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背景
微咔世紀是一家專注於年輕一代創意娛樂事業的網際網路企業,從14年成立,旗下的攝影攝像創意社區平臺Wecut app就受到Z世代年輕人群的喜愛。通過與用戶的長期以來的接觸和運營,微咔發現新新人類在拍照和圖片創作上有他們特有的風格和使用訴求,於2019年5月,微咔特別找到拍照app重度用戶小仙女們,進行了深入訪談,挖掘她們的「拍照秘籍」,以下對此次定性調研報告的核心內容進行分享和解讀。
1、 Z世代,是需要刷「存在感」的網際網路「原住民」
逆天的z世代,已經不是大家眼中的小孩子了,他們深受網際網路的影響,通過網絡社交和興趣圈子找到組織,追星、追劇、刷動漫、cosplay、吃雞農藥,十八般武藝全能登場。他們注重更個性的表達,更追求創造、分享,彰顯自我的獨特性,是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原住民。
我們發現這樣一群年輕的用戶,她們有自己豐富個性的興趣愛好,關注的焦點多元而多變,而且更在意自我的表達,在圈子中常常活躍刷「存在感」。
在刷「存在感」上,她們是活躍的「移動社交動物」,在各中社交app上積極冒泡,擴列同好,尋找歸屬感。
同時,不同的細分群體,社交屬性不同,高中生群體獲取信息渠道相對單一,關注的興趣領域也會集中一些,經常活躍於亞文化聚集地;而社區類軟體的資深用戶,會緊跟潮流去不斷嘗試新的軟體和社區,但也會更加敏感,容易失去新鮮感。
逆天生長的她們,在網際網路這片沃土裡成長,而且也逐漸成為各大市場消費主力軍。新近發布的《Z世代圈層消費大報告》指出,中國的Z世代人群約有1.49億,且還在保持高速增長;QuestMobile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Z世代在全體網民中已貢獻了移動網際網路近一半的增長率。
自智慧型手機的興起,攝影攝像app逐漸成為手機必備app,而今Z世代的崛起,也在驅動行業的發展。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小仙女們,在拍照方面有什麼特殊屬性。
2、自拍or萌寵,學生or白領,各細分場景與人群有不同追求
從主要的拍照場景看,她們已經不僅僅關注於人物和風景,還有很多特別的場景受到她們拍攝的喜愛。我們發現了很多「吃貨」,她們喜歡到各大網紅餐廳打卡,用濾鏡、拼圖拍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分享到朋友圈;她們還是萌寵達人,遇到可愛的小貓小狗就瞬間融化,立刻拿出手機拍個不停。
不同主題和場景下,她們有不同的關注重點,如人像拍攝,需要符合人物個性,同時又要不能太「假」;美食的話,一定要色彩鮮豔,讓人看了特別有食慾。
不僅是不同的場景,Z世代下細分不同年齡層的小仙女們,所展現出來的風格追求也不同,比較年輕的高中生,還在不斷探索,也樂於嘗試,照片風格多變、常換新的軟體使用;而大學生、白領們,對自我定位比較明確,有較為清晰的追求,在拍照修圖中掌握自主權。
好看的照片,往往需要一些參照物作為參考學習的對象,而不同年齡身份的人群,在尋找參考時的習慣和風格也有所不同。學生黨(尤其高中生)、小白用戶,自我風格暫未定形,經驗不足,更願意從外界獲取參考幫助,也願意積極參考不同的風格;而白領黨、資深用戶,已經有較豐富的拍攝/修圖經驗,有固定的自我風格認知,一般認準適合自己現有風格的參考,在社交圈內維持自身「人設」,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類型相對單一而固定。
深訪過程中,用戶是這樣說的:
「(朋友圈發的照片)喜歡標準就是能做完這件事情之後,讓這個照片變得搞怪,或者做成什麼表情,然後發到微信上。」
——吳小姐(24歲,客戶執行)
「有選擇的,不是每天都拍了發,別人也會知道你發好多。比如說下午下了課之後,或者去學校後門去吃了一頓好吃的飯的時候發個朋友圈」
——陳小姐(22歲,學生)
「跟朋友分享,有時候要炫耀一下,出去玩,吃好吃的,一定要發朋友圈,跟朋友說一聲,我今天出去玩了……有的時候看到你吃的東西,就會問你在哪裡,在什麼地方,你就跟人家推薦,還是挺有自豪感的。「
——何小姐(22歲,學生)
3、App接觸與留存:更樂意嘗試,但也更嚴格挑剔
Z世代愛炫愛秀,手機必備app,拍照修圖的必不可少,而且大多數人都下載不止一個。市場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各類拍照app層出不窮,有的深得用戶青睞,有的慘遭月拋甚至周拋。接下來講一講,這些年輕用戶們,是怎麼認知、掌管自己的app的。
一開始的下載嘗試,她們都比較樂於嘗試,對新鮮的東西表現好奇和熱情。不管是自己主動搜索還是周圍朋友推薦,只要是有突出的功能和特點,仙女們總會帶著好奇嘗新下來用一用,最後越下越多,3-10+個不等,但真正用的卻只有2-3個。
關於app的轉化與流失:她們是這樣說的…
「最近也沒有什麼新的,很少有一款比較新的軟體,如果它是剛剛推出來,它的功能有一些不一樣的話,就像想下載看一下新功能,拍出來的效果怎麼樣。」
——陳小姐(22歲,學生)
「有一段時間,B612在朋友圈裡,水印都在用那個B612,我也跟著下載一個,然後下載之後就主要玩一下它的那個濾鏡。」
——何小姐(22歲,學生)
「有一次我看到閨蜜在玩WECUT,有很多模板可以改圖,有很多創作的工具,我覺得很其他的修圖app挺不一樣的,挺新穎個性的,就一直在玩。」
——李小姐(17歲,學生)
可見,雖然這些年輕用戶,對新的產品、新的玩法有更高的熱情和接受度,但也更加敏感,一旦這些軟體無法滿足她們對自己個性的展示和表達,沒有足夠的亮點去培養她們的使用粘性,她們也只會冷酷棄用。如此繁雜的拍照app市場中,需要經得起考驗的亮點,需要真正滿足需求,才能讓這群年輕用戶真正轉化並長期使用。
4、行業競爭白熱化,專業化競爭局面打開
最後,放眼整個拍照app市場,調研訪問這些年輕女性用戶對現有主流品牌認知,可以看到,用戶用來自拍、精修、拼圖等不同操作的產品,往往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產品的定位認知,也意味著專業化競爭局面愈演愈烈。專業化競爭局面已經打開,如何提高產品專業度和使用體驗,打造品牌內核,成為重中之重。
結語:
以上是此次針對z世代年輕女性用戶在攝影攝像類app使用展開的定性訪談調研的核心內容。通過對人群畫像分析、使用場景與風格偏好、產品使用認知和品牌偏好等,我們發現,這些年輕用戶有更個性、聚焦的訴求,對不同的功能和模塊有更獨特的認知,對品牌的偏好和選擇也更自主。那品牌、產品應如何專注這群z世代用戶呢?
真正了解用戶,賦予他們滿足感。
Z世代新新人類,他們要表達自我,要彰顯個性,同時又要找到自己的同好圈子,找到存在感,獲取歸屬感,在他們熱愛的領域不斷發聲,只有真正懂得這群用戶,才能吸引他們,創造能夠讓他們沉浸其中的環境。
重新審視自身,賦予品牌個性。
品牌不僅僅只是提供服務與產品,學會與用戶交流對話,才能真正成為用戶喜愛的那一個。品牌也應該讓自己變成z世代的一員,做好品牌年輕化、個性化,以用戶語言與行動神深入觸達用戶,讓用戶驚嘆「這個品牌好懂我!」
專業化競爭格局,提高產品競爭力。
重視對產品的打磨,重視用戶體驗的提升,是讓產品在大浪淘沙中仍能站穩腳跟的基石,這些年輕用戶是熱情的,也是無情的,一旦達不到預期,就有可能卸載拋棄。因此,注重產品打磨的投入,結合對用戶的研究,從功能體驗與情感需求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才能獲得年輕一代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