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啊!是山葵?辣根?還是芥菜?-虎嗅網

2021-01-13 虎嗅APP


「你喜歡吃日本料理?」


「不,我只是喜歡吃搭配生魚片的芥末醬,那種衝透鼻腔的辛辣感覺,讓人不能自拔……」


「芥末就是芥菜切成的末嗎?」


「並不是!很多芥末跟芥菜沒有一毛錢關係!」


日本料理中的綠芥末(圖片來源:veer圖庫)


你吃的芥末其實是山葵?不,是辣根


山葵(圖片來源:非秀博客)


日本料理中的綠芥末並非來自芥菜籽,而是來源於十字花科大家族中默默無聞的一支山嵛菜屬植物——山葵。山葵特殊的衝鼻辣味的成因源於異硫氰酸酯類物質 ,其中異硫氰酸丙酯是「芥子油」的主要成分,刺激性辣味最為強烈。這些辛辣的風味化合物並不直接存在於植物中,而是以糖苷的形式穩定地存在於細胞器中。當植物的組織細胞遭破壞時,植物產生相應的內源酶對這類糖苷進行降解,從而釋放出這類氣味濃鬱的化學成分。這就是山葵獨特辛辣風味的來源,也是十字花科這個傳奇家族獨特「衝味」的來源。


這些異硫氰酸酯類物質,包括5-甲硫基戊基異硫氰酸酯、6-甲硫基已基異硫氰酸酯、7-甲硫基庚基異硫氰酸酯,其中以6-甲硫基已基異硫氰酸酯香氣最好。山葵根部富含6-甲硫基已基和7-甲硫基庚基異硫氰酸酯,而它們在葉片中的含量相對較低。因此,正宗的日式「山葵醬」是用新鮮的山葵根在碾磨器上細細磨擦為泥膏狀,而不常用山葵葉碾碎。


一些海魚中會帶有異尖線蟲,感染這種線蟲的魚如果沒煮熟就被人吃下,蟲體會隨食物進入人體鑽入胃壁、腸壁,有的甚至可以進入腹腔胸腔,造成嚴重的寄生蟲病。據研究報導,山葵中的辛辣物質有殺滅寄生蟲的功效。所以不少人認為沾芥末可以殺死生魚片中的寄生蟲。如果將魚生切成薄片後使用「芥末」進行處理,可以殺死這些線蟲,達到安全食用的效果。


真是這樣嗎?確切地說,這些化學成分確實可在體外實驗中殺死諸如霍亂弧菌、傷寒菌等微生物,也可以抑制酵母菌的繁殖,甚至可以殺滅異尖線蟲,因此沾芥末殺菌的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但是,實驗中對於芥末的濃度、作用時間都有嚴格的要求,而我們平時進食時很難保證同樣的條件。所以食用生食還是要多加小心,萬一肉片切厚了呢?萬一芥末放少了醬油多了呢?萬一你恰好是「天選之人」免疫力比常人低一些呢?萬一······還是用醬油芥末蘸煮熟的白切肉吧,味道差不多·······


山葵風味獨特,但種植起來頗為不易,需要生長在涼爽甚至寒冷的水田裡,且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清澈流動的水才能長得好,生長周期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也有其他帶有辣味植物 「候補者」粉墨登臺。


辣根(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同為十字花科辣根屬植物辣根,原產於歐洲南部和土耳其,根肉質肥大,也因富含芥子油且產量較大,常作為商品「芥末」的主要原料。


所以,你吃的日本料理裡的芥末,可能跟芥菜沒有關係。


日本人吃芥末,可能是跟中國人學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芥末都跟芥菜無關,比如我們中國的黃芥末。


與山葵味道極相似的芥,為十字花科「望族」芸苔屬植物,是原產中國的特色蔬菜,其植株尤其種子具有濃烈的刺激性辣味芳香物質「芥子油」,芥末是由芥菜的種子碾磨成的粉狀調料,一般呈黃色。可能因為芥菜氣味的緣故,中國人將這類相同氣味和口感的佐料都稱作「芥末」。


如果說芥菜的變種如風味獨特的「雪裡蕻」、「榨菜」「大頭菜」,經過加工炮製「芥末味」清淡不太明顯,那咀嚼聞名遐邇的武漢「紅菜薹」時那種「芥末」的衝鼻氣味一定會令你印象深刻。在宋代,芥辣大行其道,中國人將「芥子」的衝味表述為「辣」味並在食物中作為調味料利用,可能就是此時將「食芥」文化傳入日本。


隨著辣椒在明代傳入中國,它憑藉強烈而持久的灼燒感在調味料的戰場上擊敗了芥菜,這不僅是植物界中外來植物辣椒對本土植物芥菜的勝利,更是化學界中不飽和單羧酸香草基醯胺對異硫氰酸酯類物質的勝利。自此,芥辣漸漸淡出了醬佐的舞臺,成為了食材界的傳說。


蒟醬就是胡椒?


《史記》記載:秦末漢初,中國南方出現了南越割據政權。漢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南越王設宴款待,席間,南越王特別推薦稱作「蒟醬」的佳餚美味,聲稱這是從夜郎運抵番禺城的。唐蒙其後得知「獨蜀出蒟醬」,從而推斷出了由蜀地經夜郎往南越的通道。後來南越國發生叛亂,漢武帝即令唐蒙率兵,由「蒟醬之路」直抵番禺,攻克了南越。蒟醬引來「滅國之災」,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情報戰」了。


歷史上的蒟醬到底是什麼?現在關於蒟醬的說法眾說紛紜,沒有結論。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樹莓」、「桑葚」發酵而成的醬料製品,有人甚至是一種「果酒」,但我們現實中確有蒟醬這種植物。它是胡椒科胡椒屬的植物蒟醬Piper betle L.,是我們吃的香料胡椒的近親。


蒟醬(蔞葉)(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這種植物分布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其果穗對治療牙痛、驅除體內的寄生蟲都有較好的效果。


而現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還會採食一種特殊的胡椒科植物胡椒葉片或嫩莖作為風味獨特的調料食用,科學家們發現這個品種的是胡椒屬新種——麻根Piper magen,是當地傣族、基諾族、哈尼族群喜愛食用一種香料植物。


麻根(圖片來源: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須彌芥子,是對辣味的最精妙形容


芥菜、山葵、辣椒、胡椒……古往今來,為什麼人們固執地追求著美食中的辣味?


須彌芥子,本是佛教用語,形容將巍峨的須彌山塞進一粒芥菜籽中剛剛好,暗喻佛法精妙,神通廣博。對美食界來說,因食材清淡而將對味覺的期望和滿腹的食慾寄託於一點蘸料,這個比喻再合適不過,比如,那一絲絲令人慾罷不能的辣味。


相關焦點

  • 辣啊!是山葵?辣根?還是芥菜?
    據研究報導,山葵中的辛辣物質有殺滅寄生蟲的功效。不少人認為沾芥末可以殺死生魚片中的寄生蟲。如果將魚生切成薄片後使用「芥末」(泛指含「芥子油」類化學成分的醬佐)進行處理,可以殺死這些線蟲,達到安全食用的效果。  真是這樣嘛?確切地說,這些化學成分確實可在體外實驗中殺死諸如霍亂弧菌、傷寒菌等微生物,也可以抑制酵母菌的繁殖,甚至可以殺滅異尖線蟲,因此沾芥末殺菌的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 山葵、芥菜籽、辣根,竟都叫芥末!哪個是真的?
    山葵、辣根與綠芥末綠芥末是由山葵的根和莖磨成細泥狀製成的,它和由芥菜種子磨成的芥末醬(黃芥末)壓根不是一回事兒,只是氣味和味道類似而已。在中國,只有較少數高檔的日料店會提供山葵醬,而在日本較為廉價的壽司店會使用辣根作為替代品。這辣根又是什麼呢?辣根又叫馬蘿蔔、山葵蘿蔔等,是十字花科辣根屬植物,原產歐洲東部和土耳其,目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辣根長相與白蘿蔔相似,但它的辣味卻比白蘿蔔高許多倍,一口咬下去,辣味由鼻腔直衝頭頂。
  • 辣根?芥末?山葵?
    辣根現在在大多日料店,或者在超市買到的「芥末」,實際上是染了綠色色素的辣根製成的。辣根是十字花科馬蘿蔔屬植物,原產於歐洲南部和土耳其,在80多年前被英國人引入中國。由於其味道與山葵相似而且價格低廉,一些商人就想到將淡黃色的它染成綠色,製成「芥末醬」。
  • 山葵、辣根、芥末,這些能把你搞哭的佐料,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不論在中餐日料還是西式,芥末總有還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和吃法。今天大叔下廚房就帶你了解一下山葵、辣根、芥末都有什麼不同。山葵在日料店吃壽司和生魚片時,除了醬油還會搭配上一小團綠油油佐料,這個被稱作「芥末」的辛辣食材,真正名字其實叫山葵(wasabi)。日本最古老的草藥詞典中記載,早在平安時期山葵就已經被當做草藥使用。
  • 吃起來像辣根的山葵 憑什麼這麼貴
    你知道嗎,我們就著壽司吃的芥末醬,其實並不是芥末,而是味道相似,卻便宜很多的辣根;而頂級日本料理用的「芥末」,其實也不是芥末,而是味道相似,卻貴的要死的山葵,差不多要八百多塊人民幣一斤。請問這個山葵醬,為什麼這麼貴呢?
  • 美食中的芥末,來源於山葵,芥菜竟然有這麼多的益處
    美食中的芥末,來源於山葵,芥菜竟然有這麼多的益處。曾在西方,古希臘科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前580-500)用芥菜子治療蠍毒。百餘年後,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開始大量使用芥菜子做藥材,並發現它可以治療蛀齒。
  • 芥末、山葵、辣根,真的不是一種東西啊!
    關於日式芥末的看法確實見仁見智,無論是在日本本土還是其他國家,喜愛或接受不了的都大有人在。市面上我們能買到的被稱為「芥末」的調味料其實分為很多種,日語「わさび」(wasabi)一詞在日本指的只是其中名為山葵的植物。
  • 做1%吃山葵的人
    我們從價格上來說,山葵>芥末>辣根,從用途上來講,也各有不同。國內我們說芥末應該是指「黃芥末」,它是芥菜類蔬菜包括十字花科的某些植物種子(比如芥菜籽)研磨而成,呈現出濃烈的黃色,是世界上廣為普及的具有悠久歷史的香料之一。
  • 芥末 辣根 Wasabi 我不說 你不知!
    生活中偶爾也能聽到有人提起山葵和辣根,事實上芥末,辣根,Wasabi我們如果花幾分鐘真的關注一下這幾樣東西,會讓我們覺得很意外。在我們大快朵頤海鮮刺生的時候,那必不可少的調味品「Wasabi」,其實是辣根,既不是芥末也不是Wasabi(山葵)。上圖寫的很清楚了吧?那我們就一一拆解,別在露怯了哈。
  • 芥末,山葵,辣根,到底誰「冒充」了誰?真相太有戲劇性
    芥末,山葵,辣根,到底誰「冒充」了誰?真相太有戲劇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過日料店吃過食物,當然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很多人一生都沒有機會接觸到日料,不過只要吃過日料的人都知道吃日料的時候,大家都有蘸芥末的習慣,最近網絡上曝出了很多日料店裡面的芥末,其實都是用辣根醬冒充的。
  • 大家應該都知道芥末,但所謂的芥末,可未必就是「芥末」啊
    畢竟無論是日本的壽司還是歐美的熱狗,這種調料的出場頻率都可以說是相當之高,不僅如此,那種直衝腦門子的感覺也絕對會讓人難以忘記。但是不知道各位是否發現過這樣的事情,那就是這些芥末無論是味道還是衝腦門子的程度,都有著些許的不同。至於這各種方面的不同,其實也是有著很有說服力的原因——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同一種東西!
  • 同樣都是辣,為什麼辣椒辣菊花,芥末卻能讓你嗆鼻上頭?
    但為了能讓所有人都能享受被嗆的快感,人們也找到了替代品,另一種十字花科植物——辣根( Armoracia rusticana )。它原產於歐洲東南部和西亞,屬於馬蘿蔔屬。辣根的辣比山葵更持久,能保持數小時,更方便批量生產。但因為研磨辣根得到的醬本身是淡黃色的,一般都需要用食用色素將其染成綠色才能模仿新鮮山葵醬的顏色。
  • 新鮮山葵接近200元一斤,青芥醬才6元一管,是怎麼做到的?
    青芥醬的辣,辣感不在味蕾也不在喉嚨,而是直衝鼻腔。青芥醬的包裝一般會做成牙膏形狀,通常用的量也不會太多。一般只有在日料店吃生魚片的時候才會蘸它,只需擠出刷牙的量,那種霸烈的刺嗆感,能從鼻腔直達天靈蓋,再貫穿七孔,讓吃的人一分鐘內流淚!
  • 很多人活了這就都沒吃過,原來和芥菜有關
    我年輕時從來沒吃過衝菜,連聽也沒聽過,不過在同事家初次嘗到後就挺喜歡的;衝菜是把開花的芥菜悶出衝氣而成──芥菜的種子就是做芥末的原料,所以芥菜開花時也含那類刺激性揮發物質,就是說有衝氣。遇到做得好的衝菜,打開瓶蓋就一股衝氣直衝腦門,眼淚都會掉下來,真是過癮,好像愛看恐怖片的人,嚇得縮成一團還是要看。曾聽過一句諺語:「姜辣胃、蒜辣心,辣椒只到舌頭根」,那麼衝菜可說是從鼻子辣到腦門裡了。不過衝氣不如辣素般穩定,所以有時做衝菜就是做不衝,或保持不了它的衝。
  • 山葵還是芥末?日本海鮮料理中的點睛之筆瓦薩比究竟是什麼?
    山葵(Washabi,瓦薩比)又名綠芥末、青芥辣,以示與中國傳統的黃芥末區別。雖然兩者都有類似的衝和辣,但卻來自不同的植物。黃芥末是芥菜的種子研磨而成,經常被用在製作熱狗、漢堡。綠芥末則來自山葵的根。綠芥末含有異硫氰酸化合物,是其獨特的香味和充滿刺激辣嗆味的來源,它能除去魚的腥異味,並有殺菌消毒、促進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也是日料中最正宗的調味品。黃芥末——芥菜的種子綠芥末——山葵山葵栽培很講究,它生長在山谷的溪水旁,必須是朝北的山谷,不能有直射陽光。環境不能有絲毫的汙染,否則山葵難以成活。山葵的生長周期很長,一般要四年才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