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之初就曾與蔡英文通電話
在2020年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後,剩下的2個月時間將是川普最後掌握總統權力的一段時光。由於拜登已經拋出了一攬子的執政計劃,其中在外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與中國關係緩和和改善的計劃。
有美國媒體分析認為,川普極有可能在最後時刻投出「重磅炸彈」,來徹底粉碎拜登修復中美關係的幻想,其中一個手段正是閃電訪問臺灣。
日本評論家宮崎正弘認為,川普正在盡一切可能讓拜登沒有退路,而根據2018年的《臺灣旅行法》允許美方所有層級的官員訪問臺灣。假設此行成真,這無異於1963年甘迺迪訪問柏林,會給相關地區帶來極其巨大的影響。
圖為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臺
此前美國衛生部長、副國務卿等高管都曾訪問臺灣。2020全年美國也已向臺灣出售1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創歷史新高。
此前美國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多為防禦性武器,但是近些年來也出售了不少進攻性武器,甚至還包括無人機這種可以由美國人在美國操控的武器,說明美國人正在試圖努力提高中國大陸統一的成本。
中國在世紀初就足以武力收臺
兩岸未能統一是歷史遺留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但是很不幸地遇到了美國,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一手主導了現如今的兩岸分離狀態。關於這一現狀,中國大陸瞭然於胸,美國精英知之甚詳,臺獨勢力也並非不明白。
只不過時間在中國一方,同時大陸一直在為兩岸和平統一而努力,並爭取臺灣人民的支持,故而才會出現現如今大陸並不急於收復臺灣的局面。
《臺北不設防》
在媒體的推測中,值得注意的有兩點:一是川普的美國總統身份;二是川普訪問臺灣的動機。
以總統身份訪臺,事實上意味著承認臺灣為一個國家,國際影響極其惡劣,將助長臺獨勢力的氣焰。換句話說,這等於在逼迫中方動手,既不符合美國利益也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僅僅滿足了川普個人的政治需求。考慮到其已經著手備戰2024,不難想見未來中美的衝突會在過去四年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加劇。
先發制人是川普最好的戰術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川普以內政的需要幹涉外務的。
這事實上是美國自20世紀以來的外交政策綱要,只不過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逐漸成為了主流,原因便是美國霸權的建立。現如今霸權出現了動搖的情況,但是卻並未觸及美國精英統治階層的統治根基,故內耗先於外事成為了今年美國大選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沒有哪一任總統和執政集團敢於全盤否定前人的路線並進行改革,因為這意味著極大的風險和與之不相稱的收益。「政治素人」的川普也不例外,而傳統政客拜登更無法通過徹底否定川普來推行政令。
臺積電等臺灣半導體企業被當成了籌碼
因此,看到川普可能對臺灣進行的訪問,一定要從內政外交兩方面來考慮和應對。只有局勢足夠混亂,川普這樣的投機分子才能夠渾水摸魚,收穫最大的利益。
換句話說,只要中國穩定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加可靠和有序的全球治理,維護世界的和平,確保美國的霸權持續衰落最終瓦解;而進一步的,中國持續發展本身就是對西方秩序的最大衝擊,更是整個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