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兒子考進斯坦福,博士媽媽教育心得:小學階段是教育關鍵期

2020-12-25 凝媽悟語

文|凝媽

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她把她的育兒理念總結成50個教育法,她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好習慣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她喜歡陪伴孩子學習,坦言是在享受樂趣,而非是迫不得已的任務,尤其在孩子的小學階段陪伴時間最長。

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

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她陪孩子寫作業,一堅持就是6年。

她認為:作業與分數直接掛鈎,想要考試成績好,必須要好好學習、拿出實力來認真完成作業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小學需要陪,初中以後就要學會自我管理了。

她會檢查孩子的作業是否會做,和孩子一起預習第二天的課程,一起複習不會做的題目,以此了解孩子擅長哪個科目、不擅長哪個科目,給出適當的建議。

她陪孩子寫作業保持輕鬆的狀態,並替孩子解決實際困難,讓孩子感到「學習一點都不難,是很快樂的。」沒有雞飛狗跳、也沒有河東獅吼。

她發現孩子背字困難,還自己創造來一些背記方法,讓孩子能夠輕鬆記憶,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

陪孩子寫作業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想陪得好,還真要學學陳美玲。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

有很多媽媽羨慕陳美玲培養了3個學霸,忍不住問她: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學霸的?

她的回答是,學霸不是培養出來的,如果非要說培養,那就是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讓他們自覺去學習。 讓孩子自覺去學習,需要家長講究智慧,從小學開始,家長的這幾個做法很重要。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激發求知慾,提高學習熱情。家長首先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孩子在前,父母在後,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多和孩子聊天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利用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陳美玲發現大兒子特別喜歡數學,就請了朋友家上大學的兒子做家庭教師,小學做初中的題目,讓數學成為他最擅長的學科,其他課程的成績也慢慢趕了上去。二兒子喜歡英語,就讓他用英語寫小故事,發揮英語的優勢,其他不擅長的科目也好了起來。

在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孩子感到學習有用,從而產生濃厚興趣。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李玫瑾教授認為: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

專注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實際上很多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家長破壞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不放心,總是找機會送給水果、送杯水去監視。看不慣孩子的學習行為,不管孩子是不是專注在做事,直接打斷。這樣是無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要想孩子專注力強,家長要多努力。

要跟孩子制定寫作業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並且不去打擾孩子。讓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專心致志,養成良好的專注力。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孩子會感謝你的。

平時也可以用一些方法提高孩子專注力,跟孩子玩拼圖、讀書、搭積木、走迷宮、找不同,孩子喜歡那,還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

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非常重要,喜歡思考的孩子會主動學習,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自己會去探索。

在考試分數和理解力面前,陳美玲更關注孩子們理解了多少課程內容。她教孩子們針對一個主題,要舉一反三、多角度考慮,理解透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如果遇到孩子不會的問題,不要給予給出答案、也不要著急訓斥孩子,而是給孩子留出思考的時間。

如果孩子真正考慮過,還是不會做,就要一步步啟發孩子做。可以分3步走引導:

第一步讓孩子學會觀察。第二步鼓勵孩子猜想,並表達出來。第三步,讓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多想幾個方案,推理出答案。

上面這些習慣是小學階段需要養成的重要習慣,好習慣會持續到初中、高中、大學乃至一生,特別重要,父母一定要重視。

小學階段,孩子自制力差,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就是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要想讓父母說的話成為黃金,就要提高自身能力,用實際行動影響孩子,而不是嘮叨孩子。建議家長讀一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這本書由從教20年的資深教師于敏編寫,按照1年級到6年級進行分類,把每個年級的特點、家長該注意什麼都寫得很清楚。讓家長可以當作詞典一樣查詢,在不同階遇到困惑,通過查閱此書可獲得答案。

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經典案例,很容易引起共鳴。給出的具體操作方法,家長可以借鑑使用。

書中也給出了小學階段的總體規劃,包括性格培養、習慣培養、時間觀念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假期如何規劃等等,看後受益匪淺,能讓家長在育兒路上有方可循、不焦慮不煩躁,把孩子培養成有用之才。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活動價29.8元,一本書用6年,還能把孩子培養得很優秀,不僅僅是划算。家長們可以點擊連結下單,祝孩子們都能抓住小學、贏得未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3個兒子都考進斯坦福,陳美齡談家庭教育: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
    被稱為「傳奇媽媽」的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卻說:教育的全部責任在於家長,人格形成這麼重要的工作,不能扔給學校就不管了。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所佔的比重是百分之七十五。」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不管孩子處於幼兒時期,還是學齡時期,亦或是青春期,父母的重要責任所佔比重都是最大的。
  • 3個兒子都考上世界名校,媽媽大方談心得: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被稱為「傳奇媽媽」的陳美齡卻說:好老師能影響孩子三五年,但好家長的影響力是一輩子。大家怎麼也沒想到,當年歌手出身的她,紅遍大江南北,和張國榮同臺演出,卻選擇半路出家攻讀教育學,一口氣拿下斯坦福博士學位。緊接著又憑藉自己獨特科學的育兒觀念,連著培養出3個高材生兒子,都被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錄取,讓無數人刮目相看。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青春期沒叛逆,媽媽談教育:關鍵在小學
    文|凝媽11歲到18歲處於青春期,要想孩子不叛逆,教育不要等到11歲才開始,而是從小學階段開始。而有一位媽媽陳美齡,十餘年培養三個兒子,都考進了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令人詫異的是,在事業紅火的年紀,她結婚生子,還到斯坦福讀大學,拿下教育學博士學位。
  • 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學霸媽媽的忠告:教育的關鍵期在小學階段
    有一位叫陳美齡的媽媽,她用了10多年的時間,將自己的三個孩子培養成材,最終全部送入了著名的史丹福大學。後來,陳美齡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和經驗寫在了《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這本書中。陳美齡和三個兒子那麼,在陳美齡看來,
  • 3個孩子都考上了斯坦福,明星媽媽談養育經歷:關鍵時期在小學
    ,明星媽媽談養育經歷:關鍵時期在小學美國史丹福大學位列「全球TOP100」,是公認的優秀名校,而每年能夠進入這所學校的孩子少之又少,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即便是倒數第一名也足夠優秀。不過,學識廣博的她認為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於是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了「兒童心理學」,取得了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 送3個兒子上斯坦福的博士媽媽總結:開發孩子大腦從3歲開始
    是什麼樣的媽媽能將自己3個兒子都送進史丹福大學?其實這位博士媽媽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她就是陳美玲,曾經是一位歌手,不少人都聽過她唱的歌,就是這樣一位歌手卻將自己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可史丹福大學。不少人聽了之後都暗自嘆息:再不濟人家也是博士,肯定是有獨特的教育方式。
  • 美媒:兒子進斯坦福女兒考上藤校 美華人父親分享教育理念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近日,美國中文網舉辦了「精英培養與親子教育」線下分享會,請來具有豐富經驗的教育導師和心理專家現場與家長們交流心得。而嘉賓之一的尹永義博士,就分享了他的「6-3-1」教育理念。2017年,尹博士的兒子William突然被很多人熟知,因為他獲得了美國高中生的最高榮譽「總統學者獎」。後來,William被六所常春藤大學、以及MIT、斯坦福等頂尖名校錄取,他最後選擇了斯坦福,正在那裡就讀。而尹博士的小女兒今年也傳來了好消息,她拿到了來自包括常春藤院校康奈爾在內的多份錄取信,已經選擇了南方名校範德堡大學,今年秋天也將進入大學校園。
  • 陳美玲送3個兒子進斯坦福,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
    文|檸橙媽媽陳美玲曾是70年代當紅女歌星,和鄧麗君齊名。在事業高峰期,卻忽然退出娛樂圈,到國外求學。34歲帶著年幼的大兒子,懷著8個月身孕隻身去美國,獲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後來精心培養3個孩子,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和孩子們成為校友。
  • 兒子20歲成斯坦福博士,來看她的教育方式與堅持
    那年,20歲的兒子赴史丹福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並得到了一年的全額獎學金,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學願意「倒貼錢」讓他讀書,作為孩子的母親,她深知其中的奧妙。從兩歲開始,她和丈夫幾乎每天晚上都放故事磁帶給兒子聽,那些大象、老虎、布穀鳥在故事裡面變得得活靈活現,他聽得津津有味。
  • 從和鄧麗君齊名,到三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她坦言:孩子未來看小學
    時間安排也出了問題,放學先悶頭玩,等到想起來寫作業就已經是晚上九點往後了,於是,家裡又多了三隻「大熊貓」,父母孩子頂著個黑眼圈,三個人是邊寫邊打盹。自己花了高價買的學區房,省吃儉用,用辛辛苦苦賺了一個月工資的一半來為孩子報的輔導班,最後卻成為孩子上課睡覺的地方,擱誰誰不發瘋。許多媽媽都在想:「現在小學都這麼難熬,等到初中高中該咋辦啊。」
  •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陳美玲告誡:這10件事父母最好別做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陳美玲分享經驗 陳美玲博士年輕時曾經做過明星歌手,她當年在事業上升期就選擇退隱,反而是到國外進修了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
  • 6個娃是博士,不是耶魯就是哈佛,母親談心得:狠抓小學階段教育
    學霸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通過小學階段的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有學霸的潛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在孩子上學後,這種影響有增無減,可以說在小學階段,父母的行為深藏著孩子的未來。全惠星,一個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媽媽,養育了6個孩子,各個出類拔萃成為了博士,不是上耶魯就是上哈佛。
  • 50個教育方法,把三個孩子送進斯坦福,這位媽媽分享經驗
    著名的教育專家說:學生在幼兒園學的是規矩,在小學學的是習慣,在中學求的是方法,而在大學開發的就是創造力。對於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家長抓住小學六年級,讓孩子養成好學的好習慣,孩子學習會非常輕鬆。有一位媽媽,她的名字叫做陳美玲,她沒有給孩子報任何補習班,靠著自己邊看邊學的育兒方法,把三個孩子送進著名的史丹福大學。她說:教育需要百分百的愛和正確的方法。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身心兩方面綜合人格形成的過程。
  •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她的這三個教育理念,每個媽媽都該知道
    這兩年,隨著許多人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內國外的各種教育理念也紛至沓來,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讓人迷亂的各種教育理論中,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的陳美齡教授的教育理念,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枝獨秀。陳美齡女士原本是和山口百惠同時代出道的藝人,甚至還和山口百惠同臺演出過,但是在演藝界大紅大紫之後,陳教授接受父親的建議,暫時放下手頭的一切,遠赴史丹福大學深造。從斯坦福畢業的陳美齡,眼界和知識層次跟原先做藝人的時候,確實不可同日而語。隨後的幾十年中,她工作之餘,憑著讀博士時學習的教育理論知識,再加上自己的個人經驗和體會,她將三個兒子,先後送進了斯坦福念大學。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讓孩子主動學習,小學做好這件事
    陳美齡在作為歌手最當紅的時候選擇了出國深造,去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而最讓人敬佩的是,在數年之後,她的三個兒子又全部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在教育孩子這個領域,陳美齡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她曾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過書籍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如何能使孩子主動學習這方面,陳美齡給出的建議是抓住孩子上初中前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孩子小學階段,讓孩子有夢想,有目標。
  • 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育兒心得: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5個博士和一個碩士,就連主持人魯豫都尊稱他為「博士老爹」,眾多名人也都紛紛向他求教,因此他的家庭也被評選為「全國最美家庭」!,而家長的正確引導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想要孩子越來越優秀,就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 雙胎胞學霸考上清華北大,如何利用好小學階段,父親說出教育心得
    一、孩子成長的三個年齡階段李玫瑾教授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7-12歲的小學階段,如何避免父母的話,從黃金變成垃圾呢?而小學,才是父母的主要發力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家庭教育起到關鍵的作用,父親陳天治極為重視小學階段對孩子們的培養。他的一份手寫的《家庭教育點滴談》,也道出了自己對此的教育心得和深刻認識。
  • 小學教育,主要應該教育什麼?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有專家研究發現,從幼兒期開始到小學階段是孩子個性形成和矯正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 個階段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的個性以及行為習慣方面,就會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反之,如果錯過這個「教育關鍵期」,即使付出十倍努力,也極有可能是無效的。
  • 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將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育兒技巧在這
    現在是兒童心理學專家,也是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她將三個兒子相繼送入了史丹福大學,並且獲得了博士學位。育兒的四個「不要」1、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陳美齡在看到朋友教育孩子時氣急敗壞的情形時,對她朋友說:「媽媽的
  • 6個子女5個哈佛1個耶魯,媽媽坦言:狠抓小學階段是重中之重
    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只要方法得到,即使天賦普通的孩子,也一樣能成功。全惠星和兒子與希拉蕊的合影全惠星,6個孩子的媽媽,年輕時也是一個焦慮的母親所以等她孩子上小學後,她更是到了崩潰的邊緣,不無誇張的說,她比我們現在每一個家長都要難得多。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她交上了一個完美的答卷:她將6個資質普通的子女,全部培養成成才,其中5個是哈佛大學博士,1個是耶魯大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