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孩子一起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玲的育兒秘籍,值的家長收藏

2021-01-10 寶媽生存筆記

作為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老牌歌星,陳美玲如今更讓人關注的不是她迷人的歌喉與輝煌的過往,而是她的育兒秘籍。

身為史丹福大學生的博士,陳美玲育兒很有一套,身為三個兒子母親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把三個孩子一齊送入了史丹福大學。

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能夠了解育兒的壓力有多大,一個孩子都很難培養成才,更別提三個淘氣的男孩了。

但是陳美玲不僅把三個兒子教育的很好,甚至都培養成了優秀的人才,讓不少家長對她的教育方法都是十分好奇。

面對家長們的疑惑與渴望,陳美玲大方公布了自己的育兒秘籍,並且將其總結為了5點,值的家長們收藏學習。

第一點:學習與遊戲進行結合

孩子們的天性就是玩耍,而家長們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對其進行壓制。

家長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把作業寫完了再玩。」

這種育兒理念就是把孩子學習與遊戲的時間進行了分割,聽起來很有效果,其實並不科學。

陳美玲建議家長們把孩子的學習與遊戲進行結合。

在她的三個兒子小時候,陳美玲經常主動領著孩子出去玩耍,並且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採取提問的方式,調動孩子的思維。

在這種學習與遊戲相結合的氛圍下,孩子不僅玩的開心,也會學到很多知識。

第二點:時常鼓勵孩子

中國式父母最常見的育兒手段就是打壓式教育。

因為家長們總覺得鼓勵孩子會讓孩子自滿,成績退步,所以就會選擇用班級第一名的成績來刺激孩子進步。

但是這種方式反而會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樂趣,慢慢心生牴觸。

所以陳美玲建議家長們時刻的鼓勵孩子,因為孩子就是汲取家長的愛做養料的,鼓勵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學習。

第三點:偶爾滿足孩子的願望

孩子們就像一個個小精靈,總是內心充滿小願望。

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學習成績進步或者學習狀態好的時候,偶爾滿足孩子的一些願望。

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用玩具當做獎勵,有的孩子願望可能只是今天不想洗澡。

家長滿足了這一個渺小的願望,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向實現下一個願望前進。

第四點:見識外面的世界

要想讓孩子成才,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讀萬卷書,另一個就是行萬裡路。

陳美玲認為想要孩子學習好,行萬裡路與讀萬卷書分不出來彼此的高下,但是有的孩子適合讀萬卷書,有的孩子則更加適合行萬裡路。

所以她認為與其讓孩子上補課班,不如領孩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開闊他們的眼界,擴張他們學習的邊界。

陳美玲的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各不相同,所以她根據孩子的喜愛,領孩子去了不同的地方學習玩耍,水族館、公園、商場等。

而作為家長的我們,也可以學習這一點,讓學習融入生活,讓遊戲融入學習,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享受學習的過程。

不一定非要帶孩子去多麼遠、多麼高端的地方見識世界,我們身邊的大自然就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好環境。

長此以往孩子的思想與格局就會發生變化,對孩子的學習很有幫助。

第五點:杜絕棍棒教育

不只是陳美玲,如今很多專業的育兒專家,也禁止家長實施棍棒教育。

孩子們被打的時候,表面上是改正了,但是他內心根本沒理解自己跌錯在哪!

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講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陳美玲強調這個講道理不僅是講大道理,更多是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下次不再犯。

棍棒教育只會拉遠彼此的距離,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造成傷害,非常不可取。

相關焦點

  • 陳美玲送3個兒子進斯坦福,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
    文|檸橙媽媽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 「別攔著孩子高中談戀愛」,陳美玲談育兒經,家長:我們輸不起
    父母的育兒觀念從很大程度上也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小時候擔心孩子的教育,學習問題;等孩子長到青春期開始擔心孩子的戀愛問題;孩子畢業了,開始操心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結婚後又要開心著手解決抱孫子的問題。父母真是為了子女有操不完的心。
  • 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在孩子成長中你會為他做什麼呢?有人說給孩子好的生活質量,也有人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過有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讓我很認同,比如陳美玲。陳美玲在80年代可以和鄧麗君相提並論,她有三個兒子,讓我佩服的是她不僅有美貌和才華,還把三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史丹福大學高材生。陳美玲曾公開分享過自己育兒的是個方法,其中有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說她不認為規定孩子怎樣學習是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把玩和學習分不開才是成功的教育。
  • 3個孩子都考上了斯坦福,明星媽媽談養育經歷:關鍵時期在小學
    3個孩子都考上了斯坦福可是,有一位中國媽媽卻成功地把自己的三個孩子全部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她就是明星「陳美玲」。她是紅及70、80年代的港臺歌星,爆火的兩大唱片《午夜告白》《愛的漩渦》遠銷東南亞國家,甚至可以與鄧麗君媲美。
  •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陳美玲告誡:這10件事父母最好別做
    大部分父母都曾經對自己的孩子說過,要向身邊優秀的同學學習,不斷提高成績。但是有的父母卻忽略了自己也應該要向身邊優秀的家長學習,只有父母先充分了解到為人父母的所需具備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 讀陳美玲書籍有感
    發現陳美玲的書籍是來自朋友圈的推薦,共三冊。其中一本的名字是「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只是這書名,就足以吸引我去閱讀。
  • 3個兒子考進斯坦福,博士媽媽教育心得:小學階段是教育關鍵期
    文|凝媽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 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將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育兒技巧在這
    她將三個兒子相繼送入了史丹福大學陳美玲曾經說過:「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品行都是在12歲之前養成的。」所以在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要學會這些技巧,幫助孩子擁有一個「開掛」的人生。「不要」和四個「要」,來給家長提供幫助。
  • 50個教育方法,把三個孩子送進斯坦福,這位媽媽分享經驗
    著名的教育專家說:學生在幼兒園學的是規矩,在小學學的是習慣,在中學求的是方法,而在大學開發的就是創造力。對於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家長抓住小學六年級,讓孩子養成好學的好習慣,孩子學習會非常輕鬆。有一位媽媽,她的名字叫做陳美玲,她沒有給孩子報任何補習班,靠著自己邊看邊學的育兒方法,把三個孩子送進著名的史丹福大學。她說:教育需要百分百的愛和正確的方法。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身心兩方面綜合人格形成的過程。
  • 將三個兒子送入世界排名第七的史丹福大學,這個媽媽有何過人之處
    說到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很多,失敗的案例也很多,可有這樣一個媽媽,在教育孩子之路上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她先後將她的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這個世界第七名的學校。如果以孩子的成功作為百分比來算,可以說在育兒之路上這個媽媽的成功率為百分之百。由此可見,這樣的成功並非運氣使然,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有道。
  • 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這5個方法,家長應該看看
    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有同一個目標:讓孩子能主動去學習,那麼針對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父母又該怎麼辦呢?是否有好的方法幫助孩子呢?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
  • 送3個兒子上斯坦福的博士媽媽總結:開發孩子大腦從3歲開始
    是什麼樣的媽媽能將自己3個兒子都送進史丹福大學?其實這位博士媽媽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她就是陳美玲,曾經是一位歌手,不少人都聽過她唱的歌,就是這樣一位歌手卻將自己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可史丹福大學。不少人聽了之後都暗自嘆息:再不濟人家也是博士,肯定是有獨特的教育方式。
  • 從和鄧麗君齊名,到三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她坦言:孩子未來看小學
    時間安排也出了問題,放學先悶頭玩,等到想起來寫作業就已經是晚上九點往後了,於是,家裡又多了三隻「大熊貓」,父母孩子頂著個黑眼圈,三個人是邊寫邊打盹。自己花了高價買的學區房,省吃儉用,用辛辛苦苦賺了一個月工資的一半來為孩子報的輔導班,最後卻成為孩子上課睡覺的地方,擱誰誰不發瘋。許多媽媽都在想:「現在小學都這麼難熬,等到初中高中該咋辦啊。」
  • 曾經的歌星變成人人羨慕的媽媽,她怎麼教育三個孩子都上斯坦福?
    曾經紅極一時的歌星陳美玲,歌曲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現在一提到陳美玲,自然會想到她培養了三個兒子都上了史丹福大學。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那肯定是羨慕的,古人有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呢?孩子成不成長,成為怎樣的人,這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 史丹福大學教授:父母只要說出這3個詞,就能毀掉孩子
    導讀:史丹福大學教授:父母只要說出這3個詞,就能毀掉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一門三子考入斯坦福,陳美齡的育兒經:孩子小學,父母別佛系
    兒子剛上一年級沒兩個月,我已經被老師找了三次家長,說得最多的問題都是孩子上課總是開小差。當初把孩子送去小學,還以為能輕鬆下來,沒想到現在更累了。可最近聽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的育兒經驗,我才發現很多人都錯了。說起陳美齡,她這個人可不簡單,和鄧麗君一起唱過歌,和張國榮一起演過戲。娛樂圈順風順水時,卻選擇出國留學,讀得就是教育學。更讓人敬佩的是,她還把學到的教育知識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三個兒子的成績都很優異,先後進了史丹福大學,這可是全球頂尖學府。不得不佩服,她的家庭教育的確很成功。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把5個培養成博士,育兒秘籍卻只有24個字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一共6個孩子,把其中5個培養成博士,1個培養成碩士。這樣的教育履歷,可以說是光輝耀眼了吧。 不過,培養出如此多優秀子女的人,並不是什麼名人,而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 斯坦福媽媽育兒經:睡前常跟孩子做這2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就赴美留學考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在15年的時候,還成為了斯坦福俱樂部的董事。而這位斯坦福媽媽也因此有了很多的崇拜者,很多父母都問了她的育兒方法,而她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同樣讓我和斯坦福媽媽都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
  •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4種語境表揚孩子
    導讀: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4種語境表揚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要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4種語境表揚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家四口先後考入美國史丹福大學
    3月4日,一家四口全考上斯坦福的傳奇家庭代表徐鬱清女士和她的兒子朱磊在滬接受記者採訪,他們用一家人全是通識教育受益者的親身經歷強調了年輕人成長階段應該「文理不分科」的重要性。據悉,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在前天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式時透露,在剛剛結束的教育部徵集意見工作中,有54%的意見反對文理分科,建議推廣通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