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一份三文魚壽司,倒上醬油,在醬油中撒上足足的「芥末」攪開。
拿起其中一塊,沾足醬油,一口吞下。
慢慢的,一股股灼熱、酸楚、兇暴、壓迫的力量在我的頸部衝到鼻腔,往頭頂竄出,直逼我的天靈蓋。
無數往事湧上心頭,無數畫面眼前重播,不斷悔恨自己的年輕。這股勁衝的我直皺眉跺腳,怎麼做都無濟於事。
勁頭好容易過去,我鬆了一口氣。
再次拿起一塊,沾滿醬油,一口吞下……
別的不說,我還真喜歡「芥末」的……我知道這吃法不正宗,但是我偏愛。
我知道醬油沾法不正宗,我知道,芥末不該放到醬油裡,這樣會破壞風味。應該把芥末塗在壽司上,略微蘸一點醬油,這樣可以最好保證壽司的風味。
但是呢,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吃壽司,其實圖的是這口上頭折磨的芥末。
我熱衷日本影視劇,看著他們磨著「芥末」,一口吃下的表情那滑稽的表情,我就對它產生了好奇。結果品嘗了一次,我就愛上了。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我吃的其實不是「芥末」,內心崩潰了。合著我吃的我不知蘸醬油不地道,就連愛的「芥末」也很可能是假的。
心態崩了。
辣根
現在在大多日料店,或者在超市買到的「芥末」,實際上是染了綠色色素的辣根製成的。
辣根是十字花科馬蘿蔔屬植物,原產於歐洲南部和土耳其,在80多年前被英國人引入中國。由於其味道與山葵相似而且價格低廉,一些商人就想到將淡黃色的它染成綠色,製成「芥末醬」。
辣根的辛辣原本是不存在的。只有將辣根磨碎且暴露在空氣中,其本身的芥子甙才會被轉化為異硫氰酸烯丙酯,具有辛辣、強烈的味道。
辣根在歐洲和西亞是很常見的調料。人們常用辣根醬作為烤肉等肉類食物或者一些沙拉蔬菜的佐料。甚至一些國家的人會將辣根與檸檬、雞尾酒一起食用。
山葵
那麼日本的「芥末」是什麼呢?
其實,那也不是芥末,而是被稱為Wasabi的植物,直譯過來就是山葵。
山葵是十字花科萮菜屬植物,主要產自與日本、臺灣、雲南。
山葵主要分為水生山葵和陸生山葵,水生山葵主要食用的是地下莖,陸地山葵主要食用的是莖和葉。
而由於生長環境的緣故,水生山葵比陸生山葵的品質更為出色,價格也更高。由於陸生山葵價格較為低廉,所以它的根莖多用於製作市面上大量流通的管狀山葵醬。
水生山葵的生長要求十分高,必須生長於1300~2500米的高寒地區的水田中,水量不僅要充足,還得清晰無汙染,,否則就要以死相逼。並且山葵生長過程需要最少一年,而如真妻山葵這種名貴品種,則最少需要兩年甚至更長的周期。
山葵造成辛辣的物質是異硫氰酸鹽,主要刺激的是鼻腔。而自從發現這種物質有著抗菌作用,坊間就一直鼓吹著「山葵有殺滅寄生蟲和細菌的作用」,但其實抗菌跟殺菌的差距極大,如果吃的食物有問題,吃多少山葵都沒用。我們吃下山葵的時間其實也就短短幾秒,要真有殺滅寄生蟲和細菌的作用,那這味道應該就不止衝腦袋了吧。
芥末
那真正的芥末是什麼呢?
大家記得熱狗上面芥末醬,還有一些炸雞的蜂蜜芥末醬,還有超市買的罐裝芥末醬。
它們才是芥末,只有黃芥末才是正統芥末醬。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屬植物,而芥末,就是由芥菜的種子研磨而成。芥末在我國周朝就已經作為調味品而存在了。
芥末的辛辣跟辣根一樣也是來自於異硫氰酸烯丙酯,但由於兩者構成不同,所以味道是有差異的。
作為一種分布廣泛的調味,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風味。英國和美國喜歡在芥末中添加食醋、胡椒、薑黃等,口味較為獨特;而法國喜歡加入白葡萄酒、鹽、醋,盡顯高雅。
其實一般人想要靠舌頭分辨出真假山葵,還是有難度的。但是也不太要緊,味道差的不是太多,不太影響。而且,如果店家有真的山葵的話,應該也不會藏著掖著,甚至會讓你自己動手研磨,彰顯自己店的逼格。