡政治,直至今天。圍繞李光耀故居,李家二代陷入了爭執,此事於2017年公開化。李顯龍妹妹李偉玲、弟弟李顯揚當時發表聲明稱,李顯龍受歡迎的程度與李光耀遺留下來的影響力密不可分,批評李顯龍不顧父親遺囑執意要保留李光耀故居。

李顯龍2017年7月將故居爭執帶入國會,解釋保留故居的緣由並為家庭紛爭影響政治致歉,但李家二代間的矛盾顯然未得到解決,對李光耀政治遺產的解釋成為了政治籌碼。李顯揚於本屆選舉期間批評人民行動黨時,就強調人民行動黨背離了他父親當年立下的路線。

在李家第二代子女圍繞故居的紛爭侵擾廟堂之際,人們目光投向了更年輕的「Mr. Lee們」。

李顯揚最受人關注的兒子李繩武於1985年出生,曾表態稱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新加坡總檢察署對他的指控讓他持續捲入政治糾紛。在2017年7月,他於個人臉書主頁上轉載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關於新加坡新聞審查和李光耀故居糾紛的報導,並對新加坡司法系統提出質疑,這讓他遭新加坡總檢察署指控涉嫌藐視法庭。

今年7月2日,李繩武遭起訴藐視法庭案開審。李繩武在辯護宣誓書中稱自己並不是一個「公眾人物」,貼文不會受到太多的關注。對此,新加坡政府律師指他仗著「建國總理李光耀孫子」的「光環」,到處接受外國媒體的採訪,還稱自己「知道得比別人多」,卻詆毀了他祖父李光耀一輩子都在守護的司法制度。

除了李繩武外,也有媒體報導稱,1987年出生、李顯龍子女中排行第三的李鴻毅被很多人視為李家第三代領導人人選,但他本人也於2017年表態稱自己對政治沒有興趣。不過,李顯龍青年時先於學術上嶄露頭角,而後才參與政治,因此輿論認為,仍無法排除李家第三代參政的可能性。

於文軒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據他觀察,新加坡人並未普遍認為李家爭端對新加坡政治有明顯的影響,也不認可有所謂「李家王朝」存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李顯龍:新加坡有充分的理由慶祝建國金禧年
    新華網新加坡8月9日電(記者包雪琳)新加坡將於8月9日迎來獨立50周年紀念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日發表2015年國慶獻詞,表示新加坡有充分的理由慶祝這個裡程碑。他回顧了新加坡建國的歷程和過去50年取得的成就,勉勵全國上下放眼未來。  李顯龍在國慶獻詞中說,過去50年,經過全國上下努力,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躋身第一世界。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蟬聯執政 李顯龍履歷何時退休
    在選後新聞發布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坦言大選結果不如預期理想。  這樣的選舉結果,或將給一周前仍信誓旦旦「有決心把運行良好的新加坡,完好地交棒給下一屆團隊」的李顯龍增加難度。  在這場於7月6日通過網絡直播向新加坡民眾發表的演講中,李顯龍保證,他將同國務資政張志賢和尚達曼等資深同僚及第四代部長共同確保國家渡過危機。
  • 【人物】何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人
    何晶:(Ho Ching,1953年-),新加坡廣東華人,是淡馬錫控股執行長(2002年上任),也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妻子。人物關係; 新加坡出生地  新加坡出生日期  1953年配偶  李顯龍政黨  人民行動黨母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史丹福大學就職公司  淡馬錫控股職位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國是祖國,新加坡是孫中山的革命據點
    近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了新聞,他認為新加坡弱小且脆弱,如果出現如其他類似城市的動亂,就會完蛋。而李顯龍2019年8月18日在華語群眾大會做了演講,也表達了很多關於中國的觀點。李顯龍稱以前有很多人下南洋,並把自己當成過客,總想著會有一天要落葉歸根,認為自己還是中國人,熱愛家鄉和祖國,參與了革命與戰爭,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 李顯龍放假啦!新加坡總理請了兩個星期年假
    2020剩下14天,年假都清完了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日(12月16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將從今天(12月17日)起休假至12月31日。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假期並不能出國旅遊。李顯龍將利用最後兩個星期發掘新加坡這個小島嶼,並抓緊時間讀一些書。
  • 李顯龍:新加坡大學教育體系將更加多元化
    新華網新加坡7月7日電(記者 陳濟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新加坡將繼續推動大學教育體系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 李顯龍強調新加坡與汶萊貨幣等值互換非常重要
    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八日電 斯裡巴加灣消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二十七日在此間表示,新加坡和汶萊所籤訂的貨幣等值互換協定不僅有助穩定彼此的幣值及促進雙邊經貿投資,更是兩國維持長久及密切合作關係的一大基礎。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中文演說:中國崛起不可阻擋,美國須接受
    18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分別用馬來語、中文及英文發表演說。在中文演說中,李顯龍談到中美經貿摩擦,他再次表示,美國須容納一個更有影響力的強大中國,阻止中國崛起是不可能的。李顯龍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為觀眾送出Kiddy安全座椅
    一位媽媽從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生手上接過一臺Kiddy兒童安全座椅,她懷抱著寶寶,與百多位觀眾一起參加2016 Teck Ghee Healthy Baby Community Fair的活動,並幸運地被新加坡知名母嬰連鎖PUKU抽選為獲獎人,把Kiddy安全座椅帶回家。
  • 李顯龍:幫助弱勢群體是新加坡精神的重要部分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前左二)與新加坡獅子會食物收集與分配計劃創始人、晚宴籌委會主席雷因旭(前左一)一起吹熄蛋糕上的蠟燭。李顯龍昨晚特別表揚了今年85歲的雷因旭,認為他關懷社會上弱勢群體的精神可嘉。(唐家鴻攝)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天晚上參加新加坡獅子會食物收集與分配中心慶祝成立25周年的晚宴時,表揚了多年來踴躍捐贈食品給本地誌願福利團體的巴剎攤販與居民,強調他們這種慷慨助人的精神是「新加坡精神重要的一部分」。李顯龍表示,隨著社會貧富日益懸殊,更應該提倡服務精神,鼓勵人們挺身幫助弱勢群體。
  • 李顯龍:沒有國家會加入反華聯盟 新加坡不會 歐盟也不會
    以懲罰性關稅為例,他指出,「一旦實施,不管有沒有好處,後來的政府也不會輕易地說這事做錯了,要把它取消。」另外,在技術領域,李顯龍指出,川普政府針對中國的尖銳言論也將是有後果的。「在技術方面,你如何定義你的對手,是把他看作競爭對手、挑戰者、戰略威脅,還是一個正面的敵人?我想,在這方面發出的聲明是會有後果的。」
  • 有人當街噴侮辱李顯龍標語,新加坡人見狀痛罵香港暴徒!
    香港極端示威活動愈演愈烈,新加坡星展銀行(DBS)在香港的一家分行也受到波及?據亞洲新聞臺、《海峽時報》等多家新加坡媒體14日報導,這家星展銀行(DBS)分行當天遭到一些破壞者攻擊,後者在銀行玻璃窗上噴寫下針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以及該國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的侮辱性字眼。
  • 李顯龍想中美通吃,還有機會嗎?
    李顯龍終於開點竅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7月14日新加坡「通商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晚宴上,李顯龍就新加坡同美國、中國的關係,以及在中美兩國之間能夠扮演什麼角色等問題表示,新加坡致力於同中美成為好朋友。他認為,中美直接溝通渠道很多,不需要第三方國家介入。他還說,新美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關係,包括在安保方面的合作,但兩國不是盟友。
  • 李家第三代:新加坡不再需要一個李家的領導人了
    左右答曰獅子,以為祥瑞,於是在其嶽母寥內群島女王的幫助下,在此建立僧伽卜羅國,別名新加坡,梵文的意思「獅子城堡」。 今天新加坡的旅遊性標誌雕塑「魚尾獅」,正是和水和獅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新加坡,是個神奇的地方。
  • 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李顯龍感謝經營者:「滿足國人口腹之...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發表聲明稱,「小販文化」是新加坡飲食傳統的一大特色,它不僅塑造了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更為國家文化多樣性作出貢獻。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小販中心是一個方便的社區餐飲空間,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享受到價格低廉的多元文化食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亦對該國數代經營者表達感謝,稱他們「滿足國人口腹之樂,豐潤國家精神滋養」。
  • 李顯龍:當新加坡面臨疫情重大危機,反對黨在應對上保持沉默
    李顯龍:反對黨在冠病應對課題上保持沉默7月6日,人民行動黨黨魁、總理李顯龍在浮爾頓午間群眾大會上說,新加坡面臨新冠疫情的重大危機,反對黨在如何應對冠病危機的問題上卻保持沉默。《聯合早報》報導,李顯龍強調,相比起反對黨,過去60年來人民行動黨凡事說到做到。
  • 新加坡經濟遭遇急剎車 李顯龍說了這句耐人尋味的話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新加坡經濟遭遇急剎車,李顯龍說了這句耐人尋味的話 來源:新京報是什麼原因,導致衰退陰影籠罩到新加坡這個亞洲經濟體模範生頭上?▲資料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圖片來自視覺中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年獻詞中說,「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新加坡」。他表示,雖然2019年成功避免經濟衰退,但增長步伐「卻沒有我們希望的那麼強勁」。「不夠強勁」是委婉的表述。實際上,2019年新加坡經濟差一點陷入技術性衰退。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RCEP的籤署表明亞洲國家依然相信合作共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RCEP的籤署表明亞洲國家依然相信合作共贏】談到近日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李顯龍在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RCEP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有助於減少貿易壁壘、促進經濟體間的貿易,RCE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聲明,表明了不管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亞洲依然能夠進一步促進區域一體化
  • 新加坡魚尾獅公園應該怎麼玩?
    直到走到魚尾獅公園 才知道所有的遊客一路都看不到的原因是都跑到這裡對著魚尾獅噴泉凹造型錯位拍照片有些張著嘴去接水喝 有的伸出手來迎接這被稱作幸運的水【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 新加坡 河畔魚尾獅公園內,是 新加坡 的標誌和象徵。
  • 在新加坡魚尾獅像前接發財水,求一個好兆頭
    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遊標誌設計的形象,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魚尾獅像高8.6米,重7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象徵新加坡的故事。11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的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獅子,於是他為新加坡取名為Singapura,也是梵文「獅子城」的意思,而魚尾是象徵新加坡與海洋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