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沒有國家會加入反華聯盟 新加坡不會 歐盟也不會

2020-12-17 網易財經

(原標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沒有國家會加入反華聯盟,新加坡不會,歐盟也不會)

「我希望拜登能精力集中在同中國建立一個全面的建設性關係的框架上。這意味著你要確定在哪裡競爭,在哪裡可能會出問題,但兩國不應該出現硬碰。」11月17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第三屆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中美應該努力明確一些雙方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同時管控好可能出現分歧的領域。

李顯龍用「相當震蕩」來描述過去四年的中美關係。對於中美可以如何改善關係,李顯龍認為,兩國領導人的親自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兩國必須了解是否有可能在某些領域攜手合作。「這並不總是容易的,但是有可能的。」

「美國優先」改變了美國的國際地位

當被問到川普的外交遺產對美國有何影響時,李顯龍表示,人們對美國的看法會發生長久的改變,但這個轉變並不是從川普開始的。「我認為,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當你不斷說『美國優先』、『讓美國重新偉大』的時候,這其實是把美國利益的定義縮小了。」

李顯龍說,「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美國利益的認識是,通過與各個區域的夥伴合作、與盟國結盟等建立更為穩定的廣泛利益。以前的政府是營造一個總體環境,使得許多國家都可以有序繁榮發展。美國是整體大計劃的一部分,而且自己也遵循同樣的規則……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超越美國的更大利益。」

在李顯龍看來,美國要想回到這樣的立場需要時間,要讓其他國家相信它正在回歸也需要時間,「也可能美國永遠不會回到這樣的立場」。

拜登上臺後對華姿態或有所緩和

至於川普的政策對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對華關係會有什麼影響,李顯龍認為,「川普政府中確實有一些人想採取一些行動,讓下一屆政府難以扭轉局面,以便為未來的長期關係定下基調。」以懲罰性關稅為例,他指出,「一旦實施,不管有沒有好處,後來的政府也不會輕易地說這事做錯了,要把它取消。」

另外,在技術領域,李顯龍指出,川普政府針對中國的尖銳言論也將是有後果的。「在技術方面,你如何定義你的對手,是把他看作競爭對手、挑戰者、戰略威脅,還是一個正面的敵人?我想,在這方面發出的聲明是會有後果的。」

李顯龍認為,很多美國總統在競選期間發表過對華激烈的言論,但是在上臺之後卻同中國開展了大量合作,「我希望下一屆美國政府也能這樣做」。

但李顯龍也承認,這可能會更難,「因為把中國視作戰略威脅的看法基本上已在華盛頓成為共識」。「不管是拜登,還是川普,美國任何一屆政府都將難以忽視這一點,假裝過去幾年什麼都沒有發生,繼續前進,這個是很難的。」

沒有國家會加入冷戰色彩的反華聯盟

如果拜登政府聯合盟友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新加坡是否願意加入?李顯龍回應道,現在已經不是冷戰時代,沒有國家會加入一個反對中國的聯盟。

「我們都希望與美國合作,我們都希望與其他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合作,我們希望在本地區進行合作。但我想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聯盟來反對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國家,而中國將會是這些國家的領頭羊。」

李顯龍說,不僅新加坡不會加入,歐洲國家也不會加入這樣的聯盟。「有很多國家願意和中國做生意,比如,歐盟正試圖同中國達成一項投資協議,這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們希望每個國家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來,努力對世界秩序做出一些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國家會形成聯盟互相合作,找到共同的目標和事業,但是形成一種冷戰風格的對峙陣營,我覺得這不太可能。」

美國重返TPP的時機還不成熟

美國在歐巴馬時期極力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被很多人認為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產物。拜登政府是否會重返TPP,以此為手段對抗中國?對此,李顯龍回應道,希望美國能夠有一天重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但是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

「TPP最初是非常活躍的,最早的『派對』上有12個人,後來有1個人不玩了,現在只剩下11個了,但『派對』還在進行之中。我想這要歸功於日本前首相安倍先生,是他把『派對』上剩下的人團結了起來。」李顯龍說道。

對於拜登政府可能對CPTPP採取的態度,李顯龍分析道,民主黨的選民可能對此不感興趣。他說,雖然歐巴馬政府曾經很感興趣,時任國務卿希拉蕊也完全支持參與TPP,但當她競選美國總統時就否認了這一點,「這就是美國的政治現實」。

「我認為這個協議對美國來說仍然是有意義的,但它必須在國內政治上也有意義才行,而這需要時間,會根據不同的經濟形勢進行調整,以及根據美國的政治格局進行調整。」

RCEP的籤訂發出了團結合作的信號

對於亞太15國剛剛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李顯龍表示,這是協議向外界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那就是,不管外面的世界在發生什麼,亞太地區都將堅定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因為各方相信互利合作、互惠貿易比單打獨鬥強得多,這在當前的困難時期尤為重要。

李顯龍指出,TPP和RCEP是為了不同目的而籤訂的不同的區域貿易安排。TPP參與的經濟體要少一些,最初是12個,現在是11個,卻是一個各方承諾和投入更多的協議,涵蓋了很多貿易談判中很難覆蓋的領域,如智慧財產權,甚至是匯率問題。而RCEP覆蓋了亞太所有主要經濟體,除了印度,佔到全球人口和GDP的三分之一,雖然協議達不到TPP的深度,但仍然是向著消除貿易壁壘、提高貿易便利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RCEP目前由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共同籤署,如今15個成員國2019年的總人口達22.7億人,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到全球總量的三成左右。RCEP協定中,各成員之間關稅減讓以立即降至零關稅、十年內降至零關稅的承諾為主。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美想組「反華聯盟」?新加坡總理:多數國家不願加入沒有中國的聯盟
    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處處彰顯著大國風範,在其他國家遇到困難的時候,中國總會慷慨地給予幫助。美國想組成「反華聯盟」,但是很多國家一笑而過的。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的消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正值美國大選之際接受訪問時談到國際關係時表示,希望下一屆美國領導人能夠比較好的保持中美關係,而今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已經沒有幾個國家願意加入這樣的聯盟了!各國更不會支持「冷戰式」聯盟。
  • 新加坡的反華與馬六甲的困局
    不過在磋商成果文件過程中,新加坡曾執意要求塞入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背書的內容,企圖強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內容,由於多個國家明確反對未能得逞。新加坡代表表現得氣急敗壞,對反對其企圖的國家的立場冷嘲熱諷,甚至在爭論中出言不遜,對立場公正的國家的代表惡意攻擊。
  • 拒絕加入美針對中國的聯盟,新加坡啟動對華自貿談判,還是升級版
    美國總統川普任內,一直讓世界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二選一,好藉機組建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但最後是呼者切切,應者寥寥,沒幾個國家願意響應。新當選的拜登還沒有上臺,就已經對外喊話了,要組建一個針對中國的「朋友圈」,依靠盟友的力量來逼迫中國做出改變。
  • 拜登還未上臺,李顯龍就來了個下馬威:沒有中國的聯盟誰願意加入
    當時美國正因大選陷入內亂,中國與14個國家籤署了非常重要的RCEP協議,這無疑會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雖然拜登還沒有上臺,但他已經說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那又如何?是不是美國也應該制定一個不包括中國在內的協議?然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明確表示,沒有中國的盟友,也不想加入。
  • 羅思義:川普拉攏俄羅斯加入反華聯盟 如意算盤打得響嗎?
    總之,川普對俄羅斯示好的政策,只不過是其反華政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已。除中國政策外,川普拉攏俄羅斯加入新的反華聯盟的障礙是什麼?它們可以劃分為俄羅斯以外的障礙和俄羅斯國內的障礙。 川普拉攏俄羅斯加入反華聯盟所面臨的障礙 先談俄羅斯以外的障礙。首先是以色列和美國內親以色列的強大的遊說團。
  • 新加坡對拜登表態,不但拒絕針對中國,還在同中方談經貿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以來都以各種方式威脅其他國家遵循美國意志,而且他所建立的反華聯盟也在到處「招兵買馬」,川普和國務卿彭佩奧多次遊說東南亞國家希望能夠加入美國的同盟當中,依靠盟友的力量來限制中國發展。新加坡對於川普的許多對華政策並不贊同,沒有遵循川普的要求對華進行制裁。在12月8日,觀察者網報導表示,在當天的中新兩國高層會議上,雙方都同意繼續推進兩國的自貿協議升級版的後續談判,並表示希望為兩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新加坡的這個表態是中新關係向好的最好證明,也是新加坡在向外界表達新加坡立場的最佳方式。
  • 李瑋玲:與李顯龍分歧不只是「家事」 否則不會公開
    【環球網綜合報導】針對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歐思禮路故居處置的分歧,李光耀女兒李瑋玲15日凌晨第二度發言。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李瑋玲在臉書上稱,「如果這只不過是一件家事,我們就不會把它公開」。6月14日凌晨,李瑋玲和弟弟李顯揚發出聯名公開信,指兄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執意違背父親遺願想保留故居為自己爭取政治資本。
  • 【人物】何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人
    何晶:(Ho Ching,1953年-),新加坡廣東華人,是淡馬錫控股執行長(2002年上任),也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妻子。人物關係; 新加坡出生地  新加坡出生日期  1953年配偶  李顯龍政黨  人民行動黨母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史丹福大學就職公司  淡馬錫控股職位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蟬聯執政 李顯龍履歷何時退休
    在選後新聞發布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坦言大選結果不如預期理想。  這樣的選舉結果,或將給一周前仍信誓旦旦「有決心把運行良好的新加坡,完好地交棒給下一屆團隊」的李顯龍增加難度。  在這場於7月6日通過網絡直播向新加坡民眾發表的演講中,李顯龍保證,他將同國務資政張志賢和尚達曼等資深同僚及第四代部長共同確保國家渡過危機。
  • 獅城選戰|李顯龍之後,新加坡還會有下一個Mr.Lee嗎?
    相比追求政府主導權、作風強硬的李光耀,李顯龍身段更柔軟、更親民。」不過,短期內李顯龍還不會告別新加坡政治舞臺。據《南華早報》報導,李顯龍稱未預料到自己任期的最後一段會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危機,可能會在疫情危機得到解決後才正式交棒。
  • 美國意圖大搞「反華聯盟」,德法等歐洲國家卻公然唱反調
    比如一直以來,美國都想方設法想要將歐洲各國強行拽到自家的「反華聯盟」中,但歐洲各國並不願意聽從美國的擺弄,就連英國也是如此。 特別是在訪英期間,蓬佩奧就迫切表達想要同英國建立聯盟的態度,意圖讓英國與自己聯合起來「對抗中國」。 可是英國的反應卻讓蓬佩奧有些失望,因為英國首相對蓬佩奧的說法一直含糊其辭,並沒有像以往一樣積極附和美國。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國是祖國,新加坡是孫中山的革命據點
    近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了新聞,他認為新加坡弱小且脆弱,如果出現如其他類似城市的動亂,就會完蛋。而李顯龍2019年8月18日在華語群眾大會做了演講,也表達了很多關於中國的觀點。李顯龍稱以前有很多人下南洋,並把自己當成過客,總想著會有一天要落葉歸根,認為自己還是中國人,熱愛家鄉和祖國,參與了革命與戰爭,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 李顯龍強調新加坡與汶萊貨幣等值互換非常重要
    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八日電 斯裡巴加灣消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二十七日在此間表示,新加坡和汶萊所籤訂的貨幣等值互換協定不僅有助穩定彼此的幣值及促進雙邊經貿投資,更是兩國維持長久及密切合作關係的一大基礎。
  • 李顯龍想中美通吃,還有機會嗎?
    李顯龍終於開點竅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7月14日新加坡「通商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晚宴上,李顯龍就新加坡同美國、中國的關係,以及在中美兩國之間能夠扮演什麼角色等問題表示,新加坡致力於同中美成為好朋友。他認為,中美直接溝通渠道很多,不需要第三方國家介入。他還說,新美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關係,包括在安保方面的合作,但兩國不是盟友。
  • 李顯龍:新加坡有充分的理由慶祝建國金禧年
    新華網新加坡8月9日電(記者包雪琳)新加坡將於8月9日迎來獨立50周年紀念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日發表2015年國慶獻詞,表示新加坡有充分的理由慶祝這個裡程碑。他回顧了新加坡建國的歷程和過去50年取得的成就,勉勵全國上下放眼未來。  李顯龍在國慶獻詞中說,過去50年,經過全國上下努力,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躋身第一世界。
  • 李顯龍放假啦!新加坡總理請了兩個星期年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日(12月16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將從今天(12月17日)起休假至12月31日。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假期並不能出國旅遊。李顯龍將利用最後兩個星期發掘新加坡這個小島嶼,並抓緊時間讀一些書。
  • 新加坡與太平洋聯盟明年料籤署自貿協定
     聯合早報12月13日報導:經過三年磋商,新加坡與太平洋聯盟四國距離籤署自由貿易協定如今只差一步之遙。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指出,即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反全球化浪潮湧現,這項進展顯示太平洋兩岸國家仍希望深化彼此關係,達成互利共贏的貿易安排。
  • 默克爾現場表明態度,反華聯盟這回要失望了
    據環球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現場表明態度稱,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能被其他國家所左右,因為兩者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需要溝通和交流以求得平衡。反華聯盟這回要失望了,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在帶來矛盾的同時必然也會誘發合作,只是歐洲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默克爾要特意做此表態?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RCEP的籤署表明亞洲國家依然相信合作共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RCEP的籤署表明亞洲國家依然相信合作共贏】談到近日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李顯龍在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RCEP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有助於減少貿易壁壘、促進經濟體間的貿易,RCE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聲明,表明了不管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亞洲依然能夠進一步促進區域一體化
  • 美國妄圖建立一個反華聯盟,這四個國家最可能加入
    而美國妄圖建立一個反華聯盟,雖然少有國家會響應,但這4個國家是很有可能加入的。蓬佩奧意圖掀起"新冷戰"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尼克森圖書館發表演講,主要內容就是抨擊中國。他聲稱,中美之間的競爭是"自由世界和暴政之間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