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將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育兒技巧在這

2020-12-05 海豚育兒指南

陳美齡,曾經是和鄧麗君齊名,與張國榮同臺的歌星。現在是兒童心理學專家,也是斯坦福教育學博士。



她將三個兒子相繼送入了史丹福大學,並且獲得了博士學位。


陳美玲曾經說過:「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品行都是在12歲之前養成的。」所以在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要學會這些技巧,幫助孩子擁有一個「開掛」的人生。



我把她的育兒技巧整理了四個「不要」和四個「要」,來給家長提供幫助。


育兒的四個「不要」


1、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陳美齡在看到朋友教育孩子時氣急敗壞的情形時,對她朋友說:「媽媽的焦慮其實是會傳染給孩子的。」



當孩子不寫作業時,家長的情緒一般都是焦慮的。同時也會對孩子沒有耐心,導致孩子更加厭煩學習,甚至厭惡學習。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會變得焦慮,做事不耐煩。



2、不要拿孩子同別人比較


陳美齡坦言,她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從來沒說過他們三個誰比誰好一點,都是各有各的長處。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別人家的孩子這次考試又考了第一」「你要向別人家的孩子學習」...... 一些家長經常把類似的話掛在嘴邊,最優秀的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家長把這當做鼓勵孩子的話,其實這是讓孩子自卑的根源。



3、不要限定孩子每天必須做的事


在一次採訪中,有人問陳美齡:「你的三個孩子能真麼優秀,他們每天都時間表你是安排的?」陳美齡回答說:「我從來不安排他們每天該做什麼事。」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年齡太小,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於是提前幫孩子安排好每天的日程安排。孩子就像被設定好了程序一樣,只能按照家長的計劃來完成,沒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會形成依賴感,做事會缺乏獨立性。



4、不要只要求孩子的成績


很多人認為,陳美齡的三個兒子之所以能考上名牌大學,其中的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要求孩子的成績必須優秀。其實不然,在她看來,「小孩唯一的工作就是做夢。」



在當今社會中,許多父母判斷孩子優秀與否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孩子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認為,分數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導致忘記了學習的初衷,只為了分數而學習,為了家長而學習。



試問,以上的四個「不要」,有多少家長正在用「要」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呢?


育兒的四個「要」


1、要讓孩子邊玩邊學


學習的確是一件枯燥的事兒,但陳美齡的三個兒子卻都認為「讀書是最好玩的事兒。」



在父母眼中,優秀的孩子都是埋頭苦讀學出來的。但是在陳美齡看來,孩子應該釋放天性,在玩中學習。例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雨中玩耍,並向孩子提問:「雨是從哪裡來的?」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他會自己尋找答案。家長要傾聽孩子找到的答案,並進行指點。



2、要培養孩子把自我肯定放在第一位


在陳美齡看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培養孩子「自我認同的內心。


有自我認同心的孩子一般都是自信的孩子,自信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家長要儘可能的尋找可以幫助孩子實現自我的機會。假如孩子有跳舞天賦,就要鼓勵孩子多參加班級裡的文藝活動,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容易找到自信。



3、要培養一個有原則的孩子


「想要教出優秀的孩子,一定要讓孩子理解原則的重要性。」



在孩子簡單的世界裡,原則問題對他們來說就顯得深奧了。不過家長可以從小事培養孩子的原則意識。為孩子犯錯誤的次數制定一個標準,同樣的錯誤最多允許孩子犯兩次,當孩子犯第三次,就是原則問題了,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4、要及時回答孩子的問題


陳美齡說:「教育是給孩子們一點工具讓他們去尋求夢想」



有時候,父母就要成為孩子的「工具書」,隨時解答孩子的問題,這樣才利於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家長在給孩子解釋問題時,要做到有耐心。如果有自己不會的問題,不能敷衍過去,要陪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陪孩子一起進步。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存在著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陳美齡放棄了當年娛樂圈的事業了呢?其實,她也是受到了她父親的影響。



有一次,她的父親看到她工作情況後說:「明星、金錢就像是流水,人家可以把它搶走。但是,進了腦袋的知識是沒有人可以搶走的,你可以用這些知識過一生,還可以幫助自己,甚至幫助人家。」


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當時正處於事業高峰期的陳美齡,從此,也相信了知識不但能改變命運,還能豐富自己。



她教育孩子也像他父親教育她一樣,遵循自己的本心。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家長要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同樣,每個孩子也都會是一個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陳美齡《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給我們3個育兒啟示
    這兩年,隨著許多人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內國外的各種教育理念也紛至沓來,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讓人迷亂的各種教育理論中,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的陳美齡教授的教育理念,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枝獨秀。陳美齡女士原本是和山口百惠同時代出道的藝人,甚至還和山口百惠同臺演出過,但是在演藝界大紅大紫之後,陳教授接受父親的建議,暫時放下手頭的一切,遠赴史丹福大學深造。
  • 陳美齡:我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就在所有人覺得她就要如此當一個一線歌星之時,陳美齡離開香港去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之後又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接下來,一個比當歌星更精彩的大戲才剛拉開大幕。陳美齡生下3個兒子,全部考入斯坦福本科,一時轟動社會。
  • 3個兒子都考進斯坦福,陳美齡談家庭教育: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
    ——陳美齡孩子上學以後,家長會感到放鬆,認為孩子交給學校和老師就可以了,家長不需要承擔教育責任。前幾天,有位家長憤而退群,就是因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認為是老師沒有盡到責任。被稱為「傳奇媽媽」的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卻說:教育的全部責任在於家長,人格形成這麼重要的工作,不能扔給學校就不管了。
  • 將三個兒子送入世界排名第七的史丹福大學,這個媽媽有何過人之處
    說到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很多,失敗的案例也很多,可有這樣一個媽媽,在教育孩子之路上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她先後將她的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這個世界第七名的學校。如果以孩子的成功作為百分比來算,可以說在育兒之路上這個媽媽的成功率為百分之百。由此可見,這樣的成功並非運氣使然,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有道。
  •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提高孩子內驅力,小學做好一件事
    可從來沒有父母想過這是為什麼,已經給孩子提供了這麼好的條件,孩子怎麼反倒不愛學習。在這裡不得不提一提陳美齡的故事。著名歌手陳美齡,出道的時候人氣很高,曾跟鄧麗君齊名,和張國榮同臺演出過。但是她卻激流勇退,出國讀書,最後攻讀斯坦福的教育學博士。
  • 聰明的媽媽這麼做,把3個兒子送入斯坦福
    如同陳美齡在《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書中所講:今後的時代,尋求的是與眾不同的思想。 作為70年代風靡一時的歌手,陳美齡不僅與鄧麗君齊名,紅透東南亞,還是史丹福大學的博士,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而她覺得自己最大的成績是養大了3個孩子,並且教育得很成功。
  • 從和鄧麗君齊名,到三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她坦言:孩子未來看小學
    實際上,小學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分水嶺,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就看這短短的六年。這六年甚至對孩子的性格養成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明星媽媽陳美齡就清楚地認識到了小學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從和鄧麗君齊名,到將三個兒子送進史丹福大學,她表示:小學定一生「34歲前,我是和鄧麗君齊名,與張國榮同臺的歌星。」
  •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你看明白了嗎?
    >在朋友圈偶然發現了一篇育兒類的文章,裡面有一段關於「陳美齡育兒」的視頻,我立馬被這個媽媽吸引了!我在網上搜索了很多關於她的信息,發現她的一本育兒手記——《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這本書是用日文寫的,之後又被翻譯成了中文版本。感慨於這位媽媽的智慧和勇氣,撫養三個男孩的過程是艱辛的,把三個孩子都培養成材,只能說為人父母的智慧絕對是高。這本書不到300頁,我很快就看完了,因為寫的很直白,也很接地氣,看完之後,更多的是良久的思索。育兒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一門三子考入斯坦福,陳美齡的育兒經:孩子小學,父母別佛系
    兒子剛上一年級沒兩個月,我已經被老師找了三次家長,說得最多的問題都是孩子上課總是開小差。當初把孩子送去小學,還以為能輕鬆下來,沒想到現在更累了。可最近聽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的育兒經驗,我才發現很多人都錯了。說起陳美齡,她這個人可不簡單,和鄧麗君一起唱過歌,和張國榮一起演過戲。娛樂圈順風順水時,卻選擇出國留學,讀得就是教育學。更讓人敬佩的是,她還把學到的教育知識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三個兒子的成績都很優異,先後進了史丹福大學,這可是全球頂尖學府。不得不佩服,她的家庭教育的確很成功。
  •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她的這三個教育理念,每個媽媽都該知道
    這兩年,隨著許多人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內國外的各種教育理念也紛至沓來,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讓人迷亂的各種教育理論中,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的陳美齡教授的教育理念,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枝獨秀。陳美齡女士原本是和山口百惠同時代出道的藝人,甚至還和山口百惠同臺演出過,但是在演藝界大紅大紫之後,陳教授接受父親的建議,暫時放下手頭的一切,遠赴史丹福大學深造。從斯坦福畢業的陳美齡,眼界和知識層次跟原先做藝人的時候,確實不可同日而語。隨後的幾十年中,她工作之餘,憑著讀博士時學習的教育理論知識,再加上自己的個人經驗和體會,她將三個兒子,先後送進了斯坦福念大學。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讓孩子主動學習,小學做好這件事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位曾經家喻戶曉的歌手—陳美齡,她的人生可以稱之為傳奇。陳美齡在作為歌手最當紅的時候選擇了出國深造,去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而最讓人敬佩的是,在數年之後,她的三個兒子又全部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在教育孩子這個領域,陳美齡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她曾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過書籍的形式展現出來。
  • 三個兒子都被她送進斯坦福,陳美齡有哪些成功教育經驗
    她是陳美齡。1955年出生於香港的陳美齡在六兄妹中排名第四,曾以歌手身份在日本出道。她先後在日本上智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求學,1989年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2015年,繼大兒子、二兒子後,陳美齡的三兒子也成功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她一躍成為話題人物。日前在文化論壇《大家說》,陳美齡和上海觀眾分享了她的求學經歷和教育經。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青春期沒叛逆,媽媽談教育:關鍵在小學
    而有一位媽媽陳美齡,十餘年培養三個兒子,都考進了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陳美齡在80年代曾是一名當紅歌星,曾和張國榮同臺演出。令人詫異的是,在事業紅火的年紀,她結婚生子,還到斯坦福讀大學,拿下教育學博士學位。
  • 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學霸媽媽的忠告:教育的關鍵期在小學階段
    如果在這段時期,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那麼等孩子12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逐步增強後,孩子之前形成的習慣,思想,性格都會按照12歲之前養成的模式繼續延發展,最終影響一生。有一位叫陳美齡的媽媽,她用了10多年的時間,將自己的三個孩子培養成材,最終全部送入了著名的史丹福大學。
  • 陳美齡培養三個學霸,為何這麼說?
    陳美齡從曾與鄧麗君齊名的當紅女星,到事業高峰時結婚生子,赴斯坦福攻讀教育學博士,再到成功培養出三個學霸兒子,人生三大轉型,都非常的完美。陳美齡認為,教育要從懷孕期來開始,不僅是調整好身體,生個健康的寶寶,而且在懷孕時,就要考慮到家裡的生活模式,開始制訂育兒計劃,而制訂計劃,就一定要與丈夫溝通和商量。
  • 三個孩子全上了美國名校斯坦福:她的「育兒方」,究竟有多強?
    曾紅極一時、和鄧麗君齊名的女歌手陳美齡的傳奇人生常被人們津津樂道。歌唱得好、人氣頗旺,在上世紀的日本是獨立女性背負家庭走入社會的先鋒,此外還身具社會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高等學歷,陳美齡女士的這些成就已然使人驚嘆;但是,她最令人矚目的成就卻是以母親的身份一手培養三個孩子考入美國名校斯坦福。下雨天和孩子一起比賽「流水飄樹葉」;做飯時被孩子的問題「天為什麼是藍的?」
  • 陳美齡:教育孩子不要只交給學校
    一開始我是不信的,直到看到陳美齡的故事,我才不得不信。看到她是因為一個視頻,年過60歲的她一如當年,笑靨如花。「為人父母,都希望兒女成才。」陳美齡的這句話應該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出生於香港的陳美齡,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個紅透半邊天的歌星,曾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
  • 哈佛格蘭特研究|拒絕"清單式"育兒,還孩子幸福人生
    最近微博上有個話題:"你怎麼看待父母安排式的教育?"引發網友熱議。大家眾說紛紜,有人羨慕,有人愁!父母安排式教育,其實,就是史丹福大學教授朱莉在TED演講中提到的"清單式"育兒。所謂"清單式"育兒,是父母為了管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讓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給孩子制定一張清單,面面俱到,事無巨細。
  • 送三娃上斯坦福的陳美齡建議這麼做
    今天刊載一篇投稿,0-6歲孩子的撫養經驗——來自把三個娃都送到斯坦福的明星媽媽。總結看,在早期不要太早逼迫孩子用腦,而是多開發孩子語言能力,多交流,多撫觸,多帶孩子遊山玩水。不要強迫學習。多引導孩子的五官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