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浪地球的熱度可以說是相當高了,許多人在看完之後,除了大呼過癮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那就是太陽系已經這麼危險了,為什麼還要帶著地球跑。甚至有些人還提議,稱用飛船來逃亡效果要比帶著地球跑更省錢而且更方便。更有甚者,還仔細「分析」了一下行星發動機能不能推走地球,甚至還說出會導致地球損壞的言論。其實,一些專業人士在經過可行性論證後,發現上面說的那些事基本上都不太會發生。而這就帶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帶著地球去流浪更靠譜,還是造個飛船去逃亡更靠譜。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成本的問題。關於成本問題,其實就是實現這兩個計劃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其實並不意味著錢,因為到了那種災難時刻,聯合政府已經組建,配給制度也開始實行。所以,金錢就沒什麼用了,建造大規模工程其實就是組織人力物力的規模和建設工程的強度以及調度。從這一點上來看,修建行星發動機的成本遠遠大於建造外星飛船。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以當時的人類科技,造一座和紐約那麼大的宇宙飛船完全不是什麼困難。而且,建造宇宙飛船的成本,將遠遠低於建造行星發動機的。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行星發動機不僅僅是一座發動機,而是配套建設了地下城。這樣一個工程,基本上相當於拔地而起上萬座城市,這樣的難度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但是,偏偏這件事還就是合理的,之所以這麼說,還是涉及到一個科學和邏輯的問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概念,那就是生態系統。在原著小說中,孩子們做了一個實驗,用魚缸模擬一個小的生態系統,但是這個生態系統很快就失敗了。這樣一件事就給支持宇宙飛船的人上了一課,那就是宇宙飛船的生態根本不足以維持長期的宇宙航行。
而在流浪地球中,這個長期是兩千五百年,整整一百代人。而且,在逃逸時代開始的時候,地球雖然死掉了一半人口,但是依舊還有幾十億人。這些人是必須要繁衍生息的,一旦產生人口大爆炸,那麼飛船就一個固定的地方,根本容納不了那麼多的人口。而且生產力跟不上,必然會導致愈來愈多的人口在飛船內部發生動亂,這將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除此之外,飛船內沒辦法進行大規模養殖和種植,空氣循環也將處於一個消耗狀態。
最重要的是,如果想把幾十億人全都弄上飛船,這個飛船的數量規模將是非常巨大的。而弄這麼多的飛船,耗費一點都不比行星發動機小,甚至開銷還要更大。而且,相對於地球上大量的石頭,飛船能攜帶的能源非常少,而反物質根本還沒達到驅動動力的地步。所以,飛到一半沒有燃料了就尷尬了。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坐著飛船離開太陽系,那麼人類根本撐不過兩千五百年的漫長時光。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到了目的地以後,人類該如何繼續開展新的生活。帶著地球走的話,到達目的地的以後就可以直接讓地球復甦,這一點也是飛船所不具備的。故此,在地球和飛船之間來選擇的話,規模宏大,費時費力的行星發動機和地下城,才是最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