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甲醇市場創年內新高 較年內最低點漲幅平均超60%

2020-12-25 隆眾資訊1988

進入12月以來,在多方利好消息刺激下(伊朗卡維等國外甲醇裝置停車、降負+限氣影響西南氣頭甲醇裝置停車+延長中煤二期MTO裝置投產+蒲城90萬噸/年甲醇裝置停車+煤炭、天然氣價格上漲等),中國甲醇市場不斷創年內新高,較年內最低點漲幅平均超60%,截至目前,太倉達到2515元/噸,漲幅73%,華南2540元/噸,漲幅82%,西北1880元/噸,漲幅57%,山東東營2260元/噸,漲幅逼近60%,甲醇期貨主力合約突破2560元/噸。當前情況下,雖然從宏觀及盤面看,行情相對堅挺,但有幾個因素值得注意一下。

中國甲醇市場周期性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首先,國內限氣接近尾聲。內蒙古、青海一帶氣頭裝置早已停車檢修,西南一帶的四川達州鋼鐵、四川玖源、四川瀘天化等裝置陸續停車,重慶卡貝樂85萬噸/年天然氣制甲醇裝置亦進入停車狀態。限氣帶來的利好支撐逐步減弱。

其次,關注西北新投裝置動態。陝西榆能化補齊工程180萬噸/年甲醇聯合裝置GE壓縮機組汽輪機已經一次性試車成功,甲醇裝置投產時間在即。另外,神華榆林新建180萬噸/年甲醇裝置近月亦有投產計劃。360萬噸新增產能的釋放或在盤面有一定反應。

再次,下遊部分產品虧損。目前傳統下遊中甲醛、二甲醚、MTBE等處於虧損當中,且隨著溫度的不斷降低以及春節的進一步臨近,甲醛工廠工人或逐步放假,裝置開工負荷或進一步降低。另外MTO企業利潤惡化。

另外,雖然整個盤面偏向於走交割邏輯,但各月合約仍高於內地(河南、魯南、內蒙古、河北)倉單成本,盤面估值有所偏高。長江港口因貨櫃封航影響或逐步減弱,部分滯港船貨或於近期抵港,關注港口庫存變化。

綜上,近期中國甲醇市場衝高速度較快、幅度較大,短期建議謹慎操作,注意風險。當然,中長期看,在烯烴裝置恢復、新增MTO投產、春季檢修、全球需求恢復等因素影響下,階段性行情還是值得期待的。

免責聲明:隆眾資訊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隆眾資訊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隆眾資訊無關。

相關焦點

  • 生意社:2019年甲醇行業關鍵詞「悉數道來」
    生意社12月23日訊   【行情波動頻繁】  2019年全年,國內甲醇市場行情波動頻繁。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年初市場均價為2188元/噸,截止12月23日,國內甲醇市場均價為2090元/噸,年內跌幅4.48%。
  • 鋼材現貨市場再創年內新高,「牛市」不言頂?
    一、本周市場要點(一)螺紋、熱卷現貨價格再創年內新高本周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延續強勢,帶動黑色期貨再度衝高;現貨市場情緒持續亢奮,鋼廠大幅拉漲,商家報價水漲船高。分品種看,目前建材北材資源因車皮緊張,整體到貨量暫不大,市場商家心態維持謹慎偏樂觀,操作上逢高出貨、快進快出低庫存運行為主,對外報價多跟隨上調。板材市場鋼廠供應量維持穩定,社會庫存繼續下降;在成本持續上升推動以及低庫存支撐下,市場挺價惜售意願較強。截止12月18日收盤,成都熱卷4720元/噸,螺紋4190元/噸,再創年內新高。
  • 內外盤利多因素疊加短期內甲醇價格維持堅挺
    而海外市場由於甲醇裝置停車檢修,外盤甲醇價格繼續上漲。部分非伊商談圍繞在 280-285 美元/噸附近,未聞成交;伊朗貨商談重心仍較堅挺,部分12月下到港貨成交在 11%,報盤有繼續偏高趨勢。由於今年冬季受拉尼娜和疫情影響,國內民用能源季節性需求增量刺激,四季度以來,煤價、天然氣價格推漲均較明顯;根據金聯創對部分數據的分析來看,上遊能源端品種價格整體漲幅帶動尚可,其中煤炭(神木動力煤6000大卡)價格在485元/噸,較11月23日465元/噸漲幅4.3%。
  • 2020年甲醇行業產量及預計投產分析,上半年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2019年我國甲醇各原料結構產能及佔比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在煤制甲醇工藝中,煤與來自空氣中的氧氣在氣化爐內製得高CO含量的粗煤氣,按照一定碳氫比加入H2,經淨化工序將多餘的CO2和硫化物脫除後得到甲醇合成氣,再經過壓縮、合成等工序製得含水粗甲醇,經過精餾工序精製得到產品甲醇
  • 2019年上半年沿海甲醇總結(庫存和貨源流向篇)
    因此3月至7月上旬大部分時間港口多在消化固有進口到港船貨,但今年上半年甲醇進口量增長明顯,1-6月份月度平均進口量創近五年新高,今年上半年平均月度進口量達到76.97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15.16萬噸,漲幅在24.53%。
  •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兩年半新高 其中離岸人民幣升破6.5元 半年狂漲...
    繼上周五人民幣匯率創兩年半新高后,9日,離、在岸人民幣匯率再度創出新高。其中,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突破6.5大關,觸及6.4927,相較於今年年內離岸人民幣5月27日的最低點7.1964,約半年時間裡,漲幅高達9.78%。
  • 甲醇:2019年甲醇企業利潤大幅下滑
    目前國內甲醇生產主要以煤、焦爐氣及天然氣為原料,2019年我國甲醇生產企業多呈現偏弱狀態,據中宇統計,2019年甲醇企業平均利潤在80元/噸附近,而去年同期的利潤水平在750元左右,甲醇企業利潤較去年大幅下滑,年內企業利潤均出現虧損狀態
  • 瘋狂的「石頭」:鐵礦石期價年內最大漲幅近一倍
    現貨價格大漲,期貨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下遊鋼鐵行業壓力重重。中鋼協昨日表示,近期鐵礦石價格大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存在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期貨市場臨近交割月多頭逼倉等人為製造市場緊張行為,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儘快介入。隨著大商所啟動「五位一體」監管協作機制,以及中鋼協表態,鐵礦石價格接下來可能會迎來大幅波動。
  • 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 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原標題: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摘要 【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 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 2020甲醇價格走勢 甲醇基本面不樂觀
    東南亞地區汶萊85萬噸/年裝置、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2套合計230萬噸/年裝置也在近期重啟成功,並逐步恢復向市場供貨,東南亞地區甲醇緊張局面得到緩解,有望在3月恢復向外供應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對於伊朗甲醇的影響比較嚴重,由於中國減少了需求,伊朗對中國出口量大幅下滑,其庫存逐步累積,而如果中國遲遲不增加進口量,則伊朗存在脹庫風險,有降價促銷的可能。
  • 價格觀察第8期:花生油年內第二度漲價_財經_中國網
    多地信息採集員反映,當地市場純花生油價格出現上漲,創歷史新高。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全國純花生油價格持續下降,2009年10月4日創下監測以來最低點,每桶(5升)為87.82元,此後純花生油價格整體呈漲勢,進入2012年4月份後漲速加快,6月27日價格已接近2008年1月22日每桶129.00元的監測最高點,為128.39元;與監測最低點的價格相比,全國純花生油價格上漲46.2%。分地區來看,吉林純花生油價格為全國最高,上海市的價格為全國最低。
  • 2019年甲醇行情分析 春節後甲醇有望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然而,隨著甲醇價格走低,華東乙烯與甲醇的比價快速修復,截至1月18日為2.55,雖然較年初的2.73小幅回落,但已接近2018年的均值2.67附近,對甲醇的利空影響已經消除。  丙烯走勢較乙烯偏強,從山東地區丙烯與甲醇比價的走勢來看,2018年整體呈現振蕩格局,12月二者比價逐漸攀升,並於今年年初達到3.83,創2016年9月中旬以來新高。雖然截至1月18日回落到3.57,但仍處於過去6年均值之上,整體走勢亦顯著高於過去3年同期。
  • 創13年新高!QDII基金年內收益最高超90%,這類股票最賺錢,年底不...
    自此之後,QDII基金產品連續11年的最佳年度業績未能超過60%,最低的一年,QDII年度冠軍收益率不足10%。市場人士認為,今年QDII基金最佳業績創出13年新高,或因全球科技股牛市強力驅動所致,科技股主導的標普500指數已在近期創出歷史新高,海外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使得重倉科技股的QDII基金獲得較高彈性。
  • 基金年內分紅1730億 創近4年新高
    今天我給朋友們分享一下基金年內分紅情況。那今年的分紅市場呈現出怎樣的新特點呢?2020年基金分紅市場的特點1、基金年內分紅1730億 創近4年新高今年以來,基金整體的業績表現是非常亮眼的,基金規模不斷的擴大,分紅也更加可觀。
  • 本輪國內油價調價窗口將開啟 或創年內最大漲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 3日,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開啟,據機構測算,汽柴油零售價或創下年內最大漲幅。按照私家車50L的油箱測算,加滿一箱油需要多花近10元錢。
  • 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
    2016年,公司實現淨利潤為0.19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達1.47億元,不到四年,淨利增長近7倍。二級市場上,上市以來的42個交易日,股價上漲至77.52元,較發行價46.40漲了近70%。截至12月7日收盤,中聯重科年內累計漲幅66.33%。
  • 11月亞洲製造業PMI升至51.9% 再創年內新高
    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 阮煜琳)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6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9%,再創年內新高。數據顯示,11月份,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9%,再創年內新高,連續2個月穩定在51%以上,連續7個月環比上升。從主要國家看,中國製造業PMI呈現穩中趨升走勢,日本和韓國製造業PMI也呈現連續上升走勢。分析稱,亞洲三大主要經濟體的穩中趨升為亞洲製造業平穩運行提供了支撐。
  • 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杜濤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11月PMI(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2.1%,創2017年9月以來的新高,財新11月PMI指數54.9%則達到十年來的高點。管清友對經濟觀察報分析,從供需層面來看,兩端都很旺盛,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創下年內新高,且供需缺口持續縮小,需求回補成效顯著。PMI的增速超過了此前多家機構的預期,10月的PMI指數環比微落0.1%,其中小型企業的PMI為49.4%,處於榮枯線下,新訂單指數也有所回落,低於製造業的整體水平。
  • 2020年國際油價最新消息:INE原油暴漲近8%,續創近三個月新高;市場...
    周三(11月25日)上海原油價格盤中大漲超7.8%,創9月2日以來新高293.9元/桶,直逼上方強阻力位300關口,主力合約2101終盤收於289.8元/桶,漲17.3元/桶,漲幅6.35%。市場無視美國API原油庫存增幅高於預期的行業報告,在新冠疫苗將提振燃料需求的憧憬下持續上漲。
  • 有機矽價格創年內新高,最全概念股名單來了
    有機矽DMC價格創年內新高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因素影響,終端採購謹慎,有機矽價格持續下跌,最低時接近歷史底部14000元/噸,行業裡除合盛矽業等一體化企業外,絕大多數有機矽廠商處於虧本經營的狀態。進入三季度之後,由於需求快速修復,同時新增產能投放進度低於預期,有機矽迅速進入供需緊張狀態,有機矽價格快速拉升,最新報價已突破24000元/噸,創年內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