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鋪路,Z世代將是社區新零售的受益者!

2021-01-12 營銷新洞察

國際上有一個專門的代際術語「千禧一代」,英文是Millennials,同義詞Y一代,是指出生於20世紀時未成年(即1983-2000出生),在跨入21世紀以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

與此相對應的是Z世代(Generation Z),即在1995年後出生的人,現在我們更習慣稱其為00、95後。

千禧一代人的成長時期幾乎同時和網際網路/計算機科學的形成與高速發展時期相吻合,他們的成長經歷伴隨著整個時代的發展一起跌宕起伏。

而Z世代,則坐享了所有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收成,他們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受益者、新概念的接收者。

換句話,當我們談及新零售時,千禧一代推動了新概念的普及,Z世代則會是最終受益者。

當千禧一代發現社區營銷的新藍海後,他們能往下溝通的一定先是Z世代的人,因為他們才是未來市場的中流砥柱。

一個長期主義者,善於在代際交替之間尋求新的機會點,並從中找到一條值得長期投入的賽道。

而有關千禧年和Z世代的的差異,這一份來自德勤的報告或許可以為你揭開謎紗!

隨著寒流來襲,疫情又有捲土重來之勢。好在鍾南山院士已經發話,「在國內,不大可能像去年一樣大規模的爆發」。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冠病毒爆發以來的這一年,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被不同程度地改變了。最明顯的,是如影隨形、走哪兒都要戴上的口罩;最深刻的,卻是人們的心態和價值觀的變化。

在《德勤2020年全球千禧年調查》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到這些變化,有些堪稱出人意料,有些又在情理之中。

《德勤2020年全球千禧年調查》基於兩組調查產生:第一次是在新冠爆發之前,通過在線自我完成式訪談進行,現場工作於2019年11月21日至1月完成;第二次調查以類似的方式在2020年4月 28日至2020年5月17日之間進行的。第一次調查徵求了43個國家/地區的13,715名千禧一代(出生於1983年1月至1994年12月)的意見以及20個國家/地區的4,711名Z世代(出生於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受訪者的意見。隨後的調查對在13個受不同程度的大流行影響的大型市場中的5,501名千禧一代和3,601名Z世代進行了調查。

下面我們借著這份報告,一起深入地了解疫情前後,身處地球村的人類,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01. 那些出人意料的反應

儘管現在尚無法得知大流行對這代人的長期影響,但《 2020年德勤全球千禧年調查》顯示,年輕一代(千禧一代+Z世代)的毅力和決心必將塑造新興世界。

和我們想像中「垮掉的一代」和「脆弱的一代」不太一樣,疫情中的年輕一代仍然堅定不移,拒絕妥協自己的價值觀。受訪者大多相信疫情過後的社會可以比此前更好,有足夠強大的政府,企業以及一群足智多謀的人,能夠共同實現這一目標。

「價值觀「是一個很有趣的標籤,反觀現在國內咪蒙掀起的男女對立、社區零售間巨頭和小商販之間的矛盾,你會發現: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一代年輕人越來越在意企業的理念和文化是否和自身相匹配。

可以引申的地方是,品牌年輕化不是表面上的年輕化,而將是精神價值的年輕化;品牌營銷不是口頭上的宣傳與推廣,而將是身體力行、實打實的促銷和惠利。類似,社區新零售新概念的推廣一定是針對更年輕一代的小家庭科普。

報告還顯示,上一年的「千禧一代調查」暴露了很多不安和悲觀情緒。但新冠疫情並未加劇這些負面感受。

第二次被調查的13個國家中,有11個國家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壓力水平比五個月前的初次調查更低:千禧一代從疫情前的50%下降到42%;Z世代的壓力水平則從52%降至44%。

一方面是,第一次調查在每年傳統壓力較大的時間進行的,比如年終工作壓力以及寒冷的天氣,這往往會提升人們的壓力水平;另一方面,疫情讓很多辦公室一族開始遠程工作,有了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健康也更加關注,在某些程度上緩解了焦慮。

但沒錢、失業,仍舊是一部分人的主要焦慮來源。

疫情促使年輕一代擁有更強烈的個人責任感。人傳人的模式下,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關愛他人,也是保護自己。也只有攜手共進,才能一起生存。

近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新冠的流行,使他們更加同情他人,未來將以實際行動對自己所在的地區產生積極影響。

這是否意味著,更有責任感的公司將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報告繼續補充道,品牌好評不一定轉化為商業購買力,但差評一定加速某些公司的消亡。

很多受訪者對企業和政府面對疫情時的反應,做出了高度評價。但由於疫情帶來的不同程度的「財務危機」,這些好評並不能立馬轉化成商業購買力、促進經濟復甦。

對企業而言,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兩代人都表示,疫情後將更加積極地光顧和支持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本地賣家。同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那些,在疫情中展示出與自身價值觀相衝突的公司。

儘管千禧一代和Z代人都面臨著嚴峻的個人挑戰和焦慮,但疫情前後,年青一代始終專注更大的「社會問題」。

初次調查中,千禧一代最關係的問題依次為氣候變化/保護環境的比例(28%),醫療保健/疾病預防,失業,收入不平等/財富分配以及犯罪 /人身安全,後四者約佔20%。

在Z世代中,環境問題佔比31%,其次是失業(21%)和性騷擾(20%)。

在第二次調查中,氣候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醫療保健卻在上升。兩組的醫療保健/疾病預防均有望上升:

它在千禧一代榜單上排名最高(30%),在Z世代中佔22%,增長了7個百分點。受經濟擠壓的受訪者,還把經濟增長和收入不平等/財富分配的重要性往前提了提。

綜合來看,年輕一代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關心自身所處的「外部環境」。2021年企業的公益營銷應該要提上日程了!

另外,不僅是「口頭關心」,年輕一代正在採取行動,保護環境,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選擇了以微小改變來改善地球。

數據顯示,疫情來臨之前,超過一半(58%)的千禧一代增加了對公共運輸的使用,一半的人減少了「快速時尚」的購買,三分之二(64%)的人減少了一次性塑料。

大約五分之一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聲稱自己是素食主義者,而40%的千禧世代說自己正在減少肉類和魚類的消費。對環境的關心,不僅影響到了年輕一代的日常工作,還影響到了其家庭生活。

62%的千禧一代和58%的Z世代表示,他們在決定有多少孩子時,會考慮對環境的影響,以免帶來更多的人口負擔。比起「養不起」「不好教」,沒想到還有這麼多年輕人會因為對地球負擔過重而減少生育。

02. 意料之中的變化

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停工給這代人帶來了沉重打擊,尤其是年輕人。

在第二次調研中,有近30%的年輕人和25%的年輕千禧一代(25-30歲)表示,要麼失業,要麼降薪在家辦公。全世界大約五分之一的千禧一代已經失業;8%的千禧一代和5%的Z世代工作時間變得更長,但報酬卻沒有相應的增長。

只有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和38%的Z世代,倖免於「難」,表示自己的就業/收入狀況並未受到大流行的影響。

財務更加謹慎的同時,個人儲蓄率順勢上升。此前的報告顯示,不管是千禧一代還是Z世代,還款都是主要壓力來源之一,兩代人都不約而同地受到了上一次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工資,也影響了他們的儲蓄和職業道路。

而就財務狀況而言,今年的報告顯示,有更多的千禧一代(50%)預測明年的財務狀況會惡化或停滯。

疫情也加劇了這一悲觀預期,54%的人在初次調查中表達了類似的悲觀情緒,疫情後這一數字躍升至61%。

由於對未來可支配收入的悲觀預期,以及消費機會的減少,許多地方的個人儲蓄率都有所上升。

千禧一代對於企業忠誠度在不斷提高,疫情加劇了他們的企業依賴程度。一方面企業滿足員工需求程度不斷提高,比如企業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企業技能培訓;一方面,疫情帶來了大規模的失業、降薪,正當職場中年、家庭中間力量的千禧一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

更多的千禧一代表示,他們希望與僱主在一起至少五年,而不是在兩年內離開。

數據顯示,在兩年或更短時間內離職的人從49%下降到31%,而那些願意長期留任的人從 28%上升到35%。

與此同時,疫情隔離的要求利好遠程辦公的普及,年輕一代渴望遠程辦公能夠真正流行起來。超過60%的人表示,他們希望危機結束後,遠程工作的頻率更高。

遠程工作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以及更多的自由,員工不僅可以節約通勤、服裝等費用,也不用再化妝、顧及職場禮儀,而且還可以住得在更遠但更大又更舒服的房子裡,真正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另外,年輕一代更加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他們認為焦慮帶來的身體和情感負擔比失去工作更重要。

調查結果顯示,半數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表示,因為壓力太大而請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同時也有三分之一的人這樣做了,只是真正能夠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理由請到假的少之又少。

畢竟,資本家的本質就是通過剝削勞動剩餘價值賺取利潤。而人肉電池怎麼可以休假?

03. 寫在最後

隨著疫情防護日常化,我們可能已經逐漸習慣了與之動態共存,甚至在忙碌的生活中,逐漸忘記它帶給我們的影響。但從更長的時間維度、更大的群體樣本來觀察它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做好往後的決策。

只是需要我們在更大的風暴來臨之前,再敏感一些,關注到那些微小的日常的變化,其實可能就是人生的岔路口,迎來一場命運的巨變。

正如陶傑在 《殺鵪鶉的少女》所言,「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相關焦點

  • 從千禧一代到Z世代,絲芙蘭為何讓年輕人如此「長情」?
    關注Z世代年輕人,不是一個新話題。但真的為贏得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而改變經營策略或是產品理念的零售企業卻並不常見。絲芙蘭是其中一個。從千禧一代到如今的Z世代,絲芙蘭似乎從來沒有在年輕人的消費觀中缺席。 從2005年進入中國至今,絲芙蘭在15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從實體店到全渠道經營的商業模式轉變,產品結構也從引進國外品牌向本土化、個性化產品的全品類發力。依託LVMH集團,絲芙蘭在全球擁有2645家門店,亞洲門店366家,涉及35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最大的高端美妝零售商。
  • 德勤:在加速轉型的世界中成長,千禧一代和Z世代對未來感到憂慮
    請注意:敬請觀看將於美國東部夏令時今天上午9:30從紐約市現場直播的德勤直播活動,屆時將討論德勤千禧一代調查的最新見解。 關於技術對勞動力的影響,49%的千禧一代認為新技術將增加他們的工作量,46%的人認為工作性質的變化增加了他們找工作或換工作的難度,70%的人認為他們可能只具備一些或少數在工業4.0時代獲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千禧一代認為,企業最有責任培訓員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挑戰,而Z世代(大多還在上學或剛畢業)認為學術界應負起這個責任。商界和學術界可藉此機會,通過加強合作來解決未來的勞動力挑戰。
  • 為什麼千禧一代和 Z世代更直接的購買比特幣
    在最近接受CNBC的Squawk Box採訪時,這位億萬富翁預測: 「如果標普在未來三天內下跌20%,比特幣將走低,而不是更高 儘管執行長認為比特幣將和風險資產保持相關性,但就目前來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繼續進入加密生態系統,這種相關性可能會下降。 此外,這位企業家表示,其他高績效股票將很快"逆轉硬" 「你得注意裂縫。有一天,我們會醒過來,市場會逆轉,然後他們會硬儲備。」
  • X世代與千禧一代中間還有他們:Xennial概念出爐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專家稱,如果你出生在1977年至1983年之間,那麼就可能是Xennial——出生於X世代和千禧一代之間,是悲觀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的結合體(以下稱為Xennials)。據報導,墨爾本大學社會學副教授伍德曼表示,除了X世代和千禧一代外,還有一個名為Xennial的新群體。
  • 如何讓Z世代PICK你?冷飲品牌在新潮傳媒上大做文章
    2.6億的Z世代群體佔總人口數的18.9%。他們是富足的一代,也是孤獨又焦慮的一代,他們也是具有X面的一代,並正在成為當下社會的消費擔當。「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鮮衣怒馬少年時,這是Z世代的時代。一年一度營銷大戰硝煙正濃,在新潮電梯智慧屏上,眾多冷飲品牌在精準的場景營銷吸引Z世代的眼球,立體演繹品牌營銷新思路。
  • 進軍Z世代1430億美元的消費市場,賣家可以做些什麼?
    據市場情報公司Numerator的研究,全球Z世代的消費力約為143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Z世代將佔全球消費者基礎的40%。在美國,Z世代目前約佔人口的26%。在東南亞,這一代人佔該地區6.6億人口中的2.77億,超過50%的人每月花在網上購物上超過30美元。 這些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間的人,是全球品牌市場營銷的新焦點。
  • 新的餐飲消費者Z世代出現了,了解Z世代的5個飲食需求!
    就在你的餐飲品牌終於贏得了千禧一代的心,你覺得贏了天下的時候,新一代餐飲消費者——Z世代,帶著新的期望和新的品味,開始出現了。這一群由1996年-2009年出生的嬰兒、兒童和年輕人,在很多方面,他們都與千禧一代不一樣。所以了解Z世代,了解新的餐飲消費者,是餐飲商家必須要做的功課!
  • 報告解讀I 東南亞千禧一代與Z世代的文化觀將如何影響品牌的未來?
    《東南亞千禧一代與Z世代文化觀報告》調研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以及臺灣地區的3000名千禧一代與Z世代受訪者,對文化、品牌、內容、科技以及他們自己所身處的社群的看法與關係,並發現千禧一代與Z世代正處於大規模文化覺醒的過程之中。
  •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時間:2020-12-22 19: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Z世代是什麼,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 年輕一代「拍照秘籍」-Wecut發布《Z世代攝影攝像用戶研究報告》
    調研背景微咔世紀是一家專注於年輕一代創意娛樂事業的網際網路企業,從14年成立,旗下的攝影攝像創意社區平臺Wecut app就受到Z世代年輕人群的喜愛。1、 Z世代,是需要刷「存在感」的網際網路「原住民」逆天的z世代,已經不是大家眼中的小孩子了,他們深受網際網路的影響,通過網絡社交和興趣圈子找到組織,追星、追劇、刷動漫、cosplay、吃雞農藥,十八般武藝全能登場。他們注重更個性的表達,更追求創造、分享,彰顯自我的獨特性,是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原住民。
  • 和頓國際:丹佛,美國千禧一代的理想聚居地
    強大的千禧一代影響力– 作為美國當前規模最大的一個世代,千禧一代(指於1981年至1997年期間出生的人士)人口在美國勞動力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房地產網站 Zillow 的報告稱,在2016年的購房者中,千禧一代佔了42%,高於任何其他世代,並且其中大多數人是首次購房。更為重要的是,預計千禧一代在接下去的五年裡將會給美國住房市場帶來更為顯著的影響。在美國的主要城市中,丹佛日益被視為理想的居住地,擁有蓬勃發展且配套齊全的住宅社區,具備大量的就業機會以及到處可見的創業精神。下面讓我們領略一下丹佛吸引千禧一代的魅力所在。
  • 厭倦Ins甜膩風的Z世代 在網上最吃哪一套?
    在新的內容和品牌不斷誕生的今天,有一個話題很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視覺的進化」。在Z世代開始給世界帶來更大的衝擊的情況下,最近兩年「更酷的視覺」定義也開始改變。如果不理解這個趨勢,或者說不嘗試去了解那些00後05後對網際網路視覺元素的好惡,很多品牌將對今後的D2C趨勢、2C產品服務、SNS等網際網路營銷方式產生誤判。
  • 厭倦Ins甜膩風的Z世代,在網上最吃哪一套?
    在新的內容和品牌不斷誕生的今天,有一個話題很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視覺的進化」。在Z世代開始給世界帶來更大的衝擊的情況下,最近兩年「更酷的視覺」定義也開始改變。如果不理解這個趨勢,或者說不嘗試去了解那些00後05後對網際網路視覺元素的好惡,很多品牌將對今後的D2C趨勢、2C產品服務、SNS等網際網路營銷方式產生誤判。
  • 【直播LIVE】Z世代消費與零售未來十年 | 創見未來,2021趨勢論壇
    EMBA | Global DBA | EDP最新動態 | 招生動態 | 裡昂智庫 | 校友風採 主題:「創見未來」2021趨勢論壇——「Z世代消費與零售未來十年」1月9日,法國裡昂商學院聯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等全球影響力高校,以及廣州直播電商行業協會共同創辦的「創見未來」2021趨勢論壇將在廣州舉行。
  • 泰國千禧一代最具影響力的品牌
    9月1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列出了泰國千禧一代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千禧一代也被稱為Y世代,英文是Millennials,是源自美國文化對一個特定世代所習慣稱呼的名稱,一般指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生,在跨入21世紀(即2001年)以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
  • Z世代旅行新勢力:精緻窮的年輕人都把錢花哪兒了?
    記者 | 底伊樂編輯 | 湯威如果要為2020年挑一個關鍵詞,那麼「Z世代」一定是其中之一了。很長一段時期,媒體、社會都一直沉迷於把80、90後統稱為「千禧一代」,但隨著越來越多95後逐漸進入社會和職場後,「Z世代」這一詞語出現在了人們眼前。很大一批「Z世代」,或許是存在於我們身邊的「隱形富豪」,也可能是一個十足的「社會人」。
  • 千禧一代對民主感到幻滅,這是為何?
    這份來自劍橋大學民主未來中心的報告發現,出生於1981年至1996年之間的千禧一代對民主的滿意度不及任何其他年齡段。  研究人員在1973年至2020年期間與160多個國家/地區的近500萬人進行了訪問,發現幾乎在每個地區,年齡在18至34歲之間的人對民主的滿意度下降幅度最大。  與父母或祖父母那一輩的同齡人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對民主的滿意度也較低。
  • 趨勢觀察|從泡泡瑪特上市到Z世代新消費崛起的延展思考
    我們把這幾天市面上主要的一些分析文章認真學習了一圈,試圖儘量能夠將這個案例的本質邏輯從諸多內容中提煉出來,本文是以學習筆記的形式,梳理了從潮玩行業的介紹、到分析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再到補充介紹Z世代人群的特點、並通過泡泡瑪特新消費案例去打開對中國市場未來行業崛起賽道的思考。
  • 新希望的「芯乳業」如何俘獲Z世代?
    作為傳統乳品巨頭的新希望乳業,正在為「新鮮生態圈「的每個鏈條進行科技賦能,希望以更加個性化、定製化、場景化的產品去滿足未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5月21日,上市公司新希望乳業在四川成都召開了上市後的首次年度股東大會。
  • 科普貼:X世代、Y世代、Z世代都是怎麼回事? - 付一夫
    參考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戰後的美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世代:(1)嬰兒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這是舉世聞名的一代人。二戰結束後,許多參軍的美國青年榮歸故裡並組建家庭,隨即掀起了一波生育高峰期,「Baby Boomers」便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