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美玲書籍有感

2021-02-19 小微碎碎念

  發現陳美玲的書籍是來自朋友圈的推薦,共三冊。其中一本的名字是「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只是這書名,就足以吸引我去閱讀。

 

  我是在出差的路上打開了第一本「人生的38個啟示」,這是關於作者陳美玲自述的人生大事記。小小的一本書,從封面到後記,無不充滿著感恩與積極努力的正能量。這是一本打開了就無法放下的書,作者以至愛之心將帶給她生命轉折的階段寫給我們,這38個感動的瞬間,都鼓舞著我們用心去經營、去體驗生活。

 

  先來介紹一下這位閃閃發光的作者:陳美玲。1955年出生於香港,14歲那年以歌手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次年榮獲了香港及亞洲影、視、歌三項最佳大獎;17歲進軍日本樂壇,三年間幾乎包攬了日本樂壇的全部大獎,又考入了日本上智大學,開啟了學業與事業的雙軌發展模式。在22歲人氣鼎盛時期,毅然摘下偶像光環,選擇入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主修兒童心理學,探尋人生價值與意義。畢業後復出,一邊繼續歌唱演藝事業,期間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歸國演唱會,成為了第一位在國內舉辦演唱會的海外歌手;同時擔任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日本的親善大使,致力於慈善事業,幫助貧困地區募捐建造學校、醫院等等……

         1985年嫁給了自己的日籍經紀人開啟了一段美滿的跨國婚姻,養育了三個兒子的同時繼續工作,並攻讀了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為日本已婚婦女「男女同工同酬同機會」的法例建立,和反對對兒童進行商業性剝削等國際問題的解決做出了傑出貢獻。2015年,她的三個兒子先後考入了美國史丹福大學,她剛滿60周歲,也是在這一年,她寫下來自己的第85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她所獲得的各項榮譽,恐怕寫上幾頁也寫不完,最打動我的並不是她在事業上所獲得的成就。這樣一顆紅透亞洲的巨星,一邊工作一邊親自養育三個孩子,還能做得面面俱到,真是太讓人敬佩了。她會親手為每一個孩子做生日蛋糕並在家裡舉辦生日會、會儘量每天陪家人一起吃晚飯、會在出差前為每個孩子準備好每一天的驚喜小袋袋、認真準備每個節日的傳統習俗、帶領孩子每年把零用錢捐出一半另一半用作徒步旅行等等。

我也是一名職場媽媽,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精力不足,在孩子的事情上偶爾會有「就這樣吧,差不多吧」的這種想法,看了書中關於陪伴孩子的部分,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和鼓勵,如果我們願意努力付出和嘗試,我們一定能做到更好。

關於育兒印象比較深的幾個章節分享給大家:


1、記住,永遠以孩子優先


在這裡面她講述了大兒子剛剛出生後經常在夜裡啼哭,需要大人抱著才能入睡。白天需要面對繁重的工作,晚上要親自照顧寶寶,又遇到這種情況,我想這是讓大部分父母覺得很崩潰的場景。我自己也有親身體驗,真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和心中無處發洩的怒火抱起孩子委屈的在客廳裡走來走去。美玲的應對方法是轉換自己的思維,把這當做是坐長途飛機,因為在飛機上我們只能抱著孩子睡覺,索性就想像著自己是在去夏威夷度假的飛機上,然後開開心心的抱著孩子在沙發上坐著睡到天明。

或者如果孩子早上吵鬧著不想吃早飯,想要去公園玩,她就會儘快準備好可以外帶的食物,然後跟孩子們來一次臨時安排的「野餐」但同時也會告訴孩子只有今天可以這樣哦。她會以最佳情緒和最大的耐心來應對孩子的各種情緒和要求,永遠以無條件的愛為主旨,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父母學習的。

2、選擇最難走的路

  「在做重要抉擇時,始終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這是她父親留個她的教誨,也是長者留給後人的生活智慧。

  生活中的大小選擇都可以藉助這一信條來找到答案。是先看電視還是先寫作業?當然是寫作業;是通過運動來保持身材,還是買些大號的衣服來掩蓋發胖的身體?當然是運動;是挑戰更高的職位還是渾渾度日?當然是努力挑戰;是嘗試和陌生人進行簡短交談還是低下頭來看手機?當然是嘗試結交新朋友……

  始終保持向上姿態挑戰自我,即使身處惡劣環境也要忍耐堅持,向著成功的目標不斷保持努力奮進。這樣頑強的進取精神真的是讓我非常感動也收到了莫大的鼓舞,只要你願意,你一定會變成更好的自己!

3、吵架後始終要直面交流


  作為巨星的美玲,又要同時養育三個兒子,每天要做的事情簡直是難以估量。就在參加大兒子的大學入學典禮後,準備返回日本的時候,大兒子帶著稍有失落的語氣建議她要多出席二兒子的社團活動,以免像自己這樣留有遺憾。大兒子說完就轉身離開了,美玲這時不得不出發去機場了。在路上的三個小時兒子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中,她立刻決定改籤航班掉頭開車回去當面和兒子聊一聊,見面後在兒子還沒從驚訝的表情中反應過來時,她向兒子正式道歉並擁抱了兒子。她和兒子聊了大半宿,化解了孩子心中的遺憾,夜裡她獨自開了八個小時的車趕到機場飛往日本參加第二天的活動。後來了解到因為自己沒能參加二兒子的全球話劇巡演,而讓二兒子心中對她漸漸產生距離,她就以兒子的表演日期為優先,儘量避免安排工作,然後帶著小兒子全世界的追著二兒子看他的表演,做她的忠實粉絲……

   美玲的這三本書,每一本都讓我眼含熱淚難以釋卷;每一本書都貫穿著愛和感恩,處處體現著至善和向上之心。如果你能成為她的讀者,那麼你也一定能成為她的粉絲。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我的人生裡,我遇到了很多貴人。我的人生並不是我的人生,而是和貴人共度光陰的總和。每一次的緣分,都為我的人生增添色彩,組成了我人生的彩虹。彩虹是光,它照亮了我的每一天。

   人生是唱不玩的愛歌、未跑完的接力。最好的時光,等待著我們。

相關焦點

  • 3個孩子一起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玲的育兒秘籍,值的家長收藏
    作為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老牌歌星,陳美玲如今更讓人關注的不是她迷人的歌喉與輝煌的過往,而是她的育兒秘籍。身為史丹福大學生的博士,陳美玲育兒很有一套,身為三個兒子母親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把三個孩子一齊送入了史丹福大學。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能夠了解育兒的壓力有多大,一個孩子都很難培養成才,更別提三個淘氣的男孩了。
  • 清舊書院學員讀《國學概論》有感(第7篇至第12篇)
    國學之本體告訴我們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太炎先生還介紹了之國學的方法:辨書籍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辨文學應用。國學之博大精深由此可見,真的並非讀幾本簡單明快的白話文所能通曉。太炎先生說:「對於古書沒有弄明白哪一部是真,哪一部分是偽,容易使我們走入迷途;所以研究國學第一步要辨書籍的真偽。」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2020-06-0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2020-06-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讀後感: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讀後感:讀《失落的一角》有感
  • 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培養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過有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讓我很認同,比如陳美玲。陳美玲在80年代可以和鄧麗君相提並論,她有三個兒子,讓我佩服的是她不僅有美貌和才華,還把三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史丹福大學高材生。陳美玲曾公開分享過自己育兒的是個方法,其中有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
  • 為明教育陳美玲:提供足夠多的實習基地 增加校企合作
    在活動現場,為明教育集團助理總裁、為明教育幼教總監執行總監陳美玲女士接受了網易專訪。首先為各位介紹一下今天做客訪談間的嘉賓,她是為明教育集團助理總裁/為明幼教總監WMEC執行總監陳美玲女士。歡迎您,也請您和我們的網友們打個招呼。陳美玲:各位網友,大家好。網易教育:非常歡迎您做客我們的採訪間,首先恭喜為明蒙特梭利教育中心WMEC獲得2020年度影響力國際教育品牌獎項,您能否和我們介紹一下為明蒙特梭利教育中心WMEC?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2020-12-1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梅花魂》有感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吃苦讀《梅花魂》有感 張佳怡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感人的課文,名字叫《梅花魂》,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學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作者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外祖父從小就教她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思念家鄉詩句的時候外祖父便會落淚,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圖給弄髒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愈精神、愈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花。
  • 「別攔著孩子高中談戀愛」,陳美玲談育兒經,家長:我們輸不起
    陳美玲就是這樣眾多家長中的其中一個。陳美玲是著名的歌唱家,她在十幾歲就開始唱歌,並且還在二十歲就拿到了加拿大大學的學士學位。後來的陳美玲開始去日本發展並在教育領域發表自己的著作。15年,陳美玲得 三個兒子都上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網友紛紛表示讚許,並親切稱她為&34;母親。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陌上花開緩緩行,讀《不做教書匠》有感
    此次分享活動就我們全體教師共讀的一本書——《不做教書匠》而展開。在韓校長的一路引領和大力支持下,老師們很認真地閱讀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在活動現場,老師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或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侃侃而談,或結合生活的切身體驗說感受,或結合文中的觀點大發感慨。總之,每位老師對於自己此次的分享都是很用心地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陳美玲告誡:這10件事父母最好別做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陳美玲分享經驗 陳美玲博士年輕時曾經做過明星歌手,她當年在事業上升期就選擇退隱,反而是到國外進修了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
  • 讀《臨滄局黨委感謝信》有感
    讀《臨滄局黨委感謝信》有感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09:1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魏成武   在跨入新的一年之際就收到臨滄供電局黨委的關心和關懷,小灣供電所全體員工向臨滄供電局黨委說聲:
  • 清舊書院學員讀《國學概論》有感(第13篇至第20篇)
    知古今人情的變遷,辨文學應用:文學可分兩項:有韻的謂之詩,無韻的謂之文。體會:就算是經典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不是所有古書都值得研究細品!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今天清風老師甘當領路人,告訴我們這扇門在哪裡,帶領我們領略傳統文化之美,是我們之幸!在魚龍混雜的當下,明師的出現就像一盞明燈引導我們前進的方向,感謝您的出現,清風老師!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籍:讀大學,怎麼讀
    書籍 簡介 書籍 封面 生於陝西西安,暫居首都北京,曾擔任西安某雜誌執行主編,中國畫報出版社編輯,現供職於北京某專業圖書出版機構,著有散文集《你不知道她有多美》、《圖書館》,出版有《誠信的力量》、《寬容》、《讀大學,怎麼讀》等圖書。
  • 一篇滿含正能量的小學生作文:讀《夏洛的網》有感
    讀《夏洛的網》有感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叫《夏洛的網》,這書讓我心潮澎湃,意猶未盡。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讀書筆記,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要寫好讀後感,前提是把書讀好。這也是為什麼學校老師經常會布置寫讀後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