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額巨大!廣州農商銀行「行長」集資詐騙6個億,64人落入陷阱

2020-11-07 超新星財經

【文\超新星財經】

近日,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原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南沙支行東湖洲支行副行長陳某賢在2005年至2015年任職期間,以虛構幫客戶做轉貸業務(俗稱「過橋」)需要大量資金周轉為由,提供虛假的房產資料作抵押並許諾給予集資參與人1.3%-3%不等的月利息,騙取集資參與人借款,數額巨大。

據統計,十年間陳某賢共騙取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2億元、港幣33萬元。

偽造資料,精心編造騙局

陳某賢,女,1975年8月31日出生,漢族,文化程度大學本科,住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1995年,20歲時陳某賢入職農村商業銀行,2003年開始負責信貸業務,2012年任番禺石基東湖洲支行副行長, 因為編制問題,該行命名為南沙支行。

在陳某賢任職期間,其利用工作便利,以虛構幫客戶做轉貸業務(俗稱「過橋」)需要大量資金周轉為由,提供虛假的房產資料作抵押,許諾給予集資參與人1.3%-3%不等的月利息,騙取集資參與人的借款。不過,陳某賢收到集資參與人借款後,並未將款項用於辦理銀行「過橋」業務,而是大部分用於償還借款和利息,小部分用於收購、經營廣州市禺城水產有限公司。

據陳某賢供述,自己以「過橋」的業務形式向他人借款,並將借款資金轉帳到經朋友介紹認識的嚴某華、蘇某霞、何某萍、李某雄、何某靜等人的帳號中,陳某賢每月給他們每人4000元,後續償還債主利息或本金也都是通過他們的帳戶。陳某賢表示,「他們知道自己帳戶有大量資金流轉,但不知道帳戶是用於『過橋』的轉帳。」

陳某賢在十年間共騙取鄧某文、王某權、何某萍等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2億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億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億元、港幣33萬元。

法院查明,集資參與人基於對陳某賢從事信貸業務、銀行副行長的身份的信任,認為風險可控而把資金借給陳某賢。在長達十多年的集資過程中,陳某賢拆東牆補西牆,以後款還前款,其聘用多人專門為其做帳、轉帳。期間,陳某賢使用假房產證、假公證書、假借款協議等騙得部分集資參與人信任,進而將大額資金借給陳某賢。

多名受害者披露更多細節

集資參與人李某恆表示,「2008年,陳某賢任南沙支行信貸部主任,她說手上的客戶有資金需求,這些客戶在銀行申請的貸款不能馬上審批發放,讓其以每月1.5%的利率借款給她,她再借給客戶,她從中賺取一點利率。她向其保證這些客戶的貸款發放後可收回借款,並保證每月支付利息,並保證只是向其一人借款,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李某恆說,在這之後,自己多次借款給陳某賢,都能按時收到本金和利息,信任也逐漸加深。自2010年起,陳某賢將借款月利息提高至2%,繼續吸引借款。到了2015年2月起,陳某賢未能按約定支付利息。

集資參與人孔某棣表示,自己在2009年4月認識了陳某賢,她說需要資金幫企業客戶做先還貸後借款的融資業務,想向自己借錢。直到2014年10月,孔某棣共借給陳某賢36筆資金合計2420萬元,雙方約定利息為2%-2.5%。這36筆借款分別轉入陳某賢指定的嚴某華、何某靜等人的帳戶中。孔某棣稱,「陳某賢提供了多份個人資產複印件以及與他人合作的項目複印件給自己,便相信了她。她說借款用於過橋業務,具體用於哪些企業自己也並不清楚。此外,自己在借款期間總共收了九百至一千萬元利息。」

另一名集資參與人表示,2015年,陳某賢以銀行有過橋業務任務要完成請他幫忙,他借給她450萬元,此後以同樣理由借出100萬元。後來他才知道,陳某賢以同樣理由向數十人借了錢。他不清楚陳某賢借錢是否真的用於過橋業務,由於她是銀行行長所以相信她。他還表示,陳某賢曾給其兩個房產證抵押,後來其才知道房產證又抵押給另一個受害人。

另一名借款額達4300萬元的集資參與人表示,他與陳某賢認識多年,2008年,時任南沙支行信貸部主任的陳某賢說手上客戶有資金需求,這些客戶在銀行申請的貸款不能馬上審批發放,讓他以每月1.5%的利率借款給她,她再借給客戶,她從中賺取一點利率。

除了用於償還借款和利息之外,陳某賢還將小部分用於收購、經營她投資的公司。

據裁判文書透露,2013年底,陳某賢出資7000萬元收購禺城公司。然而,禺城公司一直負債,2015年5月開始才略有盈利。2014年底,禺城公司曾向工商銀行貸款9000萬元。陳某賢找了兩家公司幫忙走帳,其中7000萬元用於禺城水產公司的還款和日常經營,另外2000萬元用於支付借款的利息和本金。工商銀行南沙分行業務部經理證實,禺城公司自2015年6月起沒有還本金,7月起沒有還利息,至今有8300多萬元本金、300多萬元利息未還。

審理歷經多年,終審被判無期

據陳某賢供述,2015年7月6日,自己駕車接人去到一個公交車站,被一群受害人發現,他們情緒激動,圍著不讓自己走,不僅要自己還錢,還要砸車。「後來警察到場把我與被害人帶到橋南派出所,之後我就被刑事拘留了」,陳某賢表示。

2015年8月12日,陳某賢被正式逮捕。

本案的審理過程一波三折。

2018年12月28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廣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陳某賢犯集資詐騙罪一案,並作出刑事判決。陳某賢不服,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019年4月12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撤銷原判,將案件發回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同年8月27日,廣州市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決定書提出補充起訴。

2020年3月19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後作出判決:陳某賢犯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陳某賢的違法所得人民幣3.12億元、港幣33萬元,按比例發還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責令被告人陳某賢退賠。

宣判後,陳某賢不服,提出上訴。稱自己沒有非法佔有的主觀故意,沒有虛構辦理過橋業務取得借款。與受害人是多年朋友,資金往來是為了賺取利差,沒有虛構借款理由。對一審認定的損失數額有異議,一審認定的損失數額與事實不符,本人名下有房產,有還款能力。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查明,熟知國家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的陳某賢,其在明知向社會公眾募集款項屬非法的情況下,虛構辦理過橋業務向客戶、朋友借款,並要求客戶、朋友介紹朋友借款。在向他人借款過程中,陳某賢編造過橋業務的事實,冒籤他人名字,利用假房產證、假公證書、假合同等取得集資參與人信任,將借到的款項大部分用於支付前期借款本金及高額利息,少部分投入自己經營的禺城水產公司。後期,在明知無能力還款的情況下,她仍然於2015年6月向多人借款。

最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陳某賢無視國家法律,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及其辯護人所提理由和意見,經查與事實、法律不符,不予採納。法院最終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雖歷經波折,但陳某賢受到了應有的處罰,而受害人們也有望拿回屬於自己的資本,但這件事再一次提醒我們,投資有風險,增強安全意識,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才能避免損失。

如有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廣州農商行一女副行長集資詐騙64人 涉案金額6億元
    經查,根據現已查明的事實和證據,上訴人陳某賢案發時一直在農商銀行工作,原系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南沙支行東湖洲支行副行長,系專業金融從業人員,熟知國家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其在明知向社會公眾募集款項屬非法的情況下,虛構辦理過橋業務向客戶、朋友借款,並要求客戶、朋友介紹朋友借款。
  • 驚天大案:廣州農商銀行女"行長"集資詐騙6個億 60多人遭殃
    2016年2月,一則消息曾轟動一時,廣州農商銀行某支行原副行長陳某賢,被指控涉嫌騙取51人約3億元。到了2012年,她擔任了廣州農商行番禺石基東湖洲支行副行長。經審查,她共騙取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2億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億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億元、港幣33萬元。
  • 銀行女"行長"集資詐騙6個億,60多人遭殃…
    2016年2月,一則消息曾轟動一時,廣州農商銀行某支行原副行長陳某賢,被指控涉嫌騙取51人約3億元。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經過數年的司法裁判程序,本案終於落下帷幕。假房產證、假合同、假公證書……這起橫跨十幾年的詐騙大案的細節,也一一曝光。
  • 10年騙了6個億!廣州農商行一支行原副行長集資詐騙64人
    新華融媒看財經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彭鑫 報導   在明知向社會公眾募集款項屬非法的情況下,廣州農商行原副行長還虛構辦理過橋業務,向客戶、朋友借款,十年的時間裡,該原副行長集資詐騙64人,騙取金額超6億元。
  • 廣州農商行東湖洲支行副行長詐騙64名集資人6億元
    銀行女副行長詐騙64名集資人6億元,被受害人圍在公交站......  每經編輯 畢陸名  俗話說得好:「你想賺他的利息,他卻想吞你的本金」!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刑事裁定書顯示,廣州農商行東湖洲支行副行長陳穎賢,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幫客戶做轉貸業務(俗稱「過橋」)需要大量資金周轉為由,騙取64名集資參與人款項共計人民幣6.017億元、港幣33萬元,已支付本息人民幣2.894億元,造成集資參與人實際損失人民幣3.123億元、港幣33萬元。
  • 銀行支行副行長集資詐騙!10年騙取6億,64人受害!偽造假房產、假合同,被判無期
    2005年至2015年期間,在明知向社會公眾募集款項屬非法的情況下,廣州農商行番禺石基東湖洲支行原副行長虛構辦理過橋業務向客戶、朋友借款,對集資參與者提供虛假房產證、債權證明等材料作為抵押,並承諾高額利息。十年以來,64多人被騙取共6億元,最終導致3.12億元人民幣、33萬元港幣損失。
  • 銀行支行副行長集資詐騙!10年騙取6億 64人受害!偽造假房產、假合同 被判無期
    十年內,一名銀行支行副行長共騙走他人超6億元巨款。2005年至2015年期間,在明知向社會公眾募集款項屬非法的情況下,廣州農商行番禺石基東湖洲支行原副行長虛構辦理過橋業務向客戶、朋友借款,對集資參與者提供虛假房產證、債權證明等材料作為抵押,並承諾高額利息。
  • 河南某農商銀行員工集資詐騙長達12年 數百萬元買彩票揮霍
    11月9日,河南省濮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河南範縣農商銀行員工任某奇因集資詐騙罪和詐騙罪獲刑。判決書顯示,任某奇生於1973年,自1996年起就在範縣農商銀行工作,至2018年投案時已經在該行從業22年。
  • WEMONEY研究室朝聞:上海農商行26日IPO上會;中信銀行最新認購百信...
    根據招股說明書,上海農商行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9.64億股、且不超過28.93億股,募集資金淨額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若該行順利過會,則有望成為2020年第2家登陸A股的銀行,A股農商行陣營也將擴增至9家。記者注意到,當前A股正在排隊IPO的銀行有18家,且超過半數為農商行。
  • 廣州農商行將迎新掌門!廣州銀行行長蔡建或出任廣州農商行新任董事長
    2019年7月,廣州農商行原董事長王繼康因個人原因請辭該行董事長等職務後,廣州農商行終於在近期迎來新董事長。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州農商行內部人士處獲悉,廣州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蔡建或將出任廣州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 26歲「白富美」集資詐騙3個億 判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26歲「白富美」,集資詐騙3個億,判了!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靠朋友圈「完美人設」,杭州90後「白富美」非法集資達3億餘元,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900餘萬元。而近日,這個「白富美」被判刑了有期徒刑12年3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同時責令其退賠各被害人損失。據悉,被抓時,「白富美」的帳戶上只剩下了4.6萬元。這個故事很荒唐,卻真實發生著。基金君給你介紹一下。
  • 回「A」之途屢遇坎坷 廣州農商行收證監會警示函後副行長被逮捕
    繼原董事長、行長助理等多位高管因涉嫌受賄罪被提起公訴後,日前,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農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彭志軍以涉嫌受賄罪被逮捕。作為廣州首家上市的銀行金融機構,廣州農商行(01551.HK)港股表現屢屢低迷。赴港上市不足2年後,該行便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
  • 集資詐騙犯蘇葉女被改判無期徒刑:詐騙5.53億
    ­  鄂爾多斯中院2016年6月24日公開審理蘇葉女涉嫌集資詐騙一案­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3日電 涉嫌集資詐騙12.29億多元,實際集資詐騙5.53億多元的蘇葉女,因犯集資詐騙罪被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在
  • 銀行承兌匯票利益鏈風險樣本:寧波11億「貼現生意」涉嫌集資詐騙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寧波市檢察院的起訴書上看到,這起案件的涉案金額包括現金104929萬餘元和票面金額13671.11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該案件因為總額超過11億元、多名被害人受騙金額特別巨大,因而在當地備受關注。記者從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上看到,該案是由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生意引發,最初是以非法經營案立案偵查,後變更為集資詐騙。但該案件在審理過程中,被告人當庭否認集資詐騙指控。
  • 鄂爾多斯蘇葉女集資詐騙12億 雖自首也被判死刑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29日電 內蒙古鄂爾多斯蘇葉女集資詐騙案25日一審宣判,被告人蘇葉女犯集資詐騙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犯罪所得繼續予以追繳後退賠被害人。
  • 廣州銀行行長蔡建或任廣州農商行董事長 該職位空缺近1年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廣州銀行行長蔡建或任廣州農商行董事長,該職位空缺近1年半廣州農商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廣州農商行,1551.HK)空缺近1年半的董事長一職或將迎來新人。一位廣州農商行人士回應澎湃新聞:「現在行裡還沒有消息,但我們也看到了相關坊間傳聞。」蔡建在國有大行、政府紀檢部門均有任職經歷事實上,蔡建正式擔任廣州銀行行長僅3個月的時間。9月7日,廣東銀保監局發布的《關於蔡建任職資格的批覆》顯示,核准蔡建任廣州銀行行長的任職資格。
  • 判決書:民生銀行一支行長以虛假理財合同詐騙27億,無期!
    一銀行女行長利用職務之便誘騙客戶購買虛假理財產品,4年間入帳逾27億人民幣。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於近日公布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某,因犯合同詐騙罪被北京高院終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判決書:民生銀行一支行長以虛假理財合同詐騙27億,無期
    一銀行女行長利用職務之便誘騙客戶購買虛假理財產品,4年間入帳逾27億人民幣。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於近日公布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某,因犯合同詐騙罪被北京高院終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德州銀行仨分支行長詐騙獲刑,借道信託踩雷損失2.6億
    三位分支機構負責人都因詐騙罪獲刑,借道恆豐銀行、渤海信託發放貸款,本息損失近2.6億元,關聯交易,貸款大戶隱藏名稱不披露,內控短板何時補齊......近日,德州銀行濱州分行原副行長朱振宇詐騙1100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因病未收監引眾多媒體關注。
  • 「80後」女子冒充銀行員工獨自一人詐騙34億元,送客戶蘋果產品逾...
    高達34.87億元的集資詐騙大案,竟由85年出生的女子隻身一人完成。近日,北京市二中院披露一起34.8億元集資詐騙案,在沒有團夥成員協助情況下,85年出生的竇某僅憑一己之力就操控全局。為了持續騙取資金,竇某送給被害人蘋果產品達500餘萬元,並花費上千萬元安排出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