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鄧麗君齊名,到三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她坦言:孩子未來看小學

2021-01-11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閨蜜前段時間陪孩子寫作業,結果被孩子氣到發瘋。

孩子學習效率低得要命,一張卷子一做就是一整天。不是扣手就是發呆,就連一塊橡皮都能玩上大半天。更別說是聽課做作業了,沒有睡著就已經算是燒了高香。

時間安排也出了問題,放學先悶頭玩,等到想起來寫作業就已經是晚上九點往後了,於是,家裡又多了三隻「大熊貓」,父母孩子頂著個黑眼圈,三個人是邊寫邊打盹。

自己花了高價買的學區房,省吃儉用,用辛辛苦苦賺了一個月工資的一半來為孩子報的輔導班,最後卻成為孩子上課睡覺的地方,擱誰誰不發瘋。

許多媽媽都在想:「現在小學都這麼難熬,等到初中高中該咋辦啊。」

許多父母都陷入了一個誤區,總覺得孩子的小學只不過是學一些基礎知識,真正能對孩子起到重要影響作用的是中學階段的衝刺期。

實際上,小學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分水嶺,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就看這短短的六年。這六年甚至對孩子的性格養成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明星媽媽陳美齡就清楚地認識到了小學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從和鄧麗君齊名,到將三個兒子送進史丹福大學,她表示:小學定一生

「34歲前,我是和鄧麗君齊名,與張國榮同臺的歌星。」

陳美齡,這個出生在中國香港的女孩,第一次走紅卻是在日本。清純甜美的嗓音讓她紅透日本歌壇,成為當時日本當之無愧的歌壇新星。1985年,陳美齡在北京首都體育場舉行6萬人的演唱會,一時間萬人空巷。

陳美齡當時的人氣即使和著名歌星鄧麗君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後來更是多次和張國榮同臺演出。在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陳美齡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

「34歲後,我是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將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陳美齡從大紅大紫中急流勇退,來到了心儀已久的美國史丹福大學,考取了教育學的博士。後來更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教育,陳美齡將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陳美齡將這件事視為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她曾經公開自己的「育兒秘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品行都是在12歲之前養成的,換句話來說,小學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關鍵。

「過好小學六年,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陳美齡的「育兒秘籍」同樣能夠給我們父母帶來一些啟發。

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只落腳於空洞乏味的嘮叨。與其對著孩子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倒不如通過引導,建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陳美齡將其總結為「立體化的知識」。她說,雨後帶孩子去公園玩,利用孩子對下雨的好奇,順勢為孩子講解下雨的原因;利用孩子對地圖上一個地方的好奇,讓孩子了解這個地方周邊的環境和地理情況。

放在具體的教育上也是如此。利用孩子對數字的好奇心,讓孩子逐漸地愛上「加減」遊戲;利用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為孩子的語文學習逐漸奠定基礎。

「從興趣中獲得知識,在知識中產生新的興趣。」這樣孩子就會永遠保持旺盛的求知慾,自主學習能力自然會逐漸養成。

小學階段:要讓孩子習慣失敗

學習和生活一樣,不可能一帆風順。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長達12年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失敗。遇到失敗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教育學上有一種現象叫「三年級效應」。意思是說,由於課程種類和數量的增加,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因為不適應,成績大幅度下滑的現象。

成績下滑帶來直接影響就是挫敗感,最終導致一種惡性循環:學習沒跟上——成績考得差——孩子受到失敗打擊——學習內容繼續被落下。

父母要學會讓孩子適應失敗,學會從失敗中走出來,陪孩子度過三年級效應。能適應失敗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難度有一個正確的把握。即使是遇到了失敗,孩子更多的注意力會轉移到提高自身能力上,而不是在失敗的情緒中越陷越深。

小學階段:要讓孩子學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到平衡

隨著孩子學習任務的增加和學習難度的升級,孩子也將面對沉重的學習壓力。特別是在五六年級的升學階段,這種壓力會導致孩子出現焦慮情緒。被焦慮情緒包圍的孩子會變得無心學習。

如果孩子不懂得消化這種焦慮情緒,等到初三、高三的關鍵節點,孩子面對更加沉重的壓力會更加束手無策。到那時,焦慮情緒甚至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因此,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到平衡,在學習的同時,也要兼顧生活。

父母到底怎樣才能抓住孩子的小學教育

陳美齡教育的成功之處,不光在於她將三個兒子都送到了史丹福大學,更在於科學的教育方法,通過抓住孩子小學教育,為孩子今後的成長鋪平了道路。

可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像陳美齡一樣,為了孩子的教育專門讀一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父母能做的只能是適當的引導。

實際上,這樣就足夠了。在這裡推薦一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教育專業書。書中對孩子小學階段需要養成的學習習慣和孩子遇到的問題做了深入的解析。

這本書有三大優勢:

根據孩子的年級進行劃分,能夠為父母提出精確的指導。全書有非常詳細的案例支撐,能夠和自己的寶寶對比參照。有2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編寫而成,內容科學有效。

不光是上面列舉的小學階段,父母要給孩子養成的三種能力。還包括了專注力、學習效率、學時間管理,財商管理等諸多內容。是一本非常適合孩子小學階段「百寶書」。現在價格只需要29.8元,需要的寶媽點擊購買吧。

相關焦點

  • 陳美玲送3個兒子進斯坦福,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
    文|檸橙媽媽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提高孩子內驅力,小學做好一件事
    著名歌手陳美齡,出道的時候人氣很高,曾跟鄧麗君齊名,和張國榮同臺演出過。但是她卻激流勇退,出國讀書,最後攻讀斯坦福的教育學博士。雖然學習和工作很繁忙,她依然堅持不懈地教育孩子,10多年的辛苦付出,把把三個兒子全部送入史丹福大學,和她成為校友。
  • 3個兒子考進斯坦福,博士媽媽教育心得:小學階段是教育關鍵期
    文|凝媽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 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將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育兒技巧在這
    陳美齡,曾經是和鄧麗君齊名,與張國榮同臺的歌星。現在是兒童心理學專家,也是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她將三個兒子相繼送入了史丹福大學「不要」和四個「要」,來給家長提供幫助。陳美齡坦言,她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從來沒說過他們三個誰比誰好一點,都是各有各的長處。
  • 3個孩子一起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玲的育兒秘籍,值的家長收藏
    作為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老牌歌星,陳美玲如今更讓人關注的不是她迷人的歌喉與輝煌的過往,而是她的育兒秘籍。身為史丹福大學生的博士,陳美玲育兒很有一套,身為三個兒子母親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把三個孩子一齊送入了史丹福大學。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能夠了解育兒的壓力有多大,一個孩子都很難培養成才,更別提三個淘氣的男孩了。
  • 3個兒子都考進斯坦福,陳美齡談家庭教育: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不管孩子處於幼兒時期,還是學齡時期,亦或是青春期,父母的重要責任所佔比重都是最大的。父母的付出和孩子的未來成正比,父母現在的辛勤努力,給孩子的正面影響,會換來孩子更好的未來。陳美齡曾是80年代一名當紅歌星,與鄧麗君齊名,卻選擇暫時隱退,結婚生子。後獲得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並將3個兒子先後全部送進史丹福大學。
  • 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學霸媽媽的忠告:教育的關鍵期在小學階段
    有一位叫陳美齡的媽媽,她用了10多年的時間,將自己的三個孩子培養成材,最終全部送入了著名的史丹福大學。後來,陳美齡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和經驗寫在了《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這本書中。陳美齡和三個兒子那麼,在陳美齡看來,
  • 陳美齡:我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她的人生故事是一個完美的答案陳美齡,年紀稍長一些的應該也知道。當年她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紅透半邊天。,全部考入斯坦福本科,一時轟動社會。也許正是因為我的「嘮叨」,三個兒子從來不嫉妒別人、不作差別對待,成為了自信又誠實的孩子。
  • 孩子獨立特行就是怪胎?聰明的媽媽這麼做,把3個兒子送入斯坦福
    作為70年代風靡一時的歌手,陳美齡不僅與鄧麗君齊名,紅透東南亞,還是史丹福大學的博士,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而她覺得自己最大的成績是養大了3個孩子,並且教育得很成功。即使鞋子破的不成樣子了,也會穿到不能再穿為止。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書中講道,陳美齡一直告訴兒子不要勉強和別人一樣,不要為了讓別人喜歡自己,而迎合別人,更不要歪曲自己的意見而妥協。不要變成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人,就算被打擊,也要做個出頭鳥。
  • 一門三子考入斯坦福,陳美齡的育兒經:孩子小學,父母別佛系
    兒子剛上一年級沒兩個月,我已經被老師找了三次家長,說得最多的問題都是孩子上課總是開小差。當初把孩子送去小學,還以為能輕鬆下來,沒想到現在更累了。……拼著老命,幫孩子搞定學區房,又匹配了課外培訓班,以為才小學,孩子的學習不用太操心,自己能高枕無憂。可沒想到,孩子完全低於我的預期,有時候我甚至有些絕望:「才一年級就這麼難,以後初中和高中咋辦?」這時,公婆和老公總會在一旁說:「孩子還這麼小,這麼急幹嘛?他長大了就好了。」我也只好勉為其難地這樣安慰自己。
  • 三個孩子全上了美國名校斯坦福:她的「育兒方」,究竟有多強?
    曾紅極一時、和鄧麗君齊名的女歌手陳美齡的傳奇人生常被人們津津樂道。歌唱得好、人氣頗旺,在上世紀的日本是獨立女性背負家庭走入社會的先鋒,此外還身具社會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高等學歷,陳美齡女士的這些成就已然使人驚嘆;但是,她最令人矚目的成就卻是以母親的身份一手培養三個孩子考入美國名校斯坦福。下雨天和孩子一起比賽「流水飄樹葉」;做飯時被孩子的問題「天為什麼是藍的?」
  • 3個孩子都考上了斯坦福,明星媽媽談養育經歷:關鍵時期在小學
    可是,有一位中國媽媽卻成功地把自己的三個孩子全部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她就是明星「陳美玲」。她是紅及70、80年代的港臺歌星,爆火的兩大唱片《午夜告白》《愛的漩渦》遠銷東南亞國家,甚至可以與鄧麗君媲美。不過,學識廣博的她認為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於是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了「兒童心理學」,取得了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 她把三個孩子送進斯坦福!這位媽媽說:這10件事絕對不能做
    我們總在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當父母的你,傾注了全部心血,卻不知道有些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不對的。有些錯誤的方法,輕則傷害孩子身心,重則為未成年人走向違法犯罪道路埋下隱患。陳美齡,出生於香港她在14歲的時候就出道做了歌手在1970年代紅透半邊天曾與鄧麗君齊名
  •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媽媽說:這10件事絕對不能做
    陳美齡,出生於香港她在14歲的時候就出道做了歌手在1970年代紅透半邊天曾與鄧麗君齊名小小年紀就成了人氣偶像最多的時候陳美齡一天要工作20多個小時常常沒辦法去上學父親知道後,跟她說:賺錢或出名像流水只有學到腦子裡的知識
  • 他曾和鄧麗君齊名,人稱白馬王子,退出樂壇27年後成地產大亨!
    他曾和鄧麗君齊名,人稱白馬王子,退出樂壇27年後成地產大亨!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音樂,並且愛聽經典歌曲的朋友想必你應該對一些老牌歌手或者樂隊比較熟悉吧,其中最經典的鄧麗君、梁朝偉、張學友、劉德華這幾個人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們在上個世紀在樂壇上就有的很大的成就,並且深深影響著幾代人,喜愛他們的粉絲也非常多。他們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唱功讓自己在樂壇上有著一席之地,可以說非常不容易。
  •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你看明白了嗎?
    我在網上搜索了很多關於她的信息,發現她的一本育兒手記——《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這本書是用日文寫的,之後又被翻譯成了中文版本。感慨於這位媽媽的智慧和勇氣,撫養三個男孩的過程是艱辛的,把三個孩子都培養成材,只能說為人父母的智慧絕對是高。這本書不到300頁,我很快就看完了,因為寫的很直白,也很接地氣,看完之後,更多的是良久的思索。育兒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讓孩子主動學習,小學做好這件事
    陳美齡在作為歌手最當紅的時候選擇了出國深造,去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而最讓人敬佩的是,在數年之後,她的三個兒子又全部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在教育孩子這個領域,陳美齡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她曾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過書籍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如何能使孩子主動學習這方面,陳美齡給出的建議是抓住孩子上初中前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孩子小學階段,讓孩子有夢想,有目標。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青春期沒叛逆,媽媽談教育:關鍵在小學
    陳美齡在80年代曾是一名當紅歌星,曾和張國榮同臺演出。令人詫異的是,在事業紅火的年紀,她結婚生子,還到斯坦福讀大學,拿下教育學博士學位。她利用自己所學教育理論,傾注心力培養三個兒子,三個兒子也先後考進斯坦福
  •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她的這三個教育理念,每個媽媽都該知道
    在這些讓人迷亂的各種教育理論中,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的陳美齡教授的教育理念,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枝獨秀。陳美齡女士原本是和山口百惠同時代出道的藝人,甚至還和山口百惠同臺演出過,但是在演藝界大紅大紫之後,陳教授接受父親的建議,暫時放下手頭的一切,遠赴史丹福大學深造。
  • 孩子學習的路上,作為父母如何減少焦慮?
    教育的環境和以前不同的,誘惑變得更多了,孩子們不愛學習的變多了。教育的競爭比以前變強了,幾乎全員參加輔導班,有的孩子甚至參加三四門。面對學霸,中等生或者下等生的父母無比焦慮。焦慮之下壓力變大,最後混亂了自己培養孩子的思路,盲目的跟風,或者揠苗助長,孩子變得比以前學習時間更長,而學校效果卻不見得有多好,家長們變得更焦慮了。 那麼優等生的父母就不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