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活得真實的人,出路在哪裡?

2020-12-23 一粒風聲

圖片音樂/網絡侵刪

打開音樂,找到你的真心

閒暇刷微博時,看到一條有關楊冪的熱搜,作為《奇葩說》海選招募官的她,在節目中說了一句話:「極度的坦誠就是無堅不摧。」

不可否認的是,第一眼看到這樣一句話,內心還是有所動容的,不過仔細一想,這樣的狀態並非適合所有人。

坦誠,可以是對某些事情的誠懇,可以是坦白自己的真實想法,也可以是展露自己的弱點。

一個真正極度坦誠的人,到底是認真執著去鑽研一件事,還是毫無保留向他人吐露真心,或者暴露自己的所有弱點?對於不同的人,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我想,對於一些人來說,極度坦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無條件的信任會讓人覺得恐懼一樣。

都說人與人相互信任才能促進關係,推動一些事務的正常發展。可在有些場合下,真實只會變成自己的軟肋。

在還沒有底氣與生活抗衡時,一如既往保持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可能會演變成前進途中的絆腳石。

以前的自己,也覺得只要活得足夠真實,生活就會少很多疲憊,過得輕鬆一點。

但每當產生一種想法不久,就會出現一些新的麻煩,讓人不得不更新自己的認知。

有時候會覺得,一旦自己認定了某種觀念,並想要繼續沿著那個方向走,認為不會有什麼偏差時,現實總會逼著自己與時俱進。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希望生活按照期待的模樣發展,工作按照自己的認知自然推進。

他們知道生存有多艱難,卻不想因為現實的殘酷,而重新塑造自己的「輪廓」,去迎合被人為扭曲的世界。

你是這樣的人嗎?

在我看來,生活這個由無數碎片拼湊成的集合體,還是有我們能掌控的部分。

即使那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碎片,也足以支撐我們對生活的信念,讓我們少感知一些無助。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很熱愛文字,希望通過文字,記錄下這個世界難得的美好,希望通過文字,表達出自己真實迫切的想法。

也許很多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後,不久後,只會變成普通的一串人類文明的符號。

它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可愛,不會讓人們共同踐行,創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甚至到最後,就連我自己也只是紙上談兵……

我熱愛用文字來表達一切,可文字的領域遠遠不止我喜歡的部分,想要有深入的進展,就必須對所有部分一視同仁。

而我在短時間內,還是難以攻克這一關。那些不真實或有誇大成分的信息,非要讓我用文字去表現出來,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煎熬。

之所以會這樣,大概是因為不想自己喜歡的事物摻雜太多虛偽和虛假,會覺得對於自己的熱愛是一種褻瀆。

在這時候,真實坦誠不但沒有成為我的鎧甲,反而成為了弱點,成為了前進的瓶頸。

曾經相識的人說過一些話,他說身邊不少能力強的人,都很擅長給自己洗腦。

他自己也一樣,時時刻刻自我暗示,喝雞湯打雞血都是家常便飯,而他也同樣優秀。

可能有人會不理解,為什么喝雞湯打雞血這樣沒營養的事情,有人會將它奉為真理。

可大家都忘記了,那些總是發表慷慨激昂言論,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對自己也足夠狠。

就像健康減肥既需要控制飲食,又需要足夠的運動一樣,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那個人輕描淡寫的說著「先做狗,再做人」,讓人覺得不寒而慄的同時,又多了幾分悲涼色彩。

有時候也會想,要是十年如一日當「狗」,等到可以重新開始時,真的還能重拾以前的自己,做一個更好的人嗎?

渴望真實美好的人,一定都怕走到最後,自己除了沾染一身世俗之氣外,什麼都沒剩下。可有太多時候,我們不能做真正的自己。

也許有些東西永遠都沒法說服自己,但我們可以從內心去改變自己的看法,以另外的形式彌補起來。

雖然聽起來像是自我安慰的下下策,但我們又能怎麼辦呢,不願意接受某些東西,本就難熬的事情,只會讓人更加煎熬。

從今往後,在該真實的時候,真真切切去感受因此帶來的愉悅;在該為自己掩護的時候,大大方方去接受。

畢竟人生不會永遠是一條直線,而是變幻莫測的曲線。所以只有張弛有度的去活,才會相對輕鬆一些。

相關焦點

  • 武志紅:真實的人,活得才輕鬆
    使用內部評價系統的人,對別人的評價不是特別在乎,他們做事情的動力,來自於自己的內心,特別尊重自己的感覺;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會特別在乎別人的評價,甚至會內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在做事情時,容易忽視自己的感覺,而更多地使用頭腦層面的思考,這樣的人活得就特別累。
  • 人,活得真實,才得自在
    卷首語:人這一生,基本是種等價互易:把最好的給予別人,才可以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幫助的人越多,獲得的反饋也越多。反之,越是吝嗇,就越是一無所有;越是懶惰,就越是一事無成。多點淡然,少點虛榮,活得真實,才多些自在。01為人一大悲哀是虛度時光。
  • 工地「打工人」的出路在哪裡?
    這種直白的辛酸體驗,讓不少工友氣憤,工地打工人本來是360行中普普通通的一種,所有工作都應該無高低貴賤之分,為何工地打工人除了承擔高強度勞動外,還要遭受「作秀」戲耍,不被尊重!常年外出打工的建築工人,大部分都受制於學歷限制,就業的選擇十分受限,為了能賺錢養家,忍受常年與家人分離的痛苦,隻身在外,在各地工地上輾轉做工。
  • 活得真實,才能真正成為自己
    真實,大抵是人最寶貴的品性。 什麼是真實?真實就是敢於直面自己的內心,敢於直面真實的世界。 生命是一趟找尋真實的旅行,從嬰孩到成年,我們一路成長一路失去,成長的是心智,失去的是真實。
  • 初高中生 不上學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將近年底,很多人都萌生了一種不上學的想法,甚至有的人直接輟學在家,整天無所事事,不去上學,也不去上班,一門心思窩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遊戲,要麼就是和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瞎晃蕩、到處嗨。你的父母是不是很著急,你的父母是不是會整天叨叨你?這該怎麼辦?
  • 活得真實,才能過得自在!
    我們都希望自由,希望真實,在很多人生的轉折點自我折磨,在無數個日夜輾轉反側,我們努力生活,希望不被世俗同化,我們拼盡全力,只為活出真實的自己,只為一切從心。希望真實生活裡的你,度過自己喜歡的時光,忠於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們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為放不下面子來做人。
  • 定位決定地位,思路決定出路
    定位就是結果導向,就像你想要收穫成功,你就要努力奮鬥;你就會自動自發去觀察學習,去看清去發現機遇在哪裡。你要認識到自己現在擁有什麼資源,如何整合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如果達不到想要的結果,該向誰借力。就是有了清晰的定位,清楚的目標,你才能緊盯目標不斷向目標靠近。當你眼裡只有目標時,你就看不怕障礙和困難了。你就擁有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的勇氣。
  • 出路,到底在哪裡?
    今天看到一個紀錄片是對來自不同年齡,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三個孩子的跟蹤記錄,歷時差不多7年的跟蹤拍攝,目的是研究出他們的出路是什麼和命運又如何。研究的對象之一馬百娟是來自甘肅農村,一個12歲的小姑娘,她拿著紙稿在山頂朗讀著她的作文:「我長大了要到北京去上大學」。
  • 打工的出路在哪裡
    眼光一般看得遠的人,應該有這種能力。就是在未雨綢謬,在風暴未來之前,就感覺到氣壓的低沉。打工找出路,一定要在陽光燦爛時候,爬到屋頂上修屋頂。千萬不要下雨,下暴雨的時候,再跑到屋頂上修一修,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頂上了。就是說你雖然看清了形勢和方向,但是你不敢變,那也是沒有用的。打工打的是時間,熬的是日子,掙的是功夫,賺的是生活費,留的是零花錢。什麼同樣是工作,有的人薪酬那麼高,日子過得很舒服。
  • 你可以活得很美,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保持我們內心的真實
    郭老師說,奧黛利赫本年輕時候的美貌讓許多人為之傾倒。但是,當她年華老去時,她成為了一個慈善家,她關愛貧窮人群。把自己那個外在美,轉向慈悲美。郭老師說,男人也一樣。你可以活得很美,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那麼如何去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郭老師說這個需要我們保持我們內心的真。他說,我們常常都會有兩個選擇。要麼show出真實的自己,要麼隱藏那個真實的自己。他選擇的是要秀出真實的自己。
  • 專科生畢業幾年月薪仍是3000多,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2020考研報考人數比過去幾年人數都多,因此很多人都在感嘆大學生就業難,但是在大學生本科群體之外,還有很多專科生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專科生在求職就業中沒有本科生那麼風光,很少能有專科生能獲得比本科生更好地工作,並且沒有考研和考公務員的機會,身邊的一些專科生畢業幾年後月薪仍是3000
  • UI設計師的出路在哪裡?
    UI設計師的出路在哪裡?在UI設計這個崗位上做過幾年的同學,我想,很多設計師都問過或者曾經問過同樣的問題,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最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比較焦慮,基於此,本人結合自身的經歷和資源,回答了自己,UI出路應該是怎樣的?下面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的所思所想。
  • 活得輕鬆、灑脫、自在的唯一辦法是活得真實
    就像很多人都喜歡談論的一個話題——財。有的人因為愛財而喜歡佔便宜。你佔了一點小便宜,也是生活;你不佔那點小便宜,也一樣生活。結果你因為愛佔便宜而被人瞧不起!就算你佔了一點小便宜,因為怕被人發現,還要想辦法掩蓋自己,為自己辯護,還要活在恐懼中,多得不償失啊!如果你心裡亮堂堂的,坦坦蕩蕩地以真實面目示人,你做人做事就會輕鬆、自在。想要超越、灑脫、自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活得真實!
  • 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就業出路在哪裡呢
    大學生,或者是英語愛好者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英語,那麼,學習英語的出路在哪裡呢
  •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活得真實,且一般都有這3個特點
    但對於絕大部分讓人而言,微信可能是用來打發無聊時間,或者和朋友閒聊的工具,沒事看看文章,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在幹嘛。有些人可能每天都會發朋友圈,而有的甚至一天發個十來條,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並不喜歡發朋友圈,可能很久發一次,發的大部分也和自己的生活無關。
  • 當今大專生出路在哪裡?聽聽學長學姐怎麼說
    要知道,中國高等教育有近一半的人都是專科,如果說在這個社會上專科生就沒有出路的話,那國家為什麼還要設置專科這個學歷呢,每年各個高校還要招這麼多專科生呢?設置了專科不是反而造成社會矛盾嗎?所以說只能說明一點,社會總體上是很缺高等教育人才的,包括專科在內。
  • 非全日制學歷出路在哪裡?
    而另一部分人依舊在努力備考,他們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有的是成人高考,有的是自學考試,有的則為在職研究生考試。對於這一部分人所取得的學歷,統稱為非全日制學歷。這就使得非全日制學歷處於一種尷尬的位置:有的人說辛辛苦苦通過研究生考試,考慮到有工作,所以選擇了非全日制學習方式,沒想到在後期的求職以及晉升中反而成為阻力和笑話。
  • 人要活得真實一些,凡事盡力就好,無須強求
    人這一生,誰活得都不容易。無論如何,都請善待自己。不要跟別人較勁,那樣只會兩敗俱傷;不要跟自己較勁,那樣只會自尋煩惱;不要跟命運較勁,那樣只會身心俱疲。過一天就要有一天的快樂,過一年就要有一年的幸福。遇人多往好處想,遇事多往積極的方面考慮。
  •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出路在哪裡,出路在於自己的努力和探索
    事業單位裡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出路在哪裡?其實這個出路每個人的定義和要求是不一樣,並不是每一樣出路都是要根據職位或是收入的高低來作為評判的標準,能夠符合自己興趣愛好,能夠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出路,也是一種前途。
  • 致女人:你活得越真實,男人越愛你
    其實,過得幸福的女人都知道,你自己越是能保持自我的本真,活得越真實,男人就越愛你。03那麼,什麼是活得真實呢?第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簡單來說,你要做最真實的自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誰不想跟有趣的靈魂相處呢?04其實,以上三條,本質上都是要保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