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謂至關重要,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的育兒觀念從很大程度上也塑造了孩子的性格。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謂是費盡了心思。
小時候擔心孩子的教育,學習問題;等孩子長到青春期開始擔心孩子的戀愛問題;孩子畢業了,開始操心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結婚後又要開心著手解決抱孫子的問題。父母真是為了子女有操不完的心。
比如說對於孩子早戀的問題,許多父母可能在孩子開始對男女關係產生幻想和接觸,所以許多父母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及時發現和阻止自己的孩子的&34;,用家長的話說就是儘可能把戀愛扼殺在搖籃裡。
堅決不同意孩子早戀,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過早戀愛會耽誤孩子的學業,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過,也有一些父母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作為父母不能夠阻攔孩子高中談戀愛。
陳美玲就是這樣眾多家長中的其中一個。陳美玲是著名的歌唱家,她在十幾歲就開始唱歌,並且還在二十歲就拿到了加拿大大學的學士學位。後來的陳美玲開始去日本發展並在教育領域發表自己的著作。
15年,陳美玲得 三個兒子都上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網友紛紛表示讚許,並親切稱她為&34;母親。
後來她把自己的育兒經驗發表成為著作《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其中有一條就引起了許多家長的關注。這一條就是別阻攔孩子高中談戀愛。
對於陳美玲的觀點,有些家長表示不能接受,認為孩子早戀就是不合理的,在對的年齡做應該做的事,不能太早去跨越年齡完成人生中的大事,這樣的話孩子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完成當下的事情。
而且高中作為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家庭普通的孩子,高考顯得更是重要,在這個時間分散精力,無疑不是明智之舉。也因此,陳美玲談起育兒經才會引起不少家長的牴觸:我們輸不起。
而陳美玲則是認為,孩子到了對異性產生興趣的年齡,開始接觸和了解異性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家長不理解就用各種理由阻撓孩子追求自己的情感,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
也許孩子會順從家長,極力抑制自己的情感表達和追求。那麼等到了適合的年齡階段,孩子可能在這方面會缺乏經驗,顯得笨拙生澀,也不會處理好情感問題,甚至也會失去尋找伴侶的興趣,從而可能存在恐婚不婚的問題。
有些家長或許是擔心孩子還太年輕,容易衝動,甚至太輕易把自己交付給自己的初戀,這樣子是很不理智的。
而陳美玲在這個方面教育孩子的時候說,男女雙方發生性行為必須要以愛為前提。
因為一旦關係發生,可能就會有需要承擔的責任。除非雙方達成了要做父母的共識,否則是必須謹慎的。必須要自己成長為有能力和有擔當的人之後,才能夠做決定。
她認為父母是可以禁止戀愛期間的性行為的發生,但是不能夠限制孩子的戀愛。而且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在戀愛中成長為有擔當的人,在愛情中能夠彼此促進從而變得越來越優秀。
其實,兒女早戀本身也不是一件錯事。父母不能一開始就把早戀這件事扣上&34;的罪名。
孩子在情竇初開的時候對於愛情的想像和感受是美好的,父母不應該打破這一份美好。而是應該引導他們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讓他們在這份情感裡面一起幫助,成為更加優秀的有責任感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