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她把她的育兒理念總結成50個教育法,她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好習慣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她喜歡陪伴孩子學習,坦言是在享受樂趣,而非是迫不得已的任務,尤其在孩子的小學階段陪伴時間最長。
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
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她陪孩子寫作業,一堅持就是6年。
她認為:作業與分數直接掛鈎,想要考試成績好,必須要好好學習、拿出實力來。認真完成作業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小學需要陪,初中以後就要學會自我管理了。
她會檢查孩子的作業是否會做,和孩子一起預習第二天的課程,一起複習不會做的題目,以此了解孩子擅長哪個科目、不擅長哪個科目,給出適當的建議。
她陪孩子寫作業保持輕鬆的狀態,並替孩子解決實際困難,讓孩子感到「學習一點都不難,是很快樂的。」沒有雞飛狗跳、也沒有河東獅吼。
她發現孩子背字困難,還自己創造來一些背記方法,讓孩子能夠輕鬆記憶,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
陪孩子寫作業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想陪得好,還真要學學陳美玲。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
有很多媽媽羨慕陳美玲培養了3個學霸,忍不住問她: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學霸的?
她的回答是,學霸不是培養出來的,如果非要說培養,那就是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讓他們自覺去學習。 讓孩子自覺去學習,需要家長講究智慧,從小學開始,家長的這幾個做法很重要。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激發求知慾,提高學習熱情。家長首先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孩子在前,父母在後,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多和孩子聊天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利用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陳美玲發現大兒子特別喜歡數學,就請了朋友家上大學的兒子做家庭教師,小學做初中的題目,讓數學成為他最擅長的學科,其他課程的成績也慢慢趕了上去。二兒子喜歡英語,就讓他用英語寫小故事,發揮英語的優勢,其他不擅長的科目也好了起來。
在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孩子感到學習有用,從而產生濃厚興趣。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李玫瑾教授認為: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
專注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實際上很多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破壞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不放心,總是找機會送給水果、送杯水去監視。看不慣孩子的學習行為,不管孩子是不是專注在做事,直接打斷。這樣是無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要想孩子專注力強,家長要多努力。
要跟孩子制定寫作業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並且不去打擾孩子。讓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專心致志,養成良好的專注力。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孩子會感謝你的。
平時也可以用一些方法提高孩子專注力,跟孩子玩拼圖、讀書、搭積木、走迷宮、找不同,孩子喜歡那,還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
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非常重要,喜歡思考的孩子會主動學習,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自己會去探索。
在考試分數和理解力面前,陳美玲更關注孩子們理解了多少課程內容。她教孩子們針對一個主題,要舉一反三、多角度考慮,理解透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如果遇到孩子不會的問題,不要給予給出答案、也不要著急訓斥孩子,而是給孩子留出思考的時間。
如果孩子真正考慮過,還是不會做,就要一步步啟發孩子做。可以分3步走引導:
第一步讓孩子學會觀察。第二步鼓勵孩子猜想,並表達出來。第三步,讓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多想幾個方案,推理出答案。
上面這些習慣是小學階段需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好習慣會持續到初中、高中、大學乃至一生,特別重要,父母一定要重視。
小學階段,孩子自制力差,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就是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要想讓父母說的話成為黃金,就要提高自身能力,用實際行動影響孩子,而不是嘮叨孩子。建議家長讀一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這本書由從教20年的資深教師于敏編寫,按照1年級到6年級進行分類,把每個年級的特點、家長該注意什麼都寫得很清楚。讓家長可以當作詞典一樣查詢,在不同階遇到困惑,通過查閱此書可獲得答案。
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經典案例,很容易引起共鳴。給出的具體操作方法,家長可以借鑑使用。
書中也給出了小學階段的總體規劃,包括性格培養、習慣培養、時間觀念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假期如何規劃等等,看後受益匪淺,能讓家長在育兒路上有方可循、不焦慮不煩躁,把孩子培養成有用之才。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活動價29.8元,一本書用6年,還能把孩子培養得很優秀,不僅僅是划算。家長們可以點擊連結下單,祝孩子們都能抓住小學、贏得未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