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2020-12-18 文文育兒寶典

在孩子成長中你會為他做什麼呢?有人說給孩子好的生活質量,也有人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過有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讓我很認同,比如陳美玲。陳美玲在80年代可以和鄧麗君相提並論,她有三個兒子,讓我佩服的是她不僅有美貌和才華,還把三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史丹福大學高材生。

陳美玲曾公開分享過自己育兒的是個方法,其中有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說她不認為規定孩子怎樣學習是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把玩和學習分不開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她的教育中她喜歡帶孩子去看一看世界,比如她的大兒子喜歡魚,日本的水族館幾乎都帶孩子參觀過。每年還會格外省出一部分錢,用來做旅行費用。

在陳美玲看來帶孩子旅行,帶孩子旅行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這種帶孩子去旅行的育兒觀念和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的孩子在成長中,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帶孩子去各地旅行,讓孩子接受不同地域的差距和文明,在風土人情的時候開闊孩子的眼界和心胸。在旅遊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當地的語言、文化、習俗。她還說,當孩子有了孩子,她就又多了一個新的旅伴,會發現更新鮮的世界。

帶孩子旅行看風景、吃美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所以,才會對孩子旅行樂此不疲。

同樣喜歡帶孩子去旅行的,還有明星孫儷夫婦,在孫儷的個人帳號中,很多都是在分享和孩子去旅行的圖片,她會帶孩子去看海、滑雪,奇妙的國外旅行,這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似乎帶孩子旅行成為了他們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因為他們知道「讀完書重要,行萬裡路也重要」,培養孩子的世界觀,重視自然教育,才是這麼多人願意旅行的意義。

旅行不只只是開闊開闊孩子的眼見,更多的是孩子內心的成長。旅行同時也是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在孩子5歲前多帶孩子去旅行,陪孩子一起探索世界,不僅提升親子關係,也能帶給孩子平時看不到的「感官刺激」

帶孩子去旅行還可以提升孩子的格局,只有讓孩子親身處地的感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他才會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大,孩子的世界觀才不會狹隘和自我。很多家長認為帶孩子旅行就是鋪張浪費,不僅麻煩,還要考慮到孩子的種種活動,但只有你真正帶孩子出去一次,才能讓孩子認識到知識是鮮活立體的,不只停留在考試卷面上。

旅行很重要,但是如果時間和經濟上不支持帶孩子旅行,也可以帶孩子去附近周圍的城市。同樣給孩子看一本關於世界旅行的繪本書,在書中讓孩子感受世界,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就推薦很多家長給孩子看一些旅行世界的繪本書,例如這套《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這套書共有4冊。這套書由米加這個人物帶領著孩子在書中環遊世界,書中講述了72個國家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其中還有360道兒童百科的問答題,從地理、歷史、自然等角度,可以激發孩子了解萬物的求知慾。

這套書最讓我喜歡的一點是,書中的內容非常有趣,例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本,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有閱讀興趣。比如你知道希臘的泥土可以去汙嗎?摩納哥的首都建在懸崖上?這種題目。而且書中的旅途見聞還有對應的做算數、走迷宮、看圖找不同等遊戲,能夠讓孩子開動腦筋思。所以,這套書是我極力推薦給各位家長的。

其次,這套《第一次遇見科學》對於想要開闊孩子眼界的家長也很有幫助。這套書共有12冊,這本書最有特色的是採用真實高清的圖片,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飛禽走獸到植物、海洋,能夠讓孩子真實的欣賞大自然風光。

書中內容都是圖多字少,少量的文字也是給孩子解釋一些科學現象,所以,在開闊孩子眼界的同時,這套書還可以作為一本百科書。家長和孩子共同讀這本書,和孩子一起探究科學與世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

相關焦點

  • 孫儷與哈佛女校長的異曲同工: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其實,這個想法與孫儷和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不謀而合。德魯·吉爾平·福斯特說過: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其實說白了帶孩子出去陌生的地方並不是為了玩耍,而是要增加孩子的見識,提升孩子的眼界,用讓他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去理解這個世界。
  • 哈佛女校長演講:多帶孩子去陌生地方,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不一般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多少家長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砸鍋賣鐵送孩子上一個優秀的學校,只為更要的教育資源。女校長演講:多帶孩子去陌生地方,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不一般哈佛建校以來,首任也是唯一一任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曾在公開場合發表過演講。
  • 哈佛校長演講:多帶娃去陌生的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不一般
    很多家長認為帶孩子出去旅行是一件既花時間又浪費錢的事情。孩子小時候出去玩根本記不住什麼,回家之後全都忘了,還不如安下心好好學習。曾經的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當我無意間看到哈佛唯一一個女校長德魯·福斯特的演講後,才意識到帶孩子去看世界有多麼重要。
  • 哈佛女校長:要帶孩子認識世界,父母的小舉動成就孩子的大格局
    「我不是什麼哈佛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一句話讓很多人記住了這位哈佛三百多年唯一的女校長。這位女校長在一次演講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為什麼要走出去看這個世界?她說,自己從小就每年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直到現在,每年仍會和孩子們一起去陌生的地方。她認為,如今我們的孩子處於世界的大家庭,他們將來可能要和各種國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所以要讓孩子適應這種多變的社會環境。因此,認識世界也成了孩子們的必修課。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將來的格局不一般
    哈佛的上一任校長,也就是300年來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對於培養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她認為:「了解世界,是孩子的一場必修課。」「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在前段時間風靡整個網絡,我想這句話應該是說出了每個人的心聲。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的將來格局和層次不一般
    哈佛女校長的教育心得:為了孩子好,一定要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轉轉哈佛大學建立學校三百年以來,首任也是唯一一任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曾經在公開場合發表過演講。她認為提高孩子的「軟實力」,就要擴大孩子的格局和層次,多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甚至直到現在她還會每年挑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去陌生的地方,增長見聞,一起去學習。為什麼要帶孩子常去陌生地方?
  • 哈佛校長:多帶娃去旅行,孩子將來格局更大
    ——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文丨鼓勵多順勢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關注轉發)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在一年中安排固定的時間帶孩子出去旅行幾次見過世界的孩子,自然會立志高遠,連世界沒有見過的孩子,世界觀從何談起呢,多帶孩子去到陌生的地方,有以下6個好處:1、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孩子天生對萬事萬物非常好奇,喜歡觀察,如果能夠多帶他們接觸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事物,他會不停的觀察和探索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提高孩子的格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在前段時間可以說是風靡整個網絡,這句話說出了每個人的心聲。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哈佛大學300多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也曾在演講中提到: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 哈佛校長建議:多帶娃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將來的層次和格局不一般
    ,我就是哈佛的校長。」——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我曾經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我聽了一場哈佛大學唯一一個女校長德魯·福斯特的演講,我找到了答案:多帶娃去陌生的地方,提升孩子的層次和格局,從根本上拓寬孩子的眼界,這比父母打罵更有用。
  • 哈佛校長:為什麼每年我都帶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福斯特。今天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走出去,看這個世界。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要求,也算是一個規劃。這個習慣似乎從小就有,一直持續到現在。
  • 哈佛女校長:父母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層次格局會大不同
    世界名校哈佛建校三百多年以來,唯一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曾經提到過「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將來的層次格局會大不同。」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中國自古以來所提倡的,與國外哈佛女校長所提及的不謀而合。可見,教育孩子不分國界,只要是正確的觀點,父母結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加以應用,都能變成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 哈佛唯一女校長:多帶孩子到陌生地方,將來其格局和成就超乎想像
    哈佛女校長教育心得:一定要多帶孩子到陌生地方轉轉對此,哈佛大學300多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也是深以為然。她在某次演講中曾說道: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環境,可以改變孩子未來格局
    當走出去打開眼界後,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體驗,會讓孩子更加清醒,同時也會給自己更準確的定位和目標。02哈佛女校長演講時強調,多帶小孩從未去過的地方,這樣他們接觸的事物會增多,眼界就會打開,也增加了見識,從了解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這種教育方式比打罵教育強太多,而且行之有效。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而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應該採取一些讓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從而激起孩子的興趣,而哈佛女校長就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很寶貴的建議。這位女校長就是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校長,她每年都會堅持帶孩子到處旅行,讓孩子領略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將來的格局和層次不一般
    哈佛大學300多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也曾在演講中提到: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學習的方式旅行,也是以旅行的方式帶孩子們學習。
  • 哈佛女校長:孩子若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孩子每次不想學習的時候,都會生氣地問:「為什麼要讀書?」雖然有些人說成績不能決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但是在如今這個社會當中,學習成績也代表著孩子能否可以上一所好學習,今後找一個好工作。通常只要拿出自己的成績,別人就會比較認可你的能力。
  • 哈佛唯一女校長:要提高孩子的格局,必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
    我想一提起哈佛大學,很多人肯定就覺得遙不可及,這簡直是每個孩子學府的「頂峰」,別說去那裡上學,就算提一下都感覺不能褻瀆。還記得小時候只要有人問我以後要去哪裡讀大學,我還在糾結自己到底去「清華」,還是「北大
  • 3個孩子一起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玲的育兒秘籍,值的家長收藏
    作為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老牌歌星,陳美玲如今更讓人關注的不是她迷人的歌喉與輝煌的過往,而是她的育兒秘籍。身為史丹福大學生的博士,陳美玲育兒很有一套,身為三個兒子母親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把三個孩子一齊送入了史丹福大學。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能夠了解育兒的壓力有多大,一個孩子都很難培養成才,更別提三個淘氣的男孩了。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將來的格局和層次不一般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將來的格局和層次不一般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必修課。&34;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0-6歲育兒經34;你不好好學習長大就只能撿垃圾&3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34;硬體&34;軟體&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