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2020-12-16 青松科技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在今年春節檔被拍成電影上映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但在電影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注意到了這些細節:

流浪地球

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

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流浪地球

首先,青松在這裡提問一下大家要想建造一個能帶走幾十億人的飛船可能嗎?

我想即使再過幾千年也製造不出來,在原書中的設定為以地球科技最多只能製造出向上海那麼大的飛船,即使大量造出來了也無法帶領全部人類離開。在書中一開始是以飛船派為主導後被黑客洩露了飛船計劃,引起平民的大量暴動,按照計劃書上只能帶領少部分精英階層,也就是資產超過3000萬的,大部分人類將永遠留在地球,這樣直接導致便是底層人民暴動,國家癱瘓,流浪地球計劃才被提上日程。

流浪地球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方面,因為作為飛船派,飛船自身的生態系統是十分微小的,能堅持10年?100年?1000年?往後呢?要知道宇宙路漫漫,找到一顆事宜生存的行星可不容易,萬一飛行了幾千年,在資源耗盡的前一刻終於到達了偵測到的行星,結果發現不適合人類生存,那玩笑可就開大了。同時把地球本身作為飛船則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有著取之不竭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只需要找到一顆類似於太陽一樣的恆星就可以了。可以說是十分穩妥的,同時全球資源也會得到充分的利用。

流浪地球

小彩蛋:moss其實自身還是叛變了,首先在moss推演的所有可能性中,一定會推演出自身自爆加上行星發動機火焰噴出的高度可以點燃木星但卻沒有報告,或者說自身在推演的所有可能性中,沒有把自身算上,這可以說是自保的一種可能。

接著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電影最後的細節,最後一次moss出現在劉培強的身後顏色是黑色,最後劉培強準備犧牲空間站的時候,是空間站主動切斷了和聯合政府的通訊。聯合政府還沒回話同不同意呢。真正回話是劉培強切回手動爬進手動駕駛艙後恢復才回話的,說選擇希望,而且moss被火燒了以後按理說沒有其它指令和刺激,應該只是報警和禁止指令才對,但卻自言自語到:「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真是不可能的事」,可見moss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並且叛變了。

下期將帶來更多解讀,想要了解更多請大家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
    自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無論是朋友圈,豆瓣,還是熱門新聞都充斥著對這部電影的大加讚美,簡直可以用狂轟濫炸來形容這種場面。不得不說,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確實不錯,但也沒必要這麼過譽。對於一部國產科幻電影來說,其中的視覺效果可以稱得上是頂峰了。
  • 《流浪地球》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國人會帶著地球去流浪吧
    既然打出了這個標題當然就是要安利一波《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了。   (沒啥劇透,不影響你以後的觀影體驗)   怎麼說呢?   就用好,很好,非常好,這三句話吧。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變成了一座空城,地表溫度極低,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只能生活在陰暗的地下城。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 《流浪地球》中帶著地球去流浪,現實生活中可行嗎?原因是啥?
    文/某凡《流浪地球》中帶著地球去流浪,現實生活中可行嗎?原因是啥?在2019年的春節檔,國產電影可謂是火了一把,而其中的兩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與《瘋狂的外星人》更是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特別是《流浪地球》更是成為了春節電影檔中的黑馬,拿下了春節檔中的票房冠軍。而觀眾們對《流浪地球》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這部電影可謂是名利雙收。
  • 流浪地球結局是彩蛋嗎有沒有續集 流浪地球結局劇情解析
    流浪地球結局是彩蛋嗎有沒有續集 流浪地球結局劇情解析時間:2019-02-13 14:1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結局是彩蛋嗎有沒有續集 流浪地球結局劇情解析 《流浪地球》結尾雖然拯救地球成功了,但地球也將繼續流浪,直到到達比鄰星,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 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這裡是InMovie,專注於影視解析與分享。今天給大家解析一部新近國產最佳科幻電影。不得不說《上海堡壘》是一部很優秀的反面教材,而今天給大家解析的是國產最佳科幻片《流浪地球》!影片解析:在2019年的賀歲檔中,電影《流浪地球》取得了引人為傲的成績。鏡頭通過外化把一個小家文化逐漸蔓延引申到地球大家的思想內核,從而使得影片的主題晉升到國家層次的人文主義關懷,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就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筆者覺得《流浪地球》達到了同樣的感官高度:從經歷海嘯、冰封三百米高的上海市,到地球臨近木星時紅眼風暴「君臨天下」的畫面,都令筆者目不轉睛。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為什麼不叫遷徙地球計劃、轉移地球計劃、新家園計劃、光年之旅計劃、重生地球計劃,為什麼偏偏叫流浪,電影名字可以這樣叫,但作為電影裡的聯合政府,讓地球流浪,這就太消極了。對比一下火種計劃,聽聽火種這個名字,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裡最缺的是什麼,是希望。為什麼流浪地球的名字讓人失去希望,人類失去希望,聯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擔一半責任,誰起的。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跑路,末日便是希望的同義詞
    誠然,在本質上,《流浪地球》仍屬商業科幻電影範疇,但已明顯帶來了超出預期的驚喜;且在當前中國電影的時代大環境之下,其靠著獨有的匠心和瑰奇的想像力,打破藩籬,掙脫束縛,仿佛帶著與生俱來的驕傲使命,註定要以一己之力填補一個類型片的國內市場空白,這終將會是國產硬科幻電影的良好開始。
  • 以《星際穿越》為標尺,深度評價《流浪地球》
    對電影《流浪地球》褒獎鋪天蓋地,但這並不能掩蓋《流浪地球》所存在的很多不足,被冠上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這樣的榮譽意味著後來者要不斷超越和完善,而不是簡單的複製,如果因為這次成功就成了後來者模仿的對象和標杆,那我們的電影市場將會迎來又一波爛片潮。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最近《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就為一個新增11分鐘的內容就來一個再度上映,然而觀眾卻並不買單,畢竟這一做法讓人感覺是想錢想瘋了。去年大年初一的片子今年拿來重新放映,就算是免費估計也沒多人願意去看了。即便是打著收益全捐的旗號也沒多少人願意買票觀看。
  • 深度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
    流浪地球計劃科幻情節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科幻背景下創生的?下面編者帶大家一起來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劉慈欣之地球為何流浪——科幻背景起源地球為何要流浪?據科學家估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3億;1萬年後,地球人類將滅絕的概率為95%;1萬億年後,太陽將不復存在。研發AI人工智慧,加速AI智能多維度發展,並融合機器智能、智能生物以及新能源,是為了人類更遙遠的未來!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逃走了,月亮不要了?後果會怎樣?
    文/某凡《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逃走了,月亮不要了?後果會怎樣?說起《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春節檔播出後,人們就已經被這部中國的科幻電影給刷屏了,認為這是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一部作品,因此觀眾們對它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但是看過《流浪地球》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流浪地球的這個計劃中,人類所熟悉的月球似乎消失了。
  • 淺析《流浪地球》劇情
    賀歲檔電影但是為什麼在現代社會中,《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在小編看來主要有兩點:第一,現在社會人們對於中國精彩的科幻電影充滿期待,這個時候《流浪地球》的劇情,特效足以打動中國觀眾,足以喚起觀眾們對於中國科幻片的期待,所以《流浪地球》的口碑才會如此之高。第二,《流浪地球》開創了一種中國式末日拯救地球的方法,不再像是美國科幻大片中靠著幾個人去拯救地球。
  • 流浪地球有彩蛋嗎?流浪地球結局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彩蛋有嗎流浪地球是科幻片,很多觀眾雖然覺得特效做得好,但是對劇情是一臉懵逼,也許你們還沒發現其中的彩蛋吧,下面就來做個詳細解析。2 原著背景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作者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很多人都是衝著原著去看的,縱覽評價,可以說特效、演員、服化,獨獨很少有直接對故事本身提出巨大質疑的。作家本人憑藉卓越的實力在國內獲得尊敬。念念故土,大膽打包帶走地球的想法,是過去好萊塢影片未曾宣揚的。故事的一絲一毫裡,都滲透著國人的故土情懷。
  • 《流浪地球》遇到「諾亞方舟」,帶著地球走和坐著飛船走,怎麼選
    2009年的電影《2012》我們認識了「諾亞方舟」;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我們看到「可以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著陸點」。當諾亞方舟遇到流浪地球,該如何選?《流浪地球》電影的主要情節說的是,未來有一天太陽不行了,沒法兒再為地球提供能量了,人類為了自救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座巨大的發動機,把整個地球推離了太陽系,到宇宙中去尋找新家園。假設,如果還有一套方案不是把整個地球推送,而是建造一艘巨大的飛船,我們坐著飛船走。請問,帶著地球走和坐著飛船走,到底選哪個呢?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無畏戰艦》:人類是否應該拋棄地球去流浪
    隨著《流浪地球》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人對電影中的種種細節展開了討論。其中比較惹人爭議的一點就是:人類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在以往的西方科幻題材的各種作品中,地球毀滅、人類滅亡等危機屢見不鮮,而解決方法通常都是:搬家,逃離地球另尋家園。
  • 流浪的地球下,又是怎樣的藝術?《流浪地球》影評淺析
    流浪仍在,希望依舊--淺析影片 《流浪地球》之視聽語言璀璨的群星,照耀著流浪的地球,蒼茫莫測的宇宙中,它在向著希望前行。郭帆導演的科幻巨製《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海報更是冠以「中國科幻元年」之稱。而在其背後,導演細膩動人的鏡頭拍攝,以及意蘊深刻的色彩描繪,更是闡釋出在流浪的地球中,人們所堅守的信仰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