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位寶媽在我的育兒群裡諮詢有關寶寶吃鹽的問題,說自己和婆婆僵持不下,婆婆認為寶寶不吃鹽沒力氣,越早吃鹽越好,寶媽則認為寶寶越晚吃鹽越好,3歲以內都不能給寶寶吃鹽。
群裡因為這個話題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不得不說現在的家長都挺好學的,有的從育兒書籍上「引經據典」,有的說自己的營養課老師講過,還有的家長用用親身經歷講述了孩子不吃鹽的危害……最後大家一致把「矛頭」指向我:付中醫,你說孩子到底啥時候能吃鹽呢?
好吧,既然「眾望所歸」了,那我就來認真分析一下,關於孩子吃鹽的時間和注意事項吧!
1、過早吃鹽加重腎臟負擔
鹽的主要成分是鈉,現在各路健康專家都在強調「低鈉」,想必家長們應該都知道鈉過量的危害了吧?對成人來說,過多地攝入鈉,容易引起血管類的疾病,寶寶的腑臟基本上要到6歲才能發育完善,在這之前是非常脆弱的,過早吃鹽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影響鈣鐵鋅元素的吸收。
所以過早吃鹽的寶寶特別容易缺鈣鐵鋅,出現盜汗、夜鬧、不愛吃飯、貧血等情況,嚴重影響到寶寶的發育健康,對於這樣的寶寶,要及時喝些懷菇甘末才行。停止吃鹽,儘快給寶寶調理過來,不然可能會給寶寶的身體發育埋下隱患。
2、過晚吃鹽易缺碘
有些家長了解了過早吃鹽的危害以後,會想當然地以為越晚吃鹽越好,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
因為食鹽是寶寶重要的碘來源,我們買鹽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包裝上有「加碘」的字樣,這是國家要求的,因為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如果寶寶很晚才開始吃鹽,那麼可能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分泌,同樣有可能拖累身體的發育。
3、滿1歲適量加鹽最合適
寶寶1歲以後,慢慢開始吃「大人飯」了,這個時候寶寶發育很快,對鈉元素的需求量也有所增長,所以你可以在寶寶的輔食中稍微加點鹽了。不過要注意控制好量,儘量還是清淡點比較好,不要太閒了,給孩子養成愛吃鹽的飲食習慣就不好了。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刻意加鹽,3歲以內的寶寶要少加鹽,6歲以內的寶寶每天吃的鹽應該少於2g,在這個劑量範圍內攝入鹽,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來說是最健康的。
除了食鹽的攝入,家長還需要注意一些高鹽食物中的「隱形鹽」,在吃之前已經加好鹽了,容易被忽略,比較好辨識的比如薯片、海苔、肉乾等,還有話梅、奶酪、果凍中的食鹽也很豐富,吃的時候要注意控制量哦!
生兒育女是一場修行,關注我,每天了解一點健康知識,調理好自己的身體,照顧好娃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