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嘉義市有一位「自強媽媽」武玉雪鸞,她從越南嫁來臺灣,四年前丈夫因為罹患癌症而去世,丈夫那邊的家庭也遭逢變故,經濟重擔落在她身上,三年前她自己也患了癌症,她抱病謀生,做理髮、 賣蔥油餅、包餃子等工作養家,兩名女兒一向乖巧懂事專心向學,讓她能繼續堅強地撐住這個家。
「自強媽媽」真自強
武玉雪鸞夫妻倆原本經營機車行與美容美髮,生活美滿,丈夫五年前罹患癌症,辛辛苦苦地治療一年後仍過世,家庭沒了依靠。先前丈夫的大哥因心肌梗塞猝死,留下兩個孩子由公公與婆婆撫養,不久後公公中風,行動不便,丈夫那邊的親戚也無力協助她養育兩名女兒,武玉雪鸞只能獨自扛起養家重擔。
不幸的事卻接踵而來,武玉雪鸞3年前被檢查出罹患腦瘤,接受手術治療,一邊做康復治療一邊工作賺錢養家,在家經營理髮、賣蔥油餅,每天從早忙到晚,但收入有限且不穩定,後來到冷凍水餃工廠包餃子來維持生活。
武玉雪鸞多年來一直是一個人幹著兩個人的活,她忍著病痛,堅強勇敢地撐起家庭,用心教養2名女兒,女兒也都十分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十分優秀,長女就讀護專2年級,立志從事護理師, 希望將來能貢獻社會,服務有需要的人,次女目前讀小學6年級,也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武玉雪鸞感謝社會各界伸出援手,她鼓勵孩子將來學有所成時能樂於助人並回饋社會。
「自強媽媽」何以如此自強?
《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君子」何以自強不息呢?換句話說,使「君子」自強不息的動力有哪些呢?一般來講,有兩種。一種是苦難,另一種是親情。
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人人對苦難敬而遠之,然而,它還有另一種意義——激勵人心。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面臨著一個似乎沒有退路的困局時,他一定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進行奮起反抗,進行最後一次搏鬥,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講的,「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的意義所在。
這個道理是古人早就了解了的,當年西楚霸王項羽打仗時就是把所有能吃的乾糧都倒掉,斷了戰士們的後路,所以他們只有奮勇殺敵才能活下來,所以他們必須自強不息,這同樣從側面解釋了苦難對於人的另一重積極意義。
二,「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一旦一位女性成為了母親,當她的孩子受到生活的威脅壓迫時,她就會變得十分堅強,這是母愛的本質,母愛本身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前一陣子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十分感人的視頻,一隻雌鹿在面對著豹子的追趕時,毅然決然地停下腳步,主動地將自己送到豹子的嘴裡,為什麼呢?因為在它的前面還有一隻小鹿,那是它的孩子,它只有犧牲自己,才能為小鹿的成功逃跑爭取時間,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人類呢?為了孩子而付出自己生命的母愛是世間最真摯的情感,我們可以這樣說。
回到「自強媽媽」武玉雪鸞身上,我們會驚人地發現這兩種促進自強的因素她全都具有了。首先,她的生活十分困苦,丈夫離世,自己也罹患腦瘤,苦難簡直是不留情面地肆意踐踏著她,然而,正如上面所說,苦難在帶給她痛苦的同時卻鍛鍊了她的意志,使得她更加堅強;其次,她本身是一位母親,如果她不努力奮鬥,那她的兩個女兒就要跟她一起過苦日子——這是一位母親絕對不能容忍的。
概而言之,苦難和親情的力量共同促進了她的成長,即使這是不幸的。筆者更希望苦難不要降臨在她身上,這比獲得「自強媽媽」的虛名還要重要。
事件的總結
「自強媽媽「的所作所為打了社會上很多人的臉,有一些人四肢完好卻不出去謀生,甚至是假扮乞丐博取同情,出賣自己的尊嚴以換取金錢,這看起來是小事,事實上卻是關乎社會保障制度與民族氣節的大事。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喊出了「不食嗟來之食」的口號,這是對懶惰的赤裸裸的批判,時過境遷,距離那時候已過了一千多年了,可是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吃那些「嗟來之食」,這不正是民族氣節的逐漸喪失嗎?我們呼籲,必須重新振作。
另一方面,社會保障制度也應該把握分寸,具體體現在制度的安排應該能夠儘量公平地按照勞動來進行資源的分配,如果沒有這樣做,就會出現社會「養懶人」的現象,如果當一個社會裡面的人不用通過勞動也能獲得豐厚的回報時,那十有八九是社會保障制度與福利政策不協調所導致的。
總而言之,「自強媽媽」的事件既給我們震撼,也給我們啟示,使我們能夠反思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得失。
最後,由於今天是母親節,祝天下的母親都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