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髒不讓寶寶爬?你跟ta多大仇

2020-12-20 太平洋親子網

  都說很多寶寶喜歡黏媽媽,但其實也有不少媽媽很「黏」寶寶,明明寶寶想要掙脫媽媽的懷抱,到地上爬一爬,卻遭到媽媽的霸道阻攔:「地上髒,別爬!」「寶寶乖,媽媽抱,別到地上爬,磕著了怎麼辦?」

  對寶寶「愛不釋手」的媽媽,寧願抱著寶寶不放,也不願意讓寶寶在地上爬。(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原因不難理解:

  1、怕髒!看到寶寶用乾淨的衣服來「擦地板」,時尚範一秒變成鄉村風,當媽的看到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2、擔心寶寶在爬的過程中會有這樣那樣的意外,要是不小心磕著碰著,那媽媽要心疼shi啦!

  3、如果允許寶寶在地上爬,那就意味著媽媽要緊跟在寶寶後面貼身保護了,這可比抱著寶寶要累得多了啊!身體分分鐘要被掏空,洪荒之力也撐不了多久,還是抱著省力又省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就算讓寶寶在地上爬有這麼多「壞處」,媽媽還是不能偷這個懶,要知道,讓寶寶在地上爬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1、促進寶寶的動作發育

  自主地爬,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第一次憑藉自己的能力實現「位移」,是質的飛越。並且,這個動作不僅需要寶寶用四肢的力量來支撐身體的重量,還需要胸腹、背部、臀部的綜合協調,這個過程,能最大化地調動寶寶全身的運動器官,鍛鍊寶寶全身的肌肉,為寶寶以後學習站立、扶走打下基礎。

  2、增加寶寶的運動量和體質

  說運動能「包治百病」,有點誇大其詞了,但少運動的寶寶確實比多運動的寶寶更容易生病。讓寶寶在地上自主地爬,能增加寶寶的肺活量,體內被大量消耗後,寶寶自然就吃得好、睡得香了。此外,常在地上爬的寶寶,接觸細菌的機會也會更多,無形中還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讓寶寶的體質更好。

  3、拓展寶寶的認知範圍

  寶寶學會爬以後,所到之處都會成為他的探索區域,這種自主的探索行為,能大大拓展寶寶的認知範圍,加強寶寶對事物的認識。

  4、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一個常常被媽媽抱在懷裡的寶寶,意志和膽量都難以得到鍛鍊,而一個常有機會在地上爬的寶寶,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得到了保護和滿足後,寶寶在陌生的事物面前自然會更有自信。

  誠然,讓寶寶多爬的好處非常多,但現實中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阻礙著寶寶的「爬行計劃」。就拿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來說好了,光是髒和累,就能阻止一大波媽媽放手讓寶寶爬了!這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想寶寶多爬,但怕髒怕累,怎麼辦?

  ▪ 允許寶寶適度的髒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讓媽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了:想讓寶寶習得更多的技能,髒是無法避免的!比如,想讓寶學會自己吃飯,你就得接受他把油膩膩的菜放到手掌上玩一會兒再吃。

  適度的「髒」,除了難看一點之外,並沒有其他過多的負面影響,當天弄髒的衣服,當天換洗乾淨就完事了。只要洗了個澡,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寶寶又是可愛乾淨的天使寶寶了,髒一點有什麼可怕的?

  ▪ 藉助工具

  另外,在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總有那麼多的「育兒神器」能成為你帶娃過程中的好幫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在家裡面騰出一塊地方,鋪上遊戲墊,甚至用遊戲圍欄圈起這塊地,讓寶寶在這個小空間內自由地爬,這樣你就沒那麼累了。

  ▪  打造一個適合爬的環境

  如果寶寶的好奇心比較強,喜歡在家裡到處爬,那媽媽就要把家裡比較危險的物品收納好了,如尖銳的利器、打火機、熱水壺、易誤吞的小物品等。此外,在桌子、牆角等地方粘上防撞條也很有必要,這樣能降低寶寶撞傷的風險。

  ▪ 給寶寶準備一套爬行服

  實在無法忍受「髒寶寶」的媽媽,也可以考慮給寶寶準備一套爬行服,放手讓寶寶爬之前,花個兩三分鐘給寶寶穿上爬行服,等寶寶玩累了以後再換上原來乾淨的衣服就可以了。這樣做是麻煩了一點,但是總比整天把寶寶抱在懷裡要好很多。

  寶寶爬的動作「與眾不同」,正常嗎?

  提到「寶寶爬」這個關鍵詞,很多媽媽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寶寶雙手雙膝支撐在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前爬……

  但有的媽媽卻發現自己的寶寶爬的動作不太對:有的寶寶會把肚子貼在地上爬、有的寶寶屁股坐在地上蹭著向前爬、還有的寶寶甚至會翻滾著向前爬……這是怎麼回事?(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其實不管寶寶用什麼方式向前爬,只要寶寶對爬行產生興趣,喜歡這項運動,那麼爬這個行為就能促進寶寶的動作發育,增進寶寶的認知能力和自信心。不要強行糾正寶寶的動作,這樣只會讓他更不喜歡爬。要知道,這些看似「怪異」的動作,通常都不會對寶寶以後的站立行走產生影響,媽媽們就沒必要因此過度擔心了。

相關焦點

  • 麥迪娜婆婆怕髒不讓寶寶下地爬,等於錯失寶寶發育好機會
    在《婆婆和媽媽》綜藝中,姜潮吐槽說,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媽媽和老婆在孩子出生之前可以手拉手去逛街,孩子出來後有了更緊密的關係反而動不動刀光劍影。育兒本身是個大難題,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說為孩子好,誰都不服誰。
  • 怕地上髒你不讓寶寶爬行,小心寶寶以後受傷
    ,有的家長卻擔心地上髒不讓寶寶爬,便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輔助寶寶走路。 這為什麼不對呢?跟鈞媽來一起看看吧。 我們應該順應寶寶的生長過程,如果強行不讓寶寶爬,直接有躺著的狀態過渡到直立行走的狀態,會由於軀幹力量不足,增加寶寶脊柱受傷的可能性。 我們該如何鼓勵寶寶爬行呢?
  • 寶寶多大開始爬,該怎麼引導
    大多數寶寶是8個月左右開始爬,早的也有6個月,晚的也有10個月學爬的,因大運動的發育個體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個月齡的區間內都屬於正常。6-8個月齡的寶寶大多已經不需要成人扶助,可以自己獨立做,而且他的大肌肉群也生長得足夠強健,能夠支撐起自己的身體。坐著的時候,寶寶能夠逐漸開始旋轉、搖動,並用手和膝蓋伏地活動。因此,這個時期寶寶在骨骼肌肉發育上具備了爬的生理基礎。
  • 孩子會爬的時候,你會不會因為地上髒而不讓孩子下地玩耍
    我和我老公都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爬樹,摸魚,玩泥巴,我們都是幹過的,並且我們一致認為這是童年最大的樂趣,所以,當我們有了孩子以後,我們在教育孩子上並沒有多大的分歧點,孩子會爬的時候,我們都讓孩子多爬,不要怕髒,弄髒了衣服,脫出來洗乾淨就是,要做到飯前吃東西前要洗手。
  • 怕摔跤、怕磕碰、怕天氣不好……你養的是「塑料兒童」嗎?
    三毛跟荷西原本是想帶家人外出旅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卻發現孩子們對這些並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更加喜歡手上的漫畫、電視劇、遊戲機。對於大自然中的美景,除了敷衍就只剩「怕」,怕泥巴髒,怕草叢中有蛇,怕花園裡有蜜蜂.......
  • 寶寶多大會走路最好?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清清家的寶寶端端,剛過周歲;小區裡同齡寶寶很多已經搖搖晃晃走路了,但端端似乎完全沒有獨立邁步的跡象。大人走到東,寶寶跟在屁股後面,哼哧哼哧爬到東。大人晃到西,寶寶繼續哼哧哼哧跟到西。扶著寶寶站起來走,他可一點都不樂意,卯足了勁想掙脫。一放手,寶寶又立即開啟瘋爬模式。「樓下10個月的寶寶都會走路了,咱們家這個究竟怎麼回事?」清清婆婆無比焦慮。
  • 寶寶多大開始做家務?不到一歲就可以!
    這樣不僅讓孩子更有家庭的歸屬感,還能培養寶寶的獨立人格,協作能力。發展孩子的認知技能,動作技能和感情培養。「孩子還小」這句話已經不再是孩子的擋箭牌,想想那些巨嬰,他們的媽媽眼裡永遠都是孩子,所以家務從多大開始做?從寶寶能爬就可以了啊!
  • 武漢兒保中心: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我家女兒已經一歲3個月了,還不會走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什麼問題,但就是不會走路。而鄰居家的兒子滿十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會走路了。
  • 寶寶學會爬行到底重不重要?全職奶爸告訴你非常重要
    當聊到孩子學爬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許多嬰幼兒小朋友根本不會爬,包括已經會走路的小朋友,許多都沒有爬的過程,而且比例之高使我驚訝。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孩子學會爬到底有多重要。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不願孩子趴著,原因很簡單:孩子趴著容易流口水、孩子趴一會累了會哭鬧,家長此時會選擇將孩子抱起來(此時孩子的哭鬧並不是不喜歡趴著而是ta累了/著急了)。
  • 多大仇才會勸你給孩子把屎把尿?這四點後果絕不是危言聳聽
    導讀:多大仇才會勸你給孩子把屎把尿?這四點後果絕不是危言聳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大仇才會勸你給孩子把屎把尿?這四點後果絕不是危言聳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不學爬行直接學走路?當然不行,寶寶爬的意義遠比你想的重要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孩子8~9個月基本都會怕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麼大孩子的時候也多半會問一句,「孩子會爬了不?」不過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個比較意外的答案,有的寶媽會驕傲的告訴我們,「我家孩子沒學爬就直接會走了!」
  • 嫌寶寶在地上爬太髒?爬行的「四個」好處,家長可能還不了解
    important}在寶寶的大動作發展中,「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從寶寶「爬」到可以「直立行走」通常要經過六到九個月。這期間如果寶寶可以多加練習匍匐前進,就為後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很多家庭,其實很「反對」寶寶爬,覺得動作不雅觀、容易弄髒衣服、地上又髒又涼等等,頂多讓寶寶在床上爬一爬過過癮。
  •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黃金期,這些訓練方法要知道
    寶寶多大會爬?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都聽老一輩說:「七坐、八爬、九出牙」,意思就是:「七個月大的寶寶會坐了,八個月大的寶寶會爬了,九個月大的寶寶就開始長牙了。」現在孩子條件好了,發育也早了!「鄰居姐姐的兒子6個多月就會爬了,你再看你這個乾女兒連動都懶得動的樣子,平時翻個身就是超大的運動量了。」閨蜜吐槽到。
  • 如何快速的讓寶寶學會爬行?全職奶爸分享乾貨小妙招
    如果你的寶寶正在學爬的階段,或者你的寶寶沒有經歷過爬的階段,我都建議大家看完我作為全職奶爸的乾貨分享。值得你收藏起來。昨天已經分享完了寶寶會爬的重要性,今天咱們只聊乾貨。寶寶完成立刻給予鼓勵。這點千萬要做,不要提什麼功利性目的性太強(對於寶寶來講這些都是不正面的詞彙),寶寶沒有這些概念。ta知道那就是ta的動力。
  • 寶寶爬來爬去很髒,可是你知道嗎?會爬的寶寶更聰明
    有的媽媽說,看著寶寶趴在地上爬來爬去,感覺可真髒,夏天衣服穿得少,腿上、手上經常被石頭硌到對寶寶來講,爬行比走路要容易,由爬而坐的動作也比較輕鬆,會爬的寶寶爬一會兒便拿到自己要的物品,然後坐下來玩,很隨意很舒適。爬行雖然利於寶寶成長,但是不能因為爬就不鼓勵孩子行走了。一般情況下,嬰兒從6~9個月的時候開始會爬,嬰兒期至少要爬夠6個月,一歲零幾個月就可以步入下一個成長階段一一行走,這是符合寶寶成長規律的。
  • 「主題」八個月寶寶早教:八個月寶寶最不能缺的早教就是「爬」
    比如說我,從小就不認識東西南北空間方位感太弱;上學期間最怕的就是做操,學來學去就是手腳不協調;軍訓時散步、齊步走呀總是跟別人不一樣;更讓我遺憾的是樂感很好的我,一聽到音樂身體就可以隨著音樂扭動但是卻無法學會舞蹈的中各種動作,這也讓我非常苦惱。原來這一切的根源竟然是寶寶時期爬的太少!
  • 你跟孩子有多大仇?
    來,再吃一口,要不不讓你看電視!想出去坐滑梯?先把這口飯吃了!快!奶奶保證這是最後一口!不好好吃飯,打你屁股了啊,再吃一口!你們都不好好吃飯,那也別怪TA「難搞」。家長不偏食,大口享受吃給TA看每個小寶寶都是福爾摩斯,「偵查」能力超強的。爸爸不停地夾肉、媽媽減肥吃兩口就不吃了等等,這些寶寶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僅如此,TA還超愛模仿,要想寶寶不挑食,首先你得變成更好的自己。
  • 「跟你的月子仇過吧」妻子拒絕照顧婆婆丈夫棄家,如今回家路艱難
    對於已婚女性來說,最辛苦的其實並不僅僅是懷胎十月的坐立難安和生寶寶時面臨的風險,生下寶寶之後的月子期的養身體更是不可小覷的。女性在生產寶寶之後的身體都比較虛弱,稍有不注意就會有很多病症找上寶媽。而且,月子裡一旦落下病,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女性後面日子裡的健康。但這些,做為丈夫的有時難免不能做到那麼全面的了解。
  • 有娃家庭必備的吸塵器,再也不擔心寶寶在地上爬來爬去了
    有經驗的老人們常說:寶寶三坐六爬,說的就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學習爬行。而寶寶在爬行過程中,看似乾淨的地板,其實角角落落還是會不可避免的有髒東西,那你清楚寶寶們的手、口在地板上蹭來蹭去,每天會吸進多少髒東西嗎?為了搞清楚這件事兒,美國和芬蘭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模擬實驗。
  • 讓寶寶爬滿500個小時帶來的好處讓你意想不到,將讓寶寶受益一生
    爬行越多的寶寶等於打下的基礎就越深厚,大腦統合能力更強,在學習走路上更快更穩。 很多人怕地上髒,喜歡給孩子坐在學步車裡學習走路,其實說實話也是真的帶起來會比較輕鬆。但是大量使用學步車學走路的寶寶會很容易就能發現,走起路來平衡感較差,不止輕飄飄的還容易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