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異性朋友就是談戀愛」,家長的五個幻想,網友:太真實了

2020-12-23 卿卿在呢

要第一次獲得「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單擊右上角的「關注」~

(文章原版,版權歸我所有,歡迎分享)

升格為家長後,你會擔心越來越多的事情,你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是你的時間和精力,你不僅要花時間陪孩子,還要花更多的時間教育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會擔心孩子能否在花園裡吃穿暖;上小學後,會擔心孩子能否適應沉重的學習壓力;上初中後,會擔心孩子是否會進入青春期「早戀」;進入高中後,他們會擔心自己的孩子能否考上一所好大學;如果他們最終考上了大學,父母也會為孩子擔心,即使他們關心的是專業對口人,他們也會談論自己是否會走進社會。

總之,不管外面的孩子有多堅強、有多能幹,在父母眼裡,他們永遠是長大個小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消失,也不會減少;對孩子和關懷的關愛將永遠存在,永遠不變。

當然,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難免會有一些不恰當或搞笑的時刻。我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看到的五個「幻想」!

第一個「幻想」:學習成績差,玩手機

在家長眼裡,孩子睡覺晚是因為玩手機;學習成績差的孩子玩手機。

是不是學習成績不好,真的玩手機玩?不一定,如果不是信,家長可以暫時沒收孩子的手機。

在一定程度上,玩手機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家長們不妨冷靜下來,和孩子們討論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找到解決辦法。

玩手機沒什麼不對的,錯誤的是如何使用他們,如何利用手機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流行病段時間中,孩子們的課堂被轉移到網際網路上,家長們不難發現在線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效率要高得多。

第二個「幻想」:家長認為孩子在玩遊戲時可以暫停

當孩子周末或放假時,在家玩遊戲,如果家長叫孩子吃飯,而孩子正進入激烈的遊戲,他可能會回答:「等一會兒,馬上就玩完了。」

看到孩子不聽,家長會認為孩子玩遊戲成癮,說話語氣會逐漸變得嚴厲,甚至強行搶走孩子的手機,終止孩子的手機玩。

事實上家長們只是認為所有的遊戲都可以暫停,飯後再繼續。該如何向家長解釋?就像大人打麻將一樣,當他們被打斷需要做其他事情時,周圍的人肯定不會願意。當然,如果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他們會受到可能會和「打」的懲罰。

第三「幻想」:當父母不講理時,他們會說他們的孩子很固執

敢於承認錯誤的家長並不多,大多數時候,父母會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利益,他們所做的是正確的。當孩子反駁的時候,即使他不講理,他也會認為孩子的脾氣太固執了。

「你還敢頂嘴,你這孩子,脾氣隨誰呀?怎麼那麼倔呢?爸爸都是為你好!」

「我是你爹,你是我兒子,你聽我的,天經地義!」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中都出現過,最終,孩子們不得不在父母的「強權」下變得溫柔,即使他們當家,也要低頭認錯。

第四「幻想」:孩子在家偷的錢少了

我相信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家庭都發生過。如果小時候,如果爸爸媽媽零花錢不到幾元錢,就認為孩子偷偷帶走買東西吃。

其實,有些家長即使知道孩子偷了錢也不會揭發孩子,以免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我記得小時候,當我看到其他孩子買好吃的東西時,我也想吃,所以我會偷偷地打扮成晚上上廁所,從爸爸口袋裡偷一塊錢,然後安裝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現在想想,爸爸肯定知道他偷了錢,但他不想曝光。

如果家裡缺錢,帶有可能的不一定是孩子,因為父母忘了放在哪裡,或者他們丟了,甚至他們的母親偷偷帶著他們去買漂亮的衣服。

所以,家裡缺錢,不能全怪孩子,這是不公平的。偷錢是不對的,但錯誤對待人更是錯誤的。

第五個「幻想」:有異性朋友的孩子戀愛了

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在校期間不允許戀愛,但大學畢業後,卻希望孩子能立馬把對象帶回家,就像畢業學校會分配對象一樣。

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如果在學校戀愛,就會被父母掐斷,甚至有些家長會認為有異性朋友的孩子戀愛了,讓他們找各種理由把孩子從學校接到學校,從而避免異性學生走近自己的孩子。

他們中有的是家長偷偷檢查孩子的手機,或者看到異性學生跟孩子打招呼時,就會問底線。

前五名「幻想」對中國父母來說是最容易的。很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太真實了,只是同一個家長。

的互動話題:親愛的家長,以上五個「幻想」你有多少?歡迎在下面的評論中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家長的14大幻覺,第一條和異性朋友玩就是早戀,內容過於真實
    有網友總結出一張家長們會出現的「14大幻覺」,每條都讓人們引起共鳴。其中第一條就是學生時期擁有異性朋友,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是談戀愛了,這應該是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早戀在父母的眼裡實在是太過敏感。中國家長的幻覺之一:和異性朋友玩就是早戀小林是一名剛上初中的女生
  • 盤點家長的五大幻覺,個個真實,第一個「所有遊戲都可以暫停」
    在平日的生活裡,孩子跟家長總是還有一些「誤會」。甚至這些小「誤會」也會導致一些代溝。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那本文獅小寶就帶你盤點家長的五大幻覺。第一個&34;,太真實了。,家長第一句話就是:&34;這讓孩子的內心備受打擊。
  • 「別攔著孩子高中談戀愛」,陳美玲談育兒經,家長:我們輸不起
    &34;,用家長的話說就是儘可能把戀愛扼殺在搖籃裡。陳美玲就是這樣眾多家長中的其中一個。陳美玲是著名的歌唱家,她在十幾歲就開始唱歌,並且還在二十歲就拿到了加拿大大學的學士學位。後來的陳美玲開始去日本發展並在教育領域發表自己的著作。15年,陳美玲得 三個兒子都上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網友紛紛表示讚許,並親切稱她為&34;母親。
  • 女生為啥喜歡跟「體育生」談戀愛?原因有3個,網友:很真實!
    女生為啥喜歡跟「體育生」談戀愛?原因有3個,網友:很真實!學生時候的戀愛是所有感情中最美好的了,這也是比較單純的愛情。女生都希望自己能擁有甜甜的愛情,不僅僅如此,在學校的時候,很多女生都想要和體育生戀愛,那麼和體育生談戀愛是個什麼體驗呢?一起來看看女生為啥喜歡和體育生談戀愛吧。1.膽大心細如果你還對體育生停留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印象,那你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 專家指導如何跟孩子談性:家長要跟孩子談戀愛
    「母親要試著與兒子『談戀愛』,父親要試著和女兒『談戀愛』,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拍拖,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性問題對青少年不可避免,對他們而言越早知道越好,香港已經把性教育提前到幼兒園,而家長也應該提前準備」……日前,有著20年家庭及兒童社工服務經驗的香港專家蔡素妹就「如何與孩子談性」話題與家長交流時提出「雷人」觀點——要學會和孩子「談戀愛」!
  • 小學生寫情書太「有才」!老師發現不敢叫家長,網友:孩子太會撩
    重要的是,現在的小學生張口就是情話,讓單身網友終於明白自己為何久久不能脫單。有一個孩子,大概是去年看了太多土味情話,以至於幾句話的情書全程套路不斷。「啊!不想再做個好人了!」「那你要當壞人嗎?」「不,我只想做你的心上人!」而最後的恢復更是搞笑,「哈哈,壞蛋。」
  • 家長該怎麼教孩子談戀愛?
    孩子一到青春期,身體的發育,激素的分泌,自然而然會喜歡異性。而青春期也是家長最擔心的時期,在學業上正處於初高中的關鍵時期。家長如發現孩子有談戀愛的風吹草動,便如洪水猛獸。一位父親擔心剛上高中的女兒會談戀愛,便試探性的問女兒:「你們班的同學會不會談戀愛」?不曾想女兒這樣回答:「你又不是沒讀過高中,會不會談你不知道嗎」?作為父母,當知道孩子在談戀愛時,不防用自己的曾經去教孩子怎樣談戀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每個孩子心裡都曾住著一個「幻想朋友」
    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她的這個不存在的朋友?  不知所措的家長  不知所措的家長:  您好!針對您的疑惑,我想先科普一下幻想之於五、六歲的孩子,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孩子們小時候,總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們常常幻想有一個並不真正存在的朋友,每天陪自己遊戲、聊天,和自己一起吃飯睡覺。他們喜歡這樣的朋友,有時侯更甚於喜歡現實世界裡的夥伴。
  • 家長群成「曖昧」重災區:孩子成為異性家長玩「曖昧」的幌子
    而且現在人大多數都喜歡玩曖昧,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事情發生,但異性家長在長時間的交流和相識過程中,難免會彼此產生好感,更有甚者還出現了精神出軌的情況。而這一個個家長群,便淪為了異性家長玩「曖昧」的重災區。
  • 從監護人、朋友到夥伴 家長要與孩子共同成長
    原標題:從監護人、朋友到夥伴 家長要與孩子共同成長 孩子的問題可能就是父母不經意間的問題 擔心孩子「早戀」限制異性交往有用嗎? 少男少女出現懵懂的好感,不少家長對孩子青春期的躁動很困惑,該裝傻靜觀嗎?有了「二孩」,少了對「老大」的關心,孩子故意調皮搗蛋怎麼辦?
  • 明星如何教孩子談戀愛?袁詠儀的「3次約會」定理,值得一看
    文|秘籍君 作為父母,我們在年少的時候,也曾和異性有過頻繁的接觸、有過和異性建立親密關係的嘗試。現在,當我們再回首看這些往事的時候,依然覺得回味無窮,它讓我們的青春看起來單純又美好。袁詠儀的「3次約會」定理可是矛盾的是,在成為父母后,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和異性接觸、建立親密關係,還是會忍不住擔憂,甚至是排斥。出現這種情況,除了父母一直認為孩子沒有長大、年齡太小,估計更多的是父母擔心孩子不會戀愛,在戀愛中受到傷害。跟我們一樣身為父母的明星,是怎麼教孩子戀愛呢?袁詠儀的「3次約會」定理,值得一看。
  • 孩子談戀愛 父母該是敵人還是朋友?
    現在的孩子從電視和書籍上都會接觸到戀愛這個詞,所以現在的孩子也都有早熟的表現,當我們發現孩子好像有談戀愛的跡象,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是好?  當早熟的孩子開始常和異性講電話、相約出遊時,爸媽不難發現小孩已踏入人生另一個轉變階段——開始談戀愛。
  • 孩子談戀愛了怎麼辦
    然而在面對孩子談戀愛的問題上,很多家長的做法確實不敢恭維,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的日記本翻出來,然後大罵一頓,有的開家庭會議,進行批鬥,有的會去學校找老師等等。甚至我見過一位家長朋友,直接找那個男生跟對方講,你不要來找我的女兒了,你配不上我的女兒等等類似的話,其實這種做法容易傷到孩子。中學生處於叛逆期,你傷害了他,那就對著幹唄,這樣適得其反。
  • 大學生談戀愛後有哪些變化?除了生活費變多,網友:這2點更真實
    上高中時,你也許對身邊的同學產生愛慕,迫於高考的壓力,不得不把這份喜歡隱藏在心裡,加上家長不允許早戀的壓力,青春期懵懂的戀愛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家長眼裡的你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上了大學,空閒時間多,生活學習都比較自由,且大學裡是允許學生戀愛的,而多數家長都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談戀愛了,這一定是家長們最最關心的問題,其實不是不讓他們談戀愛,而是怕談戀愛耽誤了學習。
  • 您的孩子也有過幻想的朋友嗎?家長的陪伴很重要!
    相信很多家長都跟寶媽一樣,發現家中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常會對著洋玩玩或絨毛玩具,甚至是對著空氣說話。那是孩子利用幻想虛構出來的朋友。美國兒童心理研究所已證實,2-10歲的幼兒及兒童有超過半數以上,身邊擁有至少一位透過自己幻想創造出來的好朋友。
  • 異性朋友之間,友情轉化成愛情,有這五個徵兆
    關於「異性朋友之間有沒有純友誼」這樣的話題在網上一直熱度不減,大家見仁見智,說法不一。其實,在兩人認識之初,或許是純友誼,可隨著對彼此的了解加深,或者進一步有好感,也可能萌生愛意的。又或者說,兩人之間到底是純友誼還是互生愛意,裡面涉及到一個比重問題。
  • 和異性朋友有這5種表現,證明你們已經開始曖昧了,十有九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免不了要和異性朋友打交道,我們胸除了在上學的時候會接觸到異性,在平時的工作或者是社交上面都會接觸到大量的異性。面對著這些和自己不一樣的群體,你又應該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尺度,不能和他們走得太近或者太遠呢?
  • 小學二年級學生開始談戀愛 專家:家長不必過激
    上期有個家長發來求助信息:「教育孩子,碰到的難題很多,最近,我又遇新難題,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居然開始談戀愛了,雖然他這個年齡,還不明其中意。大人遇見這樣的情況,不必如臨大敵地慌張,這不代表孩子不好,孩子接受這方面的信息太多,是很自然的反應,要正確引導。孩子一般有逆反心理,你說東他往西,如果大人緊張兮兮,小孩更覺事關重大,非要捅破神秘不可。  孩子和異性交往多一些,應當問清楚原因,針對具體的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待。孩子在他的交往圈子中,也一定會如我們一樣,有親密一些的朋友。
  • 孩子幻想中的夥伴愁壞家長,教育專家:這是在向家長敲警鐘
    你知道孩子的幻想夥伴嗎?最近就有一位家長因為這樣的事情向網友和教育專家們求助了:最近他家的孩子每天都對著空氣喃喃自語,像是在和一位看不見的朋友說話;雖然這位家長不相信鬼神之說,但也覺得這不能等閒視之,可又不敢貿然的去直言「孩子的朋友都是假的」,一時之間竟然不知如何下手。
  • 14歲女兒早戀懷孕,孩子問:我什麼時候可以談戀愛?
    前一陣有個小學生為了抓住愛情,申請換座位的申請書上了熱搜。這篇申請書開篇寫的是尊敬的老師,格式很正確,但後面的內容是申請和數學課代表成為同桌,她有大大的眼睛很漂亮,想和她成為朋友,喜歡坐在一起做作業。他寫道:「我申請和××同學做同桌……我很喜歡她、pei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